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蓝墨云班课平台以学生为中心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究

2020-05-13刘永明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20年8期
关键词:混合式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

摘要: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和普及应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目前高职教育的要求,如何提升当代高职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已是摆在高职教育者面前的一个难题。该文提出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利用“蓝墨云班课”平台,基于“混合式学习”理论,打造“以学生为中心”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应用于高职教育中,从而促使传统教学模式改革,也是对当前高职教育的一种尝试。

关键词:蓝墨云班课平台;以学生为中心;混合式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20)08-0135-03

1 背景

随着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社会对技术型、专业研发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高技能人才在我国产业结构调整、提升企业竞争力等方面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今年4月国务院发布了《高职扩招专项工作实施方案》,高职扩张100万人,目的是通过高职教育向社会输出更多高技能人才,为中国的经济发展提供足够的人力资源支撑。鉴于此大环境下,如何响应国家号召,改变过去传统式“以老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他们的参与度,由被动学习变主动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进而为社会输出高技能人才,成为了高职教育者值得探究的一个难题。

目前的高职学生以“00后”为主,他们乐于接受新事物,思维活跃,依赖智能产品。因此,我们可以借助移动互联网技术,培养高职学生信息化环境下的自主学习能力,通过“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把传统教学优势与网络教学资源进行融合,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实现学生的学习方式的转变,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

2 混合式教学模式概述

混合式教学,就是把在线教学和传统教学的优势结合起来的一种“线上+线下”的教学模式。通过两种教学组织形式的有机结合,可以把学习者的学习由浅到深地引向深度学习,自主学习[1]。但混合式教学并不是一个新生事物,在20世纪80年代就早已出现,只是由于当时中国的信息技术不完善,网络不发达,所以这种教学模式还未普及。可是随着科技的进步,混合式教学已成为眼下热门的教学模式,受到越来越多关注与研究。混合式教学模式,体现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明确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坚持“以学生为中心”进行课堂教学。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师的角色发生了改变,从传统的知识传播者转变为辅助学生学习的服务者,但教师的主导地位并没有改变,教师还是处于组织、引导、启发和监控学生学习的主导地位,為学生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他们主动参与学习,以此提升学习效率[2]。 混合式教学模式的优势有:1)创新教育理念,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观点,学生角色由被动变为主动,成为教育的“主角”,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2)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便利的学习工具,学生获取知识的时间已不再局限于上课时间,学习时间碎片化。3)借助互联网技术,学生学习不再局限于教室内,只要有网络,随时随地可以学习,将课内与课外联系起来,形成立体多维的学习空间。4)“互联网+教育”时代,可以对学生实现多元化考核,更加便捷、客观、准确,同时也促使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动态地修改教学设计,进而提升教师的教学质量,保证教学效果。

3 蓝墨云班课平台简介

目前,我国高校使用的网络教学平台主要有:中国大学MOOC、篮墨云班课平台、THEOL网络教学综合平台、得实网络教学平台、智慧职教云课堂、学堂在线等。

SPOC(Small Private Online Course,以下简称SPOC)又被称作“私播课”,即小规模在线课程。它是哈佛大学继MOOC之后提出的一个新概念,SPOC是指使用MOOC的技术平台和教学手段,进行授课的校内课程。免费的蓝墨云班课是一个非常优秀的SPOC平台,它是借助移动互联网技术开发的一款APP软件(同时也有PC端),是专门为开展混合式教学而研发一款辅助教学工具。

蓝墨云班课平台功能全面且操作简单。教师根据课程创建班级,创建班级后平台会自动生成邀请码,学生通过邀请码加入班级,从而组成一个云班课。通过蓝墨云班课平台,教师就可以轻松管理班级并开展教学活动。1)能高效完成课堂考勤工作,设置不同的签到方式和签到时间(手势签到、密码签到,课前签到、课中签到、课尾签到),准确掌握学生的考勤情况,为综合评价学生提供数据基础。2)能组织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教师可以在课前通过蓝墨云发送课程通知、推送音、视频资源、PPT课件和发布作业等;课中利用蓝墨云组织各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如头脑风暴、举手、抢答、选人等;课后还可以使用该平台和学生互动交流。3)能高效反馈学生的学习效果,对学生学习进度、成效的评价实时跟踪评价,还可以把数据导出为报告,便于统计。4)它是采用移动云技术,对学生和教师全免费。

