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线上教学”的实践性思考

2020-05-13张海

内蒙古教育·综合版 2020年4期
关键词:线上教学线下教师

张海

近期在线听了几节以“班级直播授课和视频授课”方式的课,并与部分学校业务校长、教务主任、一线教师以“视频会议”方式进行了研讨。审视当下“线上教学”存在的一些区域性问题,引发笔者的一些思考。

一、“线上教学”的“脚本”是“硬核”

无论是“线下教学”还是“线上教学”,学习的主体都是学生,但“线下教学”是“教材、学生、教师”三者在教室或其他教学现场的一种动态的生成过程,是师生双方的互动过程,而“线上教学”的先天不足就是缺乏教师和学生的先天互动,学生的学习过程很难融入一个完整的课程体系中,也很难融入一个完整的课堂结构中。也就是说,学生只是知道“去哪儿”,对“怎么去”“到了吗”都很难测评。这就需要我们重新思考与整合教学内容和课堂时间,发挥线上与线下教学的不同优势,充分利用智能设备,增强课堂学习的交互性、合作性与探究性。 “线上教学”要以专业的态度来对待,借此契机提高教师必备的专业水平和应用网络信息技术的素养。

大家都知道,“线下教学”非常重视教学方案设计,“线上教学”更应如此。一部好的戏剧、电影、电视剧,必须具备好的脚本。教学方案好比一部电视剧的“脚本”,“脚本”设计好了,演员才能出彩,剧情才能扣人心弦,观众才有“追剧”的欲望,若“脚本”都没有设计好,我们如何去“演”,哪来的“彩”,又有谁去“追”?因此,没有好的方案,不可能有高质量的教学效果。然而,近期关于“线上教学”的讨论热点主要集中在技术方面,比如资源怎么找、视频怎样拍、PPT怎么插、如何连麦、如何截屏、怎样上传展示等等,我想这些条件应该具有,但不是必要条件。说到底,一堂好课,不论是线上还是线下,“‘脚本好才是‘硬核,才是必要条件”。

二、“线上教学”原则的构建

通过线上听课及与一线教师交流,我发现课堂主要存在几个现象:用课件展示解题过程或以讲述方式为主,教师说,学生听;以现成练习册或试卷串讲形式为主,缺少完整性,讲到哪儿由時间定;课堂上有反馈,只是单向的“会不会”“对不对”,反馈时等待时间过长(连麦、截屏等时间过长)等;通过网络平台播放现成的“微课”“视频”或教师示范的“朗读”“实验”“实物展示”等现代手段,能让学生直观体验,但缺少实践性的跟进,只是一看而过。通过以上的现象分析,我们要清楚:一是“线上教学”不等于把“线下教学”方式利用网络搬到线上;二是“线上教学”不等于专家讲座培训式学习;三是“线上教学”不等于教师电视播放式或“慕课”方式来让学生看、听。由此,构建了以下教学原则。

(一)课前准备少而精

“少”:是指规划的课堂时间,要比“线下教学”时间少;教学内容要少,一般针对这种短课时课程最好设计以教师讲透,学生学会一个知识点(群、小模块)为好。

“精”:就是在对典型问题的选编上、习题的配备上要精心考虑,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认知需求。所选的问题要有一定的基础性、综合性、启发性、代表性与典型性,要选择一些能“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能突出知识之间的内在关联性,问题之间的思维层递性。

(二)线上实施明而透

“明”:是指知识、方法、思维结构化呈现要清晰明确;学习的目标、重点要明确;提供给学生的学习指南、支持学习的技术条件要明确;提供问题解决、反馈的渠道要明确。

“透”:确保每个知识点(群、小模块)能在10~20分钟内讲清、讲透,突出知识结构、重点、难点,归出解题要害,纳出解题关键,提炼出解题规律、方法和思想。

(三)课后跟进评而析

“评”:利用各种网络平台和手段,课后及时跟进学生的学习效果,弥补线上不能及时反馈、评测的短板,真正实现线上、线下的“混合学习”。

“析”:利用各种网络平台和手段,收集有效数据,根据数据对学生进行归类分析。

三、完整精炼的教学过程构建

根据上述教学原则,构建完整的课堂教学过程。采用“导入—精讲—精评”板块式构建,课堂中的每个板块都要着眼于解决学习目标中的核心内容或某个问题,在教学过程要“一步一步地向前走”“一块一块地来落实”。这样的设计目的是为了杜绝串讲串问,克服碎问碎答。这需要教师根据学习目标,精选教学和训练的内容,并形成“块”状训练方案,进而有力地提高教师处理教材的水平。如:可以按“创设情境、导入问题—精讲点拨、解决问题—得出结论、开展评价”步骤设计,在方案设计中考虑好整个过程,规划好每一板块的教学时间,把教学内容与教学手段进行合理地链接后呈现给学生。

(一)导入

设计好课前的开篇语和能引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话题,可用问题、故事、歌曲、视频、情境图等导入,引出相关话题。

(二)精讲

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要围绕学生已有的知识、能力、经验、体验展开,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交流、讨论。设置能引发学生积极思考的问题,突出问题解决的过程。以递进性“问题链”为线索,进行探究活动。

