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发展工程总承包的优势和挑战

2020-05-13鹿丹

中国房地产业·下旬 2020年2期
关键词:总承包设计院深度融合

【摘要】随着工程总承包的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本文在回顾我国工程建设行业发展历程的基础上,介绍了EPC的核心优势,分析了保障EPC健康发展的若干要素和难点,为设计和施工企业顺利转型总承包商提供了思路。

【关键词】总承包;EPC;交钥匙;工程管理;深度融合;设计院;施工承包

【中图分类号】T1

【文献标志码】B

1、概述

EPC工程总承包模式,即集设计(Engineering)、采购(Procurement)、施工(Construction)功能于一体的工程建设模式。建设方通过工程招标形式,将工程项目的设计、采购、施工、试运行等工作集中委托于一个总承包商,由其对工程项目的质量、安全、工期、造价负责。

EPC作为目前国际通用和流行的工程建设模式,最早由西方国家的D-B设计施工总承包发展而来。1999年FIDIC(国际咨询工程师联合会)编制出版了《设计采购施工(EPC)/交钥匙工程合同条件》,以满足国际工程建设市场(固定最终价格及竣工日期)的需要,进一步推动了以大型成套设备采购及工艺设计占重要地位的工程建设行业快速发展。

2、国内EPC的发展

我国工程建设管理主要经过建国后的建设方自营主导方式,五六十年代借鉴苏联模式的以建设方为主的甲乙丙三方制,六十到八十年代初工程建设指挥部为主的组织形式,以及八十年代后学习西方的项目管理模式。

改革开放后,随着国外的工程公司及其先进的工程管理、承包理念进入中国市场;为克服我国传统工程建设模式中超概算、拖工期等缺点,国内开始尝试以设计主导的项目建设总承包。随着84年后原化工部下属设计院试行总承包项目建设的成功,89年工程总承包试点已推广至20多个行业的勘察设计单位。90年代末,为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设计院由事业性质向国际通行的工程公司、咨询设计公司进行转型。进入本世纪后,随着总承包管理方式、规范、办法的进一步完善,工程总承包的发展如日方升:EPC国内及国外市场规模逐步扩大,管理人才的数量和质量不断提升,设计院向工程公司转型以及EPC项目管理都更加规范化。

3、EPC的优势与挑战

3.1 EPC的优势

EPC的核心优势即是能让业主方获得工程建设和投资回报的高效率,如工期短、成本低、质量好。相对于传统建设方式,业主在工程建设阶段只进行一次发包,由总承包商负责工程建设中E、P、C等全部工作,并承担全部责任;通过利用其专业完备的设计、施工等方面的常年积累下的技术经验,对整个实施过程进行统筹规划和协同运作,集中资源最大限度优化工期、控制造价,同时保障设计目标与施工质量;实现业主与总承包商在项目管理上的优势互补。

对于业主方来说,EPC模式通过把传统建设模式的外部利益关系(勘察、设计、施工、监理、调试等各方)转化为总承包商的内部利益关系,实现了从“先谈后干”到“先干后谈” 次序的转变,建设效率具有本质上的提高。对于总承包商来说,EPC模式拥有更多的发挥空间,在现有基础上利用专业优势对设计、采购、施工的整体过程进行有效的管理、融合和优化,就成为其提升竞争力的根本手段;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创新就是EPC的灵魂。

3.2 EPC的要点和挑战

3.2.1设计、采购、施工的深度融合是EPC的基本特征。

设计施工一体化不是设计+施工,而是在动态建设过程中边设计边采购边施工,实现从按图施工向画图施工的转变。

国内往往是设计企业承接EPC后整体把施工分包出去,或者施工企业承接EPC后整体外包设计;这样形成的主体、关键工程的平行分割承包关系使得设计和施工不在同一个利益体内,无法有效进行集成和管控。若同时再缺乏(业主和监理的)有效监督,发生安全事故就只能是概率大与小的区别(如江西丰城事故)。这种情况下EPC的优势非但没有发挥出来,其风险反而被放大。同时设计企业和施工企业长期得不到全面的总承包管理能力的锻炼,在与成熟的总承包商竞争中难以占到上风。目前作为转型过渡期,这种“EPC”当然可以接受,但在国内众多的竞争者中,谁能率先完成转型掌握设计施工一体化的能力,谁就能抓住时机脱颖而出立于不败之地。

