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文:我与学生共建的“牧歌田园”

2020-05-13陈琳

中国教师 2020年5期
关键词:史记语文老师

陈琳

福建师范大学附属中学语文教师。2019年,被评为福建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十佳青年教师”。2018年,在第二十届全国新概念作文大赛中,指导学生荣获全国一等奖。《高中文言文教学中“审辩式思维”运用—以鸿门宴为例》在福州市中学优秀教育教学论文评选中,荣获高中语文学科一等奖,出版个人专著《高中生应知的传统文化常识》《高中议论文写作思维导练》。

“语文这门学科是希望你用它的‘无用之用去擦拭掉自己生命里的功利与浮躁,它能教会你用那些伟大的作品与心灵去窥见自己的浅陋与卑微,然后让自己活得更坚韧、更崇高、更坦然。”李晟如是说。

2006年,李晟考入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汉语言文学系,本科毕业后,又被保送至本校的教育学部,师从著名学者王本陆教授,继续攻读课程与教学论专业硕士。李山老师的“中国文化概论”、康震老师的“唐宋诗词研究”、王本陆老师的“教学论”……对于大学曾经上过的课程与授课教师的名字,李晟如数家珍,已经毕业8年的他仿佛昨日才刚刚迈出大学校门。他至今记得课间自己与李山老师在教八楼前,因为对商鞅这个人物的评价问题激烈争论;记得送康震老师回家,一路无拘无束、谈天说地;记得在王本陆老师的读书会上频频发问,王老师不厌其烦地为自己解答,并总能给自己带来新的认识和思考。

“‘学为人师,行为世范这句话当时不过是一句令人懵懵懂懂的校训,现在确是令我愿意为之践行一生的承諾。这要感谢我的老师们,我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并愿意为学生付出一切,都是因为他们。”李晟说。

一、在师生共建中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语文是一门师生共建的学科,这也是我这两年才慢慢领悟到的。语文老师要敢于放手发动学生的力量,让他们爱上语文的关键是让他们在学语文的过程中,自己动手来获得满满的成就感。现在想起来,刚入职时未免太过自信,总是希望自己来把控一切,其实这么做不仅是不信任学生,无形中也是在否定学生,同时剥夺了学生创造的机会。其实学生总能给老师带来惊喜,就看你会不会引导了,”在采访中,李晟对笔者说,“语文老师要做思想的启迪者、实践的引领者,而不是知识的搬运工。”

激发学生去主动创造,关键在于创设具体的学习任务。李晟每节课都会给学生一个五分钟左右的演讲展示机会。“任务是有具体要求的,让学生动起来不等于老师缺位。”他会事先为学生设定本学期的演讲主题,演讲时还要搭配PPT进行展示。如本学期演讲主题是“每日一言”,每位学生选择一则名人名言进行评述。要求评述内容包含以下三点:名言原文及出处;本句名言的核心内涵;你赞同名言中的观点吗,为什么?请阐明你的态度及看法。学生演讲结束后,李晟会在课堂上发动其他学生来进行互评。“这是一个很好的作文素材积累的过程,一人一则名言,我执教的两个教学班相互交流,就是一百一十则名言,这又是一次很好的写作锻炼的机会,学生不仅要写,还要说,说完还要改,而这反复打磨出来的优秀文稿又能成为很好的教学资源。一举数得,语文难道不应该这么教吗?”李晟笑着说。

在他的语文课上,学生“做中学”的机会还有很多。他会利用学校丰富的图书馆资源以及每周一节阅读课的机会,每学期开展一项阅读探究活动。如本学期阅读探究的主题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习。学生从他规定的四个主题中自由选择其中一个,以小组合作的方式来完成一个小课题研究。这四个主题分别是“《论语》:先贤哲学中的做人与做事”“《左传》:记言记事的艺术欣赏”“《战国策》:乱世中的士人群像与游说之风”“《史记》:传记文学中的人物塑造与悲剧精神”。学生通过自主选择、自由讨论,确定小组的研究课题,之后充分利用图书馆资源大量阅读相关文献,最后不仅要提交一份1000字的个人研究心得,还要以小组的名义提交一份不少于3000字的学术小论文。

“他们应该从来没想过语文还有这么多事情要做。当然,开始的时候那是怨声载道,毕竟是孩子嘛,”李晟露出一丝微笑,“我要做的就是让他们因恨生爱,要让他们看付出的心血没白费,不仅有做、有学,还有得。成就感要以可见的形式让他们看到,这本由学生自写、自编、自主设计、自己出版的刊物《穗语》,就是很好的证明。”他手里拿着那本文集,心中充满了自豪感。

看着这本《穗语》,笔者明白了,原来学生对于语文的热爱就是在点滴之中凝聚起来的。翻开《穗语》,看到李晟执笔写的序言中有这样一段文字:“就这样不知不觉中积累下来,全班同学一个学期合计写作文章600余篇,其中文笔优美、思想深邃的佳作不下100篇……不知不觉之中,我们收获了如此之多的‘麦穗,而这一粒粒的‘麦穗不就是从我们平常一点一滴积累而来的吗?其实,学生何尝缺乏创造力,并非不会写作,身为教师的我们是否首先应该有一点信心,是否应该反思我们给学生提供写作的机会了吗?”

