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血压伴轻度脑出血患者不同的护理模式效果分析

2020-05-14马灿霞朱勇马春兰

健康大视野 2020年8期
关键词:预见性护理优质护理脑出血

马灿霞 朱勇 马春兰

【摘 要】目的:为了提高高血压伴轻度脑出血患者治疗效果,探讨不同护理模式的应用价值和意义。方法:根据就诊顺序在本院2017年9月至2018年9月接诊的高血压伴轻度脑出血患者中选取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参考随机、双盲、对照原则将其分组,其中予以常规护理措施的50例患者列为对照组,予以预见性护理及优质护理措施的50例患者列为观察组,比较两组生活质量、自理能力评分差异。结果:研究数据显示,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护理前的生活质量、自理能力评分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上述指标的评分均明显增加且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增加幅度更大(P<0.05)。结论:高血压伴轻度脑出血患者接受预见性护理及优质护理措施,不仅能够改善患者生活质量,还能够提高患者自理能力,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预见性护理;优质护理;疗效

【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0019(2020)08--02

高血压伴脑出血在临床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往往起病急骤、进展快,如果不能及时给予合理有效的治疗,很容易诱发各种不良事件的发生,给患者的生活和工作造成严重影响[1]。为了提高高血压伴轻度脑出血患者治疗效果,本院从2017年9月至2018年9月接诊的高血压伴轻度脑出血患者中选取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于分组后给予不同护理模式,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根据就诊顺序在本院2017年9月至2018年9月接诊的高血压伴轻度脑出血患者中选取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参考随机、双盲、对照原则将其分为观察组(预见性护理及优质护理组)和对照组(常规护理组)各50例;入组患者均符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05年修订版)中高血压诊断标准且行颅脑CT检查提示存在少量出血患者意识清晰,各生命指标稳定[2]。观察组50例患者含男、女性患者分别为29例和21例;年龄(48-70)岁,平均(53.2±7.2)岁。对照组50例患者含男、女性患者分别为31例和19例;年龄(48-72)岁,平均(53.3±7.4)岁。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及家属对治疗方案无异议并签订知情同意书,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措施,包括监测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等,遵医嘱给予相应治疗措施等。而观察组患者则予以预见性护理及优质护理措施,具体为[3]:(1)优质护理措施:护理人员在患者住院期间始终提供优质服务,包括微笑面对患者并建立彼此信任,形成良好护患关系;护理人员协助患者完善相关辅助检查,根据患者病情为其连接心电监护、吸氧等,待患者病情稳定后,加强基础护理并观察患者生命指标变化。做好健康宣教,同时辅以心理辅导和干预,尽可能的消除患者负面情绪影响,帮助患者建立战胜疾病的自信心。(2)预见性护理措施:对于需要卧床休息的患者,护理人员要协助患者翻身并尽量使用气垫床,定期为患者更换床单被褥,保持患者局部皮肤干燥,防止褥疮的发生;对于有坠床危险的患者,护理人员要做好安全防护,尤其是意识状态差或躁动患者,必须予以保护性约束,必要时可给予镇静处理;对于有肺部感染倾向患者,护理人员每天都要定时协助患者翻身和排痰,必要时可做雾化吸痰;对于需要长时间输液患者,护理人员要为患者留置穿刺针,输液期间必须保证管道通暢且无渗漏。

1.3 观察指标

分别参考生活质量指数(QLI) 和FIM评定量表评估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活自理能力,统计学软件比较差异。

1.4 统计学方法

运用SPSS19.0的统计学软件处理研究结果,其中均数±标准差表示计量资料,用t检验比较组间差异,用卡方检验计数资料,当P<0.05表示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研究数据显示,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护理前的生活质量、自理能力评分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上述指标的评分均明显增加且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增加幅度更大,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3 讨论

高血压伴脑出血在临床具有较高的发病率,是神经外科最为常见的急症之一,如果不能及时给予合理有效的治疗和护理,很容易诱发各种不良事件的发生,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4]。此次研究显示,护理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自理能力评分较护理前均明显增加且观察组增加更显著(P<0.05),这和多数临床报道相一致。实施预见性护理及优质护理措施,不仅利于护理人员全面了解和评估患者病情,同时还能够指导护理人员及时拟定护理措施,对可能出现的不良情况,及时采取预见性准备,加快治疗节奏,提高治疗效果[5]。而且通过实施预见性护理及优质护理措施,在一定程度上也提高了护理人员的急救意识和观察能力,准确、及时评估患者病情并予以救护,能够减少各种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总之,高血压伴轻度脑出血患者接受预见性护理及优质护理措施,不仅能够改善患者生活质量,还能够提高患者自理能力,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钟凤,骆立新.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延续护理干预效果的研究[J].浙江医学,2016,38(12):1031-1032.

薛春.综合性护理干预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促醒效果和生存质量的影响[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6,19(8):133-134.

焦秀芝,袁淑清.延续性护理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的实施及对生活能力的影响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24):247-248.

高晶.高血压脑出血应用延续性护理对患者生活能力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2019,17(6):223-224.

周惜珍.延续性护理措施对高血压患者术后再出血率的影响探讨[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7,30(11):251-252.

猜你喜欢

预见性护理优质护理脑出血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脾切除后伴发脑出血1例并文献复习
预见性护理在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围术期的应用分析
肝硬化腹水合并重度水肿患者压疮的预见性护理分析
预见性护理干预在宫腔镜术后并发症预防中的应用
前列腺增生患者护理中优质护理服务的应用意义探析
纳洛酮在脑出血治疗中的应用探析
脑出血早期血肿扩大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