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理想认知模式看寒山诗歌中的概念隐喻
2020-05-15姚晓光
姚晓光
(台州学院 外国语学院,浙江 临海 317000)
寒山(约691—793)被奉为“和合文化”的代表人物之一,是中国唐代极富神话色彩的隐逸诗人,他创作的诗歌“不拘格律,直写胸臆,或俗或雅,涉笔成趣”[1],却因迥异于时一度遭受冷落。20世纪初随着新文化运动兴起,中华大地开始大力倡导白话文,寒山的诗歌重新为世人青睐,并被翻译成日语、英语和法语广泛流传。诗歌创作离不开特定的文化环境,诗人是文化环境的认知主体。概念隐喻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载体”[2],在当前文学及文化全球化背景下,从认知视角考察寒山诗歌中的概念隐喻,探讨其中隐含的中国传统“和合文化”思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寒山诗歌中的隐喻现象
寒山诗歌存世300余首,多为五言八句的白话诗,按内容大致可分为描写山林生活的隐逸诗,驳杂儒、释、道思想的宗教诗和讽世劝俗的世俗诗。作为“八世纪中期以后出现的‘三五个白话大诗人’之一”[3],寒山诗歌中独特的隐喻修辞风格早已引起了学界的关注。譬如,《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寒山诗集提要》曾评价寒山诗“有工语,有率语,有庄语,有谐语”。程德全《寒山子诗集跋》(清宣统二年1910年刻本)中指出,“以寒山诙谐谩骂之辞,寓其牢愁悲愤之慨,发为诗歌,不名一格,莫可端倪”。钟文《诗僧寒山子》在概括寒山诗歌艺术风格时也曾有“俚语俱趣,拙语俱巧,耐人寻味”,“有许多比喻生动的句子”的评价。李振杰《寒山和他的诗》中指出,寒山诗“蕴藏着神秘的禅机哲理”,多用“比拟的手法”。李敬一《寒山子和他的诗》也有“(寒山诗)常采用民歌中的比、兴手法”,“尤其注重自然界声音的模拟”的说法。
20世纪80年代以来,学界关于隐喻的研究发生了重大转折,研究的重心从语言文字修辞手段逐步过渡到认知领域[4]。认知语言学家认为,隐喻不仅是一种修辞手法,一种语言特征,更重要的是“人们思考和行动所依赖的概念系统本质上是具有隐喻特性的”[5]7。“寒山常在林间水边唱偈吟诗,其中乐道逍遥的禅悦诗,是寒山诗中写得最精彩、最优美的部分。”[6]当诗人以花草、鸟兽、流水、明月等身边熟悉的自然环境为隐喻基础进行诗歌创作时,必然涉及一个“以身体经验来概念化非身体经验的过程”[5]59。
二、寒山诗歌中的概念隐喻分析
(一)概念隐喻。美国认知语言学家、哲学家莱考夫和约翰逊(Lakoff& Johnson)在1980年出版的《Metaphors We Live by》一书中指出,“隐喻无所不在,不但渗透在人类的语言中,也渗透在我们的思维和活动中”[5]3。在此基础上他们提出概念隐喻(Conceptual Metaphor)理论,并认为“隐喻建构了人类大部分的日常概念系统(con‐ceptual system),大部分的概念必须在其他概念的基础上才能被部分理解。”[5]56“概念是在以隐喻的方式建构,人类的活动也是在以隐喻的方式建构,故此,语言也是在以隐喻的方式建构”[5]6。换言之,隐喻只是语言使用中的一种表层现象,真正起作用的是深藏在人们认知系统中的隐喻概念。
概念隐喻是人类思维认知转向的根本属性。当前,“概念隐喻研究受到诗学、哲学、符号学、心理学、认知科学、翻译学、外语教学、词典编纂等学科领域的关注,已形成了跨学科的多元研究态势”[7]。尤其在诗歌创作中,诗人通常借助具象化事物来传递内心丰富的情感,将隐喻性表达与隐喻性概念系统紧密相连,以便获得读者的认知和共鸣。这种在两个不同的概念域(conceptual domain)之间建立起部分映射关系(mapping re‐lation)的认知行为方式,为我们“能够使用隐喻性语言表达来研究隐喻性概念的属性,从而了解我们行为活动的隐喻性本质”[5]7提供了可能。
(二)寒山诗歌中的概念隐喻及其主题。在现代汉语隐喻研究中已有学者指出,“明喻表达(simile expression)和隐喻表达(metaphorical ex‐pression)皆由认知层面的概念隐喻机制所引发”,“中国人的思维中明喻和隐喻的共性是一直被强调的。”[8]本文首先借鉴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尤其是语言学界得到广泛关注和运用的查特里斯—布莱克(Jonathan Charteris— Black)的识别(identification)、理 解(interpretation)和 阐 释(explanation)三步骤“隐喻批评分析方法”(critical metaphor analysis)[9],对寒山《诗三百三首》中的明喻与隐喻表达式进行人工识别,统计结果见表1。
表1 寒山诗歌中的明喻和隐喻表达式构成及比率
《诗三百三首》中,带有“如”“似”“若”等显性标记比喻词的明喻表达式占了隐喻总数的75.5%。如:
例1 岁月如流水,须臾作老翁。
例2 吾心似秋月,碧潭清皎洁。
例3 其貌胜神仙,容华若桃李。
在语言层面上对这些明喻的本体和喻体稍作考察,就能较好地阐释出诗人在认知体系中建构的[时间是流水][心是实体][人是植物]等概念的隐喻属性。
相反,隐喻表达式中的比喻词虽然是隐性标记的,但是同样体现了概念隐喻的特点。如:
