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疫情下的中国经济

2020-05-14葛雪刚

经济视野 2020年4期
关键词:疫情企业

文/ 葛雪刚

在线教育用户激增、线上购物订单“秒光”、远程办公火爆至“塞车”……

APP上打卡办公、视频会议里商讨工作,虽然疫情让公司员工开始了“宅家办公”模式,但线上办公软件能帮助大家无障碍地交流和协作,工作似乎并未受太大影响。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经历春节假期之后,全国线下复工复课相继推迟。但停业不停工、停课不停学,一场蔚为壮观的云端复工复学潮上演,在线办公、在线教育应用需求猛涨。

得益于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的支撑,突发疫情下,人们的数字化需求被点燃,部分线下生产生活、消费场景得以快速向云端转移,互联网企业顺势而上,各展拳脚,各种线上应用服务迎来逆势爆发。

相较17年前,电商已经成为日常生活中的水和电,新经济形态已经成为生活中的重要部分,网购占到社会零售总额的20%以上。在这次疫情中,电商为化解疫情冲击提供了更大的缓冲空间。

疫情阴霾下,快速增长的“E经济”如寒冬里的一抹亮色,温暖人心。

2月5日,阿里旗下移动办公应用“钉钉”首次跃居苹果APP STORE排行榜第一,刷新了办公应用的下载新高。激增的需求让应用商措手不及,不得不紧急扩容服务器。

日均扩容云主机近1.5万台、8天紧急扩容超10万台云主机、投入计算资源超过100万核……从1月29日开始到2月6日,腾讯会议每天都在进行资源扩容。这不仅在腾讯云的历史上尚属首次,也打破了中国云计算史上的纪录。

受疫情影响,各地普遍延长假期。学校纷纷选择“空中课堂”,停课不停学。除了原有的教育部门各类电教平台,QQ、微信也成为线上教学平台。为了适应教学需要,QQ和微信还在短时间内迅速推出“一键群静音”“在线双屏”等新工具,满足线上教学要求。

疫情隔离了人们的线下互动和出门采买,却催生了更活跃的线上交易。足不出户超市购物,传统商超变社区电商,疫情正悄然加速线上零售的发展。

每日优鲜、盒马鲜生、大润发优鲜等生鲜电商异常火爆;微信小程序中,苏宁易购、叮咚买菜等用户激增。同时,疫情期间,健康、新鲜的有机蔬菜备受追捧。

战疫前方,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赋能,成为防控指挥的“千里眼”和“顺风耳”。通过大数据实时监测分析,科大国创软件股份有限公司绘制每天的疫情动态分析图,为防控指挥提供疫情研判和决策支撑。腾讯携手医典、微医、较真等多个平台及自研功能,推出“新冠肺炎实时救助平台”,面向村民提供在线义诊、健康自查、疫情辟谣、发热门诊查询、患者同行查询等服务。截至2月10日,平台使用量超73.4万人次。此外,线上预约口罩、线上捐款、同城车次查询等这些都给疫情下的“宅生活”提供了足不出户的便利。

疫情之下,不少人感叹,线下的城市是“暂停”的,云端的生活却是热闹的,互联网能够为人们的生产生活提供这么多可能。调研机构QUESTMOBILE数据显示:从1月23日开始,全网用户每日使用总时长节节攀升,从原来的50亿小时,一路飙涨到57.6亿小时,日活跃用户规模、日均用户时长均创历史新高。

此次疫情下的线上经济火爆引发了业界和政府相关部门的普遍关注。在众多业界分析人士看来,此次疫情更像是一次外力倒逼,对社会公众进行一次数字经济的全方位启蒙和行为习惯的养成。

关注线上经济的赛迪顾问数字转型研究中心分析师丁逸楠说,疫情以突发的形式,将很多线上模式、场景消费“强加”给用户,这段时间将促成新的生活、学习、办公习惯的养成,给线上经济的细分领域带来新的契机。

安徽大学商学院教授刘晓云认为,在这次疫情中的各种互联网应用一定不会是应急和昙花一现,应该是这些应用发展进程中一次重要的催化和促进过程,会导致某些应用的井喷式发展。就像2003年的非典,阿里打开了淘宝的应用宝盒,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此次疫情也让人们看到了中国数字经济的前景。她表示,此前一直不温不火的在线教育、远程协作办公等线上服务和模式,在这次疫情中发挥了作用,让更多网民有了更直接的体验,正在潜移默化地培养以及转移用户购买使用习惯,将带来更多商机。“疫情之后,云计算、物联网、5G等数字产业将迎来新的升级和蜕变。”她说。

麦肯锡预测,线上消费每增加一个单位,61%替代原有需求,39%成为新增需求。面对疫情阴霾下巨大的线上需求,一些地方政府也敏锐意识到这一变化,出台政策顺势推动新经济的发展。浙江省近期专门出台针对疫情全力稳企稳经济的文件,明确提出加快发展新商业模式,大力培育数字经济新热点,加快发展新商业模式,支持商贸企业利用APP、小程序等方式维护和拓展客户,大力发展网络诊疗、在线办公、在线教育、数字娱乐、数字生活等新业态。安徽省也出台了大力发展新零售的鼓励政策,提出将创新流通模式,支持传统商贸主体电商化、数字化改造升级。

然而,疫情的爆发虽然从客观上驱动了数字经济的发展,但也检验出了数字经济相关支撑和配套方面的不足。

安徽大数据产业联盟云计算专家组专家葛晓滨说,数字经济自2015年提出以来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电子商务、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等技术和业态不断驱动下,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生活中的一个新常态,但也正是因为这种快速的驱动和发展,暴露出很多的短板和不足。

首先,基础设施及其配套能力还需要加强。葛晓滨等人谈到,这次疫情带来了在线办公、在线教育等应用骤增,但在准备做这些数字化工作的时候却发现,载体和相关的配套及技术,距离大众化和普适化还有一定的距离。此外,以电子商务为代表的数字经济为例,因为疫情的发生,大家必须在家里驻留,虽然在线订购的频率越来越高,但是数字经济的配套基础设施明显不够,最突出的就是物流配送的相关基础设施明显缺乏应对,有些区域开始尝试采用无人机作为运送工具。

刘晓云说,“我们国家的人口基数大,互联网应用普及及市场收益都会比较迅速。但在一些软硬件的研发上,与西方发达国家还是有一定差距,比如说核心的操作系统,目前对外依赖性仍然很强,国产的OS使用性功能性体验度还有待完善,这都需要不断加强技术研究和开发。”

