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聚肽真的是“十项全能”保健品吗
2020-05-14邱书辉
邱书辉
最近,许多人都发现自己朋友圈的微商开始推荐低聚肽保健品了。这种保健品号称能够抗氧化、抗疲劳、增强抵抗力、保肝护肝、降血脂、降血糖……可谓是“十项全能”。那么低聚肽到底是什么呢?低聚肽保健品真的有这么神奇吗?
低聚肽到底是什么
众所周知,蛋白质是人体所必需的营养成分,而氨基酸是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每两个氨基酸相互连接就会形成一个肽键,多个氨基酸相互连接形成的一条含有多个肽键的链状结构就是肽链。当肽链中氨基酸的数目大于50时,这个肽链就可以被称为是蛋白质;当氨基酸数目大于10小于50时,该肽链则称为多肽;10个以下的氨基酸组成的肽链就被称为低聚肽、寡肽或小分子肽。
蛋白质进入人体后,胃里的消化酶会将蛋白质“切成”多肽、低聚肽甚至氨基酸来进行吸收。也就是说,我们身体里并不缺少低聚肽,从蛋白质到低聚肽的转换过程是在胃里自动进行的。而保健品里的低聚肽一般是用酶对某种特定蛋白质进行水解处理后的产物。由此可见,保健品里所谓的低聚肽,只是提前把正常情况下胃要做的事情做了,而从生产线上得到的那些低聚肽,很可能还不如胃里消化酶水解得到的低聚肽更有多样性。
低聚肽
并不能被“完好无损”地吸收
从理论上来说,不同种类的低聚肽确实可能增强身体抗氧化、抗疲劳、增强抵抗力,以及达到保肝护肝、降血脂、降血糖等效果。因为人体的小肠不仅可以吸收被消化酶分解后的氨基酸,一些低聚肽也可以直接被小肠壁吸收进入到血液中。低聚肽在血液中进一步被分解,进而对细胞产生一些相应的生理作用。
低聚肽的功能与氨基酸排列顺序和结构有关。保健品中的低聚肽在进入人体后,会被胃里的消化酶再次随机“切割”,再次“切割”后形成的低聚肽或氨基酸因为结构的改变,其功能也会发生改变,所以拥有“抗衰老”作用的低聚肽在进入人体的消化系统后基本不再可能会起到同样的作用。而且因为消化酶对低聚肽的“切割”是随机的,谁也无法保证这一次与下一次吃下去的低聚肽具有同样的功能。因此,保健品中的低聚肽被人体吸收后能够产生的作用不一定有吃一个鸡蛋来的作用更大。
也正是因為消化酶“切割”的不确定性,低聚肽在体外实验中的各种让人心动的作用在进入人体后很难实现,所以低聚肽从理论到成为可以上市的产品,其实还有很长的距离。即便低聚肽能起作用,至少也应该是通过注射直接进入人体而不是通过消化道吸收。注射因涉及有创的操作也将被归类在医疗服务中,而不是简单的保健品就能做到的。
因此,各种保健品包装上对低聚肽天花乱坠的描述,无非是偷换概念,蛊惑消费者乖乖掏钱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