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将研究课内容转化为论文

2020-05-13宋世云

中国教师 2020年5期
关键词:教育实践

宋世云

【摘 要】关于中小学教师是否应该做研究、如何做研究的问题一直是人们争论不休的问题,往往也是很多教师无所适从的问题,其本质在于如何理解教师专业化以及如何找到专业化发展的最短路径。本文指出研究课与论文的本质特征和内在关联都具有创新性和实践性,提出了将研究课内容转化为论文的可行性、必要性及思想方法、操作步骤。

【关键词】教育实践 教师研究 研究课 研究论文

关于中小学教师是否应该做研究、参与研究的价值,很多人一直有不同的看法,争论的核心就是中小学教师是否有必要做研究,其实这也是我们一般意义上所理解的教师要做“教书匠”还是要做 “教育家”的问题。如果说“教育家”不是人人都做得了的,那么做“教书匠”至少是人人应该避免的。其实,在“教书匠”和“教育家”之间,必须有一个“过渡地带”,那就是—教师要做研究者。如果不鼓励做研究,教师是不可能“一步登天”由一个普通教师变成“教育家”的。假使承认这个逻辑,那么鼓励中小学教师做研究就成为必须,也成为必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66年10月在法国巴黎召开了一次关于教师地位的各国政府间特别会议,会议通过的《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提出:“教师在履行职责上享有学术自由,尤其是教师有资格对适合学生的教具及教法做出判断。所有教师都应认识到自己的职业地位很大程度依赖于自身,应努力在一切工作中都达到尽可能高的水平。”[1]如果将基础教育看作一项专业工作,那么,鼓励中小学教师做研究也成为必然要求,否则其专业地位无法保障。

那么,既然“中小学教师是否应该做研究”越来越容易达成共识,争议的焦点就成为“中小学教师如何做研究”。申请各级各类课题当然是一个途径,但对于初学研究者未免过于“高大上”,甚至缺乏信心。笔者提出一种基于中小学教师日常实践的“微研究”,就是把研究课内容转化为论文。这应该是所有教师都触手可及的目标,也是年轻教师走上研究道路的第一步。

一、为什么研究课内容可以转化为论文

教师是传授知识、传递幸福的人。每一节用心准备的课都是教师智慧的结晶,是教师为学生创作的“产品”。教师不断备课、上课,为学生提供精神营养,促进学生生命健康。课堂教学的质量是一位教师的“门面”,通过教学设计与实施达成教学和育人效果,是教师工作的核心竞争力。如果说常态课是教师给学生提供的“家常菜”,那么研究课则是教师锐意探索的“特色菜”。研究课代表教师不断进取、大胆创新的基本理念,也是教师实践探索的勇敢尝试,是教师表现教育思想的重要契机。

研究课是什么?研究课一般是带有实验性质的探索性研究。每一节研究课,教师都会有一系列的想法和意图,而不仅仅是某一个点上的创新,更不是东施效颦的模仿,它一定有教师在若干方面深入而独到的思考。

研究课不是什么?研究课不是普通的公开课,因而不是为了让别人“串门”,不是为了开放而开放;研究课也不是示范课,因而不是架在神坛上的课堂,教师完全可以放下思想包袱;研究课不是观摩课,不用担心别人是否认可、是否得到好评,因而研究课更能放得开、接近理想的教育。

研究课和论文有什么关系?示范课和观摩课可能是经验的集成,而研究课的本质应该是教学创新。教学创新的维度包括创新思想、方法、策略、教具、模式等。没有创新的课不应叫研究课,研究课应该是具有学术追求的、代表了一种主动探索精神的教学品质。研究课作为若干课型的一种,是最有可能转化为论文的,因为论文的本质也是创新,在这方面二者“距离最短”。

教育事业的复杂性以及对科研型教师的呼唤,使得“科研兴校、科研兴教”成为一种共识。在中小学教师中,人人做课题是不太现实的,但是研究课应该成为一位教师做好本职工作、追求专业精进、培育研究意识的行动起点。

二、为什么要将研究课内容转化为论文

第一,将研究课内容转化为论文,是每位教师都可以做到的。如果说示范课通常是特级教师、骨干教师、学科名师才有的展示机会,那么研究课则属于“寻常百姓家”。把自己的教育经验写成论文,并不是名师的“专利”,而是每位教师都可以“跳一跳摘到的桃子”。将研究课内容转化为论文,是教师专业上的自我修炼,是不必依赖于向外界争取而自己给自己创设的成长契机。

