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析“傩”之本原
——上古时代鸟图腾和虎图腾崇拜的合一

2020-05-15胡继宁

上海文化(文化研究) 2020年2期
关键词:太阳神图腾彝族

胡继宁

傩文化是农耕社会性质的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最古老、最神秘、最庞大、最具代表性的课题。傩祭是远古时代图腾崇拜信仰流传至今的祭祀仪式,反映出中国农耕稻作文明所特有的原始信仰和文化习俗,人们所熟知的功能和特性主要在于祈求傩神驱鬼逐疫、消灾纳吉、祈福避邪,庇佑老百姓物产丰收、生活安宁。傩文化所涉及的地区极其广泛,包括长江流域、黄河流域、西南少数民族地区以及东亚日本、韩国等地,表现形式也繁杂多样,上承原始社会图腾信仰与礼俗,下至由“敬神”傩祭演变到“娱神”傩戏、傩舞表演,因此也与中国戏剧艺术、民族舞蹈艺术的形成与发展史密切相关,以致关于傩究竟是什么以及傩的起源与形成,相关的研究资料虽然多种多样、众说纷纭,却难以说清楚。傩祭之功能上至天子宫廷,下至民间百姓,可细分为天子傩、大傩、官府傩、官傩、军傩、乡人傩、游傩、教傩、愿傩、社傩等多种形态,更说明傩在历代中国人社会生活当中的重要性,可以说无所不在。

根据文献记载、考古材料、活态实证考察的综合研究,并通过梳理和比对相关出土文物的图像、纹饰与符号图示的内在联系,使我们可以将“傩”之本原性质明晰起来。

一、“傩”的考释

中国文字体系,无论是象形、会意、形声,毫无疑问都保留了一定的原始内涵在其中。因此,探究“傩”的本质,“傩”字本身的字形结构、声韵上必定会呈现出一些原始信息。“傩”古法写作“儺”,以“亻”“堇”“隹”三部分构成。“傩”字从“堇”,“堇”从“革”“土”。“革”字本义为兽皮,或指与狩猎相关的活动。“隹”,雀也,即鸟。因此,从字形构造上来看,“傩”字的原生内涵必定是与某种猛兽和雀鸟相关的人类活动。

傩祭在殷商时期也称为“乡人禓”。东汉学者郑玄注《礼记·郊特牲·乡人禓》说:“禓,或为献,或为傩。”历史学家姜亮夫先生也在《傩考》一文中,运用上古音系转训方法得出“禓”与“傩”字同源。另一位著名学者饶宗颐先生在《殷上甲微作禓(傩)考》中也作了解释:“易即禓,与傩同字。”①饶宗颐:《殷上甲微作禓(傩)考》,《饶宗颐二十世纪学术文集》卷二,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1012页。禓从示从易,“易”从“日”。《说文解字》:“示,神事也,凡示之属皆从示。”由此可见,“禓”是礼祭太阳神祗的傩祭。远古时代南方祝融部族、东方两昊农耕部族是以太阳自然崇拜、以玄鸟为图腾崇拜的原始信仰,而西方古羌伏羲氏族是以太阳自然崇拜、以阳虎为图腾崇拜的信仰观念。上古原初的傩祭,礼祭傩神(太阳神或始祖神)是主要的,驱逐疫鬼是次要内涵。

据著名学者林河先生从语言学上考证,南方农耕部族是以“鸾”为图腾的傩民,并且南方稻作文明中存在一个与“nuo”音(傩、雒、篓、糯、罗、路、楼、舻、锣……)相关联的“傩文化”体系。②林河:《中国巫傩史》,广州:花城出版社,2001年,第33、235页。南方语系至今还保留着一些古代音韵的遗存,例如苏南地区方言就将鸟类与男阳称为“nu”(鸾)。在云南楚雄的彝族自称为“倮倮”(或“罗罗”),而在当地彝语中“倮”或“罗”的涵义是虎,彝族人认为虎是祖先。四川凉山彝族也将虎称为“罗”“腊”或“拉”,包括藏族、白族、普米族、壮族等民族也多将虎称为“拉”或“剌”。许多学者③参见刘尧汉:《中国文明源头新探——道家与彝族虎宇宙观》,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曹振峰:《神虎镇邪》,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年;杨继林、申甫廉:《中国彝族虎文化》,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2年。也认为彝族是西部甘肃、青海地区古羌戎伏羲虎图腾氏族部落的族裔。不难看出,“傩”从声韵上也体现出与“鸟”与“虎”相关的因素。