4 基于蓝墨云班课平台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

4.1 构建原则

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构建是在深度分析学生学情和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基础上,借助移动互联网技术,整合“线上资源”和“线下教学”的优势,创新教学方法,提升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具体构建原则如下:1)要从学生能力需求、教学过程出发,针对教学目标及学生学习目标制定各阶段的教学设计;2)要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将信息手段应用于教学中,提高教学效果;3)要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4)要重视师生之间的交流,鼓励小组协作交流,强化竞争意识,提升学生协作能力[3]。

4.2 混合式教学模式教学实施过程设计

课前是知识传授的主要阶段,教师将教学目标、学习任务以及重点、难点等内容发布给学生,让学生先预习。教师需要依据教学大纲和学情分析将准备好的学习资料、教学视频和教学课件上传到蓝墨云课堂平台,并通过消息推送功能,告知学生预习。教师在蓝墨云课堂平台中可以设置每项任务的经验值,从而激发学生获得更高的经验值的动力,进而让学生积极完成相关学习任务。教师利用平台功能查看每个学生完成的情况,给学生一个客观的评价。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利用蓝墨云课堂平台的线上讨论功能,当学生对课前知识学习中遇到困难时进行讨论,这样可以增强教师与学生间互动、学生相互之间互动,这种交流互动可以减少线下课堂教学时间。

课中是知识内化的主要阶段,在混合式教学模式下,教师在这个阶段的角色发生了转变,转变为“引导者”角色[4]。在这个阶段,教师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精心设计,组织好课堂教学活动,才能确保混合式教学顺利实施。首先,教师可以借助蓝墨云班课平台的测试活动,对学生课前预习知识内容掌握情况进行测试,学生登录APP就可以快速答题,教师可以根据答题结果快速统计,比较客观地了解学生学习的难点,从而进行针对性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其次,教师针对测试结果,将疑难问题利用蓝墨云班课平台呈现,有目的地讲解,初步解决学生的疑惑。之后,再通过具体案例,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思考,促进学生互相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解决问题的能力[5]。最后,教师再通过蓝墨云班课平台布置针对性的练习,进行强化训练,消除学生的知识盲点、疑点和误区,教师可以实际情况进行个别辅导。

课后是知识巩固的主要阶段,也是知识延伸的阶段。教师可以利用蓝墨云班课平台的布置作业活动,布置多样化的学习任务和拓展训练。学生利用平台上的补充资料,让学生深入学习,巩固课中学习的知识点。当学习遇到困难时,学生可以在平台上向教师、向同学提问,增强互动,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61。

4.3 创新评价机制

混合式教学模式由线上线下教学活动组成,分别承担着不同的教学任务,所以传统的评价机制不再适合这种教学模式。因此我们要创新评价机制,不仅让学生的“线上活动”得到客观评价,也让学生的“线下活动”得到准确评价,所以采用多形式化的评价机制对学生进行综合性评价。利用蓝墨云班课平台的考勤统计、活动参与度、任务完成情况收集等方式,实现对学生的过程评价,通过平台的数据来评价学生更客观。同时,借助蓝墨云班课平台,还可以实现学生对学生、学生对教师的评价,让学生参与到评价工作中,提高评价方式的多元化与合理性。期末时可以通过测试对学生进行考核评价,检验学生掌握课程知识程度。最后把学生过程考核评价、个体评价、考核评价综合起来,按比例组合成该学生这门课程的最终评价。这种评价机制能够使学生能够发现自身的不足,并改正自身存在的不足,进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7]。

5 保障措施

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构建,不仅要把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还需要人力、物力、配套资源等多方面的保障,才能保证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实施。

5.1 基础设施保障

混合式教学模式依赖于智慧学习环境,借助移动互联网技术,构建互联互通、灵活开放的网络平台,有助于混合式教学的开展。混合式教学就需要网络环境的支持,包括网络设备、网络平台、智能产品等。加快智慧教学环境构建,加快智慧校园建设成为教育信息化改革重要趋势,因此混合教学模式实施的保障,也是教育信息化改革的必然要求。[3]蓝墨云班课平台的云技术,提供了一个开放、共享、通畅的教学资源网络,为混合式教学模式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并且其全面的功能也有利于混合式教学的实施。

