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山竹常见病害病原菌鉴定及防治
2020-05-13杨冬平陈兵
杨冬平 陈兵
摘 要:山竹是一种著名的热带果树。目前,我国山竹种植主要分布在海南南部地区,随着境外种苗大量引入,不规范的种植,多变的气候环境,导致山竹病害时有发生,严重威胁着山竹产业的发展。本文对海南山竹常见病害进行了调查,基本明确了海南山竹常见病害及其病原菌种类,并提出了一些防治方法,为海南山竹病害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
关键词:海南;山竹;病害;病原菌;鉴定
山竹(GarciniamangostanaL.),又名莽吉柿、山竺、倒捻子,是热带多年生常绿果树,属于藤黄科藤黄属。原产于马来西亚群岛,现在我国台湾和华南地区均有种植。目前,我国山竹种植主要分布在海南省保亭和五指山一帶,随着境外种苗大量引入,不规范的种植,多变的气候环境,导致山竹病害时有发生,严重威胁着山竹产业的发展。本文对保亭山竹标准化种植示范基地及周边果园进行了病害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海南山竹的主要病害有叶斑病、条溃疡病、藻斑病和青霉病等,在夏季持续阴雨天气时,以上病害发病率会大幅提升,均可高达75%以上。
一、山竹常见病害及病原菌鉴定
本次研究中先后采集了病害样本6次,对收集到的病害样本进行病原菌分离,共获得菌株50余株,经形态生物学鉴定出以下9种病原菌:胶孢炭疽菌、大径点霉、球黑孢菌、头孢藻属、青霉菌属、小孢拟盘多毛孢、拟茎点霉属、腐皮镰刀菌及尖镰孢菌。经rDNA-ITS序列比对分析鉴定出以下8种病原菌:球黑孢菌、尖镰孢菌、可可球二孢菌、腐皮镰刀菌、假可可毛色二孢、小孢拟盘多毛孢、胶孢炭疽菌及芒果球座菌。经离体叶片、活体叶片及枝条接种后,获得致病性菌株12株。
1.叶斑病。叶斑病是果树常见的病害,主要由于受到病菌的侵袭与感染,或者是植株缺乏部分营养物质导致。叶斑病病原菌在山竹叶片上滋生,新叶比老叶更容易受到感染。叶斑病初期只在叶片边缘形成淡黄色的细小斑点,后期随着病原菌的不断繁殖,叶面黄色的斑点逐渐扩大成褐色的病斑,在病斑内还会出现黑色的硬点。一个叶片上常有数个病斑,后期病斑易破碎穿孔,会引起叶片脱落死亡,最终影响山竹的生长与发育。
叶斑病病原菌鉴定,经对叶斑病病叶组织化分离得到胶孢炭疽菌、大径点霉、球黑孢菌、芒果球座菌4种菌,经过致病性测定,发现4种菌种均能引起不同症状的叶斑病。胶孢炭疽菌接种后病斑呈圆形或不规则形状,病斑边缘为黑褐色,病斑内部出现凹陷,后期可产生肉眼可病原菌。可在抽梢期喷洒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或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进行防治1000倍液。应及时剪去患病叶片见的小黑点,病健交界线十分明显,与采集样本的症状表现一致,可鉴定为山竹叶斑病,避免交叉感染。
2.条溃疡病。条溃疡病多发生于嫩枝的第一节和第二节。初期在果树幼嫩茎杆上出现一条黄色到棕褐色的线状痕迹,随着病害发展,线状痕迹所在部分的茎杆组织开始溃疡腐烂,并逐渐干枯凹陷,呈现出椭圆型或狭长的凹陷伤痕,伤痕周围组织木栓化。该病害发生在幼龄种苗时可导致整个枝条溃烂坏死,影响养分及水分的输送,导致幼苗枯死。
条溃疡病病原菌鉴定,经对患有条溃疡病枝条组织化分离得到小孢拟盘多毛孢、可可球二孢、拟茎点霉、镰刀菌等菌种。经致病性测定,小孢拟盘多毛孢引起的症状本次研究中采集到的山竹样本症状一致,可鉴定为海南山竹条溃疡病病原菌。可采用喷洒化学制剂药物的方法进行防治:取波尔多液硫酸铜0.5~0.8kg,石灰1~1.6kg,水100kg制成合剂;或取铜皂液硫酸铜0.25kg,松脂合剂1kg,水100kg制成合剂;或取浓度为0.4%的波美度石硫合剂、浓度为30%农用链霉素可湿性粉剂,1500倍稀释倍液等在山竹抽梢发育期和幼果期进行全株均匀喷雾,在增强山竹植株抗病能力及免疫力的同时,对条溃疡病实现有效防治。
3.藻斑病。该病害主要发生在老叶及成熟叶片上,初期呈现黄褐色针头状小点,随后形成直径为5~10mm的近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病斑灰绿色至黄褐色,病斑边缘稍隆起,表面有细条纹状的毛毡状物,即病原菌的孢子囊和孢囊梗等,发病后期病原菌穿透叶面,叶片两面均出现灰褐色坏死斑,严重时导致叶片提早脱落,影响树势,进而引起减产。一般在枝叶过密、通风透光不良,阴湿、生长势差的果树发生较多。
藻斑病病原菌鉴定,本次研究中从受害叶片上挑取了病原菌进行显微观察,根据观测到的病原菌细菌形态,结合相关文献资料,得出海南山竹藻斑病病原菌为头孢藻属。可采用在早春或晚秋发病初期,喷洒浓度为0.5%的石灰半量式波尔多液或浓度为的15%绿得保悬浮剂200倍液进行防治。
4.青霉病。青霉菌侵染山竹子叶片后,多在在叶片正面长出几个白色霉层,随后在其中部产生青色或绿色粉状霉层(即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但在病斑周围仍有一圈白色霉层带,随着病情加重,病斑扩散蔓延整个叶片,长满绿色粉状霉层,严重影响叶片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青霉病病原菌鉴定,本次研究中从受害叶片上挑取了病原菌进行显微观察,根据观测到的病原菌细菌形态,结合相关文献资料,得出海南山竹青霉病的病原菌为青霉菌属。海南地区长期阴雨天气、或者施用氮肥施用不当都会诱发山竹植株上青霉病害的发生。可以采用喷洒25%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喷洒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的方法进行防治。
二、结束语
在本次调查及研究中,共发现海南山竹常见病害有叶斑病、条溃疡病、藻斑病和青霉病4种,针对上述4种病害通过显微观察形态生物学鉴定、rDNA-ITS序列比对分析及致病性测定,鉴定出胶孢炭疽菌、小孢拟盘多毛孢、头孢藻属、青霉菌属分别为海南条溃疡病、藻斑病、青霉病及叶斑病的致病病原菌,并根据上述菌种及病害特征针对性的提出了一些防治方法,以期能够提升海南山竹的产量及质量。另本研究还发大径点霉、球黑孢菌、拟茎点霉属、腐皮镰刀菌、尖镰孢菌、可可球二孢菌、假可可毛色二孢、芒果球座菌等可引起山竹果树发生病害。在今后的研究工作中,项目组将进一步探寻各类病害的发病规律,分析各类病害的防治方法,为海南山竹病害防治提供更加真实、有效地科学依据,促进海南山竹产业健康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易杰祥,杨冬平,陈兵.山竹子建园与定植后的栽培管理[J].中国热带农业,2014,61(06):59-61.
[2]胡美姣,李敏,高兆银,等.热带亚热带水果采后病害及防治[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0.
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海南山竹病害调查及病原菌鉴定(项目编号:318MS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