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化下的养老社区设计浅析
2020-05-13施勇
施勇
【摘要】市场化养老是社会养老体现中重要组成部分,养老社区的设计与建设必须跳出传统思维,激发更具开放性的讨论和合作模式。
【关键词】市场化养老;客户导向;空间环境;组织结构;文化属性
1、前言
养老地产常常被认为是一个福利性的慈善事业。这里我们要区分开养老保障性需求和市场化需求。市场化养老是社会养老体系中重要组成部分,与福利保障性养老在土地供应,资金来源,养老体系上都有很大区别 。养老作为一个巨大的社会公共保障问题,没有一个国家能够仅靠政府自身的力量来解决,即使是高福利的西方发达国家。今后的养老必将是推向市场化的一个进程。这一点从国家的养老服务体系政策就可以得到充分的体现,十二五养老产业规划“9073”政策的含义:90%的老人在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支持下通过家庭照顾养老,7%的老人由社区提供日间照料和托老服务,3%的老年人入住养老服务机构。
随着中国人口红利的消失,中国经济及财政进入低速增长周期,养老等公共服务设施很大程度要依靠市场的介入,政府会留给社会大量的发展空间。国务院公布的《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明确,到2020年全面建成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功能完善、规模适度、覆盖城乡的养老服务体系。同时,《意见》提出将开展公办养老机构改革试点,有条件的地方可以把面向社会提供经营性服务的公办养老机构转制成企业,并鼓励民间资本通过委托管理等方式,运营公有产权的养老服务设施。
2、养老社区设计思路
在此前提下,养老社区的设计与建设必须跳出传统思维,激发更具开放性的讨论和合作模式。以下几点对于设计策略层面的思考,不仅仅是对现状的被动应对,更应该看作是面向未来的积极尝试。
2.1客户导向与客户参与
当下的养老社区设计流程中的利益相关方主要是投资方、建设方、设计方和运营方,投资回报优先、成本优先、效率优先等观念是控制整体项目发展的主导因素,对于使用者——老人的关注主要停留在被动型的需求满足层面上。使用者在项目进程中的缺位状态可能导致项目缺乏视角完整性和市场的应变能力。
因此,一种基于使用者视角的设计方法显得尤为重要,旨在保持一种以客户——老人为核心的设计价值观。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中时刻保持与老人的“共情”能力,从“观察者”转变为“参与者”。对于各个利益相关方,可以寻找合适的时机进行基于老人视角的项目路演,也可以邀请老人代表参与讨论,甚至共同寻找富有创意与成效的解决方案。
2.2更加“包容”的设计
设计的包容度是为了适应更广泛的用户生活习惯。一个“宽容”设计理念下的养老社区,良好的无障碍设计是重要的基础。但一个出色的无障碍设计,不仅仅是简单的扶手加坡道,它首先是一个连续而完整的系统,其次还需要针对不同的使用习惯和空间特点做出多种的应对策略。
此外,一个“宽容”的养老社区,需要赋予生活空间更多的多样性、灵活性与成长性。多样性的空间环境的营造是提供更具个性化服务能力的基础,它让用户具有了更加多元的选择可能。但任何针对功能空间的提前设定都会在运营阶段接受现实的挑战,空间被闲置或者不足的现象几乎比比皆是,所以让空间具有一定的灵活性或者弹性是具有非常现实的价值。我们往往会在不同的功能空间之间设置“缓冲区”,留出成长的空间;或者采取“通用空间”的设计手法,实现不同应用场景的切换。
2.3鼓励独立生活的空间环境
传统的养老服务与空间设计主要围绕如何“帮助”(helping),我们提倡这种理念可以逐步向“支持”(supporting)转变。支持型的设计理念在于鼓励老人尽可能的独立完成动作,由被动的接受帮助变成更加积极自主的生活方式。这就激发我们重新思考例如服务空间与被服务空间之间的关系,无障碍设计的介入程度等问题。
与此相关的理念也包括“就地养老”(Aging in place)的方式,它也是居家养老方式在养老社区的一种延伸。尽可能让老人在熟悉的生活环境里老去,减少不必要的环境改变。因此需要做出更加“包容”的环境设计,也对运营管理提出了全新的挑战。
2.4“村落”视角下的空间组织结构
当下的养老社区更像一个封闭管理的生活小区,公共配套设施集中布置,空间形态相对单一,造成老人每天“会所”与“家”之间两点一线的生活方式。
我们提出用“村落”的视角来组织社区的空间和功能。村落,特别是中国的传统村落具有以下几个典型特点:明确的领域感,相对模糊的社区边界,多层级的公共空间形态,自发形成的非正式的交往空间,与自然的高度融合,稳定的邻里关系,强烈的集体意识等等。
由此带来我们对养老社区的全新思考。我们能否创造更加丰富的空间组织结构,提供更加丰富的生活体验;能否将服务设施从会所里面解放出来,呈现“集中+分散”的分布状态;能否重新定义社区的物理边界、社会边界与经营边界。这种类似城市设计视角的方式不仅仅针对大型的社区,对小型养老机构内部空间组织也有深刻的启发作用。
2.5地域特点与文化属性
关于地域特点的设计表达不仅仅体现在对区域的气候条件、周边环境、本土建造工艺及材料的尊重,也是对本土生活方式的尊重。同时对于老人来说,这更是一种对他們熟悉的生活经验的延续。我们经常会尝试去寻找每个项目所在地的典型社交场所与形式,广东的早茶文化与茶餐厅,成都的棋牌文化与茶馆,东北的洗浴文化与公众浴室,上海的西式社交与咖啡厅等等。当然,对于老人宗教信仰的尊重与设计响应也是一个重要的课题,除了在社区内设计不同的宗教集会场所以外,甚至可以想象一种专门针对共同宗教信仰人群的老人社区形式。如果从共同文化或者宗教背景的人群的视角出发开展设计,必将迎来更具特征与创新性的养老社区形式。
结语:
我们处在一个时代变革的大背景之下,国家提倡的开放包容的核心价值也必将渗透到未来我国养老社区的设计中,我们也必将用更加包容的心态来迎接多元社会的机遇与挑战。
参考文献:
[1]费孝通.乡土中国[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4。
[2]余原鹏.养老地产开发与运营模式解析[M].化学工业出版社,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