夹江东风堰水利工程遗产价值分析
2020-05-15
(乐山职业技术学院,四川 乐山 614000)
一、工程概况
东风堰位于四川省乐山市夹江县境内,青衣江左岸,现为乐山市第二大水利工程,夹江县骨干水利工程。2014年东风堰成功申报成为首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对古代工程实现更好地保护和利用,系统深入挖掘东风堰灌溉历史文化、在国际国内广泛宣传灌溉文明,产生重要推动作用。1
康熙元年(1662年),因青衣江汊流水枯,谢潭分水口进水量不足,八小、市街二堰灌区农田缺水,当时县令王士魁委派江滨玉、向逢源等承头督工,用竹笼装卵石,在青衣江汊流进水口,修筑导水堤堰一座,长300余米,伸入青衣江中拥水入汊流。在数百年的历史中,当地政府都对东风堰进行了良好的维修和管理,清乾隆初年,干旱无常,灌溉缺水,龙兴、永通两堰相继迁姜滩另筑堰头引水,但因青衣江滩头下落,河床水位下降,所起作用不大,所以从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至民国19年(1930年)的30年里,水量问题得不到解决,民国19年6月,胡疆容成立堰工事务所并自兼所长,完成了龙头堰的第一次扩建工程,将进水口由龙脑沱改到上游石骨坡,新开渠道3000多米,1975年,东风堰进水困难,有枯竭危险,夹江县农水局对东风堰进行了第二次扩建,进水口由石骨坡移到迎江群星村五里渡,至此形成东风堰现状和规模。
二、东风堰水利工程的文物与文化类型
(一)碑刻文化遗存
数百年来与东风堰修建、管理、运用有关的石刻成为重要的历史文化景观,具有独特的文化价值,早在康熙二年,为褒奖乡绅江滨玉和江逢源修建古堰之功,时任县令王世魁下令在千佛崖壁上题刊“高山流水”、“泽润生民”;明清时期,又分别雕刻“月白风清”、“山水奇秀”以褒奖古堰的旖旎风光;民国19年,夹江县长胡疆容对龙头堰进行了第一次扩建,经过扩建,堰头水位提高约7米,进水量增加。受益亩平负担5元,为了褒奖胡疆容的德政,乡民在正对龙脑石的岩上,刻了“胡公堰”三个大字;在灵泉古渡下方不太醒目的地方题刻的“河润九乡”,其旁小字依稀可辨“依道使民处,源头活水来”,表现出“修筑堰渠向百姓派工,这是依据古道行政;堰渠引来了活命之水,农民自然得到实惠”,众多的水利题刻,见证了东风堰的发展历史,以及对夹江地区民生的重要性,同时具有十分重要的书法艺术和石刻艺术价值。
(二)排灌系统遗存
东风堰是一处兼有灌溉、排涝、城市防洪、城市环境用水的综合性水利工程。东风堰总干渠长12km,东、西干渠分别长4.8km、13km。分干渠四条,分别是:顺山分干渠长10.95km,云甘分干渠长3.365km,河东分干渠长5.5km,河西分干渠长4.4km。此外,东风堰工程还有隧洞一处,即千佛岩隧洞;渡槽11处,水闸21处。工程灌溉夹江县境迎江、漹城、黄土、甘霖和甘江5个乡镇、51个村7.67万亩农田,为灌区经济发展,灌区群众增产增收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东风堰工程体系完善,而且随着自然环境的变迁不断演变,保障灌溉效益的延续。东风堰渠首采用无坝引水,渠系的合理规划保证了7.67万亩农田的自流灌溉,渠口的精巧设计保证了引取青衣江表层水灌溉,最大程度的避免了泥沙对灌渠的淤积。东风堰官方与民间结合的灌溉管理制度延续数百年,使工程得到合理维护,是可持续灌溉的典范,对现代灌区管理也具有借鉴价值。
(三)佛教文化遗存
夹江山川俊美,钟灵毓秀,唐初即有“四川玉带”之美誉。唐代大诗人李白“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吟咏的就是这里的胜境。民国时期胡疆容开凿千佛岩隧洞时为避免损伤石窟,在大观山脚下坚硬的岩石上,面江开凿出由5段明渠、6段暗渠构成的一段近400米的穿山隧道,上铺石板,石板路面宽阔缝间可见汩汩流水,时而又在崖下聚集成池。干渠毗邻毗卢古寺,最初堰名即由寺而来。2千佛岩下汇集了丰厚的历史文化遗存和众多的自然风景名胜。摩崖造像四千多尊,现存二千四百七十余尊,均用红砂岩雕凿而成。崖壁千仞,题刻有古今名人诗句,琳琅满目。千佛崖上方有一座寺庙,是1996年由夹江县文庙迁建于此,虽名为“大成殿”,后因佛教文化影响,逐渐转变成为供奉释迦牟尼佛像的大雄宝殿,香客往来众多。
(四)遗址遗迹
