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6S”管理在幼儿园的实践与思考

2020-05-13方芬

教师·中 2020年3期
关键词:行为习惯整理物品

方芬

摘 要:文章对“6S”管理在幼儿园的实践与思考进行了研究,简要地介绍了“6S”管理的内容和理念,详细地说明了“6S”管理在幼儿园中的整理整顿、定点定位、清扫清洁等实践过程,并阐述了其在幼儿园管理中取得的成效,如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等。

关键词:“6S”管理;幼儿园;幼儿教育

一、“6S”管理概述

“6S”管理来源于日本企业的“5S”管理,“5S”管理对企业中的每一位员工的日常行为提出了要求,使员工能够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从而提高其在工作中的效率和质量。“5S”管理中的五个“S”指的是整理(SEIRI)、整頓(SEITON)、清扫(SEISO)、清洁(SEIKETSU)和素养(SHITSUKE),“6S”管理在“5S”管理基础上增加了一个“S”,即安全(SECURITY),对“5S”管理进行了完善,其理念是效率化、持久性和美观感。

幼儿园对幼儿的管理,最主要的作用就是规范幼儿的日常行为,使其能够掌握日后生活中需要的基本技能,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每位教师对管理的标准都不尽相同,因此管理的效率和成果差异也较大,只有将管理标准统一,运用团队的力量,才能够更加简单高效地达到幼儿园的管理目标。而“6S”管理的主要功能就是帮助员工规范日常行为,并通过这种方法对员工的工作效率进行提升,使员工成为一个遵守规定、做事仔细认真、自觉维护工作环境、富有责任感的人。因此,无论是从“6S”管理的目的、理念还是内容来看,它都极其适合应用在幼儿管理中。

二、“6S”管理在幼儿园中实施的意义

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曾说过:“人幼年时期的行动会影响其之后的习惯,不同的习惯会对人的性格造成影响,而不同性格的人会拥有不同的命运。”我国教育家叶圣陶先生也说过:“教育就是帮助孩子在其年幼时期养成良好的习惯。”我国相关政策中也明确说明:幼儿园应该帮助幼儿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使其能够拥有基本的自理能力。由此可见,习惯的养成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性。“6S”管理的范围相当广泛,包括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以及安全六个方面,基本涵盖了幼儿园对幼儿进行的所有教育需要,能够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为幼儿未来的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6S”管理在幼儿园中的实践

(一)整理整顿

教师应该引导幼儿进行整理工作,使幼儿能够养成整齐摆放物品的习惯。为了让幼儿明白哪些物品是需要被整理的,教师需要对活动室中的物品进行区分,分为“有必要”和“无必要”两种,将有必要的物品留在原地,贴上标识,让幼儿将物品摆放到相应的位置。标识的内容应该根据幼儿的年龄来决定,要确保幼儿能够理解标识的意思。在开始实行“6S”管理模式后,教师需要对班级中的情况进行检查,找出整理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其进行整改。教师在检查的过程中如果发现了摆放位置错误的物品,可以在该物品上放置一个显眼的标志物,如红色的牌子,让幼儿能够发现问题,并及时整理。需要注意的是,教师不应该在发现问题后直接向负责该物品的幼儿问责,而是应该以一种温和的手段让幼儿明白自己的错误,并主动去改正。同时,教师应该对整理整顿中表现优异的幼儿进行奖赏,鼓励幼儿积极地进行整理整顿。除此之外,教师可以向幼儿展示活动室整理前和整理后的照片,使其能够在进行整理的过程中获得成就感。

(二)定点定位

想要让幼儿对物品进行整理,教师应该提供放置物品的地方。例如,教师可以用彩纸和木板或硬纸板制作出摆放文具用品的架子,让幼儿可以将自己的彩笔、橡皮泥、胶棒等文具分门别类地摆放好;或是将大型的硬纸箱改装成玩具箱,并在箱子的外部贴上相应的玩具照片,使幼儿能够迅速地找出自己想要的玩具,并整齐地摆放回去。这样可以使所有物品都能够分门别类地、有序地摆放在规定的地方,使幼儿园的环境保持整洁,让幼儿和教师都能拥有一个舒适的环境。教师可以带领幼儿以做游戏的方式来进行整理工作的练习,例如,准备四个箱子,分别在箱子外标明“文具”“玩具”“生活用品”“食物”,然后将彩笔、小熊玩偶、积木、苹果、毛巾等物品放在幼儿的面前,让幼儿对其进行分类。教师可以在这项游戏中加入比赛的元素,在幼儿面前放上相同数量的物品,看谁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准确无误地完成物品分类,并对获胜的幼儿进行适当的奖励。

(三)清扫清洁

因为幼儿年龄的原因,很多劳动都不能进行,但是教师依旧需要在适当的范围内锻炼幼儿的劳动能力,使其能够掌握基本的劳动技能。例如,每天担任值日生的幼儿需要对当天的卫生情况负责,但是其负责的应该是班级公共区域的卫生。此外,每个幼儿还需要负责自己位置上的卫生,地面上有垃圾要捡起来扔到垃圾桶。