(三)精评

精准确定学生的知识、思维发展点,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进而达到相应的能力目标。通过适当的媒体手段进行典型性反馈评价和个性化反馈评价,总结、反思、发现学生的问题,找到解决方案,促进学生的发展。

四、“线上教学”方案设计的要点

(一)以“课件”为载体的在线直播方式

1.课前准备。

(1)新授课在研读课标、整合教材内容的基础上,画出一个单元或模块的知识结构图。清楚内容呈现的逻辑方式,如:“概念—性质—应用”;复习课根据思维导图,要选择重难点知识、重要考点。知识点多的单元,要按照一定逻辑分割成小节知识点(群)进行规划设计;根据知识结构图把零散知识进行整合,以便于学生理解和应用的方式呈现出来。如:可以把例题、习题转化为一个具有探究性的问题等。

(2)根据学生的知识、能力、经验、认知心理等设定学习目标,让学生清楚地知道学习的重点在哪里,要怎样进行学习,学习到何种程度。

(3)根据学习目标选取适合的内容,制作课件或选取合适的课件素材。制作教学课件时应注意两点:

一是能用图的就不用表格,能用表格的就不用文字。图片必须和课程内容有关,不能为了放图而放图。

二是如果没有可用的图或表,就尽量将文字分成条目,最好控制在5行以内,切忌一大段文字堆砌在一起。

2.线上实施注意点。

一是明确学习要求,学习活动用到的条件需提前准备(学具、智能工具的简单操作等),学哪些内容,如何反馈等。教师、学生都要清楚知道重点学什么,如何在线上学习,如何进行反馈评价。

二是尽量减少讲的时间,减少说(解)题过程占用的时间。如在线学习时,学生自主性增强了、互动性差了,那就多设计探究性问题,多开展提炼方法、规律性的学习活动,少一些在线低层次交流。线上教学结束后,布置针对目标的检测题,可以不当堂反馈,利用作业群进行反馈。

三是问题引领学生思考,克服“线上教学”教师只是利用幻灯片播放解题过程,学生没有思考、反馈的余地。

3.课后跟进。

一是课后要分层次布置适量的作业进行练习巩固。

二是通过平台及时批阅,发现问题,做好归因。

(二)以试卷或练习册为载体的在线讲评课方式

1.课前准备。

一是把一个单元(模块)中,学生在平时作业或考试测试反映出来的易错、易混、易掉进陷阱的题提炼出来。

二是把提炼出来的题按基础性、综合性、拓展性进行归类,设置对应问题。

三是根据学情和内容设定学习目标,弄清“到哪儿去”的问题,包括“学什么”“怎样学”“会了吗”。这与线下的目标还是有区别的,是一个包括网络技术在内的学习路径的规划。

2.线上实施要点。

除了明确学习要求、学习活动用到的条件准备(学具、智能工具的简单操作等)、学哪些内容、如何反馈等,还要把选好的问题或练习题写在白板之上(或能够把字体放大的工具上),便于学生产生可视性,引发视觉感应。

(三)以“微课”“小视频”为载体的线上学习方式

1.明确活动要求和学习活动用到的条件准备(学具、智能工具的简单操作等)。

2.教师直播“演示”或看某段“微课”“小视频”后,要有思维性问题跟进,如:“你发现了什么?”“还有其他办法吗?”“由此你想到了什么?”一分钟头脑风暴活动,也可以线下形成综合性作业,教师跟进评价,展示作品。切忌“凑热闹”“看新奇”“走過场”等,“凑”后不知干什么,“看”后不反思、不实践,“走”后没感觉的应付现象出现。这样会直接影响学生、家长的情绪和对线上学习的看法。

随着中小学“开学”,人们对“停课不停学”的讨论热情转到了线上教学。其实,无论是“线上教学”还是“线下教学”都离不开教师必备的专业技能支撑,包括以下两点。

一是教学语言的修炼。“线下教学”要修炼教师的语言,简单明了,指向性要强,富有启发性;“线上教学”的这项技能更应加强。线下课堂教学,我们还要克服“即时性问题”,克服“碎问碎答”,即“会不会”“会了吗”“回复一下”“对不对”“会读了吗”等等;“线上教学”更要克服这些问题,多设计一些能引发学生思考的问题。

二是实践活动设计技能的提升。所设计的活动、操作、综合实践(阅读综合训练)要求和路径要清晰且有思维含量。特别是教师自己制作的“微课”,录制的“小视频”要规划好活动或操作路径、呈现方式等,要有思维可视化、图示化,能激发学生想象、联想。这些都是 “线下教学”或“线上教学”方案设计中必修的技能。故此,在 “线上教学”实施的过程中,方案设计是“硬核”。

猜你喜欢

线上教学线下教师
最美教师
COZMINE线下集合店
传统线下与直销模式孰强孰弱?这家动保企业是这样看的
从“偶然”的疫情大爆发到“必然”的线下线上教学结合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线上教学发展状况与虚拟社群维持策略探析
高校室内设计基础课程混合式教学探讨
“密室逃生”线下扩张
圆我教师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