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核心素养导向下的作文教学积淀人文精神实践探究
2020-05-13李开琼
李开琼
高中语文核心素养导向下的高中作文教学积淀人文精神实践探究对处在一线的语文教师来讲意义非凡。那么,学生通过什么途径来积淀人文精神呢?通过实践探究,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主要采用如下途径。
一、学生多途径积淀人文精神
(一)学生课前5分钟自由播报积淀人文精神。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引导学生走进生活、观察社会、体悟人生,形成乐观开放、乐于竞争与合作的人生态度;确立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能动性与创造性。课前5分钟自由播报有学生自行确定主题,然后查找资料制作成PPT播报,播报的内容多元化,形式多样化,且要有自己的感悟、认识。这就督促学生必须走进生活、观察社会、体悟人生,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能动性与创造性。
(二)学生通过阅读积淀人文精神。首先高质量、有效的阅读能提升人生境界,将真善美广植人心,在潜移默化中积淀人文精神。其次课外阅读是开放的,使学生的思维向课外延伸,潜力和视野向课外发展,拓展学生理解和运用文学语言的机会和实践领域。
(三)学生通过社团活动积淀人文精神。具有丰富的人文精神的语文教育内容,是不能通过灌输强加给学生的,而要通过学生的亲身实践内化为健康的心理品格,转化为良好的行为习惯。这种实践内化的过程就是体验。以学生自己的身份、自己的视角去参与体验,感受参与的真实、快乐、辛劳,从而获得真情实感。
二、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挖掘教材中的人文精神
让学生在设定的情境中去体验,让学生在实际情境、模拟情境或情境想象中体验情感。
比如《蜀道难》的教学,引导学生联系课本,联系生活,畅谈自身对人文精神感悟和体会,并让学生在教学互动环节中展现自身文学素养,激发了学生对人文意识话题的探究兴趣,培养了良好的写作思维。课文中体现了李白热爱自然,热爱生活,不畏艰险的人文情怀。学生通过这次课堂学习,初步感悟了人文精神的内涵,拓宽了写作思维。
三、开设“诵千古诗词,扬中华美德”的讲座积淀人文精神
中国是公认的诗歌的国度,优秀的古典诗词是中华民族文化精髓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璀璨明珠,引导学生在感悟中华诗词魅力的同时,不断积淀自身的人文精神,培养自身的良好写作思维。比如进行了主题是《婉约柔美中的铮铮铁骨——浅谈李清照诗词中的家国情怀》,以时间为线向学生讲述婉约词人李清照诗词的特点及她的人格魅力。
四、举办以“诵千古诗词,扬中华美德”为主题的校园诗词大赛积淀人文精神
我校举办这次诗词大会,正是为了让学生在浩瀚的诗词海洋中,滋养欣赏美、
创造美的精神,培养浓厚的家国情怀,激发学生的读书热情,培养学习、积累古诗词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绪,弘揚民族精神,传承文化文明。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巧妙地引导学生在感悟中华诗词魅力的同时,不断积淀自身的人文精神,培养自身的良好写作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