数字经济与传统产业的融合度不高也被认为是制约未来发展的又一瓶颈。受访专家认为,数字经济正在快速发展,不管是数字经济产业化还是产业经济数字化,都在全速前进。但是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度不够高,尤其是数字经济赋能传统制造业的路程还有很长一段距离。

刘浩认为,从新商业的角度看,现在线上经济还存在物流不匹配、保障不全面等问题,未来线上线下的全产业链融合是唯一的路。而要实现全产业链的整合,就是产品从生产端就和销售端打通,如寿光的蔬菜、新疆的大枣不滞销,而且能在各线上平台实现同网同价同销,并能实现多网配送。

当前所处的阶段

此外,不少业界人士和专家还谈到,在思想认知上,我们对数字经济的准备也不完全充分。安徽省大数据产业联盟秘书长吴鑫坤表示,对企业上云,很多工业企业一直持观望态度,不敢上云,不愿上云,总是担心各种安全问题(包括成本问题),在企业复工之前,对于非医疗行业的工业企业来说,就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无法通过云端进行远程办公的企业只能在等待中干着急。

安徽省经信厅推出的“皖企登云”,合肥市经信局出台的“万企上云”计划,为工业企业上云提供了很好的机会和平台。目前,安徽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安徽省云计算产业促进会、合肥市企业上云服务联盟都组织了政府认定的上云服务单位,在疫情期间,免费为企业提供上云服务,也是一次对企业数字化的加速推动。

刘晓云等受访专家指出,未来,需要在全社会加大对数字经济相关的配套以及培训普及工作的支持,只有当全民化的数字经济深入人心之后,才能真正使数字经济成为新的爆发点。

“未来就看谁的前期布局好,用户基础好,看谁能针对这次疫情导致的特殊局面快速地完善各自应用。”刘晓云认为,这次疫情需要抓住的机遇,应该是垂直化及精细化应用市场的挖掘和推广,是互联网+各类垂直应用的纵深化发展。

2020年这个春节极不平常。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席卷了中国大江南北,甚至超越了国界,牵动了亿万国人的心。突如其来的这场疫情,必将会让本来就处于下行压力中的中国经济增长再次遭受严峻挑战,首当其冲的是交通旅游、酒店餐饮、休闲娱乐、教育培训等消费行业受到极大冲击,消费大幅减少,原本消费火爆的春节,却成为近年来最冷清的一个长假。其次,这场疫情对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在原材料供应、产品订单、厂房租金和社保缴费等方面都造成了直接冲击,增添了企业生产经营的困难和压力。除此之外,疫情对就业的影响也日益凸显,疫情持续越久,就业压力就越大。由于受延迟开工复工的政策要求,农民工延期返城、企业开工不足、新成长经营主体和就业招聘活动减少等,导致新增就业明显减少而失业现象有所增加,等等。

虽然疫情会对中国经济增长带来一些负面影响,但可以预见的是,这种影响是阶段性的、暂时性的,不会改变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中强调,“中国经济是一片大海,而不是一个小池塘。大海有风平浪静之时,也有风狂雨骤之时。没有风狂雨骤,那就不是大海了。狂风骤雨可以掀翻小池塘,但不能掀翻大海”。我们要坚持用辩证思维看待疫情形势的发展变化,增强必胜信心,善于把遇到的困难压力转化为不断发展的强大动力,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历史经验和现实实践终将证明,疫情不会改变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中国经济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不会改变。

当前疫情将对中国经济产生的快速影响,已经毋庸置疑。主要体现在三个主要表现:一是整体需求萎缩;二是产能供应链的需求减少和成本上升;三是管理措施变化。

当前之下,作为第三产业的服务业被迎面击中,可以说这次病毒对于服务业的冲击是满垒打。不管酒店、旅游、餐饮还是快递、外卖、家政。暂时性的人员流动限制,持续加剧所有行业企业的困难程度。在此之前,服务业出现的人力匮乏,消费意愿降低状态,到现在变得更加举步维艰。许多企业无奈的公开表明,现金流只够坚持几个月,之后如果无法缓解,只能关门大吉。

制造业的困境大致从下游不断向上传递,比如服装,化妆品,企业用品等。显著降低的需求,会传递到制造企业,而制造企业会进一步加大传递给供应链。这种传递从之前的缓慢放大,变得更加快速和明确,被迫停工的企业,即使恢复产能后,也因为压制之后的消费需求无法恢复,使订单的恢复变成一个极为缓慢爬坡的过程。对于制造企业来说,可以说从公路变成了攀岩。

商业渠道变化不仅是传统商业,包含互联网下的新零售,以及电商也并未能幸免。

交通管制,不仅是限制了人员的流动,也极大影响了物流的恢复。甚至大量实体零售业出现了无法逆转的经营停滞后,几乎错过了一季度的所有销售机会。同时外贸行业影响在逐步传递,上游企业被迫停产,违约风险大增,明暗不定的疫情变化,成为每个外贸企业的晴雨表。

站在此刻,疫情已经从最初的快速发展,变为缓慢增长,部分地区已经连续0增加的可喜局面。可以说,已经进入疫情缓解阶段。各个行业纷纷开始解冻,从不可以流动,到高速公路检查点逐步撤除。预示着疫情的可防可控指日可待。

仅从数据看,可以说大的风险期已经过去,复工复产已经成为2020年2月20日左右开始的经济主旋律。但随着复工,管控风险进一步加大,对于社会管理,管控环境会变得更加严峻。完全限制人员流动,是最直接有效解决方案,转为社会进入正常生产生活之后,追溯、隔离变得更加困难。而病毒的潜伏期并不是确定的14日,这也预示着,病毒在不断进化,寻求新的传染机会。这对于社会的管理挑战是巨大的,可控发展还是可控传染可能会产生平衡的角逐,矛盾会在微观层面频发。由于每个社会单元对于未知的认知不同,会促使做出不同选择。例如企业要求复工,部分工人可能拒绝。例如对于上下游的复工需求是否能得到配合,相信每个企业都在计算着,观察着,思考着。向好来看,整体秩序和商业环境都会因为人群心态的恢复,慢慢变得正常。6个月还是更久,在现在还需要进一步观察。

短期影响从我认为,2个月的停滞,导致的半年至一年影响,可以说是行业所必须面对的短期影响。适度控制流动的政策会延续,更多的人会抱着谨慎的心态开始工作和生活。消费的抑制还会持续,传统服务业的行业性恢复,很难在三个月到半年,恢复到往年同期水平。

