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欧·亨利:写我所经历的一切

2020-05-13盒饭君

课堂内外(初中版) 2020年3期
关键词:索尔短篇小说亨利

盒饭君

“作家”二字,仿佛带着不可接近的神圣光环。但生活又曾轻饶过谁?

欧·亨利本名叫威廉·西德尼·波特。他喜欢将笔墨对准小人物,写美国的市井生活,写平凡人的温情与苦难,字里行间尽是荒诞、幽默、脑洞大开,虽然古怪却又在情理之中。

欧·亨利短暂的一生,写了近三百篇短篇小说,一部长篇小说。他的高产,得益于他也过着自己笔下所写的生活——心酸、悲凉。

欧·亨利的父亲是一名医生,沉迷酗酒,生活混乱。母亲在他三岁那年,因肺结核去世。贫穷成了他童年最大的底色,读完高中,他就被迫辍学,在叔叔的药房里做一名药剂师。这份工作卑微又无聊,可生活所迫,他一干就是五年。

后来,他来到得克萨斯首府奥斯汀,在那里,他做过歌手、戏剧演员、药剂师、绘图员、记者,他的生活一直都没稳定下来。

在奥斯汀,他遇到了年仅17岁的阿索尔·爱斯蒂斯,那段时间或许是他一生最单纯美好的高光時刻。欧·亨利在爱神的左右下,为她唱了两年小情歌。阿索尔参加完中学毕业典礼,便迫不及待地冲向教堂,在牧师的见证下同欧·亨利结了婚。

婚后,他们的生活虽然清贫,却是幸福的。在妻子的鼓励下,欧·亨利很快就发表了自己的文字。似乎遇见阿索尔就耗尽了他所有好运,第二年,他的儿子在襁褓中早天。家庭的重担让他不得不放弃写作,谋求更稳定的工作。

欧·亨利自小就梦想着成为画家。他在银行做出纳时,常常沉迷于绘画,遭到很多顾客投诉。更没想到的是,联邦银行检查员发现他负责的账目出错,他不得不辞职,离开银行。而那一笔丢失的钱,也成为欧·亨利人生的伏笔。

离开银行后,他办过杂志,在报社做过记者。生活刚有起色,便收到法院传票,他得为银行工作的失职受到审判。他无法想象自己身陷囹圄的生活,便逃跑了。这场本来并不严重的诉讼,因为他的逃跑性质变了。他在逃跑那段时间写下自己唯一的长篇小说《白菜与国王》。

听闻妻子肺结核缠身,病入膏肓,欧·亨利不顾一切赶回奥斯汀,等待他的是重病的爱妻,以及拎着手铐的警察。在岳父的保释下,他陪伴妻子走完最后的旅程,而后锒铛入狱。

他一边在监狱服刑,一边开始写小说。脑海里尽是自己在银行的工作经历,逃亡的感受,以及生活中那些卑微的甲乙丙丁。他把他们写成故事,嬉笑怒骂,荒诞不经,就好像自己被上天捉弄的人生。他不想让女儿知道自己在服刑,也怕别人因为他是犯人,而拒绝自己的作品。于是,以“欧·亨利”为笔名的小说不断发表,引起读者的关注。

欧·亨利狱中表现良好,提前出狱。年届不惑的他,看透生活的本质,执笔便是悲凉。这时,他已经失去最初的创作热情,更多是因为家庭责任。他不得不每天写作, “一篇小说一旦开了头,我就非得一口气写到底不可,要不然就再也写不下去了。”

压抑的生活,无处排解的情绪,让他写下《麦琪的礼物》《警察与赞美诗》等名篇,可他也如他父亲一般染上恶习——酗酒、赌博,迟到的幸福被他挥霍一空。他一周六天都在酗酒,然后用一天匆匆写下小说,交给杂志社发表,这样的生活一直持续到他被酒精带来的疾病夺去生命。他死后声誉日隆,可这一切都不再与他有关。

欧·亨利

标签|悲惨的囚徒小说家

作品|《麦琪的礼物》

《警察与赞美诗》

《最后一片叶子》

成就|“世界三大短篇小说之王”

欧·亨利23岁时,认识了17岁的阿索尔,追球她两年。阿索尔中学毕业那天晚上,便和欧·亨利双双跑到教堂去结了婚。阿索尔的母亲本想让她嫁给有钱人,没想到她嫁给了欧·亨利这个穷小子。

欧·亨利因为一技之长在监狱里当上药剂师。服刑期间,为了维持女儿生活,他开始认真写小说。他向女儿谎称自己在外地做生意,并以“欧·亨利”为笔名发表作品,笔名为法国药剂师艾蒂安-欧西安·亨利的缩写。

常年酗酒、劳累、无节制地生活,让他身体严重受损,加上第二段不幸的婚姻,他在写作最后一篇短篇小说《梦》时病倒了,几日后便死于酗酒带来的肝硬化。《梦》是他的转型之作,可惜并未写完。

