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等数学的学习调查与研究

2020-05-13宋伟灵吴泽颖

科技资讯 2020年9期
关键词:高等数学分析

宋伟灵 吴泽颖

摘  要:为了充分了解各专业学生对高等数学的学习情况,指导学生更好地高效学习高等数学,主要从学生的中学数学基础,对高等数学的课程认识,对高等数学的学习兴趣、学习方式、学习习惯、任课教师授课方式等角度对笔者学校学生高等数学的学习进行调研。试图从调研所得到的结果中掌握学生们高等数学学习特点,分析出部分学生高等数学学习不理想的原因所在,为高等数学的教与学改革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等数学  学习调查  分析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20)03(c)-0145-02

1  问题的提出

高等数学是高等学校理工科学生必修的一门基础课程,是理工科专业后续课程的基石。具有内容抽象、难度大、逻辑性强、应用广泛等特点。学习高等数学有助于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目前,由于招生规模的扩大,各省生源高中数学的学习内容在深度和广度上存在区别,导致学生高等数学的基础差异性较大。另外,由于长期的应试教育导致部分学生习惯了被动接受,缺乏主动思考、创新思维。从而导致部分学生上课不积极,注意力不集中,抄袭作业、考试不及格等现象。为了进一步获得学生高等数学的学习情况,并分析其中的原因,故对该校学生高等数学的学习进行调研。

2  学习情况的调查与分析

2.1 调查对象与方式

对南京林业大学2016级、2017级部分学生高等数学的学习情况进行问卷调查,随机抽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测绘工程、家具设计与工程、会计学、软件工程、国际经济与贸易7个专业的332名学生进行网络问卷调查。

2.2 调查内容

问卷调查设有16道题目,内容涉及学生中学的数学基础,学生对高等数学的课程认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方式及学习习惯,任课教师方面存在的問题等内容。其中中学的数学基础包括高考数学成绩及中学数学与高等数学的衔接情况。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方式及学习习惯包括学生课后的学习时间,完成作业的情况,课堂上的听课效果等。任课教师方面的问题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

2.3 调查结果与数据分析

学生的高考数学成绩70~80分段(按百分制计算)占比最多,将近40%,约有15%的学生高考数学在60分以下,说明大部分学生的基础相对牢固,有少部分学生基础相对薄弱。通过少部分学生对代数恒等式的概念比较模糊的事实,表明学情与调查结果相匹配。

关于课后学习高等数学的时间调查,有超过50%的学生课后学习高等数学的时间都不超过1h。这说明很多学生对高等数学的时间投入较少。通过与学生的随机访谈,发现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进入大学后,与中学不同。学生的课外时间没有了学校和家长对他们在学习上的安排,在学习上付出少,自然会影响学习的效果。二是有些学生存在对高等数学的畏难情绪,没有积极面对,迷失了学习的方向。

受课时紧、教学容量大等因素的影响,目前,高等数学的主要教学方式仍是以讲授为主。这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学生主动性的发挥。调查显示,只有10%的学生喜欢老师的全程讲解方式,而近70%的学生都希望老师采用讲练结合等灵活的方式组织课堂教学。

3  建议与措施

3.1 转变学习方式

对调查问卷数据进行分析,有关于中学和大学学习方式区别性的调查,其中有90%的学生认为大学的学习方式和中学的有很大不同,需要制定新的学习计划。中学数学以基础知识、基本能力为主,强调对知识的记忆、对计算技巧的运用。主要学习方式是教师讲解,学生练习、做题,然后分析讲解。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理解知识、掌握知识。大学的数学内容多、符号多、公式多、抽象程度高,理论性强,涉及面广。学习应以知识的理解和应用为主。高等数学不像高中,不是每天都有课时安排,高等数学的课堂容量也远超中学数学课堂,所以学生们高中的学习方式不太适合大学的学习。知识的理解、消化、吸收要靠学生自己安排时间主动地去汲取。所以学生要养成一个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的习惯非常重要。

课前预习能发现问题,带着问题去听课,这样更有针对性。课上加强课堂注意力的提高,发挥自己的主体作用,不玩手机,积极与老师互动,提高课程效率。课后复习,及时对上一堂课的知识进行巩固。在实践中探索出适合自己的大学学习高等数学的学习方式,养成正确的学习观念,明确学习的目的,端正学习态度。通过练习与讨论可以对所学知识有一个更深的理解,既能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又能为学生专业学科的学习和研究提供数学工具与基础。

3.2 充分利用网络资源

调查问卷结果显示,学生对现有的中国大学MOOC、国家精品课程资源网等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并不了解,学生在课外可以利用丰富的高等数学课程资源,发挥学习的主动性,突破课程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将学习中的问题逐个击破。学生也可以利用QQ、微信、邮箱等现代通信方式,主动提问,教师在线答疑解惑,在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理顺思路的同时,提高了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与信心。教师也可以及时得到学生信息的反馈信息,反哺教学,调整自己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教学进度。真正做到教学相长。

3.3 进一步深化分类分层次教学

调查数据显示学生的基础不尽相同,并且学生对教学内容、教师的教学方式的接受程度也有差异性。而统一的培养模式忽略了学生的差异性,在某种程度上不能充分挖掘每个学生的潜力,使每个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鉴于学生的个性差异,课堂教学应进一步的深化分类分层次教学,老师不仅要备教材,还要备学生。要弄清学生的知识水平、知识结构和层次。在课堂教学时教师要通过不同的讲解方式、不同的案例来达到让大部分学生都能理解的程度。

3.4 丰富授课形式,全面发展学生

课堂上老师单纯的讲解方式不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了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可采用讨论式、探究式教学方式。讨论式、探究式教学方式可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更好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

在信息资源环境下,突破传统讲授方式,发挥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采取学案导向的方式,以项目为载体,以小组讨论、汇报等形式开展数学学习,教师在过程中注意重点难点的引导与梳理,和学生一起做好知识点的总结,实现“从零到整”的提升。课后,丰富作业形式,学生可以针对高等数学的某一个知识点或者某一种解题思路,提交学习分析报告。创新的教学模式一方面满足了学生思维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又能满足学生自我意识发展需要,对学生的自我发展和自我价值的体现有十分积极的作用。而教师则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重要的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自学习惯,教会他们怎样学习、怎样思考,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与此同时,在小组活动中也培养了学生的团队意识、合作意识和责任意识。

参考文献

[1] 包云霞,鲁法明.浅谈如何提高高等数学的教学质量[J].科技视界,201(22):131.

[2] 江婧,田芯安,朱福玲.普通高校学生《高等数学》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J].时代教育,2014(7):48.

[3] 刘涛.应用型本科院校高等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与改革策略[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6,36(24):47-49.

[4] 金雪莲.浅谈高等数学考试方法改革的必要性[J].课程教育研究,2019(42):39-40.

猜你喜欢

高等数学分析
民航甚高频通信同频复用干扰分析
分析:是谁要过节
回头潮
试论类比推理在高等数学教学实践中的应用
数学建模的思想和方法的应用
高等数学的教学反思
高等数学教书育人例谈
微课时代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
基于均衡分析的我国房地产泡沫度分析
Units 13—14解题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