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气污染治理现状及对策
2020-05-14赵乐陶
赵乐陶
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生态文明建设驶入快车道。2013年《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和2018年《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实施以来,全国大气环境质量明显改善。但四川受盆地特殊地形地貌和不利气象条件影响,大气稀释扩散能力弱,属于典型的大气污染防治难点区域。
大气环境质量现状
1.整体持续向好
2015-2019年,四川省大气环境质量整体呈持续改善态势,全国排名稳中有升。2019年该省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为3.65,较2015年下降18.35%;优良天数率为89.1%,较2015年上升8.6%;重度污染天数率2015年为2.4%,2018年已下降至1%以下,2018年和2019年连续两年未出现严重污染情况,极端空气污染得到有效控制。细颗粒物PM2.5年均浓度自2016年以来始终保持高于8%的下降幅度,到2019年全省PM2.5平均浓度已降至34.4μg/m3,首次低于《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规定的年平均二级标准限值35μg/m3(见表1)。
2.改善成效不稳固
本文采用大气环境超载倍数R气来衡量其对人类活动所排放的大气污染物的负荷程度[1]。0<R气,表示大气环境超载,部分大气污染物污染严重;-0.2≤R气≤0,表示大气环境承载力处于临界水平,大气环境已接近满载状态,较为脆弱;R气<-0.2,表示大气环境未超载,环境空气质量良好,各大气污染物的排放水平较低。经计算,2015-2018年四川大气环境超载倍数R气均大于0,大气环境承载力处于超载状态;2019年R气=-0.017,从超载状态转为临界状态,大气环境承载力拐点初步显现(见表2)。但值得注意的是,四川大气环境承载力仍处于超载-临界状态的边缘,离未超载状态还存在很大差距,大气环境依旧脆弱,空气质量极易出现波动和反弹。2019年,德阳市、眉山市、泸州市、内江市、达州市、巴中市、攀枝花市、凉山州和阿坝州9个市(州)空气质量综合指数较2018年有所上升(见图1),说明大气环境质量改善成效不稳固,还需进一步加大治理力度。而2015年以来,四川超载倍数最大的污染物均为PM2.5,说明其仍是现阶段制约四川空气质量改善的最关键指标,控制PM2.5浓度仍是当前大气污染治理最主要的任务之一。
表1 2015-2019年四川省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情况
表2 2015-2019年四川大气环境承载力水平
图1 2018-2019年四川省各市(州)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及污染天数率
表3 2019年四川省空气质量综合指数月度变化
图2 2015-2019年四川主要污染物浓度逐年变化情况
3.污染时空分布不均
从空间上看,四川省各市(州)的大气环境质量存在较大的差异(见图1)。2019年空气质量最好的城市为阿坝州(Isum=1.99),最差的城市是达州市(Isum=4.77),空气质量综合指数相差2.78;污染天数率最小的城市是阿坝州和甘孜州(均为0.0%),污染天数率最大的城市是成都市(21.4%)。巴中市、绵阳市、南充市、乐山市、德阳市、达州市、自贡市和宜宾市8个城市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重度污染天气,其中达州市重度污染天数率高达1.1%。从时间上看,四川大气环境质量季节性差异十分明显(见表3)。2019年,空气质量最好的月份为10月(Isum=2.65),最差的月份为1月(Isum=5.20),空气质量综合指数相差2.55。造成这种季节性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四川冬季气温低,降雨量少,大雾天气多发,大气边界层明显下降,同时受到盆地特殊的地形地貌影响,污染物难以扩散,容易累积造成污染易发、频发,这表明四川大气污染治理尚未摆脱“靠天吃饭”的局面。
大气污染物的跨区域传输使其不再局限于单一城市,污染较为严重地区的大气污染会在更长的时间和更广的空间产生危害[2]。特别是在垂直扩散条件不佳、水平扩散为主的秋冬季,大气污染物在盆地及盆周区域传输,使得城市的空气质量受到本地和周边污染源的综合影响[3]。
4.复合型污染日益凸显
2015-2019年,PM2.5、PM10、SO2、CO和NO25项污染物指标得到有效控制,而O3浓度却呈上升状态,其与细颗粒物之间的“跷跷板”效应已经非常明显:以2015为基准年,2019年四川PM10浓度下降30.4%,PM2.5浓度下降26.8%,SO2下降47.8%,NO2下降7.3%,CO下降26.7%,O3上升2.4%(见图2)。大气污染问题已从雾霾为主转变为雾霾与臭氧问题并存,大气污染成因愈发复杂,治理愈发困难[4][5]。复合型污染的抬头不仅要求环境部门在强调传统污染物减排的同时推进PM2.5和O3的协同控制,还对深入研究大气污染成因提出了新的命题。
大气污染防治面临的挑战
1.高污染行业占工业比重居高不下
从生产总值构成来看,2015-2018年四川省第二产业占比逐渐降低,2018年占比为37.7%,但重工业企业占比和高污染企业占比仍居高不下。从轻重工业看,2017年四川省重工业企业数量是轻工业企业数量的1.5倍,其余年份比例更高,发展极不平衡。从行业看,四川省企业数量最多的6个行业中有一半为高污染行业,其中非金属矿物制造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稳居全省工业企业数量的第一位和第三位,金属制品业在2015-2017年排名第六位,2018年排名第五位;2018年这三个高污染行业的企业数量分别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数的13.14%、6.19%和5.17%。从主要工业产品产量来看,2016年四川省的钢铁产量为2837.21万吨、水泥产量为14584.18万吨,这是导致2016年该省大气环境质量较差的重要原因之一(见表4)。
