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通信系统信息安全探讨

2020-05-13杨金玲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20年8期
关键词:防护技术通信系统网络通信

摘要:通信系统飞速发展,已经渗透到现代社会的方方面面,成为人们日常沟通交流必备。新的通信技术也不断迭代更新,包括移动通信、计算机网络通信、卫星通信等。其中以互联网通信技术最为发达和常用,每天海量的信息在互联网通信系统传输和交换,其中包含了许多个人、企业组织、国家的秘密信息。因此,信息安全逐渐受到通信系统领域学术界以及实务界的广泛关注。

关键词:通信系统;信息安全;网络通信;防护技术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20)08-0031-02

通信系统的飞速发展,使人们之间的距离进一步缩短,也带来许多生活的便利,但与此同时,很多不法分子利用通信系统的安全漏洞盗取他人的私密信息来谋取个人利益,不少关于通信网络信息安全的事件不仅对个人造成了巨大的财力和精神上的损失,同时也给社会带来了负面的影响。所以,对于网络通信系统来说,高速发展的同时注重安全防护已经是刻不容缓了。本文就目前主要的几类通信系统信息安全问题做简单的介绍和总结,并结合实际提出几点关于安全防护的建议,以此抛砖引玉,希望能够为通信系统信息安全的进步做出一定的贡献。

1 通信系统信息安全现状分析

1.1通信系统与信息系统管理的关系

通信系统如字面意思,是完成信息传输过程的技术系统总称,现代通信系统主要是借助电磁波在自由空间传播,或者在导引媒体中的传输,总的来说,可以分为无线通信系统和有线通信系统。信息系统管理体系则是由不同机构的工作人员构建而来,主要的人员包括信息系统审查员、管理员、信息安全维护员等。不同人员之间相互合作,互相监督就构成了一个策略模型,通过对策略模型的搭建以及维护来确保信息系统管理的正常运行。信息系统是对通信系统的有力支撑点,通信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需要通过有效的信息管理来完善和保护,信息系统管理可以有效地处理通信系统中的安全问题。

1.2通信系统信息安全现状

网络通信安全信息事件近几年来备受各界关注,有人甚至说网络通信安全是目前人类最大的威胁之一。网络通信安全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通信系统本身存在漏洞,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不可能完美不缺,通信系统也是,比如系统设计本身的问题,或者安全信息管理员的配置问题等,都造成了通信系统信息安全隐患;二是不法分子以谋取利益为目的造成通信系统信息安全问题,系统漏洞的存在,成为不法分子眼中的商机,这比系统本身的危害来得更可怕,他们出于自利的目的,在原有的漏洞上大做文章,使得网络通信问题层出不穷。

2 常见的安全隐患

2.1 有线通信系统安全隐患

有线通信系统如字面意思,其传播需要借助有形媒介,主要的有形媒介包括金属导线、光纤等。有线通信可以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分为四类:根据传输内容分类,可分为有线电话,有线电视,有线传真;根据传输信号特征,可以分为数字通信和模拟通信;根据调制方式,可以分为基带传输和调制传输;根据传送信号的复用方式,可以分为频分复用、时分复用、码分复用三类。有线通信系统在目前的日常生活中运用最为广发,自然也产生了许多的安全隐患,本文就几类比较有代表性的安全隐患进行总结介绍。

1)载波辐射

载波通信是基于频分复用技术的电话多路通信体制,是模拟通信制式,它采用的是电磁波频率分割原理,在同一条通信线路上进行多路频率复用的通信方式。

载波通信频率高,一条线路上可传输若干不同频率同时经过而互不干扰的电磁信号,使得通信线路的利用效率得到增强和提高。随着数字通信技术的发展,目前模拟的载波通信系统所占比例愈来愈小。

载波通信由于采用高频电流信号,在线路周围产生的电磁场也更强,向周围空间产生的电磁信号辐射也更强,辐射距离可达数百上千米,在传输过程中所产生的载波辐射信号有可能造成通信系统安全隐患。

