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也要关注本原性教学
2020-05-15宋樟兴
宋樟兴
[摘要]追求小学数学本原性教学需要广大数学教师关注数学的本源,回归理性的教学,让数学教学真正成为学生数学核心素养有效发展的坚实力量。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认真研读教学内容,精心把握核心问题等,努力为学生创设诗意般的学习情境,真正实现小学数学有效教学。
[关键词]本原性教学;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7-9068( 2020)11-0053-02
回眸当下的数学教学,会感觉到本原性教学的缺位。试看那些数学公开课、优质课,它们的外在形式都是那么的宏大,那么的精致无暇,课堂留给学生和听众的无一不是精彩。然而,静心审视这些课堂,就会发现数学的本质内容被淡化,被边缘化了,甚至是被丢弃了。为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坚守:“洞见或透识隐藏于深处的棘手问题是很难的,因为如果只是把握这一棘手问题的表层,它就会维持原状,仍然得不到解决……这就要求我们以一种新的方式来思考。”(维特根斯坦语录)
一、以数学视角,把脉教学内容
当下倡导的生活化教学,要求教师努力挖掘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进而设计出对应的教学活动与教学情境等,使得数学知识教学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紧密结合,有效规避“纯经验型学习”的发生,使得数学内涵在生活化的学习过程中得到理解、获得发展,从而使得学生获得相应的知识建构。
例如,在苏教版教材四年级下册“三角形的高”的教学中,教师就得关注“三角形的高”这一知识内涵的教学,努力创设学习情境,促进学生深化理解“三角形的高”这一数学知识,克服生活化经验的干扰,从而建立“三角形的高”的科学概念,使得整个学习充满情趣,更充满智慧。
一方面,教师要精准地把脉三角形的高与日常生活中物体的高的区别,要深入研透三角形的高的内涵及意义:它与长方形中的长、宽是同类性质,是两种直线之间关系的本质体现;几何图形的高是点到直线的垂直线段长度,它是数学上量化研究三角形、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梯形等几何图形的一种参数。教师还应利用好这一本原属性进行相应的教学预设与组织,以帮助学生深刻认识三角形的高。
另一方面,教师还得关注对生活中物体的高的本原解读,使之成为学生学习三角形的高与其他几何图形的高的重要拐杖。生活中物体的高,往往也有几何图形高的一般属性,即当平面图形以水平状态出现时,也就是与日常的水平线平行时,二者的高具有同类性质。
但是,教师还得清醒地认识到,几何图形的放置形式是多样化的,是会以不同角度呈现的,这是重点,也是学习资源有效利用的关键点。而生活中物体的高多指竖直状态下物体的高度,它是唯一的。对此,教师就得正视教材中的教学资源——“人字梁”的价值,让学生在不同的体验中感悟出:三角形的高就是顶点到对边的一条线段,而且这条线段是有个性的,它是唯一的,它与对边的夹角只能是90。。
经过一系列的学习思考,学生能够科学地解读三角形的高,正确地建立三角形的高的概念。在此过程中,教师对文本的解读显得尤为重要,只有以数学的视角解读三角形的高,才能促使教师更科学地谋划好教学,让课堂教学更富理性,也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从案例中可以看出,有效的数学教学、精彩的数学教学,它的根在于教师对数学内容的深度把握与科学统筹安排。为此,教师要将提升课堂教学的“数学味”看成头等大事去思考,努力让自己的教学预设、活动组织、训练设计等都建立在数学本原之上,着力从数学内容的角度去考量学情、设计教学情节等,从而使得整个数学教学活动既能呈现数学语言、文化整体的灵动,又能实现数学思想方法的有效渗透,还能关注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
二、以儿童立场,创立整体架构
“儿童数学”是小学数学的本原所在,也是小学数学教学的本质之一。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就应关注儿童数学学习独有的方式,从儿童的心理特征人手,从儿童的认知规律做起,既兼顾他们的学习特点,又重视他们自身活力的激发,让“再创造”成为最直接、最有效的数学学习方式,从而让他们在具体的学习体验活动中发现新的知识,真正实现数学味与儿童性并存的数学教学新格局,也使得学生在整体框架下获得自我完善及学习动力。
例如,在苏教版教材五年级上册“折线统计图”教学中,教师应充分把握好折线统计图的科学表征,让学生既能重视折线统计图的学习,又能完成条形统计图以及统计表等知识的学习,从而使得整个统计知识的学习形成统一整体。同时,还得关注学生个性认识的表征,用活学生的数学学习经验、知识储备等,使得数学个性化教学成为一种必然。
首先,教师得关注学生对统计知识的理解程度,以及他们对统计知识的学习水平等,创设一些适合的教学情境,引领他们感知折线统计图的构造,理解折线统计图的意义,使得整個学习活动符合他们的心理需求,契合他们的知识能力水平。
例如,首先让学生把本地区一个星期的最高气温数据整理成统计表;接着引导学生用学过的条形统计图表示这一个星期的最高气温,并解读条形统计图,分析出本星期最高气温的变化情况;最后,要求学生用手势来比画这一个星期最高气温的变化情况,及说出手势的变化特点。学生积极主动,纷纷说出:“我发现用手势比画的气温图形是波浪线状的,一会儿向上走,一会儿又向下滑。”“整个手势画面像波浪,很好玩!”
