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安徽某退役电镀厂搬迁后土地污染与健康风险评估

2020-05-15余节发

化工设计通讯 2020年4期
关键词:遗留电镀重金属

曹 静,余节发

(1.安徽环科检测中心有限公司,安徽合肥 230000;2.安徽省环协环境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安徽合肥 230001)

近年来,我国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持续加快,为满足城市规划要求,许多城市的老工业区实施了搬迁改造,原始的工业用地规划转变为商业用地和居住用地等,其潜在的土壤环境污染给入驻居民的健康带来威胁。

老工业区内的电镀企业属于重点危化企业,近年内关停并转、退役搬迁的案例很多。为了确保工业遗留场地的使用安全,避免场地遗留污染物对人体造成危害,在遗留场地二次开发前开展土壤污染调查和环境风险评估十分重要。基于此,本研究以安徽省中部地区某退役电镀厂遗留场地为研究对象,对该遗留场地的土壤重金属富集程度进行调查,对可能存在的人体健康风险进行评估,以期为相关部门开展土地利用规划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为城市工业遗留场地土壤污染调查与环境风险评估工作提供案例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区域概况

研究区位于安徽省中部某市的老工业区,为满足城市发展需要,该工业区现已退役,厂区内大部分工业企业已搬迁或拆除完毕。本研究案例电镀厂始建于1986年,至退役已有30多年生产历史。退役前主要经营业务为镀锌、镀铜、镀镍、镀铬零件的加工生产。该厂占地面积1092㎡,主要包含镀锌、镀铜、镀镍、镀铬四大生产车间,以及化学原料储备仓库、产品仓库、废水处理站、危废暂存库等。生产期间涉及的生产原料有强酸、高浓度碱液,重金属化合物,以及铬酐和硼酸等毒性物质。依据当地政府的规划说明文件,该调查区的未来规划为商业用地。

1.2 样品采集与分析

根据该电镀厂的生产功能区域分布,以该厂的电镀车间、原料储存仓库、危废暂存库为重点关注区域,厂区内其余区域为筛选区域,共布设10个土壤采样点。在所设采样点自上而下垂直深度(0,10]cm、(10,20]cm、(20,30]cm、(30,40]cm 处采集样品,共40个,依据《土壤环境质量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36600—2018)中规定的标准方法,在实验室中检测土样中As、Hg、Cd、Pb、Cr、Cu、Ni、Zn 八种重金属元素的含量。

1.3 评价方法

依据《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 15618—2008)的二级标准要求,采用单因子指数法分析该遗留场地的土壤重金属污染情况,采用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评价土壤重金属综合污染状况。依据《污染场地风险评估技术导则》(HJ25.3—2014),并借助污染场地健康与环境风险评估软件HERA(Health and Environmental Risk Assessment Software for Contaminated Sites)进行遗留场地的健康风险评估。

2 结果与讨论

2.1 土壤重金属污染物含量分析

该遗留场地的土壤重金属含量检测结果,表1所示,该场地土壤中除重金属元素As、Cd 外,其他重金属元素含量值均高于安徽省土壤背景值,说明该遗留场地土壤受到不同程度的Cr、Cu、Zn、Ni、Hg、Pb 重金属污染,其中Cr、Cu、Zn、Ni 的污染较为严重,在土壤中平均含量分别达到503.55mg/kg、89.27mg/kg、291.19mg/kg、153.75mg/kg,分别超过安徽省土壤背景值的486.2%、219.9%、342.0%、415.9%,说明这4种重金属元素的富集存在明显的外源物质输入和积累现象。

表1 遗留场地土壤重金属含量统计

变异系数(CV)反映了一组数据的离散程度,CV 值越大则数据波动越大,表明土壤中重金属含量受人为活动的干扰越强烈。从表1看出,8种重金属的CV 值情况为:Cr >Zn > Ni >Cu >Pb >Hg >Cd >As,有6种重金属含量数据离散性较大。以上分析可以表明,该遗留场地多种重金属的超标受电镀厂工业作业的影响。