需求的萎缩产生的订单缩减,会使服务和制造业显露萧条。无论刺激政策如何出现,通常首先会进入发展高潮的应该是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拉动其周边行业,产生新一轮激励;国家战略行业,例如生物医药、人工智能、5G通讯等,会吸引到新一轮的投资青睐。同时,房地产的需求也会在此时得到一轮增长,从宏观看,并不是市场行为,更多的应该是政策利好。

长期影响长期影响应该出现在一年之后,绝大多数需求会恢复正常。随着此次放血式行业清洗,具备更强生存能力的企业会弯道超车。在中小型企业中会出现一批具备高速发展态势的企业,独角兽企业会更多的在这个群体中出现。同时,有相当多的企业无法看到明年的春节,也有部分企业会出现战略变化,转型涅槃,切换赛道,我们拭目以待。

有两个可见趋势,在此我们反弹琵琶。一是众多被看好的在线教育,由于客观环境的影响,在线教育重新进入了视线。办学机构和学校双方面对于在线教育的互动形式进入高依赖。但是由于环境的限制,也体现了在线教育的弊端。互动变得困难,学习氛围和干扰较多的家庭环境是否是教育的合适场景也会成为新的双刃剑,如何解决期间矛盾,真的形成正常发展,还是需要企业思考。二是产业的方向,互联网信息融合度会进入得到极大发展,从职能部门的在线业务需求,中小企业及创业公司的需求,因为对传统营商环境的高度依赖,这次进入停滞,开展业务对于互联网的诉求势必快速提高。提高经营跨空间能力和增强远程效率应该会成为新的扶持方向。

从我们全行业的消费需求来看会发现,消费层面,高频业务场景会产生不可避免的损失。例如餐饮,基本服务和零售行业,因为业务无法出现叠加式递增,例如无法每个人无法一天吃6餐饭,所以已经发生的损失不可规避。低频业务场景,例如旅游,因为可以通过更换行程时间,产生一定积累的报复性消费,应该在一年左右进入中期的发展高潮。

发展层次和动态过程来看产业结构变化

发展分析,不能从单一维度来看,各个环节是交相呼应的,这次疫情会像蝴蝶效应不断延伸进展。人类不是第一次面对瘟疫,也不会是最后一次。成熟的社会组织方式,应对瘟疫和其他突发大规模事件的能力,通过不断调整和优化,日臻成熟。此过程中,伴随开始的冲击过后,人们会逐步适应,从谈疫色变到习以为常。正如我们已经通过科技改变了很多的固有习惯一样。瘟疫也会成为我们长期管理的风险要素。

从本次疫情来看,由于控制的迅速和果断,对于产业结构的影响极低。当然,基于过程的反省和反思,经济和产业结构也会进行必要的调整。只不过这并不是由此次事件产生的,而是产业配置和自身优化的过程,通过疫情被加速和做出改变。对于细分行业,产生的差异较大,在此我们来看一下潜在影响。

我们可以分三个方面来分析:一、是否影响到产业的正常运行;二、是否对产业的供应与需求产生影响;三、这种影响是直接还是间接,即时发生还是长期潜在。

基础行业

例如半导体、化学、材料等基础技术领域,由于与其长链产业特性,从最初的消费传导到后端的影响较低,可以说是间接影响。个别相关企业,例如体温测量设备的芯片,口罩的喷熔布等会有较大增长。就全产业来看,比例较小,时间范围较短,不足以产生长期趋势性影响。

由于消费电子产品的需求整体变缓,2020年的订单规模会产生较大幅度的影响。应该会影响下半年至2021年上半年的供给需求。由于当下疫情还存在变动因素,例如海外的疫情还未被重视,是否会影响跨领域、跨国协作,此情况还需要进一步观察。

在当前,需要思考短期的生产计划安排,是否为了应对之后的订单减量风险,降低单位产能,加长交期来保证平稳过渡,是企业要根据自己的情况做出预判。这一领域对于生产原料和材料的需求,受到的更多影响是物流变化的导致的货期和库存需求的变化,应该不会出现较为极端的供应链困境。在此,我们只是进行简要提炼,如有具体行业需要进一步分析,我们可以经过一个生产周期后,进行更加具体的了解。

数字出版行业

疫情期间,各出版机构和内容机构,适时推出了数字化内容。例如:人民卫生出版社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公众防护指南》,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的《新型冠状病毒大众心理防护手册》,广东科技出版社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防护》,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护手册》等。

各个阅读及知识服务平台也提供了足量的免费查阅和有声数字内容,得到了良好反馈。从咪咕阅读的大年初一至正月十五全场电子图书免费读;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首批开放自有APP“慕知悦读”平台上的300多本电子书资源;中信出版社免费提供3000+电子书及600+有声书,还面向全国医务工作者免费提供全年的“好书快听”权益;喜马拉雅免费开放包括儿童阅读在内的多项会员节目;此外,各知识付费、在线教育平台更是发挥线上教育培训的优势,开放音视频课程,助力“停课不停学”。其中,中南传媒免费赠送包含小学到高中各阶段学习课程的贝壳网精品课、“小鹿听书中考学科音频课程”;“学习强国”与“学而思网校”联手,为全国中小学推出“在家上学(中小学课堂)”专题;清华大学为用户开放“个性化的高等教育专业知识库——文泉学堂”;中国知网和维普中文期刊将部分功能免费向社会公众开放,方便需要居家进行论文写作和学术研究的高校学生。都预示着数字出版行业已经逐步被大众认可和使用。

我们可以看到一些小趋势的展现:

1.数字出版业务流程的优势,全程线上协同即可完成内容制作、分发、发行全流程作业。所有依靠人力的环节在疫情期间都被有效规避。最快仅用1天就可以完成内容制作的后续业务。而且可以不断在后续实时修改和更新。对于应对突发事件,大众亟需对于整体知识体系的丰富带来了非常重要的专业内容提供。

2.数字出版行业的自组产业链形态逐步成型,最初的出版是围绕出版来组织价值关系,整合上下游企业。而数字出版依然如此,现在对于自建平台的出版社来说,可以掌控策划、编辑、加工、上线、销售全部在出版社内部完成。此次疫情,能第一时间响应的无一不是拥有自建平台的出版社。抛开产业链各方利益的出版社,仅用不到一周就完成自建资源的开放和免费提供,这远远快于第三方业务平台。

3.数字化内容的盈利模式需要重新思考多方共赢的新业态。当前的内容盈利分为购买单次付费、时段购买和VIP权益等模式进行内容整合。在疫情下,大多数第三方平台均开通了限时免费的专栏,也有使用社交电商代理的分享免费和拼读免费等形式,提高自己平台的市场占有率。但是由于内容仍旧来源于上游出版机构,免费模式如何将原有的购买价值链,变为共享分润价值链,实现多方共赢,这应该是数字出版行业需要考虑的问题。