梁朝皇侃在《论语义疏·乡党》中疏解“乡人傩”为:“口作傩傩之声,以驱疫鬼也。”唐代段安节《乐府杂录·驱傩》中也记载:“用方相四人,戴冠及面具,黄金为四目,衣熊裘,执戈,扬盾口作‘傩、傩’之声,以除逐也。”历代学者都认为驱傩仪式中“方相氏”口中“傩傩”之声,是为了驱逐疫鬼的呼号之声。其实不然,这与彝族人自称为虎祖子孙“倮倮”一样,呼喊着祖先神、太阳神合体的傩神名号,驱疫避邪、禳灾纳吉,护佑一方平安、物产丰收。

二、傩与鸟图腾、虎图腾的图示表达

傩是南方农耕部落稻作文明的产物。20世纪90年代,冯其庸先生根据良渚文化玉琮上的人面神祗图像,确定其就是“傩的最原始的面具形象”,并且“它发生和发展的时间,大概是在新石器时代初期”。①冯其庸:《关于傩文化》,《人民日报》1997年10月18日。其实,随着长江流域新的考古遗址的发掘,傩的形成历史可以向前推溯到更早时期。湖南道县玉蟾岩遗址和江西万年县仙人洞吊桶环遗址发掘出距今12000年以前的原始野生稻和栽培稻遗存,这片区域也“理所当然是中国水稻栽培起源地的首选”。②游修龄、曾雄生:《中国稻作文化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第29页。在距今9000年历史的湖南澧县彭头山八十垱遗址发掘了稻谷遗存和鸟形陶器以及“×”太阳崇拜旋转符号。尤其在距今7400年左右的湖南洪江市高庙文化遗址中,发掘出白陶器物上带有“兽面獠牙太阳神鸟”图示和八角太阳崇拜符号以及1000多平方米的大型原始祭祀场所。比高庙文化稍晚、具有7300年历史的长沙南托大塘遗址也出现了兽面纹、凤鸟纹、太阳纹陶器。在距今4500年左右的湖北天门石家河文化遗址的考古发掘中,又发现带有羽翼“兽面獠牙”神祗图示的玉器。再加上有7000年历史的浙江河姆渡文化的象牙器上的“双凤朝阳”图示、良渚文化玉琮上的“太阳神”图示,山东大汶口文化的鸟图腾和八角太阳纹图示,在长江中游和下游地区的距今7000多年的稻作文明遗址当中,各种形态的凤鸟图示和太阳纹,明显体现出神农炎帝祝融部族、东夷部族鸟图腾崇拜和太阳自然崇拜的原始文化信仰。

洞庭湖、鄱阳湖流域一直是古羌炎帝祝融部族与蚩尤部族的活动区域和势力范围,也一直是傩文化最活跃的中心。7400年前高庙文化的“兽面獠牙太阳神鸟”图示,非常清楚地说明原始巫傩文化由此发源。因此,林河先生认为“傩神即是太阳鸟”。③林河:《中国巫傩史》,第239页。

图2 浙江河姆渡文化象牙器上的“双凤朝阳”图示

图4 甘肃宁县连体鸟虎头剪纸图示

高庙文化的“兽面獠牙太阳神鸟”图示,明显是代表多种原始信仰的符号综合在一起,构成了最原始的“傩面”图示。戴胜神鸟正面昂首,身体组成部分是民间文化广为熟知的女阴符号“蛤蟆口”,一只玄鸟头朝下,构成太阳诞下神鸟的意象。《诗经·玄鸟》云:“天命玄鸟,降而生商。”这个由太阳、神鸟、獠牙、圭胜、玄牝之门等多重符号构成的图示,是太阳神“天帝”阴阳和合、化生玄鸟、化生万物的意象。林河先生认为高庙文化遗址、大塘遗址出现的“兽面獠牙太阳神鸟”就是南蛮农耕部族神农氏炎帝的形象。《白虎通义·五行》所记载:“炎帝者,太阳也,其神祝融,祝融者,其精为鸟,离为鸾。”据史料记载,炎帝“牛首人身,生于姜水”。作为古羌农耕文明的炎帝部族崇尚太阳崇拜信仰,图腾崇拜乃是羊。因此,图示中的鸟神形象,应该是祝融而不是炎帝。