此时,教师因势利导,紧扣学生的学习感悟,用问题激活学生思维,诱发学生思考:如何用一种统计图来简洁地反映手势变化、气温变化呢?问题能够诱发学生深入思考,也会促进学生进行个性化学习。“把对应的气温变成一个个点,有的在高处,有的在低处。”“把这些点用波浪线连接起来,形成一个整体,就更有序了。”“不好吧!波浪线没有一个统一的尺度,随意画出来,那一个图不就有很多种画法了吗?”学生的质疑,促进了思维的碰撞,促进思考的深入。
经过一系列的探究与争辩学习活动,学生体会到了“描点——表示相应的问题”“连线——有序的”“从星期一开始用线段连接起来,就会形成一个宛如北斗星的图案”,使得折线统计图的形象跃然纸上。
基于儿童立场的数学教学是教师孜孜以求的理想境界。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现实,站在儿童的立场上,用好他们的数学经验、知识积累等,尽力创设有助于学生学习观察、合作探究与个性化学习的情境,让数学有效学习成为必然,让数学有效教学成为常态。
三、以核心问题,加速学习建构
小學生的数学学习是富有个性化的学习,也是具有激情化的学习。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就得重视学习域场的建构,抓牢教学的核心知识点,抓实学生数学学习的核心环节等,促进他们积极投入学习,使得那些有助于学生理解,有利于学习深化的关键性事件生成,进而使学生的数学学习充满自主性和灵性。当然,在这过程中教师还得重视学生学习共同体的建立,并以此形成生生共享、师生交互的视域交集,形成核心问题,助推数学学习的不断深入。
例如,在苏教版教材三年级“分数的认识(二)”教学中,教师应抓住这节课的关键所在,指导学生学习,加速核心问题的生成,进而助推核心问题的研究,加速学习建构的形成。
首先,要解读文本,把握准知识结构的核心问题。通过审视教材,通读文本,教师应关注到数学本原所在。例如,“2只猴子平均分8个桃子,明明是能够获得4个桃子,而教材中却说成‘每只猴子分得这盘桃的1/2。”这是学生难以理解的知识点。因此,教师应为学生搭建相应的实践活动平台,让学生进一步感悟“平均分”,更好地理解分数的由来,从而学会利用经验来学习,获得新的理解。
其次,要紧扣问题,引领有效探究。“有同学认为一只猴子分得这盘桃子的4个,再读一读,你有什么新的发现?”学生会在诵读中感到这句话的别扭,也会从多次阅读中感悟到“这盘桃子的( )”这一关键内容对解决问题的重要性,进而联系到以前的数学学习,从“平均分”等字词中感悟出这个问题的重要性,从而使得“是这盘桃子的几分之几”这一解题关键点自然进入到学生的视野中来。
为此,教师就得调整教学,采取有效教学策略改进课堂引入,促进学生学习思考。一方面,教师可把“装8个桃子的盘子”变成“一个盒子”,让学生看不到桃子的总数量。此时,再引入问题,引发思考,使得学生对分数的初步认识得以激活,也加深学生对分数由来的领悟。另一方面,再把“盒子”变成一个“特大的桃子”,直接替代“8个桃子”,让学生逐渐明白:4个桃子和半盒桃子一样,也和一个特大桃子的一半一样,从而使得“一半”深入人心,也使得1/2的本质逐渐显现出来。
这样,当学生面对4个桃子、10个桃子,甚至是更多的物品时,他们也会抓住核心问题,从“平均分”中把握问题的本质,从而实现分数学习的不断升级。
总之,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关注数学本原,直指数学本质,让学生的数学学习更加有效,也让他们的思考素养、反思素养等获得应有的发展。当然,这一过程并非是一朝一夕就能奏效的,但教师应把“本原性教学”当成一种追求,看成有助于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稳健发展的有效抓手。
(责编黄春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