4.在线教育不再是教辅材料二次增值,由于脱离纸质的在线教育,可以采用丰富的音视频内容更加有效的提供音视频内容,在疫情之后,部分在线教育平台会由辅助功能转为部分舞台的主角。成人在线教育会有长足发展的同时。教辅的在线教育可以将家长的接送体力活,变成更加灵活的生活安排的基础。但是很多教学安排仍以传统教学方式的时间安排,全视频的教学方式,只是将原有的线下在一个教室变成一个视频课堂的形式。网络环境的限制,造成延迟、卡顿,教师对于学生的关注无法及时,学生的反馈无法及时等。已经转换为在线教学的形态,是否应该考虑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交互能力,将课程进行集中自行学习和在线答疑相结合。提高教学效率的同时,也将不同学生不同进展的有效的一致化。在新教学方式的适应力上来看,更多的时候是教师的不适应,教学系统的不适应。

综合来看,对于数字出版行业的影响应该是直接的促进,一方面是市场的接受提高和刚需形成,另一方面也是对行业已经形成的模式和发展方式的一次测试。足够大规模和需求,带来了足够具体的样本参考意义,也为之后的数字出版方向带来了有益的促进。从宏观来看 ,对于政策的导向方式,也有了精准的方向,不再是空中楼阁,有了具体的场景。

房地产业

从2003年SARS的疫情过后的房地产大幅上涨。这次疫情,对众多机构观点是,大灾之后也一定会带来一次大涨。一线城市具备的一流医疗水平和充足医疗资源会成为人口青睐的居住地。寻求更加安全的地区会带来蜂拥而至的外来人口。

从另一个时间视角来看,2018年以来的房地产市场低迷,并不是房地产市场的不理性淡出,而是投资的退潮和需求放缓。长期收益的不足,导致投资性购房收益已经很难覆盖投资成本增长。前后相隔十几年的两次重大疫情都发生在千万人口城市,这也跟大城市的人流大,遇到重大灾情无法有效及时有效管控有关。单纯从资源考量的迁徙性移居的动力应该不足以带来足够的购买力。应该说,重新聚集到大城市应该已经不再是首选。同时,大量创业企业倒闭和现金流不足企业退出经营,城市就业岗位被压缩,失业人群带来的就业压力,可能会造成平均工资水平下滑,城市收入的吸引力进而下降。

由此来看,单纯从需求不会带来房价的追高行为。二三线城市的由于人才缺口的持续,发展较慢,企业单位时间成本要远远低于较大城市。在此期间会由于经营成本优势,高生存能力可能会带来一轮新的住房需求。

从总量说,没有明确数据可以支撑整体房地产市场规模提升。另一方面,居住环境的改善,更低密度居民区需求会因疫情产生增长。交通较发达的城市,会带来周边地段的需求增量。养老型地产,例如别墅和联排,叠墅等养老地产会受到关注,同时推动城市居住人群的第二养老住宅的需求。

疫情更为深远的影响是企业经营模式改变,聚集性办公,会因为远程办公和在家办公的提前到来,压缩写字楼的需求,写字楼市场前景堪忧。大型MALL和步行街由于消费的缩减,投资机构对于这部分市场预期会降低,导致开发企业意愿和动力下降,延缓项目开发。如何重新拉动商业地产的产业带,提供良好的小微企业营商和创业环境,提振小微经济的发展,可能是下一步政策的支持方向。

综合来看,房地产市场的长短期影响,尚不显著,对于售楼处的停业,地产项目的停工来看,由于地产行业的建设周期长,销售周期长的特点,不会因为快速带来的疫情产生较大变化。春节期间,对于地产行业的复工本就缓慢。所造成的短期和长期影响,应该不会影响既有的发展趋势。单就第二住房,低密度住房的新需求,可能会盘活部分周边地产项目,带来销售的小高潮。

旅游行业

旅游是一个典型的协同型组织行业,对产业生态高度依赖和环境的敏感,已经在数次地区灾难中体现了其本身产业结构的脆弱性。按照危机事件分类,新型冠状病毒属于“流行性传染病”,一级分类为“自然及人为灾难”。由于旅游各个环节不可避免的人群聚集和跨地区流动。不同于其他危机对于旅游某环节的影响,例如国际关系对于出入境的客流影响。旅游及相关行业在此会受到全面的冲击。

数据来看,以中国旅游业对于全球贡献居世界第二,国内GDP有10%以上的占比,同时,国内旅游就业岗位已经接近8000万个。居民消费中旅游消费已经是重要组成部分。旅游业对于国民经济和世界经济起到非常重要的支撑作用。

此次疫情持续的不确定性,恰逢春节期间,造成旅游企业的全面停工,使这个旅游旺季彻底萧条。同时,可预期对于4月、5月的行业产生全面打击。按预计数据,2020年春节的出行人数,接近5亿。短期影响不可忽视的下滑接近63%。无论是供给还是需求,整体所受的波及范围和幅度,均是其他行业无法比拟的。

从开盘之后的旅游板块,景区,旅行社,餐饮等大幅下滑,可以看到市场信心的变化。产业合并和组织结构的快速调整,锐减的从业人员工资,已经让整个行业阴云密布。经营规模大的企业,需要面对大量取消计划的旅游人群的退款,这无疑对于企业现金流是重磅炸弹。通常在接受到订单之后,旅游订单会将资金直接进行各个环节的分发。如果进行逆向操作,存在极大不确定性损失。

如果上游企业已经出现现金流断链,坏账风险已经能够看到。疫情如果持续较长,消费意愿恢复艰难,消费无法产生,旅游行业处于空载受压。后期随着疫情明朗,也会带来一波利好,正如前文所述,压缩性的需求会释放,会帮助一部分企业挺过难关。长期来看,商务旅游市场的影响不容小觑。会议和会展的相继取消延期,对于消费总量的影响已经产生。入境游的恢复需要更长的时间,明确的损失周期,应该是会延伸至国庆假期。按照最乐观来说,前三个月应该会产生60%以上的损失,年底之前,还会到有每月30%以上的同期损失。如何保证不断现金流,不产生大量失业,这就需要身处上游企业给行业注入政策利好,同时中游企业扛住巨大订单退单量,国家可以帮助下游合同纠纷及国际国内合作的各方充分协商。

对于后续法律问题导致的理解偏差,以此衍生出长期的合同不信任关系。造成双边和多边的后续合作会更加困难。这个行业的成熟也许在此一战后,会产生更加紧密和严谨的合作风格。在此希望处于水深火热的旅游企业一路走好。