2)监听

监听就是人为地在通信线路上通过物理切入或电磁感应手段截获通信信息的一种方式。有線通信的传输介质主要有电缆、双绞线和光纤三种,电缆和双绞线相对简单,只需要物理搭接信号线就可以实现人为监听,光缆由于传输的是光信号,不产生电磁辐射,故安全性、抗干扰能力很强,但是由于光信号在长距离传输过程中存在衰减和信号畸变等,远程光缆通信线路会使用光中继器进行光信号的“放大接力”,因此,光中继器就成了光纤通信系统的薄弱环节。

3)线路串音

由于电话线之间的电磁感应,会产生语音电话通信线路的串音现象。人们在通电话时,声音经话筒转换成交变电流,经介质传导到对方端后再还原成声音。交变电流是一种随着语音变化的电流,在传输过程中会在导线周围产生微弱的电磁场,所产生的电磁波可以穿透介质外层的绝缘皮层向周围辐射,从而感应到周围的介质线路上传输而产生线路串音,存在引发有线通信系统安全问题的隐患。线路串音非常普遍,但大都非常微弱,人耳并不能直接捕捉到这些微弱的音频信息,但在介质或终端上加装高灵敏度的电子设备,就可以十分清晰完整地截获这些串音信号。

2.2 无线通信系统安全隐患

无线通信系统主要是指电磁波在自由空间传播的一种信息交换方式,可以用于图像、数据等传输。无线通信系统比起有线通信系统来说更为简便快捷,但正是因为便捷这一特点,也造成了无线通信信息很容易在各种情况下被截获。在无线通信系统实际应用中,主要有两点隐患:一是由于无线通信系统只要具备一定的电波接收设备就可以进行信息截获,所以通信内容很容易被截获。无线通信系统在传输过程中一般都会采用特殊的语言或者信号进行加密,但关于通信密码的破译技术也在不断发展,所以这对于无线通信系统过来说始终都是一个大威胁;二是信号容易被截获,无线通信的自由性让其容易被探测设备截获。

2.3 计算机网络通信系统隐患

计算机网络通信系统是通信系统与计算机科技相结合的产物,也是目前通信系统发展最为快速的板块。由于发展速度快,用户多,信息量大等特点,计算机网络通信系统的隐患也日益增多。首先是容易出现身份信息被窃取的情况,不同的用户每天大量使用计算机网络通信系统,不经意间都会留下自己的身份信息,并且自己毫不知情,这些信息都成为不法分子严重有利可图的资源,这也是网络追踪的由来。然后是非法访问,很多网络访问需要身份验证,盗取了他人身份信息的不法分子正好可以利用别人的身份进行验证,从而造成非法访问。最后是干扰了正常的网络服务,很多非法网络系统躲过监测,把自己伪装成合法网络系统,用户无法辨别时,就会一直受其干扰,从而影响网络的正常运行。

3 通信系统信息安全防护技术

3.1 信息加密工作

通信系统加密工作一直以来都是安全防护的重要措施之一,加密工作主要包括三点:一是端点加密,即在远端用户和目的端用户之间保证信息安全;二是节点加密,节点加密重在保护传输链路,以保证源节点和目的节点的安全;三是链路加密,指的是加密处理相应的网络信息,使得不同网络节点之间链路信息的传输安全得到保障。

3.2 系统应急措施

要想完全杜绝信息安全隐患是不可能的,所以出现问题时即使的应对措施也是非常重要的,及时高效的应对措施可以使信息安全漏洞造成的危害降到最低。目前系统应急措施主要是建立专业通信网络信息系统安全问题管理机构,通过专业人员的时刻待命来弥补漏洞危害,对机构进行专业的培训,合理的分工以及严格的监控都是非常重要的。当信息安全问题发生时,统一指挥,统一调度,及时启动应急预案,将损失降到最低,待安全问题得以解决后,要做好总结和反馈,为以后的安全防护工作提供借鉴。

3.3 注重扫描与修补

通信系统信息安全系统在使用过程中,漏洞会层出不穷,不能只将目光停留在起点或者终点,要注重全过程的维护,对于不断出现的问题,要及时进行扫描、排除和修补。目前来说,不管是企业还是个人用户,最常用的就是防火墙技术以及杀毒软件,所以该类方法的开发管理人员应该有与时俱进的目光,不能等到问题出现了再去解决,要在不断的应用中去解决问题,并且从已解决的问题中总结经验教训,持续优化系统。