第二,将研究课内容转化为论文,是教师经验传播的最佳途径。课堂是教师最重要的作品,教师上一节研究课,听课者数量有限,即使同步播放视频,传播范围也有限,传播时段受限。如果能把研究课内容变成论文,其教学创新的思想可以传播的范围更大、传播的距离更远、受益的人更多。在“去中心化” “教育智慧众筹”的时代,研究课是一种值得关注的课程类型,将研究课内容转化为论文的意义更为突出。

第三,将研究课内容转化为论文,是教育思想提炼的重要形式。一节亮点频出的研究课,听课人所理解的内容,大都停留在浅层次的认识上,一般是现场感觉很好,在40分钟听课时间内也来不及思考太多,听完课,离开现场,思考也就停滞了。将研究课的设计思想、实施流程、策略意图、评价激励等,转化成具有普遍意义和教学规律的论文,这些教学的新思想、新手段、新策略就会固化下来,而且在写的过程中,研究思路会进一步澄清,教育观念、教学主张会进一步明确,教学思想的深度会进一步得到发掘。

三、如何将研究课内容转化为论文

論文的三要素是论点、论据和论证。一篇论文的核心论点就是文章的标题或主题,分论点就是论文的小标题,论据就是这节研究课,论证就是充分地阐述研究课这样上的缘由。

一是从研究课的核心思想中凝练出论文题目。研究课渗透的创新思想和意图有多个方面,可以综合概括,也可以以一两个方面为主导加以提升。教学实施过程也必然围绕着一些重要思想和理念加以落实,因此,可以将此种思想作为论文的核心思想。

例如,北京市第一〇一中学陈默老师上了一节关于古代中国绘画的美术鉴赏研究课“《韩熙载夜宴图》鉴赏”。在这节课上,陈老师一改常态课中以教师讲、学生听为主的模式,采取了多种教学策略,运用了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对于鉴赏的兴趣和专注程度。为此,陈老师以此研究课为例写成的论文主题确定为“多角度鉴赏传达丰富的意蕴”,这个题目既抓住了中国画鉴赏的重点是把握“意蕴”,又明确表达了该论文讨论的重点是教学策略。

二是根据研究课的系统要素确定论文结构。论文题目是一篇论文的思想核心,也可以说是总论点。在论文各部分构成中,每一部分结构还要有分论点,多个分论点共同支撑起总论点。各分论点之间可以是并列关系,也可以是递进关系。将研究课内容转化为论文时,对每个分论点的论述,可以看作从研究课中找出某个突出点进行阐述的过程。论文结构中的分论点确定,一般落在方法、策略、技术、手段等中观层面,这也是承上启下的作用所在。

还是以陈默老师的“《韩熙载夜宴图》鉴赏”一课为例,教师精心设计了导入环节,设置了贯穿一节课的问题串作为主线,还一改往常教师主讲的局面,设计了自主鉴赏和小组合作交流的环节。在导入鉴赏后,教师还安排了学生表达的环节,让学生运用诗歌、散文、杂文等形式,写一篇感怀评鉴类文章,抒发自己与这件作品相遇的感受,以此启发学生探讨中国传统书画遗存的当代价值。这是美术鉴赏的深度思考,也为学生今后继续学习作了思想方法的铺垫。

本节课还有一个创新性教学策略就是加入了学科阅读环节,既有视频,又有画面细节鉴赏,还有背景性文字资料,各种教学手段的综合运用,调动学生多感官开展鉴赏学习。

基于以上对这节课各部分结构的分析,陈老师确定了论文的分论点,其基本结构为:

多角度鉴赏传达丰富的意蕴

一、简洁导入,快速抓住学生的兴奋点

二、读图、读书、读文本材料穿插进行

三、层层递进的问题紧紧抓住学生的疑点

四、小组合作交流,在鉴赏中取长补短

五、走向深度学习,留住学生鉴赏中的感受

从上述文章的一级标题五个方面可以看出,这篇论文提出的五个分论点在结构上是并列关系,从这些概括和文章具体分析中,可以再现这节美术鉴赏课的思想精华,也能给读者带来一些普适性的策略和方法借鉴。

三是选取典型策略方法作为论据,完成论证过程。有了总论点、分论点和若干不同层面的论据,要完成论证,就是将观点和事实、经验、做法“组装”起来的过程。论证就是具体而微、援引细节、说服人的过程。这个论证过程主要的表现就是有逻辑性的表达和好的措辞。

