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你家宝宝的发育达标了吗

2020-05-14姚翠

家庭医药·快乐养生 2020年5期
关键词:胸围营养状况小儿

姚翠

据《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2018》数据,我国10岁以内年龄段的儿童数约为1.47亿人。而有调研显示,1~10岁受访儿童中存在生长发育问题(即身高或体重发育低于第十百分位的儿童)的比例为14.6%。生长发育状况是影响儿童身体健康的重要因素,值得每位家长关注。

可该如何判断宝宝到底长得怎么样呢?看脸色?看是不是胖乎乎?跟邻居家的宝宝比一比?其实,正确的答案就在自家宝宝身上,通过定期测量宝宝的各项数据来了解。一般情况下,经常使用的评价指标有体重、坐高、身高以及头围、胸围和上臀围等。

体重

体重是反映小儿生长发育最重要也是最灵敏的指标。因为体重能反映孩子的营养状况,尤其是近期的营养状况。体重可以受多种因素,如:营养、辅食添加、疾病等影响。

体重在出生头3个月增长最快,一般为月增长600~1000克,最好不低于600克;3~6个月次之,一般月增长600~800克;6~12个月平均每个月增长300克;1岁后小儿生长速度明显减慢,1~3岁小儿平均每个月体重增长150克。

1歲后小儿的体重可用下列公式计算:体重(千克)=年龄(岁)×2+7(或8)。

称量体重时也要注意误差,比如有时宝宝的纸尿裤都有1斤重,如果连这分量都算上,那么称出来的体重误差就太大了。因此,在给宝宝称量体重时,可以选择在他排便后来测量,尽可能每次测量都让宝宝穿同样的衣服。对于更大些自理能力够强的孩子,则可以像大人那样,清晨上厕所后再测体重。

身高

身高也是小儿生长发育的重要指标,但它反映的是长期营养状况,短期内影响生长发育的因素(营养、疾病等)对身高影响不明显。它主要受遗传、种族和环境的影响较为明显。

身高的增加同体重一样,也是在出生后第一年增长最快,平均年增长25厘米;第二年平均增长10厘米;第三年平均增长4~7.5厘米;幼儿期孩子的体型由婴儿期的肥墩型向瘦长型转变,这期间躯干稍长些,下肢稍短些;幼儿期后,四肢的增长逐渐快于躯干的增长。

1岁以后平均身高的公式为:身高(厘米)=年龄(岁)×5+80(厘米)。

在为宝宝测量身长时,要在他安静、放松的情况下进行。测量时准备两本较厚的硬皮书,让宝宝的身体尽可能舒展后,一本书抵在宝宝头顶,另一本抵住脚底,再用尺子测量两本书之间的距离,就可以比较准确地测量他的身长了。

坐高

儿童的坐高是指头部一直到坐骨结节的长度。坐高的增长表明儿童的头颅和脊椎在进行性生长。由于下肢增长速度随年龄增加而加快,坐高占身高的百分数就会随年龄增长而下降,由出生时的67%降到14岁时的53%。

头围

头围是反映孩子脑发育的一个重要指标。

出生时头围平均34厘米;1岁时平均46厘米;第二年增加2厘米;第三年增长1~2厘米;3岁时头围平均为48厘米,已与成人相差不了很多。由此可看出,脑发育主要在生后头3年。

需要注意的是,并非如人们所想象的那样:孩子头越大越聪明。聪明与否和头围大小并不成正比。孩子的头围在正常范围内就可以了。头围过大则要考虑有无脑肿瘤、脑积水的可能。

宝宝的小脑瓜是个不规则的球体,到底从哪儿到哪儿才算是头围呢?正确测量头围,可以用四点定位法——两条眉毛的中点和两侧耳朵的耳尖。

胸围

影响胸围增长的因素有:营养状况不好,缺乏体育活动及疾病造成胸廓畸形,如:鸡胸、漏斗胸等。

儿童在出生之后,胸围大约是32厘米,要比头围小2厘米;而在儿童1岁时,胸围和头围是大致相等的;在儿童成长到1岁之后,一直到青春期之前,胸围是要比头围大的。

猜你喜欢

胸围营养状况小儿
早期肠内营养护理干预对ICU重症患者营养状况及并发症的影响观察
加温输注肠内营养对ICU患者营养状况和并发症的影响
结构性营养护理管理对ICU脑卒中患者营养状况、并发症及满意度的影响
小儿难养
成年酉州乌羊体尺长与体质量的关系
饮食护理干预对鼻咽癌出院患者营养状况的影响
幸而今天买了胸衣
小儿惊厥紧急处理
容易混淆的两种小儿紫癜
小儿厌食的简易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