人力资源行业

对于劳动密集的人力资源行业,出现了不亚于医疗和诊疗服务的突变式发展机会,需求、投资、消费、出口的冲击下,企业会出现预期降低,人力缺口变窄,人力需求降低。

整体来看,劳动密集型服务业已经显著被疫情压制。以恒大研究院数据来看,单春节7天假期已经全行业5000亿产值被蒸发。这个行业的人力需求几乎进入冰点。但从外卖等新兴零售业态,出现了外卖人员不足,需要去借调人员来补充的场景。共享员工在原有灵活用工的场景下,带来了新的升级,需要具备健康证,熟练操作能力的员工,并且可以相互借调使用的企业会越来越多。是否能提供弹性人力派遣,准备启用即生产的整备能力人员,给人力资源培训带来行业由量变成为质变的机会。

从整体人力资源来说,由于全国岗位的压缩,带来溢出人力红利,可以快速满足原有的部分人力缺口。这对于原有的依赖满足企业人力缺口的市场会被缩小和抑制。人力资源企业在猎头和招聘两个板块的业绩会出现明显下滑。新的平台化用工,例如外卖、快递等早已摆脱了人力资源服务企业服务范围。人力资源企业要从社会用工的变化,重塑自身产业的价值。建立周期性行业共享人力库,快速高效的共享人力资源平台也是原有人力资源平台的转型升级方向。短期的单纯人力中介和培训业务下滑,带来的行业变革,会对人力资源企业产生新变革成长,也给用工企业和人力资源企业的带来了新的价值链接。人力资源企业需要快速感知市场变化,转换角色定义。

企业信息领域

一句“小学生又要将某某平台用崩”的笑话,从2月1日,就开始传递。随着大规模远程办公和大规模在线授课的需求。对于原有属于尚处于发展期的远程视频和协同工具纷纷掉线。

从技术角度来看,资源冗余和储备是通常会按照正常的商业预期来设计和迭代的。疫情导致的激发性流量,势不可挡的流量增量不亚于大规模拒绝服务攻击,快速将云服务踢下线。阿里巴巴的钉钉,腾讯的企业微信,华为的WELINK在2月4日开始始终处于不稳定的状态。百度一度要求企业梯子服务员工下线,将带宽留给管理员。字节跳动LARK可能是最大赢家,综合来看出现问题最少。

从背后来看,一直被推在前面的企业服务为何成了没有线的风筝,飘忽不定,其本质还是没有准备好。虽然有很多企业都在使用其中的部分服务,但是在原来,占有的数量恐怕只有现在的千分之一或者万分之一。偶尔为之的需求,缓慢推动发展企业服务,之前只能说是软件企业的一项情愿,虽说很多部门和企业都配置了云服务。但是从现在来看,哪怕只有这些已经购买和部署的企业在使用,恐怕也会导致这次崩溃危机。

用户一直未高频使用,并不是界面不够美观,使用不够简单便利。本质来看是用户使用价值始终缺位,用户对于工具的使用,本质是用户自己工作的价值提升。使用计算机本身就比纸笔的办公有更好的效率提升,使用车辆就比步行和人力交通工具有更好的提升。

生产力提高始终是企业对于生产工具的刚性需求。但是作为当前大多数中小型企业,真的让员工在家里打卡,卧室到办公桌10米,旁边孩子玩耍,父母随时零食供应的场景,怎能让企业放心员工可以产生如办公空间的效率。这也是许多企业没有真正将工作目标和过程具体化,可实现化的一个具体表现。员工无法在确定的时间,使用确定的能力,完成确定的工作,这恐怕才是远程办公始终没有替代每天哪怕通勤路远,也不能在家办公的原因。哪怕现在工具使用能力最强的软件研发团队,恐怕也很难实现远程办公效率超越现场办公效率的情况。

在高速发展的企业,需要停下来,思考是否具备应对环境变化的能力。企业管理不是一个制度,一套完善系统,而是是否真正创建了良好的由企业文化驱动的企业价值路径。

这里的文化不是口号,是员工为了工资还是为了自己价值工作的本质区别:给老板打工,还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工作需求。这种偏差不去解决,企业何时才能远程办公,员工何时才能展现自我价值,真的不是一个远程办公工具可以解决的问题。

短期来看,远程办公的井喷式需求造成了一定的市场机会。复工之后的企业,对于远程办公是否还会束之高阁对于每个企业都应该会有自己的布局。长期来看,企业管理的递进,并不是工具的升级,而是管理和制度能力的提升。

我们是否可以完善企业本身的管理系统,将员工价值与企业价值一致。让员工可以同企业共同发展,共同进退,进而实现随处办公,应对风险的能力。也是企业信息化企业需要进一步做出的价值输出,有能力将软件与价值双重输出,解决企业根本问题的企业,会在之后的发展中成为新的行业主导。平台企业应重视价值输出,给企业带来除工具属性之外新的价值增长。

对于间接影响来看,企业的组织形式和也会发生新的变化,与之前的人力资源变革是否会不谋而合。形成新的商业组织形态,充分利用跨企业平台的协作,还需要拭目以待。

医疗健康行业

医用防护服,医用口罩,检测设备,试剂盒,ECMO等此次新型冠状病毒带来的战略物资商机。短期来看,还会持续不断的需求。长期应该会出现需求陡降之后的库存周转期。另外从新冠病毒(2019-NCOV)于艾滋病毒使用的蛋白酶具有相似性来看,在1月23日公布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三版)》中,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就已开始推荐使用洛匹那韦和利托那韦这两款抗艾滋病(HIV)药。

2月2日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组长钟南山院士在媒体采访中透露,现有至少7个针对病毒RNA聚合酶或蛋白酶的小分子药物,包括CR3022抗体药物都处于不同临床研究阶段。多种备选药物中,吉利德的瑞德西韦(REMDESIVIR)最值得期待。2月5日,瑞德西韦已在中日友好医院开展临床试验,共计入组患者761例,其中轻、中症患者308例,重症患者453例。单从现代医学分析,新冠病毒,以及艾滋,乙肝,SARS,H1N1,MERS,包括最常见的感冒病毒,都是当前人类无法解决的难题。

