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颜色”专项习作评改教学实录及评析
2020-05-13叶大仁杨丽君
叶大仁 杨丽君
一、聚焦文题——让题目亮起来
师:同学们,还记得上周我们写的作文吗?
生:记得,写《乡村美景》,我写的是乡村的田野。
师:乡村田野你也会写,真有才。这位女同学,你写了什么?
生:乡村果园。
师:你很勤劳,很善于观察。她给作文取的题目是《乡村景色》。这个题目你感觉如何?
生:不太好,感觉范围太宽泛,没有落脚到果园。
(师出示:《果园,你好!》)
师:这篇的作者在哪里?原来是你。请作者来朗读。
(生朗读)
师:你真棒,题目读起来有节奏感。再美美地读一遍吧。
(生齐读。师出示:《浪漫的花海》)
师:作者在哪里?请你读一遍。
(生读)
师:是男孩子写的吗?请男孩子一起朗读。
(生读)
师:真了不起,为男生争光了。这两个题目非常好,适当运用拟人,感觉就不一样了。有的同学定题要么是《乡村景色》,要么是《美丽的田野》,没有新鲜的感觉。老师以前教过的班级也写过这样的作文,你们想欣赏他们的作文题目吗?
(师出示:《颜色交响曲》《乡村变“脸”记》《颜色,你真靓啊!》《花的团聚》《颜色也疯狂》《颜色的快乐》)
师:欣赏完了这么多好题目,再给你一次机会,给自己的作文重新命名。如果你觉得自己的题目已经很棒了,也可以不用修改。
(生用一分钟修改题目,师巡视。)
生:我原来的题目是《乡村美景》,改成了《颜色大会战》。
师:真棒。原来的题目给60分,现在可以达到100分了。
生:我原来的题目是《美丽的乡村》,改成了《颜色,也很快乐》。
师:嗯,拟人的味道,读起来富有美感了。
生:老师,我没有改,我的题目是——《人·地·色》。
师:你的题目很有新意,“人物、土地、景色”处于并列地位。这种形式与众不同,太有创意了。“题好一半文”,相信你的作文也一定写得很有趣。
二、捕捉颜色——让颜色靓起来
师:取好题目得50分,还有50分哪里来呢?当然是内容。写颜色,会观察、会思考、会联想,颜色就写得丰富多彩。观察颜色高手很会捕捉颜色、产生联想。不善于观察的人就是“观察一下写一下”,挤牙膏似的。请问,我们班的观察高手是谁?
(师出示学生姓名,指名该生大声读出自己的名字。)
師:你的名字真好听。大家认为她读得怎么样?
生:她读得很好。
师:这是对你的鼓励。来骄傲地读一读你自己的作品吧。
(师出示:瞧!那儿的枫叶有的是火红的,有的是深绿的,还有的是橘黄的。这三种颜色十分协调,组成了一幅唯美的画卷。——姜秭萌)
师:掌声送给她!不仅人长得萌萌的,写得萌萌的,读得也萌萌的。找一找,萌萌句子里的颜色在哪里?
生:火红、深绿、橘黄。
师:真好!一起朗读这些颜色。
(生齐读)
师:其实,观察颜色是一瞬间的事情,整幅画面落入你的眼眶。可是萌萌会把颜色一一分解。分解后的颜色,我们给它一个名字。把萌萌的颜色放进句子,一起朗读。(板书:颜色多)
(师出示:远远望去,就像是花的海洋。花坛的左边有一块绿草地。春天一到,小草就争先恐后地探出头来。你看,像是一条柔柔的大绿毯。草地的左边还有一个大池塘,大池塘里有很多小鱼在里面游来游去。——王曼)
师;请你来读读,能找到表示颜色的词语吗?
生:绿草地、大绿毯。
师:表示颜色的词语你找得很准确。请问,你还有什么发现吗?
生:我还发现,王曼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小草争先恐后地探出头来。
生:我还发现了比喻——远远望去,就像是花的海洋;你看,像是一条柔柔的大绿毯。
生:如果把“大池塘里有很多小鱼在里面游来游去”改为“大池塘里有很多小鱼快乐地游来游去”就更生动了。
师:你们明亮的眼睛多么善于发现啊!要使文章吸引人,除了写出丰富的色彩之外,还要展开丰富的想象,巧妙地使用一些修辞手法。
(师出示:葡萄圆圆的,和桂圆一样大小。没有成熟的时候,葡萄皮是绿色的。绿得发亮,像一颗颗晶莹剔透的翡翠。葡萄成熟了,圆滚滚的,胖乎乎的,像一颗颗紫红色的玛瑙。——李亮生。)
师:请同学们快速找一找,能找到哪些表示颜色的词语?小作者还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我们来比赛,十秒倒计时,开始!