除此之外,兽面獠牙神鸟图示中的“獠牙”乃是虎牙,这其中也包涵着古羌伏羲氏族虎图腾的影响。《淮南子·精神训》云:“日中有踆乌。”三足乌、玄鸟、凤凰都是太阳的指代符号,伏羲氏族却以“阳虎”作为太阳神。这种融合鸟神崇拜和虎神崇拜的原始傩神图示,在之后的青铜器、石锛、漆器、玉器、兵器、壁画、画像石、瓦当、辅首、民间剪纸、年画、木雕、面馍、吞口、石敢当、面具、耍牙傩技等器物和民俗当中很常见。譬如良渚文化玉琮上的“太阳神祗”形象、山东出土的石锛上的“虎形獠牙人面纹”、1965年山东益都苏埠屯出土的“兽面纹钺”、云南彝族的“虎面葫芦”吞口与高庙文化“兽面獠牙太阳神鸟”图示,在造型形象上极为相近,其内在的文化内涵也相一致。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2014至2016年度湖北天门石家河文化的最新考古发掘中,谭家岭遗址出土的“虎座双鹰”玉佩,非常明确地说明了远古社会鸟图腾、虎图腾合一的原始信仰。这件玉器的上部为两支相对的鹰鸟,鹰嘴之间由一节圆柱相连,形成穹状拱卫结构;下部底座为简化变形、具有抽象感的“虎面”图示,图形结构上形成对称的、流线型的小卷勾纹样。可以看出,这种简化、变形的“虎面”图示类似于良渚文化中“神人兽面纹”的表达;作为青铜时代早期的石家河文化玉器的对称卷勾结构,也逐渐发展成为商周青铜器物上凶悍威严的“饕餮纹”纹饰。显而易见,这些图像符号和纹饰都与远古时代的傩神信仰有关。

傩神是阳鸟图腾和阳虎图腾合一的太阳神祗,既是祖先神也是保护神。《吕氏春秋·冬季》记载曰:“命有司大傩。”高诱注:“大傩,逐尽阴气为阳导也。”自古有民间谚语:“画鸡户上,画虎于门。”鸡、虎,为何能避邪祛疫?东晋郭璞《玄中记》所载神话传说:“东南有桃都山,上有树曰桃都,枝相去三千里。上有一天鸡,日初出,光照此木,天鸡则鸣,群鸡皆随之鸣。”东汉应劭《风俗通义》:“虎者,阳物,百兽之长也,能执搏挫锐,噬食鬼魅。”金鸡报晓,虎啸山林,魑魅魍魉也同黑暗一起消退。因为天鸡、阳虎代表太阳的阳性生命之神,促使万物萌生,生生不息。因此,在中国农耕文明中以鸟神、虎神、太阳神合体的“傩神”,以阳为正,才可以逐阴气、驱疫鬼,保佑部族平安兴旺、五谷丰登。

三、傩文化活态遗存中的图腾崇拜

汉、侗、苗、彝、土家族以及西南少数民族的“洪水神话”中,流传着伏羲、女娲兄妹或傩公、傩娘避洪水于葫芦中,然后滚磨盘成亲并繁衍人类的传说。前辈学者闻一多先生认为“葫芦是草木之类,伏羲是葫芦的化身,故曰伏羲木德”。①闻一多:《伏羲考》,《闻一多全集》第3卷,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第110、111、112页。民俗学学者刘尧汉先生从音韵学和民族学视角进行研究后认为,“伏羲”又作“虙戲”,二字从“虍”,又可读作“必息”“鼻息”“比兹”等读音,而“比兹”等发音正是彝语系崇虎民族的白族、土家族的自称,因此说明虎就是古羌戎伏羲氏族的图腾崇拜。②刘尧汉:《中国文明源头新探——道家与彝族虎宇宙观》,第31页。著名学者潘光旦先生也考证出“伏羲是虎的别称”。“伏”字语音与“葫”“虎”相通,一音双关,这从音韵学上道明了伏羲与葫芦、虎的关联。直到现在,彝族傩祭“老虎笙”活动上的祭葫芦与祭虎神是同时进行的。

图5 湖北随县曾侯乙战国楚墓衣箱漆器“后羿射日”彩绘

图6 浙江宁海耍牙傩技

笔者于2016年正月初八,前往云南楚雄考察双柏县法脿镇小麦地冲村彝族远古傩祭“老虎笙”祭祖仪式。当地彝族毕摩徐振存向笔者介绍,在20世纪80年代之前,小麦地冲村每个彝户都会在正月初八祭“虎祖”当天,在大门的门楣上悬挂自家绘制的“虎头葫芦瓢”傩面。悬挂“虎头葫芦瓢”的人家,证明本户是虎族子孙,会得到“虎祖”的保护和庇佑。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法脿镇李方村都要举行彝族罗婺支系的一种远古傩祭仪式“大锣笙”。仪式当中的“举牛祭祀”与苗族傩祭“椎牛祭祖”内涵相一致,都是祭祀先祖蚩尤的。穿草衣、着短裤、打赤脚的“虎公”“虎母”戴上传统木制傩面具,与村民共舞。这里的傩面具,其实与考古出土的远古时代“兽面獠牙”图示一脉相承,代表着“虎面”傩神。彝族人以这种特有的方式来祭拜始祖神和傩神,以消灾避邪、驱疫纳吉,祈求来年五谷丰登、人畜兴旺。法脿镇彝族“老虎笙”“小豹子笙”“大锣笙”都是世代相传的远古傩祭仪式,来自于古羌戎伏羲氏族部落太阳自然崇拜、虎图腾崇拜的原始信仰。