5.2 人员保障

网络技术人员是混合式教学模式稳定运行的关键。网络技术人员应具备快速恢复网络能力,保證智慧学习环境正常运行,从而为混合教学模式平稳运行提供技术保障。

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实施,首先教师要与时俱进,要树立“线上+线下”的混合式教学理念,更新教学理念,提高教师信息化水平,包括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与信息化技术处理能力,增强教师运用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教学能力。这就需要学校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同时,教师在混合式教学中不能缺位,在实施过程中要线上和线下优势,扮好导演角色,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5.3 配套资源保障

混合式教学模式需要大量案例、网络资源、视频等资源的支持。教师要从人才培养方案着手,结合课程的岗位目标和教学内容,以教学需求为切入点,整合现有的教学资源,建成具有专业特色和教学水平的优质在线开放课程资源,通过混合式教学的在线课程平台,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开发满足混合式教学模式的配套资源,包括:教材、课程介绍、教学大纲、教学日历、教案或演示文稿、重点难点指导、作业、参考资料目录和微课程、教学案例、专题讲座、素材资源、音视频文件等。所以就要组成教学资源小组,分工合作完成资源收集、整合、开发配套资源,最终得到丰富优质的教学资源。

5.4 反馈机制保障

完善的反馈机制是混合式教学模式高效性的重要因素。混合式教学对学生评价提出新的要求,对学生的评价从原先单一考核形式转变为多元化、多层次、动态性的评价。在学习过程中,教师收集学生活动信息(活动参与度、考勤情况、作品效果等),通过收集的数据对学生进行多元化、多层次、动态性评价打分。同时,在期末时对学生进行总结性评价,可以以测试、考核或其他形式,检验学生阶段性成果。完善的反馈机制可以使学生得到更全面、更详细的评价。

6 结束语

混合式教学模式结合传统教学及线上教学的优势,很大程度上体现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有效地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教师借助蓝墨云班课平台可以轻松有效地管理班级,通过其全面的功能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通过其后台数据分析,能够掌握随时学生的学习情况,以便动态改进教学设计和教学内容。因此,基于蓝墨云班课平台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混合式教学模式为我国高职教育提供了新思路,值得广大高职教育者一起探讨。

参考文献:

[1]百度百科,混合式教学[EB/OL]. https://baike.baidu.com/item l%E6%B7%B7%E5 %9%8 8%E5 %BC% 8F% E6%95%99% E5 %AD%A6/10707974?fr=aladdin.

[2]吴晓明.混合式教学模式在高职信息化教学中的运用实践尝试[J].课程教育研究,2018(47):218.

[3]康伟,赵鹏飞,龚新.智慧教育背景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研究[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8(12):1-4.

[4]刘永明.“互联网+教育”背景下“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以平面设计课程为例[J].职业,2018(26):31-33.

[5]靳宁,“以学生为中心”课前课中课后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构建——以大连东软信息学院《综合商务英语》课程为例[Jl.现代交际,2018(21):43,42.

[6]蒙思颖.基于移动网络终端平台的大学英语混合教学模式研究[J].成都工业学院学报,2018,21(4):64-66,93.

[7]陈文静.互联网+下职业教育混合式教学模式创新措施探究[J].电子世界,2018(24):82-83.

【通联编辑:谢媛媛】

收稿日期:2020-01 -25

基金项目:2018年全国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研究会项目:“互联网+教育”背景下以学生为中心的计算机公共课程“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法实践(项目编号:2018-AFCEC-012);2018年广东省信息技术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教学改革项目:基于蓝墨云班课下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平面设计与制作》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XXJZW2018018);教育部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指导委员会2018-2020年度信息化教学研究项目:“互联网+”环境下软件类微课的设计与应用研究(项目编号:2018LXA0034);广东环境保护工程职业学院院长基金科研项目:环境大数据采集共享云平台的研究与设计(项目编号:K620518122012)

作者简介:刘永明(1983-),男,广东南雄人,讲师,硕士,主要从事计算机应用与计算机网络方向研究。

猜你喜欢

混合式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
混合式翻转教学模式对高职院校外语师资的要求及建设策略
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媒体广告制作》课程中的应用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
辨析判断“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标准应是教学质量
“以学生为中心”理念下的大学图书馆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