教师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应该向幼儿灌输卫生理念,使幼儿能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在用餐、玩耍的过程中注意卫生。例如,幼儿在玩耍的过程中将手弄脏了,应该及时洗手;吃饭的时候将脸弄脏,饭后应主动去洗脸。帮助幼儿养成讲卫生的习惯是十分重要的,教师在教导幼儿洗手洗脸的过程中,需要对每一个幼儿的学习情况进行了解,如果有学习速度较慢的幼儿,教师应该手把手对其进行指导。在幼儿都学会洗手洗脸后,教师可以组织相关的活动,让幼儿进行情境游戏,锻炼幼儿独立盥洗的能力;也可以在游戏中增加“洗手绢”的活动,锻炼幼儿的自理能力。

(四)素质素养

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等一系列管理行为其实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幼儿的素质素养,使幼儿能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幼儿的生活技能,让幼儿学会整理自己的物品,成为一个讲卫生、做事有条理的人,使其在日常生活中能够认真对待每一件事,提高幼儿的素质素养。但是,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仍然不能放松对幼儿的素质教育工作。我国很多幼儿都是独生子女,在家中都是“小公主”“小王子”,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因此通常性格都比较霸道,一旦出现不顺心的事情就大声吵闹。教师在幼儿哭闹的时候不应该严厉呵斥,要温柔地安抚幼儿的情绪。但是在幼儿的情绪稳定后,教师应该向幼儿说明这种行为是不正确的,在对幼儿进行教育的过程中可以引用孔融让梨等小故事。

(五)安全安心

安全是幼儿园所有工作中最为重要的一点,只有在保证幼儿安全的前提下,才能够展开其他工作。幼儿园管理人员应该对园中的滑梯、攀岩玩具、秋千及蹦床等大型玩具进行定期检查,一旦发现玩具存在老化、破损等问题,要及时更换或维修,避免幼儿在玩耍的过程中出现安全事故。幼儿正处在活泼好动的年龄,在玩耍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磕磕碰碰,这是无法避免的现象,因此教师要及时为幼儿处理伤势。同时,在放学时,教师需要格外注意,防止幼儿被不怀好意的人接走。幼儿园校车事故是幼儿人身安全的最大威胁,幼儿园应该对校车的安全问题予以足够的重视,检查校车的情况,并对司机进行安全教育。

教师还应该在日常的教学中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让幼儿能够熟记自己与父母的姓名、家庭住址以及父母的手机号码,同时要知道如何拨打求救电话;让幼儿学会分享和爱惜玩具,以免其因为争夺玩具而出现打架的现象;帮助幼儿养成吃东西前征求大人同意的习惯,不能将从地上、桌子上捡来的东西随意放进嘴中;不能在吃东西的时候奔跑打闹;等等。

四、“6S”管理的成效

(一)有序管理,高效工作

實行“6S”管理,对所有教职工的日常工作进行统一规范,使教职工在工作中有相应的规章制度作为参照,能够明确工作中的重点,从而提高工作效率。这种管理方法能够在短时间内获得一定的成效,教师能够很快获得正面反馈,相应提高工作积极性。同时,在“6S”管理的背景下,幼儿也承担了一部分力所能及的事情,有助于缓解教师在工作中的压力,减轻其工作负担,使教师能够将更多的注意力投注到对幼儿的教育和照顾上。

(二)强化行为,优化习惯

实行“6S”管理,能够在幼儿园大环境的影响下强化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同时锻炼了幼儿的自理能力,使幼儿不再事事依赖成人,能够靠自己的能力完成一部分工作,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使幼儿获得成就感,建立起自信,能够自由地、健康地、快乐地成长。同时,将“6S”管理真正落实到日常的生活和教学中,能够对幼儿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其自觉规范自身行为,不断进行自我完善,进而养成良好的习惯

(三)全面检查,排除隐患

实行“6S”管理模式,使幼儿园的日常工作变得更加高效、有序,幼儿在日常的生活和学习中能够遵循相关的规章制度,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进而减少了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同时,幼儿园也对幼儿的安全问题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对幼儿园中的各项设施和建筑等进行了全面的检查,排除了园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关注管理中发生的每一件事,并从中找出管理方面存在的不足,及时进行调整,为幼儿提供了一个安全的学习环境。

(四)美化环境,提升形象

在实施“6S”管理之前,大部分幼儿并不注意物品的整理,玩过的玩具、用过的文具并不会放回原处,只是随手扔在一旁,需要教师进行整理,但是教师的精力有限,因此有时这种混乱的情况会持续一段时间,严重影响幼儿园内部的环境。实行“6S”管理之后,幼儿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会了整理文具和玩具,使幼儿园内部环境的整洁度和美观度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综上所述,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教师有足够的耐心,在日常工作中不断对其进行强化,并根据具体的情况对“6S”管理进行一定的调整,使幼儿能够从中受益,让其能够从小养成良好的习惯,为未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黎革霞.6S管理在幼儿养成教育中的应用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7(10):2.

[2]陈惠琼,曲正伟.“6S”在幼儿园管理中的运用策略与思考[J].赤子(上中旬刊),2016(16):217.

猜你喜欢

行为习惯整理物品
称物品
“双十一”,你抢到了想要的物品吗?
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的重要性
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探讨
谁动了凡·高的物品
高一零碎知识整理
整理归纳中渐次坚实
整理房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