大部分治疗手段仍旧以支持治疗为主,治愈的含义,通常是限制病毒发展和传播之后,自身免疫系统产生足量抗体完成自身修复的过程。

疫苗预防是最经济有效的公共卫生干预措施,距离新冠病毒的临床和实际投放,完成足量接种,还需要较长周期。单从本次疫情,疫苗市场会有较大的刺激作用,对于流感疫苗的接种率会有较大提升。与发达国家的30%~50%的对比,我国仅有2%左右的流感疫苗的接种。2018年的长生生物疫苗事件和2019年的江苏过期疫苗事件,造成对自费二类疫苗的接种意愿大幅下降。随着疫情过程中的公共卫生宣传,会提高公众对于公共卫生科学的认知。疫苗也会作为理性和有效的选择被进一步重视。

1.疫情对于医疗健康行业的促进作用。在全民抗击的过程中,自上而下的发动能力和贯彻执行能力,充分体现了多部门,多维度的国家执行能力。与此同时,我们重新梳理十八大的全局统筹中,“健康中国”作为全面小康的重要基础,强调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到十九大做出的“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的决策部署,强调预防为主,加快全面建设的中的顶层设计,实施路径的可见性,同时完成具体化的系统落实要求。

在健康中国行动推进委员会印发《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中的一组数据:全国现有高血压患者2.7亿,脑卒中患者1300万,冠心病患者1100万,糖尿病患者超过9700万,慢阻肺患者近1亿等。这一切意味着,当前和未来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已经成为危害人民健康的主要病种和主要疾病负担。

合并当前疫情来看 ,传染病会更加快速的影响人民健康中的易感人群。从当前疫情过程,是对制度的不完善,执行不足和监管不利的多重问题,进行是一次具体的实践。全面优化对于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现、上报、筛查、检验、确认、公告等科学可靠的防治策略。

减轻疫情类灾难的可控性、可执行性,在未来的长期规划和布局中,会有更多的考量。这会打破原有的自扫门前雪的管理心态,也会更加一致统筹所有公共卫生的安全维度,会将饮水、污染处理、垃圾处置、排污处置、空气管理等环境管理因素纳入新的公共卫生管理维度,为养老,保险,就业,生产安全,商业经营等经济因素的经费保障和扶持政策提供了较为贴近真实情况的预案方向。将来对于基本公共卫生、预防、诊治、全民健康检测和观察会有新的机会。

在疫情积累下来的经验和教训,会再释放相关的利好政策。强调可调配,可动员,可战斗的新应对机制会成为社会长期灾难准备预案。

2.激发医疗健康行业的基层部分公共卫生结构。公共卫生的广泛性决定了其整体性特性,在疫情当中,中西并重,快速隔离,有效防范始终贯穿疫情应对的过程。由于当前的跨领域(例如口罩生产等)、跨部门(教育、人力资源、金融)、跨区域(全国调集,全国动员)的系统工程。

在当下也表现出系统众多,层级多,结构和原有的运行规律被打破。对于交叉管理,多层级多链条并行协作的情况下,整体系统功能和执行结果,仍旧为原有功能和业务叠加。常常造成互为因果、交错交互影响,是各决策系统高度依赖于集中决策,导致集中决策压力陡增,无法针对末端状况进行优选路径,实现目标。医疗系统并不能只考虑系统自身功能叠加,也应该设计各个子系统的独立分工能力和边界交互能力。由于医疗资源当前仍旧处于高水平医疗能力机构人满为患,基层医疗机构门可罗雀的机构水平。天天高负载运行和今日无战事的情况并存。在抽调医务人员驰援过程中,高水平医疗机构的本就吃紧的资源进一步压缩,前线和后院都出现了双边吃紧的情况,而基层医疗机构却无法有效参与其中。

疫情过后,产业结构需要发生改变,让高端医疗技术匹配到最需要支持的医疗需求,而广泛的公共卫生体系,支持更加广泛的医疗需求。进一步优化线下和线上的分级诊疗体系,提供更加有效的医疗体系协同势在必行。有效发挥高端医疗机构的高精尖专业能力,提升基层医疗机构的快速分诊,流畅转诊,有效分工,此次疫情为结构化目标带来更加快速的变革作用。

3.提升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体系的定位明确和战略作用。从2003年的SARS,甲流,禽流感,到当前的新冠病毒疫情。2016年,比尔·盖茨在一次TED演讲中明确提出,人类在高危传染性防控上存在全球性失败。高度传染性病毒对人类的杀伤力甚至超过战争。观察至今,人类并没有一套成熟的全球化防控体系。每次重大传染性疫情对社会的打击,已经覆盖了社会所有层面。

国内的挑战和改变可能在于:

1.人口基数高,老龄化结构凸显,慢性病患者比例高。对于传染性疾病,易感人群容易成为高危人群。

2.经济环境的发展,向城市化集中成为当前的主要国内居住形式。人口流行性会从春运的压力可见一斑,近半数人群的全国流动。体现了当前社会的巨大迁徙性。

3.全民卫生教育比例偏低,对于公共知识认知较差。尤其是对于公共知识认知,从迷信保健品、盲目抢购、谣言和阴谋论盛行,不仅覆盖了教育水平较低的群体,甚至高等教育人群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一些伪专家、伪学者,以偏概全,断章取义的解读,造成了不必要的恐慌和失控。

4.公共资源和医疗资源的分布不均,在高流动性的人群情况下,可以尝试采用固定公共资源和医疗资源的分配,对人群进行导流,逐步将人群的行为进行有效引导和梳理。在这个向中等收入国家迈进的时期。国民经济进入低增长的新常态下,国际外部挤压和经济发展动能,一旦被打断,社会代价必然是高昂的。

5.需要建立更加透明和高度集中的公共决策和社会治理体系,将依法治国进一步贯彻,杜绝以公为私的权力转嫁。在面对重大公共事件的协同预案需要不断进行推演和准备,提高体系的反脆弱性。

6.避免采取过度反应、过度补偿、冗余储备等方式控制系统风险。将应对小概率事件的能力分布到正常的系统管理体系中,融入到国家现代治理体系下,提高系统响应能力,当来临之时,系统可以有足够的反脆弱性坚持到来自顶层的调度,指挥和处置。

基于上述战略变化和现状的判断,国家行政系统和公共卫生系统会进行架构和体系政策的调整,会为重大卫生防控体系做出重要的战略地位部署。也会建立军事化的公共安全防控战略梯队。对于人才储备战略应该会有新的储备,这在教育导向,联防联控等各个环节都会出现新的机会。同时,会提高市场机制和非盈利组织的作用,降低建立储备和应急体系的成本。

装备制造行业

装备制造业是劳动密集型的主要体现,因为无法正常复工,产品无法按计划交付,售后服务与支持无法按时开展,从而传导至客户端的经营活动大幅受限。营销和销售活动无法正常开展的同时,会反向影响装备制造企业的后续订单。