2.2 土壤重金属综合污染评价

表2为遗留场地土壤重金属污染情况的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评价结果。从表2看出,遗留场地土壤中重金属Ni 的单因子污染指数均值为5.075,点位超标率达100%,属于重度污染程度。Cr 和Cu 的单因子污染指数均值分别为2.518、2.693,点位超标率分别为92.5%、95%,属轻度污染。Zn 单因子污染指数均值为1.965,点位超标率达90%,属轻微污染。Cd 和Pb 的单因子污染指数均值分别为0.173、0.251,点位超标率分别为2.5%、5%,单因子污染指数上限值分别为1.1、1.207,表明遗留场地小部分区域存在As、Pb 污染,污染程度很轻。As、Hg 单因子污染指数均未超过二级标准,属清洁状态。平均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为3.772,表明遗留场地土壤整体呈重金属重度污染程度,需要进行场地修复。

表2 土壤重金属污染指数及污染程度

该遗留场地的重金属污染种类(Ni、Cr、Cu、Zn)与电镀厂镀种相符,且重金属单项污染指数的极端上限值点位分布在电镀车间、废水处理站和危废暂存库,说明这些区域受重金属污染严重,进一步推断该电镀厂土壤重金属污染的主要原因是:作业过程中含重金属的镀液或生产原料外泄,废水处理站违规排放或废水泄漏,危废暂存方式、包装不规范等,造成重金属渗入土壤导致土壤重金属污染。

2.3 健康风险评估

根据以上调查结果,遗留场地土壤中主要污染物为重金属Ni、Cr、Cu、Zn。根据当地政府的土地规划,该场地土壤重金属污染主要的暴露途径有:经口摄入、口鼻吸入和皮肤接触。将该场地相关理化参数输入HERA 软件进行致癌风险和非致癌危害熵计算,结果表明,土壤中Cr 和Ni 的致癌风险为1.59×10-3和1.06×10-5,超出1×10-6标准值;Cr 致癌风险指数大于10-3级别的点位主要集中在镀铬车间和危废暂存库,说明造成土壤Cr 污染的原因主要是电镀作业期间含Cr 镀液外泄、含Cr 危废储存不当导致Cr 渗入土壤。Ni 致癌风险指数大于10-5级别的点位主要集中在镀镍车间,说明造成土壤Ni污染的原因主要是电镀作业期间含Ni 镀液外泄渗入土壤。4种重金属的非致癌危害熵均>1,说明该场地土壤中Ni、Cr、Cu、Zn 对场地内活动的人群具有非致癌危害。

以上风险评估的结论分析与污染指数评价结果所得结论相似。综上所述,该电镀厂遗留场地存在重金属Ni、Cr、Cu、Zn 污染,在开发利用前需进行土壤修复,重点修复区域为镀铬车间和危废暂存库区域。

3 结束语

根据土壤重金属综合污染评价,研究案例电镀厂遗留场地存在土壤重金属Zn、Ni、Cr、Cu 污染现象,超标重金属元素种类与电镀厂镀种吻合,污染点主要集中在电镀车间、废水处理站和危废暂存库所在区域,该场地土壤重金属污染系电镀生产作业和废液、废渣处置期间输入所致。

根据健康风险评估,该电镀厂遗留场地重金属Cr 的致癌风险超出人体可接受风险水平,重金属Ni、Cr、Cu、Zn 的非致癌危害熵均超出人体可接受风险水平。若要满足日后商业用地使用要求,必须开展土壤修复治理工作。

猜你喜欢

遗留电镀重金属
沉淀/吸附法在电镀废水重金属处理中的应用
独特而不可或缺的电镀技术
遗留群柱中关键柱判别方法与软件
许林涛作品
重金属对膨润土膨胀性的影响
基于单片机控制的小孩遗留小汽车内智能安全装置
6 种药材中5 种重金属转移率的测定
静寂的故宫博物馆
吴世忠呼吁:加速推进重金属污染治理由末端治理向源头转变
电镀技能考题汇编(连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