例4 竟日常如醉,流年不暂停。
例5 骨肉消散尽,魂魄几凋零。
例6 闲于石壁题诗句,任运还同不系舟。
诗人在充分认知“流水永不停留”“花朵周期凋零”,以及“水上自由行舟”等自然环境特点的基础上,建构了[时间是流水][人是植物][生命是行舟]等概念隐喻。
既然概念隐喻是文化的特殊载体,那么无论是在明喻还是隐喻表达式中,识别和理解概念隐喻理应同时考察其所承载的文化主题。为此,我们对表1统计中所有隐喻的始源域(source do‐main)和目标域(target domain)作进一步分析,结果见表2。
表2 寒山诗歌中明喻和隐喻表达式的目标域及其始源域分析
在《诗三百三首》中,体现[人][生命][时间][心]这四个概念隐喻主题的目标域占了总数的82.9%,具有较高的普遍性。目标域的过度集中,不仅反映出诗人对所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创造性的解读能力,还凸显了诗人认知体系中思维加工的典型特征。
三、寒山诗歌中概念隐喻的理想认知模式分析
(一)理想认知模式。莱考夫(George Lakoff)根据人类认知活动的共性提出了理想认知模式(Idealized Cognitive Model,以下简称 ICM),为概念隐喻研究提供了一个可资借用的理论视角[10]68-76。他指出,“认知模式是人类获取知识的特定方式”,“人类在与现实世界交互体验的基础上将多个认知模式进行概念组织形成的意象图示是一种认知模式集”,而ICM则是“人们对某领域中的经验和知识所作出的抽象的、统一的、理想化的理解”[10]68。换言之,“人类关于客观世界知识的心理建构是模式化的,反映出以特定而固化的(en‐trenched)方式勾勒客观现象,这是一种理想化了的思维定势”[11]。
恩格乐和施密德(Ungerer&Schmid)的研究进一步指出,“人类的认知模型不具备普遍性,其形成有赖于一个人所成长和生活的文化语境”,“特定认知域的认知模型最终会受制于文化模型(cultural model)”[12]。以体验哲学为基础的认知语言学,其视角下的语言已不再是一个独立的、自治的系统,而是“涉及内在意识和外在世界的关系”[13],“体现和依赖于内化、存储于人们心智之中的认知模式”[14]。反映在诗歌概念隐喻创作过程中,诗人对丰富的始源域进行语言加工,或者说,诗人在与客观世界互动过程中建构的认知方式,不仅体现的是组织和表征文化语境的一种思维定势,而且还是统一了理解文化模型的各种认知模式的集合。
(二)理想认知模式对概念隐喻的解读。在ICM理论关照下,考察始源域与目标域之间的语义关联,能较大程度地还原诗人生长和生活的文化语境。鉴于[人][生命][时间][心]这四个概念隐喻主题更多体现的是诗人对待世界的态度,我们认为,从“功能模式”和“评价模式”角度探讨始源域与目标域之间的映射关系,还可以揭示决定诗人认知模式的文化模型特征。
“功能模式”即诗人具身体验自然环境,将感悟到的客观实体和其组成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及作用,与隐喻的主题建构起映射关系。如:
例7 渐减如残烛,长流似逝川。
例8 可畏轮回苦,往复似翻尘。
例9 浮生幻化如灯烬,冢内埋身是有无。
通过认知物质世界,诗人在不断地揭示自身与自然、自身与客观世界之间的奥秘:利用整体与局部的关系,将“残烛”映射为生命的消逝;利用客观事物的外在形态,将“翻尘”映射为生命的轮回反复;利用物质的变化过程,将“灯烬”映射为生命的终结。从“功能模式”上看,由这些物质世界的实体与诗人认知能力之间建构的隐喻映射关系,事实上体现的是人与自然环境、人与客观世界的同构、同质和同源性。这种朴素的生态哲学观与中华传统文化中的“自我和合精神”,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的“生态和合思想”是高度一致的。
“评价模式”即诗人受特定的教育、历史、宗教等文化语境影响,将对客观世界中某些实体产生的情感好恶,经由语言文字加工,投射定型为表征概念隐喻主题的对应物。如:
例10 我见被人瞒,一似园中韭。日日被刀伤,天生还自有。
例11 人生在尘蒙,恰似盆中虫。终日行绕绕,不离其盆中。
例12 天生百尺树,剪作长条木。可惜栋梁材,抛之在幽谷。
文化中最根本的价值观与该文化最基本概念的隐喻结构是相一致的[5]22-23。诗人在有效识别“园中韭”“百尺树”“盆中虫”这些文化语境信息后,通过隐喻机制激活了它们与目标域“人生”“人格”和“人品”等之间的照应关系。此外,诗人还将“白莲”“秋月”“山岳”“秋江水”等极富文化语境特色的始源域与目标域“心”之间建立起语义关联,形成了一个统一的理想认知世界。中华和合文化的核心内容就是体现人类对自然、社会和人际关系诸多冲突的处理方式和实现途径。从“评价模式”上看,对文化语境联想意象的考察能较好地还原凸显诗人自然属性的和谐生态环境,以及提供诗人灵魂栖息的人文环境。
四、结 语
本文在莱考夫的ICM理论关照下,从“功能模式”和“评价模式”角度考察了《诗三百三首》中概念隐喻的主题及其始源域之间的映射关系。分析表明,对寒山诗歌中概念隐喻的识别、理解和阐释有赖于诗人所处的“和合文化”语境。利用概念隐喻主题揭示人与自然、人与客观世界的关系,是诗人朴素的生态哲学思想的集中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