短期来看,互联网技术的远程办公,工作协同,业务管控可以解决企业办公和协同。由于国内大部分装备制造企业,仍旧为单一中心企业,对于多址多地协同动力不足,大多数没有进行此方面的业务储备和企业管理体系设计,虽然互联网公司纷纷提供了业务支撑平台。但是企业由于没有前期的任何管理储备,导致仍旧采用电话+微信的传统沟通方式,协同效率极低的同时,由于信息流过多,没有系统化支撑的管理体系,撞车和业务报警随时出现。

员工无法集中带来的本地和远程相结合的沟通体系不适应,上下游的业务进度不同,企业进入负生产状态的比比皆是。疫情虽然多年一遇,我们也坚信可以被有效控制。但是在装备制造企业已经将业务覆盖全球的同时,管理架构,仍旧处于较为简单直接的现场管理体系。一旦造成停工,企业客户会产生谋求更加稳定的生产供应体系,采用热备式生产或者多地采购的需求,这会大大降低受影响企业在市场的竞争力和长期效益。

国内专业人员多年匮乏导致的工资高涨,许多企业生产成本已经不具备全球工厂优势的前提下,企业如何能保证提供更加稳定可靠的业务链接和产业供应能力,已经成为每个企业所必须思考的问题。

短期来看,企业需要梳理自身的业务架构,重新建立渠道和供应的链接方式,保证外部协同。也需要增加员工的跨空间和时间的工作支持能力,保证员工能更加有效的处理工作而不是更快的赶回现场。

长期来看,需要发展基于工业互联网的管理平台,将工厂进行业务彻底云化,数字化产线和智能化产线的转型也势在必行。将非一线员工的异地办公和协同变为常态化,同商业伙伴一起解决沟通和交流问题。需要打破原有的部门层级管理体系,而变为条块的业务线管理模式,缺岗不断事,缺人不断线,成为新的管理课题。

部门之间的沟通需要有更高的灵活性和冗余能力,举一个案例:一个个人维修站,你只需要电话告知需要维修内容,维修人员可以明确的告诉你,什么时候到你这里来,是否可以处理。1分钟就可以做出全部业务决策。而一个售后服务中心,需要客服接听,下达维修单,维修部门接单,地区分配维修人员,维修人员接单,预约时间,提前联系,告知上门时间。

此过程需要3~5个人,不考虑滞留时间,需要30分钟才能做出决策。在这个体系下,任何一个环节停工,出现的情况是客户需要等待将不可确定。敏捷化的服务体系会怎么处理?客户将自己的需求输入,系统自动分配至可以服务的人员手上,服务人员根据自身的状态直接接单,电话回复客户。将部分业务变为系统业务,将部分人员变成自主管理。这个案例可以说明改变沟通方式所带来的效率提升。

与沟通方式的变革想配合的是人员管理方式,绩效的考核设计,技能提升和评价方法,组织结构方式的变化等诸多企业管理的实际问题。在此,我们非常看好已经具备世界规模的装备制造企业,能够通过此次事件,给企业带来大的转变和升级。

智慧城市

新冠病毒管控属于城市健康的重要维度,对于智慧城市的讨论已经进行了十余年。在疫情应对过程中,李兰娟院士多次提到了要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模型来解决流行病学的问题和新药开发。可见,建立智慧健康城市是智慧城市的首要问题。

1.智慧健康。当前从武汉来看,本身已经建立了区域医疗和共享信息,由于只能上传,不能下发,而且上传下发并不及时,无法达到可用状态。同时这不仅是医疗信息的共享这么简单,最终数据上传不全,漏传现象更多的是医院和管理部门的博弈。医院对于管理部门的数据有所保留,管理部门对于信息的利用和使用,也存在管理偏差。

对于公众来说,数据是否已经被脱敏,是否有足够的隐私保护,这都是建立有效运行,并提供管理决策平台要多方考虑的。从武汉金银潭医院的反馈可知,即使是肺科专业医院也无法知道全市的新冠病毒病人状态可知。平台所能提供的信息已经不仅是有限,而是无法使用。

在国内所有平台中的大数据检测模型,也仅仅针对已有病种的部分筛选,对于新型病毒、新病症、小规模病症的流行病学分析没有一个系统具备。这在疫情早期,给决策带来了非常不利的环境因素,导致决策延后,举棋不定的问题。

由此可见,在疫情阻截之后的国内城市,会加大投入和加快医疗健康大数据平台,对于信息全量和实时获取,动态分析等业务会有更强的要求。

2.城市流动形态变化。网络及通讯,随着远程教育,城市办公,物流,贸易,金融等信息流的需求提高。对于电网,政务办公,供暖,供水,物流等基本生活需求。在隔离初期,没有应对,大幅停工之后,恢复速度缓慢,供给管理不足,导致物价水平波动巨大,业务和生活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我们的城市规划,在之后的设计中要进行思考,重新分布城市规划形态。剥离大面积商务区和大面积居民区的集中度,降低流动方向的一致性,不仅是解决城市拥堵,更是对于之后的慢增长新常态的区域均衡发展的需求。

远程上班来看不仅是企业,对于政府工作人员,也应该从之前的集中办公,变为信息化办公,简化办公的排队,预约,而采取线上办公,减轻人员流动性。在2003年SARS时期就已经强烈呼吁的远程办公由于当时技术的发展限制,无法支持足够的业务带宽,远程视频会议和业务处理,投入大,成本高。

当下,所需要的协同工作系统和会议系统,依托于云服务的高速发展,每个人都可以轻松使用。可以预见,这已经是疫情之后的一种新城市运行生态,2020年会成为这个生态的新起点。

3.城市信息的传播性。此次病毒来源可能原因是武汉市华南海鲜市场的野生动物交易,这个信息的将全民视线均锁定于此,而忽略了需要关注的其他情况。在城市健康领域下,新冠病毒带来的思考更多是网络和空间信息的健康。有时候谣言比辟谣更容易被人接受,这在非常时期也是大众神经紧张的来源。另外,由于城市的状态恢复,居民对于外部环境的感知和实际危险程度的理解,往往会有较高的乐观预期。这种复杂状态下,措施得当可以保护居民,措施不足,会带来新的问题,措施过当,会带来更大的问题。如何利用市场和政策的双向管理。建立城市居民对于城市治理的信赖度,是建立良好网络和空间管理的要素。智慧城市也是建立群体智慧的过程,让更多的城市精英也加入其中,不仅可以增强城市管理的末端触达能力,更是对于细节管理有更加有效的灵活处理能力。再者,抓紧城市均衡的一体化信息化基础技术是作为城市传播性智慧的关键,尤其随着社会的老龄化进程,老年人对于信息的获取不及时,不清晰,不明确。极易受到误导,产生抵触情绪,这不仅仅是大数据系统和人工智能系统能够解决的。而是要给这个群体以更加有效的信息传递手段。这在智慧城市的建设中,尤其要思考的内容。例如建立一个城市APP,许多老年人手机都不会用,如何获取信息,建立城市电视频道和恢复公告通知可能更为有效。采用点对点负责,网格化推进,已经是当前众多社区贯彻执行的方案,这是国际认同的有效管理手段。

