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数据背景下企业内部审计模式创新

2020-05-13杨心瑜

全国流通经济 2020年7期
关键词:大数据创新

摘要:随着大数据与企业文化的不断融合,海量数据产生了巨大的商业价值,也带来了更大的风险。内部审计在企业运营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企业的制度也必然与内部审计模式相适应,在大数据环境下,企业传统的内部审计模式已经与审计工作不相匹配,所以创新内部审计模式这一问题亟待解决。

关键词:大数据;内部审计模式;创新

中图分类号:F239.45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2096-3157(2020)07-0173-02

由于大数据技术逐渐进入内部审计领域,这就需要分析企业内部审计发展的现状,找出存在的问题,再对现有的内部审计模式进行创新。通过与传统内部审计模式对比,归纳大数据环境下企业内部审计工作所具备的条件,合理配置资源,革新审计技术,完善内部审计制度,弥补自身弊端,增强企业竞争力,这是本文的目的所在。

一、企业内部审计模式发展现状

虽然在大数据时代的推动下,企业内部审计模式有了一定的转变,但是现在的企业内部审计发展定位不仅仅局限于管理企业日常运营这一内容,更多的是注重企业本身效益的增长,而我国企业内部审计模式已经不能够完全满足这一目标的需要。

1.内部审计机构设置不合理

内部审计对企业日常运营起到了一种积极的管理作用,它从企业的集体利益出发,保障经营管理的合法合规与效益效率。在现有的内部审计模式下,企业内部审计机构设置已经无法达到企业对内部审计的要求,我国企业内部审计相较于国外起步较晚,各个单位在选择借鉴国外经验时存在较大差异,对内部审计机构的归属问题也存在分歧,同时我国企业对内部审计部门不够重视,从而使内部审计机构独立性受到影响。

企业对于内部审计部门的定位存在极大偏差,它仅仅是被看作企业的一个普通部门,且大部分从属于董事会或高管层,独立性受到极大限制,有些企业甚至把它作为外部审计的解释说明,这是内部审计不能获得企业有关人员的重视的原因。

2.缺少对风险信息的采集

由于大数据带来的信息过于庞杂,内部审计模式在风险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逐渐暴露出来。在企业所面临的风险种类逐渐增多的情况下,既有社会环境所带来的风险,也有在管理模式上的风险,在风险导向模式下进行审计时,企业在风险评估方面设立量化指标过程中,不具有科学性,没有风险信息数据支撑,导致内部审计结果没有说服力。

对于企业运营中存在的各项经营风险,多数企业在采集相关信息这方面做得差强人意,各种统计数据分析和数据报告信息不完整,也没有运用大数据技术进行归纳整理,更不用说通过数据库进行分析,当内部审计工作进行到风险评估内容时,使得内部审计人员无从下手,执行程序发生紊乱,导致风险评估只能是阶段性的,并不能纵观全局,同时也不能为企业提供准确有效的参考信息。

3.内部审计人员综合能力欠缺

随着大数据时代发展,企业越来越重视大数据技术的运用,但是显然内部审计人才的信息素养、软件使用能力、规划创造水平需要进一步提升,在大数据背景下,如果内部审计人员综合能力跟不上,那将对企业内部审计工作开展造成很大的困扰,这是现有内部审计模式中存在的一大问题。

我国企业内部审计人员大多数学历在本科以下,仅有小部分是高学历人才,内部审计人员整体素质偏低,内部审计人员准入门槛不高。内部审计工作需要内部审计人员成为全面型、复合型人才,但当前我国内部审计队伍人员缺乏系统地学习过审计、财会、法律、经济、计算机及其他专业知识,同时又具有良好文字表达能力的复合型人才、高层次人才。[1]