生:绿色、紫红色。
师: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呢?女生说。
生:运用了对比和比喻的修辞手法。
师:刚才我们欣赏了这段话,精准地捕捉到了葡萄的颜色和形状,这样的文字有画面感、色彩感。能发现别人句子里的颜色不稀罕,自己会捕捉才是真本事。我们一起来试试。
(师拿出课前准备的几种水果,让学生仔细观察,捕捉到颜色后写下来。五分钟后,朗读交流,写在黑板上。)
师:看黑板,一共有几种颜色?你打算写哪一种水果?运用哪些修辞手法?
生:我写芒果,一共写了四种颜色,运用了两个比喻。
(师板书:青青的、橙黄色、黄澄澄的、黑斑点;像是涂了一层蜡;像胖月牙形。)
师:我们通过自己的眼睛,发现了多姿多彩的颜色,把它们放在作文里,文章就有色彩了。
三、学会取舍——让作文活起来
师:我刚才巡视,读了你们的作文,发现很多句子写得非常好,但总觉得有些不舒服,一起来看看。
(师出示:未成熟的香蕉是青青的,青绿青绿的;成熟的香蕉就不同,黄澄澄的,很黄很黄,横着放像一座拱桥,倒过来像一艘弯弯的小船。用手一摸,嘿!滑溜溜的。从香蕉的根部把皮剥开,香蕉皮变成了花瓣,香蕉果肉好像变成了花蕊,呈乳白色,果肉中还有许多小黑点,就像一朵朵小梅花。)
师:什么地方有问题?
生:“青青的,青绿青绿的”意思差不多,用一个就可以了。
师:对啊!不要把颜色硬往文章里塞。
生:还有,“黄澄澄的,很黄很黄”。用一个就可以了。
师:这些颜色是多余的,可以去掉。我们描写颜色时注意不要重复。
师:你们真厉害,发现描写重复内容时,如果可用可不用,就不要用了。同学们,今天,我们知道了写作文要取个好题目,有个性的题目;要捕捉到颜色给文章带来的美,忘了可以回想,可以模拟。回去后,请大家再读读自己的作文,用今天学到的办法修改,增加几个贴切的表示颜色的词语,加一个颜色词语就加5分,看你的作文最后能得多少分。下课。
【评析】
大家知道,小学生作文离不开作前指导。当作文写完之后,是不是就完成了呢?其实,我国自古以来就有“文不厌改”之说,写任何文章,从选材到进入整个写作过程,都要不断推敲、润色、修改。“好文章是改出来的”,这话有一定的道理。学生在习作中出现的问题五花八门,我们在上习作评改课时总想一并解决,显然这是不现实的,教师应该进行必要的“取舍”。如何真正落实“以学定教”,抓住学生习作中亟待改进的点进行深入浅出的指导,这是提高“习作评改课”有效性的关键。一味地追求面面俱到的作文评改课实效性并不强,而应该根据习作特点以及学生习作实际,聚焦学生习作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找准切入点层层突破,把握写作脉搏,最终开出“教学的良方”。
一、精选,内容落在关键处
“描写颜色”专项习作教什么?如何评?这是摆在教师面前的一道难题。
叶老师这节评改课,顺着这样的思路设计了三个板块:一是赏识个性化的题目,二是点赞并捕捉颜色词语,三是删除不必要的颜色词语。其中,学生分解、捕捉颜色词语是核心环节。
二、给力,写作落在点子上一节课不能全部“治好”。怎么办?研读一下写作清单,权衡一下学生能力,选择最要紧的先教。
叶老师面对学生没有丰富的想象力、写得不具体时,不责骂,而是选择了“捕捉分解颜色”这个写作技法。教学中,出示学生写的句子,寻找表示分解颜色的词语,揣摩用词的精准。学生看得见,找得着,顺势让学生写身边熟悉的事物,让学生捕捉颜色。有了前面的铺垫,学生趣味盎然,一下子就能找到分解颜色的词语。想学生所想,急学生所急,这样的教学才能出彩。
三、赞赏,评改的添加剂
写作最需要得到别人的激励,当作文不断被否定,学生会逐渐丧失写作的兴趣和自信。
赞赏就是鼓勵,能给学生的写作兴趣和信心加油。因此,当让学生修改自己的题目时,他们兴趣非常高,改出来的题目比原来有个性。在“捕捉颜色”环节,叶老师出示学生的句子,让学生大声朗读,表扬读得好、写得好的学生,学生听了喜滋滋的,都愿意参与到课堂中来。
赞赏是评改指导的催化剂。要让学生明白,挑出自己文章中的缺失并改正,是对自己写的文字负责,更是每一个写作的人应该具有的态度。而教师对学生的作文,更负有指导、批改、治疗的责任,关键还在于教师要有激励意识。学生作文不完美,才需要不断地指导和鼓励。
(作者单位:广东深圳市光明区爱华小学/广东深圳市光明区教育科学研究中心)
责任编辑 田 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