相比西南地区彝族、苗族等民族比较完整地流传下来的傩祭仪式,长江中、下游流域等经济相对发达区域的傩文化遗存更多都随着时代的发展变迁,演化成各种傩戏、傩舞形态了,并不断融入各地的神话故事、民间传说、历史人物等其他元素,并与道教、佛教诸神和故事杂糅,以至于对傩文化的原始意义和原生形态造成解读上的困难。远古傩仪的“虎神”“方相氏”身份流变为关帝、钟馗、土地、城隍、判官、五猖、二郎神、天都大帝、祠山大帝、三危圣者、蓬莱七仙等诸神。傩戏也因为各地对掌坛巫师和神祗的不同称呼,而生出端公戏、师公戏、目连戏、僮子戏、傩堂戏、释比戏、香火戏、香童戏、花朝戏、关索戏、跳幡神、跳五猖、跳於菟等多种表现形式。但是各地的傩戏、傩舞依然有一些远古时代图腾信仰的痕迹在其中。例如安徽贵池梅街传统傩戏曲目《打赤鸟》的桥段:在戏台上一人戴着带角的傩面具,手持鸾鸟道具,顺势起舞作鸾鸟飞翔姿态;另外一人手持弹弓追逐前者作射鸟状,两人在戏台上来回奔走,直到射落鸾鸟。当地人解释傩戏“打赤鸟”内容的起因是鸟为害农林庄稼,意在除害鸟、保丰收。虽然听上去似乎挺有道理,但这不是原生涵义。汉代班固《白虎通德论·乡射》云:“天子所以亲射何?助阳气达万物也。春气微弱,恐物有窒塞不能自达者,长射自内发外,贯坚入刚,象物之生,故以射达之也。”前文讲到,傩的本质是太阳神,鸾鸟、阳虎都是太阳的化身,原始傩祭意在祭祀太阳神“逐尽阴气为阳导也”。在古代中国的文化传统里,认为“天地交感,万物萌生”,因此以弓箭“射日”来使天地相通、阴阳相合,以起到“助阳气以达万物”的作用。射日就是射天,所以后羿射日的传说最初的含义就是天地相通,后羿本身就是太阳神祗。比如湖北随县曾侯乙楚墓中衣箱漆器上描绘着一幅主题为“后羿射日”图像,太阳栖息在扶桑树上,“后羿”在两棵扶桑树之间弯弓搭箭,三只凤鸟有两只栖息在枝头,另一只已经被“后羿”射中,正往下落。射鸟也就是射日,意在通天、通阳、通神。很显然,傩戏《打赤鸟》原本含义应是射日,反映了农耕民族崇尚太阳和玄鸟的傩文化本质。此外,湖南的湘剧、浙江金华地区的婺剧还保留着传统“耍牙”傩技的绝活,这是与远古时代高庙文化、良渚文化“傩面”兽面獠牙太阳神鸟图示一脉相传的活态遗存,成为中华傩文化研究的“活化石”。

四、结语

萌芽于旧石器时代晚期的远古傩文化,可以说是中华文明之源,反映了羲炎农耕部族稻作文明对于太阳自然崇拜、玄鸟图腾崇拜、阳虎图腾崇拜合一的原始宗教信仰。虽然随着时代的发展与流变,傩的原生涵义和原始价值已然发生了改变和转化,但通过考古出土的文物、文献资料和活态的傩文化遗存,在丰富、生动的图像图示以及活态的傩文化实证中,我们可以发掘原始傩祭信仰中的人类基本意识和生命精神,这是推动和维系中华民族向前发展壮大的内在力量与血脉,并形成了中华民族百折不挠、生生不息的民族精神与品格。因此,鸟图腾、虎图腾合一的“傩”之本原形态和本原精神研究课题,是解读中华文明和民族精神的文化密码,对于新时代中国确立文化自信具有重要价值。

猜你喜欢

太阳神图腾彝族
《这条比较傻》等
“荷国”走出的彝族列车长
再来一瓶
关注食品安全
彝族荞粑粑
云南彝族传统武术溯源
A Review of Studies since the 1980’s on the Tieto-urman Song of the White Wolf
沐浴喷头坏了怎么办
梁晓君 在太阳神赢得自信人生
父子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