东风堰景区至今保存一段秦汉时期古栈道遗址,石级直接开凿在岩基上,从关口到城下共108步,它历经千年风雨依然保存着原有的风貌,那被往来行人踩塌磨损塌陷的痕迹向人们展示着它的古老,这段沿江道路是历史上有名的“南安平乡明亭大道”。走过栈道便是“铁石关隘”坊据传张献忠剿四川,一路大开杀戒,到达洪雅县境内,准备进攻夹江,夹江人民同仇敌忾,同心抗敌,从木城到夹江县城30余里遍布竹筒于青衣江中,阻挡敌军,大获全胜,后人在望龙坪立此关隘以明志。沿望龙坪临江下望,在急流江水之中,有一个龙脑奇石兀自巍然不动,传说夏季洪水来临,龙脑石上两鼻孔中,会喷出两股冲天水柱,蔚为壮观,故而得名。明代嘉定知州郭卫宸有诗赞曰:“江头一块石,独立不能移。相彼波流者,谁将砥柱之。而渔纲竞急,以济舟难迟。”
三、东风堰水利工程多维价值分析
(一)科学价值
青衣江水量丰沛,自古以来沿岸分布有众多民堰引水灌溉农田。渠首枢纽的合理布置、渠系工程的科学设计及科学有效的灌溉管理制度是东风堰科技价值的核心体现。
1.渠首枢纽
根据地方志可以推断毗卢堰是分水—导流堰,又称“楗尾堰”,其下与导流堤相接,由于堰首取水口的位置可以人为选择,并对引水量有所控制。为了稳定分水口的位置,在导流堤迎水端建在青衣江“毗卢寺外支江分流之首”,这里实际上就起到鱼嘴作用。渠首选址科学合理。青衣江进入夹江县境内后,地形比较开扩,甚至有漫散的趋势,河道宽度甚至超过了800m,但是到了千佛岩下后,江面迅速收缩,最窄处仅有300m。此时,江水受到约束,水位抬高,流量加大。正是因为如此,这个取水口自1662年一直沿用到1930年,近270年,维系了漹城以下6000-7000亩农田的灌溉。
2.渠系工程规划
由于夹江平原地形坡降较陡,灌区渠道既是输水渠也是泄水渠,加之丰沛的水资源,灌区工程相对比较简单而且管理粗放。历史上各级河道的分水和配水工程的主要特点是:自然态水量分配与工程调整相结合。即以分水或引水和节制工程为主,从渠首到灌区最低级渠道均采用鱼嘴或导流堤的形式自然分水(鱼嘴)或引水(拦河低堰)。引水干渠上建有若干处侧向溢流堰——湃缺,自动调控渠道水位水量、保障渠道防洪安全。洪水期入渠水量较大,多余水量即通过湃缺排出,仍归入青衣江。
3.灌溉管理
灌区各堰都有自己的水簿,鱼嘴修筑的位置高度,引水渠口段疏浚深度,岁修封堰和春灌开堰的时间等均有登录,这些堰簿世代相传,成为全灌区渠系工程管理共同遵守的准则。
(二)社会经济价值
东风堰灌溉工程在不间断的维护下,持续使用350余年,灌溉面积由7000余亩发展到今天的7.67万亩,灌溉面积增加10倍东风堰建成以前,由于灌溉用水得不到保证,广大农民只能听天由命,每年要等到青衣江发春水后,才有水泡田栽插。工程建成,并几经扩建、改造、加固、维修后,成为一条水量充沛、灌溉及时、“泽润生民”的大堰。现在,东风堰有效灌面达7.67万亩。几经整治后,渠系水利用系数由原来的0.35提高到0.65,提高了0.3。改变了原渠道渗漏严重,沿渠田地终年积水,无法种植以及尾灌区无水灌溉的现象。现在渠道能灌能排、达到了旱涝保收、稳产高产的要求,从而带动了农作物品种改良、耕作制度改革等,有利于发展优质、节水、高效农业,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了优越的条件保障。
由于水量充足,灌区内农作物的复种指数由原来的2.34提高到2.68,增加了0.34,种植面积由17.53万亩增加到20.05万亩,通过改造中低产田土,每年将新增产值1587.68万元,按综合水利分摊系数进行效益分摊,则新增产值444.55万元。发挥了抗旱减灾的作用。以四川遭遇百年一遇特大干旱的2006年为例。当年,川内很多地区都受到了旱情的威胁,严重减产、减收,但是,东风堰灌区却没有受到任何影响,灌区15.55万人民群众没有发生一例饮水困难,6.5万亩水稻、13.55万亩经济作物灌溉用水有保障,连以前非旱年都要发生用水困难的大园、席湾等尾堰灌区都没有发生用水困难的情况。东风堰灌区在大旱之年不但没有减产、减收,反而还增加了产量和收入。
(三)历史文化价值
东风堰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与人文精神,其科学的设计理念、先进的管理方式、巧夺天工的水利建筑艺术,都是研究清代至今水利管理和制度治理的重要载体,具有典型的区域文化和宗教特色,蕴含深厚的文化积淀,历史文化价值十分突出,它们渗透到灌区管理的方方面面,对东风堰可持续灌溉发挥了重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