人才是一个企业的灵魂,但是我国内部审计人才缺口较大。由于部分企业的内部审计人员是从财务转岗而来,单一的财务知识无法胜任内部审计工作,审计技能缺乏,加之我国内部审计人员的后续教育不足,导致内部审计人员的专业水平不高,近年来,部分企业选择招聘高学历的人才从事内部审计工作,他们具有极强的学习能力和扎实的审计业务知识,但是审计实践经验相对匮乏。[2]因此,他们虽然具有良好的素质,仍旧需要在实际工作中进行磨砺,才能更好地处理审计过程中遇到的一些困难。

二、内部审计模式创新的必要性

大数据背景下,传统内部审计模式逐渐不能满足内部审计工作的需要,本文通过对传统内部审计模式和大数据内部审计进行对比分析,帮助企业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从而体现內部审计模式创新的必要性。

1.传统企业内部审计模式获取的信息质量不高

传统企业内部审计模式一般对企业按照背景资料采集、企业情况观察、与有关人员会谈了解情况等方式进行考察,最后由企业提供一些财务方面的证据,审计人员归纳汇总后出具审计报告。这些流程导致审计人员如果想获得企业财务信息,只能通过财务人员提供的财务报表才能了解。企业财务人员出具财务报告需要一定时间整理,如果等到整理出财务报告,此时信息已经滞后甚至会存在遗漏。当内部审计人员想收集重要信息时缺少途径,造成审计结果不完整。

2.传统企业内部审计偏向单项数据分析

传统企业内部审计模式对于某一项数据更多侧重于单独分析,只注重单个信息的精确程度,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归纳总结,而并没有放在整体环境背景下。这种情况导致内部审计人员往往会忽略一些微小的数据,而在大数据背景下正是这些微不足道的数据汇集起来反映了企业的真实情况,最后很可能会出现“一着不慎,满盘皆输”的情况。

3.传统企业内部审计方法不合理

传统企业内部审计模式在面对审查大量书面资料的方法多为抽样法,在大数据时代,信息量比较繁杂,而抽样法抽取的样本必然是有限的,会存在抽检盲区,仅仅根据抽取的样本来分析是否存在风险并不太合理,抽取样本的随机性比较大,未抽检的样本也可能存在重大问题。如果采用详查法,那么过于庞大的工作量,不仅浪费内部审计人员大量的时间与精力,也势必会增加内部审计的各项成本。

三、大数据在内部审计模式改善中的应用

大数据对于内部审计工作的开展带来了便利,使得内部审计方法趋于多样化。但是传统内部审计工作往往停留于书面资料审查与证实客观实物上。如今,大数据技术在信息的深度挖掘与分析方面已经逐渐成熟,接下来本文将介绍大数据在内部审计模式中改善的应用。

1.云计算平台

云计算过程通过标记法对数据进行标记,考虑到大数据的高速性、多样性特点,为各个环节的数据提供安全保障,包括数据采集、数据传输、数據存储、数据分析等[3],同时还应该考虑安全性,而数据标记则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这一需求。云计算平台的构建已经逐渐成为内部审计分析数据时常用的手段,它对于数据进行集中化处理,对企业运营有用的信息很快地被筛选过滤,再进行整合,大大提高了数据采集的效率,从而减少了内部审计主观因素的影响。

2.财务共享平台服务

财务共享平台服务应用于内部审计准备阶段服务时,它可以帮助企业智能化地选择合适的内部审计人员,在开展审前调查时可以利用平台的开放性、共享性这些特点,对企业展开全方位的调查,充分了解企业的经济活动、信息系统、财务数据、经营水平等各方面的信息,为进行后阶段的审计工作夯实基础。

内部审计人员在确定审计目标以后,筛选出自己需要的信息之后,通过处理各类数据分析审计风险是否重大,进行评价。这样节省了内部审计在准备阶段的时间,加快内部审计工作的进程,同时也相对节约人工成本,降低了重复投入的可能性。

