引入比较,让计算教学熠熠生辉
2020-05-15何伟
何伟
[摘要]比较是数学思想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计算教学中引入比较,可以加深学生对计算方法和运算规律的理解。在“乘加或乘减的混合运算”一课教学中引入比较,不仅可以使学生轻松地理解算式特征、运算顺序,而且可以使新知深深扎根于学生的头脑中,不断提升他们的计算能力。
[关键词]比较;计算教学;混合运算;乘加;乘减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7-9068( 2020) 11-0077-02
计算是数学教学的核心,贯穿小学数学教学的始终,计算能力是学习数学的基石。然而,许多教师由于认识上的偏差和急功近利的思想,在教学中直接把算法、顺序传授给学生,致使学生无法真正理解算法和算理,也因此无法形成良好的计算习惯。实践证明,在计算教学中运用比较思想,可以引导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挖掘计算的内涵,强化对算理和运算顺序的理解,更好地掌握计算法则,并能做到灵活应用。下面以“乘加或乘减的混合运算”一课为例,谈谈比较策略在计算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一、比较中揭示算式特征
在认知活动中,如果把两个事件或物品放在一起,我们自然会进行比较,得出它们的相同之处和本质差别。在学习乘加或乘减之前,学生并没有接触过混合运算的相关知识,只是深入、透彻地掌握了分步计算的相关内容。因此,在教学乘加或乘减的混合运算时,教师应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归纳新、旧知识的异同的同时掌握算式的特征。
在教学乘加或乘减的混合运算时,新课伊始,教师打开肯德基官方网站,学生看到:“鸡肉卷1份16元,鸡腿堡一份17元,薯条1份10元,订2份鸡肉卷和1份薯条,一共用多少钱?”依据题意,学生找到了相应的数量关系:2份鸡肉卷的价钱+1份薯条的价钱=一共用的钱;1份薯条的价钱+2份鸡肉卷的价钱=一共用的钱。根据数量关系,学生进行了列式解答,列出的算式有①16x2=32(元),32+10=42(元);②16x2+10=42(元);③10+16x2=42(元)。教师揭示:像“16x2+10=42”“10+16x2”这样的算式,可以称之为综合算式,并提问:“你认为综合算式和分步算式相比,有什么异同?”学生比较后,发现它们不同之处在于:在分步算式中,只有1个运算符号,解答这个问题需用两道算式,而综合算式只有一道算式,且算式中有两个运算符号。相同的地方在于,都是要先算2份鸡肉卷的价钱,也就是16x2,然后再算总的费用。
上述教学环节中,教师出示例题后,学生找出了题中隐含的数量关系,尝试列出了分步算式和综合算式。教师因势利导,让学生进行比较,强化了学生对综合算式特征的认知。
二、比较中规范书写格式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计算教学同样不能例外。规范书写格式,不仅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计算习惯,而且可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当前,很多教师只关注学生计算结果的正确与否,而对其计算过程和书写格式很少留意,书写格式欠妥当的情况时有发生。为此,在进行乘加、乘减的混合运算教学时,教师可以利用比较,帮助学生掌握合理、简明的书写格式。
以下是学生所列综合算式的计算过程:16x2+10=42、10+16x2=42,都是直接得出答案,显然这样的书写格式是不规范的。对于综合算式,为了清楚地表达计算的过程,一般要写出每一步的计算过程,于是教师在黑板上对16x2+10的递等式计算进行了示范:
16x2+10
=32+10
=42
教师边指着算式边讲解:首先在第二行算式稍左的位置,写上“=”,先算2个鸡肉卷的价钱为32元,在这一步中“+10”没有参与运算,所以直接移下来,最后再算出32+10的和,像这样,把计算的结果一步一步地用等式表示出来,称为递等式计算。接着,教师让学生比较下面的两种算法中,哪种更合理、规范一些。
10+16x2
10+16x2
=32+10
=10+32
=42
=42
学生通过比较,认为右边的递等式计算过程更加规范一些,因为在原算式中“16x2”在“+”的后面,所以它的积也应写在在“+”的后面,也就是要写在相应的位置上,不能随意调换。在此基础上,教师再告知学生:在一道算式中,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运算,称为混合运算。
三、比较中归纳运算顺序
运算顺序的归纳,是乘加、乘减一课教学的难点,也是学生学习的重点。在教学中发现,学生因运算顺序不清,造成的计算错误时有发生。究其原因,是课堂中没有能够透彻地掌握判定运算顺序的方法。因此,在乘加、乘减一课中。教师可结合比较,在丰富学生认知的基础上,归纳运算顺序,形成算法。
教師给出新的问题:如果买2份鸡腿堡,付50元,应找回多少元?学生经过思考,想到了数量关系式“50元-2份鸡腿堡的钱=找回的钱”,然后列出算式“50-17x2”,最后用递等式算出了最终的结果。在此基础上,教师让学生对算式“50-17x2”和“10+16x2”“16x2+10”进行比较。
随后,教师因势利导,归纳出有乘法和加法的算式,称之为乘加算式;有乘法和减法的算式,称之为乘减算式;它们都是先算乘法,再算加、减法。
上述教学环节中,教师在学生解答问题后并没有浅尝辄止,而是把相关的算式放在一起,让学生进行比较。学生在比较中顺利地概括出了乘加、乘减的混合运算顺序。
四、比较中完善知识体系
数学知识前后有着很强的关联性,后续的知识点往往是在前面知识点的发展和延伸。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沟通新旧知识的联系,让学生将所学新知及时地融人原有的知识体系中,建构完善的认知结构。在乘加、乘减一课教学中,教师就可以为学生设计一些比较性题组,揭示相关数学知识的异同点,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计算方法,取得1+1>2的教学效果。
如,教师为学生设计了这样的比较性题组:
(1)35+3xl0
(2)24-3x8
(3)18x2+30
35+3-10
24÷3x8
18+2x30
通过对每组题上下两道算式的比较,学生发现它们参与运算的数完全相同,但运算符号却不同,因此,算出的结果肯定有所差别。通过观察、比较和交流,学生发现:当算式中有乘法和加、减法时,先算乘法;如果算式中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时,应该从左往右依次进行计算。
上述教学环节中,教师在教学新知后,通过比较,及时地将学生所学新知和已有的旧知建立联系,帮助学生更牢固地掌握计算顺序,提升课堂教学效益。
总之,比较给予数学课堂生命的动力,可以让计算教学的“重心”真正贴近学生,不仅有助于学生沟通知识间的联系和区别,深刻理解计算法则,还可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真正构建富有数学思想的计算课堂。
(责编 罗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