精读《警察与赞美诗》

《警察与赞美诗》与其说是欧-亨利在直接批判警察以及警察所代表的“公正”,不如说是他笔下的苏比六次惹是生非,终于在赞美诗的影响下决定改邪归正,却被警察逮捕的戏谑与荒诞。他正是通过这样的荒诞去探寻故事背后的东西。尽管欧-亨利曾说,他写小说的目的是“供读者消遣”,但从苏比这样一个落魄者的遭遇,我们可以看到一个下层人在那样的时代背景下正在经历什么。小说的结局越是荒诞,故事核心思想越值得回味。

一张枯叶飘落在苏比的膝头。这是杰克·弗洛斯特的名片。杰克对麦迪逊广场的老住户很客气,每年光临之前,总要先打个招呼。他在十字街头把名片递给“露天公寓”的门公佬“北风”,好让房客们有所准备。

点评:杰克·弗洛斯特是霜冻( Frost)的拟人化称呼。在欧·亨利的小说里,育大量比喻、拟人、夸张的修辞手法运用范奉。这里看似是北方主动送来消息,其实是苏比通过北风感觉到冬天的聊步,做下了要去监狱的决定。

他瞧不起慈善事业名下对地方上穷人所作的布施。在苏比眼里,法律比救济仁慈得多。他可去的地方多的是,有市政府办的,有救济机关办的,在那些地方他都能混吃混住。当然,生活不能算是奢侈。可是对苏比这样一个灵魂高傲的人来说,施舍的办法是行不通的。从慈善机构手里每得到一点点好处,钱固然不必花,却得付出精神上的屈辱来回报。真是凡事有利必有弊,要睡慈善单位的床铺,先得让人押去洗上一个澡;要吃他一块面包,还得先一五一十交代清个人的历史。因此,还是当法律的客人来得强。法律虽然铁面无私,照章办事,至少没那么不知趣,会去干涉一位大爷的私事。

点评:这段话,是整个故事进行下去的推动力。为什么苏比不去救济所,通过他的视角,我们可以看到所谓“慈善事业”,列底是怎样的存在,通过这样一个切p,去窥探苏比所生活的大环境是一个怎样的社会。

街对面有家不怎么起眼的饭馆。它投合胃口大钱包小的吃客。它那儿的盘盏和气氛都粗里粗气,它那儿的菜汤和餐巾都稀得透光。苏比挪动他那双暴露身份的皮鞋和泄露真相的裤子跨进饭馆时倒没遭到白眼。他在桌子旁坐下来,消受了一块牛排、一份煎饼、一份油炸糖圈,以及一份馅儿饼。吃完后他向侍者坦白:他无缘结识钱大爷,钱大爷也与他素昧平生。

点评:欧·亨利再次运用拟人的修辞,将会钱比喻成一个人。而且“他无缘结识钱大爷,钱大爷也与他素昧平生”前后两司,是把一件事进行了反复的说明,起到了很好的强调作用。

两个侍者干净利落地把苏比往外一叉,正好让他左耳贴地摔在铁硬的人行道上。他一节一节地撑了起来,像木匠在打开一把折尺,然后又掸去衣服上的尘土。被捕仿佛只是一个绯色的梦。那个岛远在天边。两个门面之外一家药铺前就站着个警察,他光是笑了笑,顺着街走开去了。

点评:奉段连续运用多个修辞手法——一个比喻是把苏比摔倒在地爬起来的动作,比喻成本匠在打开折尺,可见他摔得不轻。马上又紧跟另一个比喻,被捕的渴望就像是一个无法实现的梦。再是一个夸张,岛上监狱和他之间的距禹,就像远得在天边一样无法接近。

群文荐读

《马克·吐温中短篇小说选》

马克·吐温文笔幽默,充满讽刺意味,通过批判丑恶来实现情感表达。这对欧·亨利的小说创作有很大启发。本书收录了《竞选州长》《百万英镑》《田纳西州的新闻业》等代表作。

《莫泊桑短篇小说选》

欧一亨利式结尾——“意料之外,情理之中”,就是受到莫泊桑的影响与启发。奠泊桑小说构思别具匠心,情节多变,对世态人情刻画深刻。本书收录了《羊脂球》《项链》《我的叔叔于勒》等代表作。

《契诃夫短篇小说选》

契诃夫认为“天才的姊妹是简练”,他的小说极度简练,能言简意赅地把人物和生活细节描绘出来,并从中融入社会内容和情感表达。本书收录了《变色龙》《套中人》《小公务员之死>等代表作。

猜你喜欢

索尔短篇小说亨利
怎样写短篇小说
找找看
南非萨索尔公司宣称在莫桑比克南部近海发现石油
大公鸡亨利
寻找初恋(短篇小说)
法国:短篇小说ATM机
索尔·贝娄创作中的“大屠杀”阴影及其反思
索尔·贝娄作品中的圣经原型解读
亨利.摩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