3.4 注重检测,加强防患意识

硬件设施的优化必须伴随着防患意识的加强,不管是个人还是企业或是其他组织都应该进行相关方面的意识培养,不能只有专业人员关注,信息安全事件往往不是发生于硬件薄弱的地方,而是发生在意识不强的使用者身上。防患意识的培养可以通过专业的知识培训,高密度的宣传等。

4 对于通信系统信息安全设计的建议

4.1 加密技术是未来重点突破方向

所谓“加密技术”,就是在信息传播过程中,通过特有的方法改变其原有状态,使其在传输过程中不会将真实的内容传播出去,这样的方法可以有效保证信息的安全。加密的信息一般称为加密,未加密的称为明文,加密的信息经过一系列的处理转化为原始数据,称为解密。目前的加密技术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包括RSA算法、MD5算法和数字签名。RSA算法又名公钥算法,这个算法的生成,涉及两个密钥,这个算法既可以用于加密解密,同时又可以用于数字签名。公钥算法是目前最广受推崇的算法之一,该算法的特点是密钥越长,信息越安全,截至目前,被破解的RSA算法最长的为768位,目前理论结合实践姐普遍认为1024位密钥的RSA算法是无法解密的。MD5算法中使用到哈希函数,是基于新闻的原理,它一般的应用是对一段信息产生摘要,以防止被篡改,MD5算法解密强调的是计算摘要并与数据库中的密码进行比较。最后是数字签字,数字签字源于公钥技术,数字签字的运用主要是对原始数据进行处理,然后将其绑定在私钥上进行传输,以防止信息泄露。可以看出,在通信是同信息安全领域,加密技术一直以来都是备受关注的,不仅如此,它也以其独特性和良好的加密效果对信息安全起到了很好的保护作用,持续对加密技术进行研究寻找新的突破,将会使未来通信系统信息安全感非常重要的方向之一。

4.2 移动通信系统安全需要更加重视

随着各种移动通信APP的诞生,互联网通信系统迅猛发展,功能强大的智能手机更是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物品。智能手机不仅为人们的沟通提供更多的方面,在其他方面也提供了很多人性化功能,比如支付软件、打车软件、购物软件等。移动通信APP的大量開发滋生了很多恶意应用,根据数据统计2016年上半年,我国超2亿人次受到手机恶意应用感染,同比增长42.35%,可以看出,基于移动通信系统的信息安全问题非常严峻。随着智能化时代的到来,该问题将越来越严重,所以要及早进行有效防护。对于移动通信系统的安全防护,可以从管理人手,全球化的局面下,管理混乱导致信息混乱,不少不法分子利用各国之间的管理漏洞进行恶意感染,从而盗取私密信息。

5 总结

习总书记多次强调“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足以看出信息安全问题的刻不容缓,安全问题是通信系统构建时必须考虑的问题。对于通信系统信息安全的加强,首先要加强专业领域的建设,包括专业人才以及核心技术,然后就是安全意识的加强,通过有效的宣传使个人、企业以及其他组织都能有很强的安全意识,他们的加入也是提高安全系统的重要步骤。最后是对于通信系统信息安全问题特别突出的领域进行重点关注,及早进行各种情况的预判,防患于未然。

参考文献:

[1]陈鸿杰.通信系统信息安全初探[J].中国新通信,2019,21(16):118-119.

[2]周瑶.通信网络信息系统的安全防护技术[J].通讯世界,2019,26(3):27-28.

[3]龙敏.网络通信安全与信息系统管理的安全浅谈[J].数字通信世界,2019(8):236,238.

[4]于江.通信网络信息系统的安全防护技术[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7,20(15):188-189.

[5]丁全文.浅谈通信网络的安全与防护[Jl.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1(5):1-2.

【通联编辑:光文玲】

收稿日期:2019-11-27

作者简介:杨金玲(1984-),女,辽宁大连人,辽宁铁道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通信技术方面的教学研究。

猜你喜欢

防护技术通信系统网络通信
基于网络通信的智能照明系统设计
网络通信中信息隐藏技术的应用
基于网络通信的校园智能音箱设计
谈计算机网络通信常见问题及技术发展
关于计算机网络安全防护技术的探索
浅析计算机网络与通信系统
计算机网络安全防护技术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