3.2.2合同风险管理是EPC的重要内容。

(1)目标明确、内容成熟的工程适合EPC模式。

一般来说招、投标方都应当有EPC经验,这样才能有效防范风险和发挥优势。对业主方来说,当工程目标不清晰或实施有风险时,适宜采用施工总承包模式;如果目标明确,同时期望效率优先,采用EPC则是更好的选择。

(2)EPC合同价格应当相对固定,但可以约定调价条件。

固定总价既是业主规避风险的需要,也是总承包商优化创新的动力。同时总承包商也需要转变理念从业主的角度增强投资、市场、管理等方面的思维,提高工程的性价比和整体价值(如投资增加却带来更高的总体收益);而非单纯地压缩成本,低价竞争。

(3)合同履约的基础是相互信任。

ECP模式下,业主方给予总承包商充分的项目管理空间,以便后者调动建设资源、发挥技术优势,由此提高效率。但若缺乏信任,业主方干预设计、采购、施工等过程,使总承包商实际失去部分管理权力的情况屡见不鲜。一方面,业主方应转变理念,在相互理解支持的基礎上采用节点监督等方式进行管理;另一方面,总承包商也应切实提高工程管理能力和水平,保障项目有序无误推进。

(4)设计主导是EPC实施的基本条件。

设计是工程建设的灵魂,脱离设计主导的EPC,可能使项目难以达到要求标准,或因费用不足导致质量降低。设备、材料是设计内容的主体,施工是设计图纸的延伸;以设计为主导,有利于建设过程中对成本、质量、工期等进行统筹控制。同时,EPC对设计水平和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反过来又促进了总承包商技术能力的进一步提高。

(5)功能实现和工程质量的标准要适当。

一方面,EPC建设的产品功能应满足约定要求,工程质量也要达到标准,赢得业主方认可;另一方面,在合同约定的基础上功能和质量的完善应当是有限度和有用处的,过剩质量作为一种浪费不应被提倡。

3.2.3培养项目经理人才是EPC发展的关键。

EPC项目经理应该是既有设计背景又了解施工作业,既熟悉政策法规、规范标准又具有综合管理能力的复合型技术人才。目前国内企业普遍缺乏EPC高级管理人才,这就需要企业有目的、有计划、有针对性地进行培养。例如分低中高等层次分批培训,根据不同员工的意愿和特点安排实践,项目完成后进行考核总结等。相较于传统建设模式,EPC项目要求更高、收益和风险更大,因此就需要企业建立起与之相匹配的以项目为中心的企业结构和文化,以及正确合理的薪酬激励制度,促进企业发展和人才流动的良性循环。

结语:

通过开展EPC能够极大提升企业工程项目管理能力,从而为培育全过程工程咨询打下坚实的基础。而国内EPC的发展不仅需要完善各项配套制度,转变双方基建理念,更需要总承包企业从自身实际出发,通过内涵式提升和外延式发展,紧追大型国际工程企业的脚步,为中国工程走向世界建功立业。

参考文献:

[1]卢腾.浅谈设计院承担EPC项目的优劣[J].四川水力发电,2014,(s1).

[2]荣世立.改革开放40年我国工程总承包发展回顾与思考[J].中国勘察设计,2018,(12).

[3]秦瑜.设计院EPC总承包项目的造价控制[J].福建建筑,2010,(2).

[4]强健,曹伟新,祁峰,刘小勇.浅议以专业设计院为主体的EPC总承包[J].建筑经济,2011,(8).

作者简介:

鹿丹(1985.11-),男,汉族,陕西西安人,现供职于中煤西安设计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工程师,学士,长期从事火力发电和集中供热的设计咨询工作。

猜你喜欢

总承包设计院深度融合
设计院信息化建设与管理创新分析
如何在CAD中快速绘制颗粒分析曲线
以设计引领装饰工程总承包 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现阶段做好工程项目总承包管理工作的分析
论全媒体时代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深度融合
论合同管理在设计院中的应用
浅析地产开发过程中对土建环节的造价控制措施
火电项目EPC工程总承包的安全管理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