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囊肾患者贫血现况的调查及其分析

2020-05-14甘静张新志吴燕升徐黎陆黎黎高建东

临床肾脏病杂志 2020年3期
关键词:囊肿患病率贫血

甘静 张新志 吴燕升 徐黎 陆黎黎 高建东

201203 上海,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肾病科·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肾病研究所·上海市中医临床重点实验室·肝肾疾病病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上海中医药大学)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多囊肾病(autosomal dominant polycystic kidney disease, ADPKD),简称多囊肾(polycystic kidney disease,PKD),是人类常见的单基因遗传性肾脏疾病,是导致终末期肾病(ESRD)需要接受肾脏替代治疗(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 RRT)的第4位病因[1]。其病理改变以双肾形成多个进行性增大囊肿为主要特征,囊肿增大破坏肾脏正常的组织结构和功能,出现肾功能不全,肾小球滤过率(GFR)下降,最终导致ESRD。肾性贫血是PKD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 CKD)患者临床上常见的并发症,一项回顾性的临床研究统计发现PKD合并贫血者占47.0%[2],贫血可能加速CKD进展,增加患者住院率和死亡率,影响生存质量,是CKD患者并发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3-4]。有报道称PKD患者贫血程度比其他原因所致的ESRD患者贫血程度要轻[5],但对PKD患者贫血现况研究较少,特别是对不同CKD分期PKD患者的贫血状况调查分析,本研究对161例PKD患者进行系统调查,以全面了解PKD患者贫血发生情况及其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为临床肾性贫血的早预防、及时治疗提供依据。

资料与方法

一、临床资料

1.研究对象 选取2017年9月至2019年10月在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肾病科门诊、住院部及血液净化中心透析的共161例PKD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

2.PKD的诊断 参照黎磊石主编的《中国肾脏病学》(第一版)[6]。主要标准:①肾皮质、髓质布满多个液性囊肿;②明确的PKD家族史。次要标准:①多囊肝;②肾功能不全;③腹部疝;④心脏瓣膜异常;⑤胰腺囊肿;⑥颅内动脉瘤;⑦精囊囊肿;⑧眼睑下垂。只要符合两项主要标准和任意一项次要标准,临床即可诊断PKD;如仅第一项主要标准,无家族遗传史,则要有3项以上的次要标准,才能确诊PKD。

3.CKD诊断及分期 根据KDIGO于2012年颁布的CKD临床实践新指南中的定义[7]:CKD1期:GFR≥90 mL·min-1·(1.73 m2)-1;CKD2期:GFR60~89 mL·min-1·(1.73 m2)-1;CKD3期:GFR30~59 mL·min-1·(1.73 m2)-1;CKD4期:GFR15~29 mL·min-1·(1.73 m2)-1;CKD5期:GFR<15 mL·min-1·(1.73 m2)-1。

4.贫血标准 依据K/DOQI关于CKD贫血治疗指南[8]:成年男性血红蛋白(Hb)<135 g/L,成年女性Hb<120 g/L。其中,90 g/L≤Hb<120 g/L为轻度贫血;60 g/L ≤Hb<90 g/L为中度贫血;Hb<60 g/L为重度贫血。

排除标准:(1)不符合PKD诊断;(2)患有其他基础疾病引起贫血者;(3)病历资料不全者。此次调查中,无论其是否接受纠正贫血治疗,曾有贫血经治疗后纠正或目前仍存在贫血的患者,均纳入为贫血。

二、研究方法

收集患者的资料如下:(1)一般资料:姓名、性别、年龄、病程、身高、体质量、收缩压、舒张压;(2)实验室检查指标:Hb、BUN、Scr、GFR等;(3)GFR:根据CKD-EPI公式计算[9]。

三、统计学处理

数据分析采用SPSS 24.0统计软件。计数资料以例数或百分率表示,采用χ检验;计量资料用±s描述,采用t检验;单因素分析采用卡方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一、基本情况

PKD患者基础资料共收集研究对象161例。CKD1~5期患者分别有10、14、53、37、47例。161例PKD患者中贫血者共114例(70.81%),其中轻度贫血68例(42.24%),中度贫血26例(16.15%),重度贫血2例(1.24%)。贫血发病最低年龄为28岁,最高年龄为79岁。纳入研究对象的基础资料见表1。

表1 161例PKD患者基础资料

二、PKD贫血患者年龄、性别组间贫血患病率的比较

PKD患者年龄、性别与贫血患病率的关系从年龄上统计,将所有患者按照年龄分为四组,随着年龄增长,贫血率明显上升(P<0.01);将男女按年龄分为四组,随着年龄增长,男女各组贫血率均逐渐升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表2 PKD贫血患者不同年龄、性别组贫血患病率的比较[例(%)]