表4 2015-2018年四川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要指标
2.清洁能源利用率有待提高
2018年,四川省煤、石油、天然气以及一次电力与其他能源的占比分别为37%、23%、20%和20%,而全国平均水平为59%、18.9%、7.8%和14.3%,说明四川能源结构相对合理。但四川省丰水期“弃水”发电现象严重,仅2017年全省弃水量就超过300亿千瓦时[6],造成其弃水发电问题严重的主要原因包括电网建设严重滞后、省内电力消纳能力不足等[7]。因此,有效提高水能利用率、降低火力发电比重是减少化石能源消费量和能源行业大气污染的着力点。
3.货运结构过度依赖公路运输
2015-2018年,四川省公路货运量呈明显上升态势,铁路货运量却逐年降低,到2018年公路货运量已达到173324万吨,是铁路货运量5223万吨的33.18倍。公路承担了大量长距离运输任务,导致柴油车的污染物排放量巨大。公路货运的不断增长给四川大气污染治理带来了相当大的压力。而客运结构呈现出较好的趋势,四川省公路客运与铁路客运的比例从2015年的13.66倍降至2018年的5.44倍。此外,四川境内虽然河流众多,内河航运能力大,但水路运输量却只占总运输量很小一部分:2018年,水运客运量仅占客运总量的1.92%,水路货运量占货运总量的3.70%,大大低于铁路和公路运输所占的比例(见表5)。水路运输和铁路运输成本更低、能耗更小、污染更轻,因此有效推进“公改铁”“公改水”应当是下一步运输结构调整的重点工作方向。
表5 交通运输业客运量及货运量
对策建议
随着大气污染治理的深入,污染物总量减排的空间会逐渐收窄,污染治理投入产出比会逐步下降,大气环境质量改善的难度会日益增加,大气污染防治成效可能会不断反复。迈过大气污染治理的初级阶段进入“深水区”,四川大气污染治理工作将会面对更多难啃的“硬骨头”。进一步巩固大气污染治理成效、稳步提升环境空气质量,对四川省而言仍存在不小的挑战。对此,本文提出四点建议:
1.末端治理与源头治理并进,标本兼治进一步降低污染物排放总量
末端治理方面,需通过工程措施、管理措施等来降低污染物直接排放量。加强工业污染治理,持续推进钢铁、水泥等“两高”行业和企业排放标准提升及超低排放改造工作。强化城市精细化管理,加快无组织扬尘排放治理及“车油路”综合整治。源头治理方面,应从结构性问题入手,实现污染物基础排放量的实质性下降。强化“三线一单(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环境准入清单)”约束力,构建绿色产业链条,严把“两高”项目准入机制,提升涉气项目污染防治水平。深化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调整,大力发展绿色产业,推动经济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加快水能开发利用进度,提高丰水期水电消纳能力,降低化石能源消耗总量。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降低道路交通污染。发挥四川水运资源优势,加快“公改水”“公改铁”步伐。
2.深刻把握“共建、共治”内涵,推进多领域同步治理、跨区域协同治理
共建是基本要求,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涉及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不仅是生态环境部门的工作,也需要调动各方力量,多领域、跨区域参与综合防治工作。共治是主要方式,大气污染治理是一项系统工程,要求多部门在规划层面和落地操作方面高度协作、同步治理,才能形成大气污染治理的多重效应。要健全制度建设,加强组织保障工作,建立大气污染治理联防联控机制,打通信息共享渠道,会商研判,科学决策。统一各经济区污染防控的标准和要求,落实基层联防联控的主体责任。
3.坚持“严管严查”,加强“帮助帮扶”
一方面要持续加大环境监管力度,严厉打击违法排污行为,杜绝超标排放现象。另一方面要强化服务意识,主动解决企业不愿治污、不主动治污的难题。出台污染防治激励政策,提高企业治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提供控污、治污、防污的技术支持和技术服务,帮助企业找出制约节能降耗的关键环节,通过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实现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双赢”。此外,要积极组织重点行业企业开展外出考察,学习治污典型企业污染治理的先进经验,从而帮助企业认清形势、找准差距,主动投资进行治污改造。
4.变“被动应付”为“主动应对”,改变“靠天吃饭”局面
综合考虑地域特征,统筹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科学制定重点地区排放限额与大气治理目标,落实奖惩机制。坚持创新驱动,加大科技支撑,增强科研实力,努力攻克区域性大气污染成因与治理的重点难点问题,提高精准治污水平。加强信息化建设,提高大气污染监测、预报、预警精准度,为重污染天气的预防和应急处置提供坚实的基础保障。基于全年时间尺度进行分析,掌握特殊时段的管控重点,提前制定相应管控措施与应急预案,强化秋冬季污染防控工作,督促重点区域、重点行业实施季节性错峰生产和错峰运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