如何把网格变成常态,变成新的信息渠道,利用好智慧业务平台,步调一致,执行无偏差。再之后的预防,管理,城市增效的过程中,会起到非常必要和重要的作品。

结构性政策

在陈道富看来,面对疫情,货币政策能采用的主要是一些结构性的政策,为企业提供相对宽松的货币环境,配合财政贴息等政策,来提供相应的金融服务。“短期内,需要一些救助性的政策来平衡对企业的影响,比如通过减税或补贴等。”

在财政政策中,一些经济学家寄希望于补贴和税收减免、返还政策,为企业减轻负担,但刘尚希认为这样的政策并不现实:“这完全是照搬非典时期的营业税减税政策,但现在的情况和2003年完全不同,营业税和增值税也不一样。”

2月5日傍晚,广州番禺区祈福缤纷世界的餐饮店铺大门紧闭。在防控疫情保障安全的前提下,处于寒冬中的广州很多餐饮企业正积极在寻找“自救”之路。摄影/本刊记者 程景伟

在刘尚希看来,现在的疫情只是短暂的冲击,没有必要采取普遍减税的办法去应对,但要针对特定行业、特定企业去减税,增值税又无法实现,因为增值税就像一个跷跷板,一个行业减税,另一个行业可能就增税。而从所得税角度,由于一些企业处于休眠状态,没有盈利,自然也不会缴税,税收减免更是无从谈起。可以针对最终消费环节的增值税给予适当减免和适当加大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的抵扣,但无法解决眼前的问题,作用有限。

更重要的是,这几年大规模减税降费,财政收入大大减少,各地财政吃紧,在这样的情况下,再大规模减税降费不现实。“减税是一种惯性思维,但在现有的税制条件下,诸如增值税、企业所得税等税种能否发挥作用,还需要进行深层次思考。”

比起减税,刘尚希认为补贴更能发挥作用。比如对生产防疫物资的企业实行清单式管理,定向给予补贴,对于企业因为疫情带来的公共风险导致成本增加,也可以由财政分担一部分。此外,在保证企业资金链不断的情况下,财政政策还可以配合做贷款贴息、融资担保,特别是在商业性融资担保和政策性融资担保方面发力。

实际上,对于防控物资保障的重点企业,财政已出台相关税费减免政策,而对于受疫情影响较大的交通运输、餐饮、住宿、旅游等行业企业,将亏损结转年限在现行结转5年的基础上,再延长3年。“上述一揽子政策,有助于进一步降低相关企业生产运营和融资成本,加大防疫物资和医药产品供给保障力度,帮扶相关企业渡过困难期。”财政部副部长余蔚平在新闻发布会上说。

未来或将有更多针对性的政策出台。就在2月5日,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针对疫情对实体经济企业运营的影响开展在线调查问卷,为政府相关部门优化现行惠企政策或出台精准的企业扶持政策提供依据。

“除了政府,企业也应积极自救,如何在符合疫情控制的要求下进行必要的生产,进行快速的转型,通过互联网、物流等方式减少亏损,根据特殊时期的需求创造一些收入,减少损失。”陈道富认为,不同行业的困难和需求各不相同,在政策制定上无法精准施策,在这一过程中,行业协会应发挥作用,快速了解本行业的需求,传递给相关部门,争取政策的支持。

我们知道,集中力量办大事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体现,也是我们应急处置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重要法宝。疫情发生后第一时间,党中央就把疫情防控工作作为当前最重要的工作来抓,对加强疫情防控作出了全面部署,坚持全国一盘棋、调动各方面积极性、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凝聚起众志成城抗击疫情的磅礴力量,为我们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了根本政治保证。各地区各部门也迅速出台了一系列对抗疫情的政策措施。例如,在资金支持方面,财政部印发通知,要求各级财政部门要统筹安排经费预算,用好中央财政转移支付资金,同时千方百计筹措资金,切实履行好经费保障职能。在稳定金融方面,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等五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强化金融支持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通知》,提出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加大货币信贷支持力度,为疫情防控提供金融服务保障。在保障民生方面,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就做好生活物资运输等综合保障工作,要求针对企业复工复产面临的资金、用工、能源、产业链配套等难题,建立健全重要物资供应绿色通道,及时对接各地应急运输需求,保障重要生活物资的运输需要;增加粮油、肉类、方便面、瓶装水等生活必需品市场供应;严厉打击哄抬价格、囤积居奇、串通涨价等各种违法行为。此外,全国各省市区也纷纷出台全力支持和组织推动各类生产企业复工复产的政策举措,为积极做好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努力维护正常的生产和生活秩序注入了“强心剂”。在国家的统一调度指挥下,中国人民万众一心、同舟共济,形成了全国“一盘棋”的抗疫大格局,汇聚起抗击疫情的磅礴中国力量。

船到中流浪更急,越是艰险越向前。纵观人类文明史,就是一部与疾病和自然灾害不断抗争的历史,中华民族更是在自然灾害、疾病、外来侵略等抗争中锻造出了“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的精神禀赋。非典、禽流感、登革热……,这些磨难没有一个能使中华民族低头,反而使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变得更加坚强、更加理性、更加智慧。面对严峻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我们要以坚定的信仰、执着的信念、必胜的信心,理性看待疫情对中国经济发展可能会产生的影响,充分利用好各级政府出台的应对和扶持政策。要相信我们完全有条件、有能力、有信心应对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风险挑战,推动经济加快复苏转入高质量发展轨道,最终迎来更加光明的发展前景。

万众一心,就没有翻不过的山;心手相牵,就没有跨不过的坎。疫情总会过去,春天也终将到来!只要我们众志成城,凝心聚力,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定信心、勠力同心,在认真做好防控工作的同时,统筹抓好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我们就一定能够打赢这场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引领中国经济劈波斩浪、行稳致远!

猜你喜欢

疫情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战疫情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抗疫情 显担当
疫情中的我
疫情当前 警察不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