陈默老师的研究课主要教学策略就是引导学生多角度、充分地进行审美鉴赏,那么读者可能会疑惑,这样做有什么必要吗?又有什么好处?陈老师首先交代了这样做的必要性。

在海量图像充斥视野的今天,学生读图往往不够深入。一幅图像,快速扫一眼就说看见了、看完了。看似简短的奥斯卡获奖动画,学生看一遍就说明白了,面对提问却什么也答不上来。走进博物馆,东看看西看看,转一圈下来,其实没看出什么。美术鉴赏就是要培养学生慢看的习惯,艺术审美需要让眼睛慢下来。今天的多媒体技术可以让古代绘画流动起来,特别是中国古代卷轴画,高清画卷在电脑大屏幕上放大并徐徐展开,学生可以近距离看见许多细节,这是几十年前连想都不敢想的事。这节课我运用了多种视听手段,引领学生从多角度,运用多感官进行鉴赏。

陈老师在论述“读图、读书、读文本材料穿插进行”这一分论点时,从两个角度加以说明。一是“用视频再现灵动的图像”,二是“用文本材料激发学生思考、鉴赏”。这两者的作用是不同的,前者让学生有基本的感性认识,后者让学生加深理性认识,调动的是视觉、听觉,促进事理联系、思维拓展、深度学习。这是在“读图、读书、读文本材料穿插进行”教学策略指导下,采取的具体而微的教学手段与方法,以此为基础完成这一部分的论证过程。

四是审视通篇逻辑严谨性,修改润色论文细节。论文的写作动机常常始于表达欲望,因为头脑中有很多想法,不吐不快。其实写作是一个不断澄清思路的过程,有时候我们开始动手写的时候,不见得把“写什么”“怎么写”都想得很清楚,而是在写的过程中逐渐清晰的。因此,笔者主张想写的时候就随手写,想到多少就写多少,可以运用头脑风暴的方法,把想到的内容都写出来,然后再根据一定的逻辑“合并同类项”,分论点、小标题整合的同时,对论据材料进行精选,去掉可有可无的内容,使文章越改越严谨。

一篇文章的质量取决于选题重要性、观点新颖性、结构合理性和逻辑严密性,满足了这些基本要求,剩下的就是修改潤色了。遣词准确、文句凝练、文质兼美,能够提高文章可读性。当然,完美的论文是不多见的,对于初学者来说,能够做到选题新颖、结构完整、论述充分就已经不错了。

讲课好的教师有千百万个,但能写好论文的教师并不多。从研究课到论文,只有一步之遥。作为一线教师,每天在课堂上,会有很多的惊喜和发现,将其记录下来,并与同行分享,也是师者的一大乐事。

鉴于很多教师对写论文有误解,甚至是害怕写论文,笔者从研究课入手,采用“自下而上”的策略,打消教师“论文高不可攀”的念头,没有一开始就告诉教师写论文应该如何去查阅文献、寻找理论。但有一个事实是不争的,即凡是专业性强的工作,经年累月的奠基是不可或缺的,有所谓“一万小时定律”之说,教育实践研究也是如此,将研究课内容转化为论文,为我们提供了写作的素材基础。观点的提出一方面有赖于个体独特的实践经验,另一方面也需要教师关注其他学者的研究,甚至援引别人的观点论证自己的观点,使读者信服。因此,阅读教育理论专著、教育期刊论文是必不可少的,将研究课内容转化为论文的过程,也应伴随着文献查阅和教育理论学习。

一旦教师克服了“知难而退”的心理并行动起来后,就解决了主体的积极性问题,教师发自内心地想写论文,这是最重要的,至于怎么写、写成什么样,反倒是易于解决的问题了。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的幸福道路上来。”从研究课到研究论文,这是中小学教师必经的一条专业发展之路,也是一路采撷、一路收获的幸福之路。

参考文献

[1] 万勇.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J].外国教育资料,1984(4):1-5.

(作者单位:北京市海淀区教育科学研究院)

责任编辑:李莎

lis@zgjszz.cn

猜你喜欢

教育实践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实践与探索
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关系之我见
何谓教育理论联系实践
大班幼儿感恩教育实践与探讨
对高校传统音乐教育落实到教育实践的思考
顶岗实习支教学生评价问题探究
关于聋哑家庭幼儿的教育实践与反思
高校图书馆开展新生入学教育实践
学前教育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对策分析
公有云平台在信息学科教育实践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