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静脉溶栓优化流程在救治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
2020-05-14谢小华荣慧萍彭刚刚广东省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广东深圳518036
谭 薇,谢小华,陈 晖,李 林,荣慧萍,彭刚刚 (广东省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广东深圳 518036)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是急诊科常见的脑血管疾病,随着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发病率逐年增加且呈年轻化趋势,具有致残率、致死率较高的特点[1]。AIS超早期可采用阿替普酶(rt-PA)进行静脉溶栓治疗,且rt-PA为治疗该疾病的金标准。就诊-静脉溶栓进针时间(DNT)越短,患者远期良好恢复的机率越高[2]。美国心脏协会/美国卒中协会(AHA/ASA)指出,对无溶栓禁忌证的患者,DNT应在1 h以内,而优秀卒中中心要求达到45 min以内。我院在2014年建立脑卒中绿色通道,就诊至CT检查时间、CT报告时间均短于国际指南建议时间,DNT平均为67 min,表明静脉溶栓部分时间节点达到国内外标准要求[3],但DNT未达标,因此,脑卒中绿色通道的流程优化尤为重要。我科于2015年开始逐步改造优化AIS静脉溶栓的流程,取得明显成效,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6年1月-2018年12月我院急诊科收治的AIS急诊静脉溶栓患者173例为研究对象,男123例,女50例。纳入标准:(1)首次发病;(2)发病在4.5 h内;(3)患者或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患者知情同意);(4)无溶栓相关禁忌证;(5)年龄18~87岁;(6)诊断为AIS;(7)接受rt-PA静脉溶栓治疗[4]。排除标准:(1)资料不完整者;(2)头颅CT排除颅内出血;(3)rt-PA静脉溶栓或介入治疗有禁忌证者,或拒绝接受rt-PA静脉溶栓或介入治疗者;(4)发病超过4.5 h。其中将2016年1月-2017年12月流程优化前的98例设为对照组,将2018年1-12月流程优化后的75例设为观察组。对照组男68例,女30例,平均年龄为(63.3±12.7)岁;有高血压病史64例,房颤史21例,吸烟史43例,中风史6例,饮酒史36例,糖尿病史28例,血脂异常史28例。观察组男55例,女20例,平均年龄为(63.5±1.5)岁;有高血压病史51例,房颤史11例,吸烟史37例,中风史7例,饮酒史30例,糖尿病史18例,血脂异常史24例。两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干预措施
流程优化从人机物法环等方面进行,具体内容如下:
1.2.1 培训卒中专科护士 培养卒中专科护士,定期培训全院相关科室医护技等人员的卒中相关知识,提高医护对卒中患者的救治处理。多渠道、多形式、多组织对全市居民进行卒中相关知识的健康讲座,成立脑康会等,提高公众认知水平。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多种形式卒中知识宣教,用通俗易懂、简明扼要的语言向患者或其家属解释溶栓的益处及风险,使家属尽早做出溶栓治疗决定。
1.2.2 医院出台绿色通道相关政策 制定科学的急诊AIS静脉溶栓流程管理,大力支持多学科联合打造一体化的急诊AIS静脉溶栓体系。制定简练全面的AIS静脉溶栓知情谈话流程,以缩短谈话时间。
1.2.3 在急诊抢救室设立溶栓单元 制作溶栓治疗车,配备溶栓所需物品,放置固定位置,方便使用。引进扁鹊飞救系统实现院前院内溶栓信息化管理,增加扁鹊飞救系统院前挂号,院前建档收集患者的相关资料,如心电图、生命体征、血糖等数据实时传输,治疗团队即可查阅扁鹊飞救APP上的患者数据,根据病情院内急诊医生开具CT 检查单及检验化验单,患者到院即可直接行头颅CT 检查,减少到院后的挂号缴费、开检查申请单等时间。
1.2.4 运用信息系统对AIS静脉溶栓流程各时间节点进行质量控制管理 扁鹊飞救系统与120调度系统对接,自动化传输救护车出车时间,到达现场时间,首次接触患者时间、送达医院时间、谈话时间、抽血时间、CT检查时间、检验报告时间、CT出报告时间及溶栓时间等客观资料,既可减少医务人员手工记录而延误救治时间[5],又可达到质量控制结果。
1.2.5 改善就诊环境 增加急诊分诊台前LED大屏幕滚动播放卒中知识 卒中宣传视频,院前救护车上、院内均予多形式多环节宣教,提高患者的认知水平。同时设计患者及家属更容易理解和接受的知情同意书,缩短医生与患者或家属谈话知情同意时间。
1.2.6 绘制溶栓地图 联合急救中心及全市医疗单位推广使用,溶栓地图推荐卒中患者到就近具有卒中中心的医院就诊,大大缩短就诊时间。
1.3 评价指标
1.3.1 救治时间节点 比较两组溶栓病例DNT、头颅CT扫描时间、谈话时间、住院时间。
1.3.2 临床疗效 根据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HISS)变化程度判定:治愈,NHISS评分0分,症状完全缓解;有效,NHISS评分较静脉溶栓前下降;无效,NHISS评分较静脉溶栓前无明显变化或增加。总有效率=(治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处理
运用SPSS25.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以频数和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2 结果
2.1 时间节点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头颅CT扫描时间、谈话时间、DNT、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发病后各项时间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发病后各项时间比较(±s)
