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甲状腺良恶性结节超声诊断的研究进展

2020-05-14李燕

健康大视野 2020年8期
关键词:甲状腺超声诊断研究进展

李燕

【摘 要】:甲状腺结节在临床上比较常见,及时诊断结节的良恶性对于治疗方案的选择以及预后均可产生积极影响。随着现代化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也对甲状腺结节临床诊断提出更高要求,目前,超声是甲状腺结节良恶性鉴别的常见手段,具有较高的精准性、特异性和灵敏度。本文主要对围绕着甲状腺结节良恶性超声诊断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甲状腺;良恶性结节;超声诊断;研究进展

【中图分类号】R44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019(2020)08--02

甲状腺结节病理分型包括甲状腺癌、甲状腺腺瘤、甲状腺肿等等。甲状腺结节能够在早期阶段通过临床诊断发现,但日常生活中,大多数病例都是在接受影像学检查的过程中偶然发现。影响学检查主要包括磁共振成像、CT、超声、核素扫描等等,具有无创伤、费用低廉、操作便捷等优势特征。随着现代化医学事业的快速发展以及超声诊断技术的日益先进,目前,超声已经逐渐成为甲状腺结节良恶性诊断的主要手段,具体包括常规化超声检查、超声弹性成像、彩色多普勒超声、超声造影等。

1 常规化超声

通过常规化超声,大多数甲状腺结节都能被及时发现,它对于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鉴别,主要包括结节的形态、边界、纵横比、周边声晕、钙化、包膜、血流分布、回声情况等等[1]。

被诊断为恶性结节的表现为边界不清晰、形态不规则、微小钙化、无包膜、结节内血流丰富、回声减弱等,若具备以上特征,意味着可能存在恶性结节。据相关调查研究显示,边界不清晰、低回声显著等一般提示为甲状腺癌,通过常规化超声诊断甲状腺结节的良恶性,不仅特异性强,且敏感性高。

甲状腺结节形态呈圆形、轻微钙化、阻力指数大、周边血流丰富、内部回声增强、淋巴门消失等,通常提示为转移性淋巴结。

2 彩色多普勒超声

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能够对患者甲状腺结节的血流动力学特征、血流分布状况进行观察,结合血流分布状态,通常可分为以下几种情况:即混合血管型、边缘血管为主型、无血管型、中央血管为主型。据相关调查研究显示,彩色多普勒超声的几大主要因素分别是血管数量、有无穿支血流、血流分布情况、阻力指数等。很多研究学者都认为,这些主要因素对于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诊断并没有很高的价值,诊断结果也长期備受争议[2]。

3 超声弹性成像

声脉冲辐射力成像技术、超声弹性成像技术等都是甲状腺结节良恶性诊断的新型技术。对于超声弹性成像技术,目前,用于甲状腺结节良恶性诊断的包括动态化弹性成像技术、静态化弹性成像技术等等。声脉冲辐射力成像技术主要包括声触诊组织成像技术、声触诊组织量化技术等,能够对病变硬度进行定量以及定性评估。

3.1 静态弹性成像技术

在对该技术进行应用的过程中,需要给病灶实施相应的压力,结合病灶区域的颜色显示,对甲状腺结节的硬度进行评价。评分标准主要以5分法为主,其中,病灶及其周边组织呈绿色为1分;病灶区绿色面积占半数以上为2分;病灶区蓝色面积占半数以上为3分;病灶区全部为蓝色为4分;病灶区全部为蓝色,周边组织显示淡蓝色为5分。通过静态弹性成像评分和常规化超声的联合应用,能够有效鉴别甲状腺结节的良恶性[3]。

3.2 应变率比值法测量技术

通过静态弹性成像技术,能够初步诊断甲状腺结节的性质,但诊断结果经常会受到很多主观因素的影响,在此情况下,可尝试对应变率比值法测量技术进行应用,以实现对病灶硬度的客观评价。经过大量的临床实践表明:借助应变率比值法测量技术诊断甲状腺结节的良恶性,其特异度和灵敏度分别为0.80和0.85。因此,对于甲状腺结节的诊断,通常可将应变率比值法测量技术作为补充,从而为疾病的临床诊断提供参考和借鉴[4]。

4 超声造影

随着现代化超声技术的不断,目前,超声造影已经逐渐开始在甲状腺结节的良恶性诊断中进行广泛应用,临床应用价值较高,能够对常规化超声无法鉴别的结节进行诊断,同时还能结合超声造影老判断结节的性质。据相关调查研究显示,在超声造影增强检查中,甲状腺恶性结节的表现为存在灌注缺损、分布不均匀等;良性结节的表现为无灌注缺损、分布均匀。如果结节造影周边为环形增强,一般显示为良性结节。

超声造影和常规化超声的联合应用,往往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但在应用超声造影对甲状腺结节进行诊断的过程中,经常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且目前的诊断技术标准也未能实现统一,诊断价值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5 甲状腺超声影像报告以及数据系统

目前,关于甲状腺结节的超声报告,描述专业用语的规范化和标准化还有待于提升,从而导致在对同一时期、医师、病例甲状腺结节进行评估的过程中,常出现不同的结论,甚至还会将超声图像混淆,对后续的疾病诊断造成直接影响[5]。

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主要对甲状腺良恶性超声诊断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概述。通过超声,能够对甲状腺结节良恶性、数量以及大小等进行精准评估和诊断,虽然各种新技术层出不穷,且超声图像质量也在不断提高,但由于结节超声图像复杂,因此经常会出现“一病多图”、“一图多病”的现象,在此情况下,往往需要在常规化超声的基础上,联合应用多普勒超声、超声造影以及超声弹性成像技术等,以实现对疾病的全方位诊断,对甲状腺结节良恶性评估过程进行规范,从源头上避免误诊、漏诊等问题,为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参考和借鉴。

参考文献

李萍, 宋烨, 胡小涛,等. 超声弹性成像与常规超声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对照研究[J]. 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6, 31(3):858-915.

尹光宇, 明皓, 张光华,等. 常规高频超声联合超声弹性成像在甲状腺良恶性结节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16, 16(20):3894-3897.

姜兆鹏, 周显礼, 纪巧,等. 超声在甲状腺良恶性结节鉴别诊断中的应用进展[J].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15, 15(22):4384-4387.

李富武, 张艳,等. 超声弹性成像与常规超声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对照研究[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5, 3(11):138-139.

邓红艳(综述), 叶新华(审校),等. 弹性应变率在甲状腺良恶性结节鉴别诊断中的应用进展[J].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4,58(8):1380-1382.

猜你喜欢

甲状腺超声诊断研究进展
MiRNA-145在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离子束抛光研究进展
独脚金的研究进展
甲状腺内注射奥曲肽治疗Graves病的临床效果研究
甲状腺细针穿刺细胞病理学检查66例分析
EGFR核转位与DNA损伤修复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