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核心职业技能研究
2020-05-14聂素丽侯红科陈雪红林惠玲
文/聂素丽 侯红科 陈雪红 林惠玲
一、工业机器人技术
全球制造业正在向着自动化、集成化、智能化及绿色化方向发展。中国作为全球第一制造业大国,以工业机器人为标志的智能制造在各行业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我国的工业机器人市场已经开始形成,基本掌握了操作机的设计制造技术、控制系统硬件和软件设计技术、运动学和轨迹规划技术。目前生产的各类工业机器人中有90%以上用于生产行业。在工业自动化生产中,其中装配机器人、焊接机器人、搬运机器人不但使企业节省了昂贵的劳动力成本,还提高了机床的利用率,降低了工人误操作带来的残次零件成本等,提高了生产效率[1]。随着智能制造的进一步发展,以工业机器人技术为核心的智能化成果在经济发展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二、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核心职业能力分析
近年来,工业机器人在智能制造中的应用日益广泛,企业对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紧迫。由于高职院校以培养高素质技术人才为主,所要求具备的职业技能与中职、本科院校不同,因此探索适合高职院校的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的核心职业技能显得尤其重要。
本文通过对工业机器人的市场进行调研,在企业专家与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的参与下,按照“校企合作、项目引导、分层递进”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采用典型工作任务分析、归纳的方式,形成职业行动领域,并总结归纳出工业机器人设备操作员、工业机器人维护与管理员、工业机器人工作站设计安装与调试、销售客服工程师、售后技术支持工程师所具备的核心职业技能。
三、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学生核心技能的培养途径
学生核心技能的培养关系到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探索学生核心职业能力的培养途径是每个教师的责任。把学生职业核心技能的培养纳入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需要坚持不懈、多渠道地提高学生的核心专业技能能力,培养适应社会经济结构调整及发展所需要的专业技术人才。
表1 职业核心能力分析
(一)基于双导师制、真实项目的实训教学改革
在构建教学课程体系过程中,根据岗位对职业能力的要求,对专业课程进行改革,突出传感器技术、电工技术、电机技术、机器人编程技术、机器人故障诊断技术、机器人机械系统知识等专业技能的培养。将企业实训教学纳入实训课程体系,开展双导师制、真项目实训教学[2]。为了提高实训教学实效,促进学生专业技能可持续发展,我们的课题研究,采取了如下具体措施:1.成立学生实训实习指导小组,负责机器人技术实训指导和协调,检查学生实训的整体工作情况;2.实训期间,每天召开工作总结会议,及时改进实训中出现的问题,调整实训方案。同时实行分组分工实训,分工的目的是为了在以后实训过程中的正规化;3.以机器人技术综合实训为例(徐州鑫科机器人公司80BD及40BD套件),利用班级学习群提前发布实训内容,如表2所示。
表2 80BD及40BD套件实训内容
实训中,工作种类分为:仓储人员,机械组装、电气组装、售后调试、质检人员。每几个学生进行一个工种,中间不定时地轮流多个工种实践。2周左右学生基本掌握该实训的操作流程后,企业派出师傅与专业课程教师组成双导师制教学团队,利用企业师傅较强的实践技能与专业教师较强的理论知识开展实践教学。经过实训方式的改革,同学们对机器人技术专业技能的学习有了极大的兴趣。
(二)加强校企合作,鼓励学生在企业进行实操训练,提高学生工程实践能力
加强校企合作,实现现代实操教学人才培养模式。为了保证合作的企业与学院“产学研”的关联性,学校应保证引入的企业合乎学校相关专业建设发展要求,具有较强的区域性能,给学校及区域经济社会带来较好的效益。对此,建议学校引入本区域知名龙头企业、骨干企业,或者产业升级转型的高新技术企业,共建二级学院,全方位开展教育培训。同时引入企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确保现代实操教学培养模式能长期有效执行,消除校企合作流于形式的现象,这样才能做到深度合作,提高学校人才培养质量[3]。在现代学徒制的培养过程中,学校应建立完善的学习过程监控体系,尤其在企业的实践过程中,学校专业教师要定时下访企业,与学生开展技术交流,针对工作过程中出现的实际问题进行理论讲解,使学生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开发学徒培养平台,管理学生的打卡、日工作总结、问题反馈、技术交流、请假等多种事务,不断地使学生从理论到实践,实践中总结理论,增强学习效果,让现代学徒培养方式进入规范化的轨道。
图1 企业师傅指导
图2 专业教师指导
(三)推进“1+X”证书制度
“1+X”证书制度是做好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培训模式改革的基础,是加快培养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前提。对此,推进工业机器人人才培养“1+X”教学模式在院校的实施,需将“1+X”证书制度试点与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师队伍建设等紧密结合,确保实现书证融通、课证融通、赛证融通和校企融通。尤其在工业机器人系统安装、操作(搬运码垛、装配、打磨抛光、焊接)、维修和保养,工业机器人现场编程等方面,对学生职业能力的提升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工业机器人专业将根据不同等级的标准,把考核要求融入课程,加强了学生技能的训练,让学生边学边完成考证。同时应推进硬件建设,建立“工业机器人应用编程培训和考核中心”,推动高质量发展、强化服务功能。
(四)加强教师专业技术能力培养
建设一支双师型教师团队,支持教师到企业实践交流,参与技术革新。选派专业教师定期到合作的企业生产一线,参加顶岗实践,进行实践技能和职业素养培训,积累实际工作经历。鼓励教师参加各类教学能力的培训,提高教学水平。只有专业教师掌握了前沿专业知识,在教学工程中学以致用,吸引学生学习注意力,才能构建高效课堂,促进学生掌握良好的专业知识。
四、总结
随着国家对智能制造越来越重视,企业和社会对技能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总结探讨高职院校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所具备的核心技能,对接人才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较高的职业素质和创业创新精神,符合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发展要求,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技术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