与对照组比较:a P<0.05,bP<0.01
images/BZ_56_207_1204_2273_1271.png对照组观察组98 75 9.82±2.6422.23±8.3156.81±22.6014.08±10.68 8.81±2.80a 17.95±12.19b 45.03±17.95b 11.12±6.67a
2.2 流程优化前后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0.0%(60/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3%(65/9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62,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比较 例(%)
2.3 流程优化前后NHISS评分比较
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的NHISS评分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更为显著(P<0.01),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NHISS评分比较(±s)
表3 两组患者NHISS评分比较(±s)
与同组治疗前比较:a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bP<0.01
images/BZ_56_221_2607_1150_2678.png对照组观察组98 75 8.54±5.82 6.98±4.58 6.69±6.27a 4.29±4.21ab
3 讨论
我院在2014年4月开通急诊急性脑卒中静脉溶栓绿色通道,旨在缩短AIS患者DNT,以达到良好预后。但在开通绿色通道1 a后的AIS病例总结反思中,发现DNT缩短不明显,整个溶栓流程仍存在以下问题:患者及患者家属对脑血管病知识缺乏,延误最佳溶栓时机;医护人员沟通能力欠佳,知情谈话时间过长;卒中专科护士不足;急诊科医护人员对溶栓治疗的实效性认识不足,缺乏紧迫感,缺乏脑血管病专科知识,对溶栓流程不熟悉[6],CT室偶有占用,延误CT时间;院前急救中的扁鹊飞救系统利用不够充分。因此,在2015年下半年起我院进行绿色通道的流程改造优化,2017年12月完成。
国内外通认静脉溶栓的最佳时间是发病后3~4.5 h内,DNT标准时间在60 min以内,缩短DNT时间十分重要,患者入院至溶栓时间,每延误1 min可死亡190万个神经元、1 200 m骨髓神经纤维及14 000个神经突触[7]。早期使用rt-PA静脉溶栓,可有效促进患者堵塞血管早期再通,恢复脑组织血液灌注,改善其预后。因此,缩短溶栓流程各延误时间节点是非常必要,我院从“人、机、物、法、环”等方面进行AIS静脉溶栓绿色通道的流程改造,取得效果显著。
3.1 在卒中绿色通道的流程优化中,人员的培训是关键
我院准备在急诊科进行静脉溶栓时就在急诊设立卒中单元,派出骨干到标杆单位进修,成立卒中团队,培养卒中专科护士,总体提升了医护的卒中救治水平。由于院内医护人员对溶栓治疗缺乏,卒中专科护士人员不足,缺乏脑血管病专科知识,对溶栓流程不熟悉,导致院内延误现象明显。因此,急诊科对新入职护士进行规范的卒中培训,加强护士对急性脑梗死的重视程度,熟悉和掌握静脉溶栓流程,重视脑卒中时间管理;同时,在相关科室开展脑卒中急性期救治培训,提高各相关科室对脑卒中的重视程度,同时丰富各科室医护人员脑卒中知识[8]。此外,医院还加大力度对公众进行卒中相关知识的宣传,医院宣传栏、诊室及救护车均有简易卒中急救手册、海报等,开设脑卒中咨询护理门诊,对卒中患者进行相关知识的培训,脑卒中预防及卒中患者出院后的延续护理、健康教育等。制定简练易懂的AIS静脉溶栓的谈话模版,让患者及家属清楚静脉溶栓的必要性及时间紧迫性,了解溶栓的益处及风险,使患方尽早做出溶栓治疗决定[9]。此项流程优化后,溶栓谈话时间、DNT明显缩短。
3.2 全院多学科协作,制定一体化溶栓流程
医院重视,由副院长领导,医务科带头,院前科、急诊科、神经内科、神经外科、检验科、放射科、介入科、财务科、药学部等组成多学科合作,制定一体化急诊静脉溶栓模式。流程优化后,多科紧密协作,如院前免费挂号建档、急诊药房预先提供阿替普酶溶栓药品,节省了患者挂号缴费取药的时间;CT及检验时间及报告结果时间均明显缩短,促进急诊AIS静脉溶栓流程各节点环节缩短时间,效果显著。
3.3 优化抢救室物品管理,规范急诊AIS静脉溶栓流程
抢救室设立卒中单元,溶栓专用治疗车,附有蓝牙功能的溶栓专用监护仪,附有称重的溶栓抢救床等专用仪器设备,优化抢救室卒中单元物品的管理,规范溶栓操作流程。医院入口、大门、门诊均有明显卒中导诊标志,候诊大厅有LED大屏滚动播放卒中相关急救知识,诊室贴有卒中急救海报等。同时,制定急诊AIS静脉溶栓配药操作指引,规范护士操作流程,使通道更畅顺。
3.4 引进及优化信息管理系统,实现院前院内无缝衔接
我院于2014年底对脑卒中绿色通道进行信息化管理,引入扁鹊飞救信息系统,逐步完善及优化,实现院前、院内及与120调度信息系统对接,自动化传输救护车出车时间,到达现场时间,首次接触患者时间、送达医院时间、到达抢救室时间、抽血及送检时间、CT检查时间、到达CT室时间、CT报告时间、谈话时间、DNT等,均可实时监控,客观记录。每天交班急诊AIS静脉溶栓患者DNT,每月数据分析小结并持续改进,实现质量控制管理目标。采取流程优化措施后,医护人员对脑卒中时间管理的重视程度提高,患者住院时间缩短、治疗有效率提高,说明急诊AIS静脉溶栓绿色通道的流程优化有效改善患者预后。
综上所述,绿色通道的流程优化,明显缩短AIS患者的DNT和住院时间,有效改善患者预后。特别信息系统的优化,客观实时记录患者接诊到就诊时间及整个溶栓流程各时间节点,节省大量人工记录时间,提高医护满意度,也为绿色通道持续改进提供科学的质量控制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