三、不同分期与贫血患病率的关系

PKD患者CKD1期贫血发生率为20.00%。随着CKD的进展,贫血率逐渐上升,分期越晚,贫血率就越高,到CKD5期贫血率高达97.87%,而各组间差异具有极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CKD5期中,透析患者有16例,非透析患者有31例,透析组患者贫血率为93.75%,非透析组患者贫血率为100.00%,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将不同分期患者按年龄各自分组,随着年龄增长,其贫血率呈升高趋势,贫血程度呈加重趋势。(表3)

表3 PKD患者CKD各期组、不同年龄组的贫血患病率的比较[例(%)]

四、多因素回归分析

将年龄、CKD分期、是否透析等变量作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只有CKD分期与贫血率显著相关。(表4)

表4 PKD患者贫血发生的多因素回归分析

讨 论

肾性贫血主要原因为肾脏功能恶化时,几乎依赖肾脏分泌的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水平逐渐降低。PKD具有独特的病理形态特征,囊内上皮细胞异常增殖是PKD显著特征之一,由于囊内上皮细胞可分泌一定的EPO,临床上可见到PKD患者内源性EPO生成水平较高,出现红细胞增多症,或表现为PKD导致的ESRD患者比其他原因所致ESRD患者贫血程度要轻[10],其贫血的发生机制可能同时受多种因素影响。PKD患者肾脏囊肿数目及大小随年龄增长逐渐地增多和增大,双肾表面布满大小不等的液性囊泡,至晚期双肾可占满整个腹腔,囊肿进行性增大挤压破坏正常组织导致囊肿壁血管破裂,约半数患者呈镜下血尿,可有发作性肉眼血尿,出血日久可继发贫血[10];低盐低蛋白饮食使患者长期处于营养不良状态,加上胃肠道铁吸收能力减弱,体内转铁蛋白活性降低,铁利用障碍,多次化验失血、透析失血等导致造血原料铁的缺乏引起红细胞生成减少而出现贫血[11];进入ESRD的患者由于血液循环系统内长期存在毒性代谢产物的堆积,造成红细胞破坏过多,红细胞平均寿命缩短,也是导致其贫血的重要原因[12]。因而原发病的治疗及采用RRT(腹透或血透)进行毒素的清除等,在肾性贫血的治疗中均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贫血对于CKD患者的影响近年来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研究发现肾功能不全引发的贫血可以发生在肾病的早期,由于其会影响多个系统,造成组织器官供氧能力、精神认知能力等身体机能的下降,对患者生活水平产生不良影响[13]。此外,大量循证医学调查[14-15]发现贫血还可能加剧肾功能的恶化,同时还可导致心血管等不良事件的发生,而CKD患者贫血的纠正和改善则可以降低风险,提高生活质量[5]。

通过对161例PKD患者进行贫血相关因素的调查研究发现,年龄是影响其肾性贫血的一个重要因素,尤其是年龄在30至70岁之间的患者,无论男性还是女性,随着年龄增长,PKD患者的贫血患病率都逐渐升高。既往研究中PKD患者贫血发生率为69.23%[10],本调查中我们发现PKD患者CKD1~5期贫血率分别为20.00%、57.14%、49.06%、86.49%、97.87%,不同CKD分期患者之间贫血发生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提示贫血的发生与患者肾功能状况密切相关,PKD患者早在CKD1期,贫血的发生率就高达20%,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也发现肾功能的恶化是贫血发生的危险因素之一,这与前人研究结果一致[16]。因为在CKD早期,无论是否伴有肾功能减退,已经有一部分患者由于EPO产生绝对或相对不足等因素而引起贫血。本研究中CKD5期非透析组患者贫血率为100.00%,透析组患者贫血率同样高达为93.75%,通过多因素回归分析未发现透析在PKD患者贫血的发生中存在意义,这可能与ESRD导致的造血功能退化有关,贫血已经不容忽视。

总之,PKD患者贫血患病率较高,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及肾功能的进展而升高,几乎全部CKD5期患者均有贫血发生。在临床工作中对于CKD患者应该加强贫血的预防和治疗,及时进行干预,增强营养状况,这对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缓病情进展、降低并发症和死亡率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猜你喜欢

囊肿患病率贫血
针药结合治疗巧克力囊肿案
2020年安图县学生龋齿患病率分析
云南省寻甸县小学生视力不良及屈光不正患病率调查
昆明市3~5岁儿童乳牙列错畸形患病率及相关因素
46例牙源性颌骨囊肿的治疗体会
你对贫血知多少
人不能“只靠吃米活着”——没有精神就是“贫血”
中小学生贫血原因调查与分析
肝囊肿与癌“不沾亲”
肝囊肿要不要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