这些“麦穗”,在未来,可能会创造出更令人不可思议的奇迹。

二、从文化经典里汲取诗意的灵魂

从刚成为教师到现在,李晟一直在坚持做一件事情,就是带着学生共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经典篇目。

《论语》《孟子》《韩非子》《左传》《战国策》《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从先秦到唐宋,只要是感兴趣的图书,他就会带着学生一起读。

“你问为什么要带学生读文化经典,其实很简单,就是喜欢。因为自己喜欢,所以读得最多,研究得最深,这些文字里有太多能击中你心灵深处的东西了。有时我读完后不能自抑,有太多的话想要表达,自然就迫不及待地想和学生分享,想找他们聊聊,这大概就是当老师的‘职业病吧。”李晟笑着说。

当然,其中读得最多的是《史记》。如今,“《史记》今读”已经成为学校最热门的校本课程,每次选课都是“秒杀”。为什么是《史记》?他谈起自己初为人师时,就憋着一股劲—要让学生爱上语文。李晟认为,语文老师应该有“一技之长”,要有那么一两项绝活,是那种可以把学生“摁”在自己的课堂上的东西。

一个人的阅读经历决定了他整体生命的精神高度,特别是青少年时期的阅读尤为重要。语文老师有责任将学生带入文化经典的世界中。没有经典滋养的生命,它的灵魂是黯淡无光的。

“你看看项羽,争天下,他是一个失败者,可败也败得那么精彩、坦然,一个充满悲剧色彩的失败英雄让你看到的是对生命中某些价值信念的坚守,远比世俗成败来得重要。你再看看荆轲,什么叫义无反顾,什么叫士为知己者死,有些东西就是能超越生死,超越古今。司马迁是在用生命写作,我们也应该用生命阅读,否则真对不住这些先贤。这些人身上的价值,难道不是我们民族核心价值的一部分吗?书读了还是没读,真的是不一样的。”

“那你觉得你的课让学生体会到了你所说的这些了吗?”笔者问道。

“這个我说了不算,给你看看学生是怎么说的吧。”李晟拿出了之前学生的读书笔记,这里面记录着学生听课后的感想。

通过文章,我们了解了历史上的人物,他的性格、品质,也激发了我们对《史记》的兴趣,一行行文言文不再那么晦涩,仿佛只要我们用心,就能走进那个故事、那个年代。

《史记》中的《魏公子列传》让我们感受到了中国文学的精彩,与不可比拟的前人智慧。老师语言诙谐幽默,把无忌给讲活了,让无忌并不是只存在《史记》中,而是与我们同在。这种跨越时空的独特魅力,也只有李老师能和我们分享。我十分期待再上他的课,感受这并不仅仅只是知识,而是一种素养和能力的提升。

“有时候,老师只要看到学生给你写的一些话,就会觉得这辈子没白活。”李晟此时有些动情地说道。

任职以来,李晟认为,自己获得的荣誉与成就,其实绝大部分都应归功于自己的“良师益友”们。“其实自己真的很幸运,无论是原先的求学路上,还是现在身为人师后,都能遇到良师益友。”他说,求道之路不必踽踽独行,而是与志同道合的伙伴相伴前行,实在是人生的一件幸事。福建师范大学附属中学这所百年名校为他的成长搭建了最好的舞台,语文组的杨建成老师、林维武老师、王云慧老师、谢亚丽老师、刘兵华老师的指导,为其成长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谈到对自己未来的期许,李晟说:“我很喜欢电影《死亡诗社》中的一句台词—Let it fill your soul。希望通过我的教学让语文的诗意充满学生的灵魂。”每一颗心都需要爱、宽容、理解,每一个孩子都来自纯净无邪的地方,永远都应该是人间万分疼惜的珍宝。 诗意长存,远方不远。笔者希望李晟好好呵护自己对于语文教育的赤子之心。

(作者单位:福建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责任编辑:李莎

lis@zgjszz.cn

猜你喜欢

史记语文老师
漫画史记
漫画史记
漫画史记
漫画史记
老师,节日快乐!
老师的见面礼
六·一放假么
我的语文书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