3.区块链技术

区块链是一种去中心化、去信任化的集体维护数据库技术。它通过把含有海量数据和自动加盖时间戳的不同区块用某种方式组织起来,形成数据加密的链条结构。当某一个节点数据发生改变时,信息可以快速同步传递到其它节点,同时对原数据状态与来源一并进行保存,并可以验证该条数据是否被做过“手脚”。[4]

区块链相当于运用计算机技术的一本公开透明的总账,每个区块上记载的信息就相当于记账凭证上记录的经济活动,它可以实时完成交易,并及时更新账簿。它帮助企业实现财务一体化,提高了系统容错能力,多个参与人员可以同时进行交易,随时共享信息,提升了审计功能,正因为区块链是全民参与的,所以它不可以更改,可以清晰地追溯到源头,信息是透明化的,内部审计人员收集资料比较便捷,在跟踪取证方面降低了难度,真正有效发挥了内部审计的独立监督作用。

四、大数据背景下企业内部审计模式创新策略

1.建立智能化内部审计体系

到目前为止,还有不在少数的企业仍然运用传统的数据录入与分析方法,内部审计信息平台的缺失已经严重影响了内部审计的效率,也使信息不够透明,缺乏可靠性。因此,企业应该积极引入高端技术来建设内部审计信息平台,确保其能全面覆盖内部审计工作,以平台为基础对各类信息进行分类、监控、深度剖析,提高内部审计结果的真实性、准确性。借助高科技设备再结合内部审计人员自身积累的审计经验逐步建立数据分析模型,帮助形成审计思路。这样能打破各个业务系统之间的壁垒,为开展内部审计工作提供技术工具及系统支持。

2.转变内部审计职能定位

在过去的内部审计中财务审计占据着主导地位,在我国的企业中虽然形式上存在“经济效益审计”“内部控制审计”等,但实质上多数是名不副实,依然是以财务审计为主。现代企业内部审计应该逐渐告别财务收支审计,转向管理审计,从以财务管理为主拓展到企业“三重一大”决策、大额资金安全、专项业务审计、项目实施过程及效果、信息系统管理、内控体系有效性、经济效益评价等方面。海量数据经过整理之后以定量方式呈现出可视化结果,为企业管理者进行科学化决策提供了理论支撑。

3.加强内部审计人才建设

在大数据时代,比拼的不仅仅是技术,还包括人才。人才是一个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企业应该对内部审计人员提高重视程度,可以建立科学化的考核激励机制,提高内部审计人员准入门槛,招聘熟悉高科技技术运用、富有审计经验的复合型人才,对于学历高低、持证多少也提出一些要求,对传统型的内部审计人员进行培训,实施轮岗制度,加强实际操作经验,优化内部审计人员的知识结构,从而组建多元化的审计团队。无论是对于企业还是内部审计人员,只有适应大数据时代的发展,才不会被这个时代淘汰。

五、总结

大数据的应用与普及推动了企业内部审计模式的科学创新,面对如今内部审计发展的现状,企业应加强对内部审计的重视,合理定位其职能,提高内部审计的独立性,找准当前内部审计所遭遇的瓶颈,将信息技术合理地运用到内部审计的各个环节,积极构建大数据背景下新型内部审计模式,帮助企业简化内部审计审查程序,达到经济效益最大化的目标,实现我国企业内部审计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林惠.企业内部审计人才库的建设和管理初探[J].交通财会.2019,(11):79~83.

[2]段亚楠.浅谈我国内部审计人员职业道德现状[J].当代会计.2018,(11):57~58.

[3]冷昕.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的会计信息化建设探讨[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04):95~96.

[4]张荣.区块链金融:结构分析与前景展望[J].南方金融.2017,(02):57~63.

作者简介:

杨心瑜,宁波财经学院财富管理学院学生。

猜你喜欢

大数据创新
大数据环境下基于移动客户端的传统媒体转型思路
基于大数据背景下的智慧城市建设研究
数据+舆情:南方报业创新转型提高服务能力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