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消化内镜技术在消化道早癌诊断治疗中的效果分析

2020-05-13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96期
关键词:消化道消化出血量

高 峰

(连云港赣榆区中医院,江苏 连云港 222100)

近几年以来,随着生活水平逐渐改善,人们日常生活饮食结构与日常习惯亦逐渐发生变化,这也促使消化道癌发生率持续增高,从而给人们身体健康造成极大威胁。针对消化道早期癌症患者来说,早期及时开展准确诊断与治疗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能够对患者预后产生直接的影响效果[1]。通常情况下,若是患者消化道存在病变,同时病变主要在消化道黏膜下层内进行浸润,则说明患者可能患有消化道早癌,因此采用相关内镜技术进行诊断检查与治疗,能够发挥出重要作用。其中以消化内镜技术作为当前一种常用方法,具有较高的诊断率,且应用该技术治疗患者产生的出血量较低,创伤较小,可以有助于患者预后快速恢复。因此,本文选取我院患者给予消化内镜技术诊断治疗效果展开探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此次主要选取我院2019年1月~2020年2月接收共84例消化道早癌患者当作研究对象,所选对象经过临床诊断均已经满足消化道早癌标准,且将严重精神疾病与认知障碍者排除,患者知情并自愿参加本次研究。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成参照、研究两组,各42例,参照组男23例,女19例;年龄41~64岁,平均(51.23±1.57)岁;研究组男24例,女18例;年龄42~65岁,平均(51.34±1.72)岁;两组资料统计后不存在显著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参照组采用常规内窥镜检查并实施常规手术治疗,首先给予患者白光检查,当观察到异常部位则进一步进行活检,之后结合病理学检查依据,给予内镜技术检查,患者在常规内镜检查过程中,退镜期间如果发现病变,则需要给予病变活检进行诊断。治疗主要采用传统外科剖腹手术,针对患者具体病变组织进行切除,最后进行消化道重建。

研究组则采用内镜窄带成像(NBI)检查,首先同参照组检查方法,接着再应用NBI技术对患者病变部位小凹与周围小凹情况进行观察。手术治疗方法:采用消化内镜技术开展手术治疗,给予患者麻醉后,应用消化内镜诊断观察患者病变组织范围,予以染色处理后可进一步准确明确病变范围,并在病灶外大约5 mm位置进行界限标注,应用1:1×104肾上腺素盐与3 mL靛胭脂给予黏膜下层注射,最后通过电凝法切除患者凸起病变组织。

1.3 观察指标

统计比较两组诊断影像质量评分,分值1~4分,分值越低则表示影像图像质量越模糊;同时统计两组治疗相关指标,主要包括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手术出血量等;并观察治疗后感染、出血、穿孔等并发症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 P S S 2 3.0 计算数据,行t、x2检验,以(±s)、(n/%)表示,若P<0.05,则代表数据有差异。

2 结 果

2.1 统计两组诊断影像质量

如表格统计所示,研究组细血管、微小凹分型与形态诊断影像质量评分均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统计两组影像质量评分(±s,分)

表1 统计两组影像质量评分(±s,分)

组别n(例)细血管影像微小凹分型影像形态影像参照组422.25±0.811.93±0.622.35±0.64研究组423.48±0.923.75±0.773.75±0.75 t 6.503111.93119.2023 P 0.00000.00000.0000

2.2 治疗指标

如表2所示,研究组手术时间与住院时间均短于参照组,手术出血量比参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统计各项治疗指标(±s)

表2 统计各项治疗指标(±s)

住院时间(d)参照组42109.85±5.12 81.26±6.13 7.42±1.13研究组4290.14±3.25 71.34±4.15 4.37±0.85 x221.06328.684613.9790 P 0.00000.00000.0000组别n(例) 手术出血量(mL)手术时间(min)

2.3 治疗并发症情况统计

经统计后发现,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统计并发症发生率(n,%)

3 讨 论

消化道早癌属于临床中比较多见的肿瘤疾病,例如大肠癌、食管癌与胃癌等,都是比较常见的几种类型,由于消化道早癌不断持续发展下会给患者身体健康造成极大的危害,所以早期诊断并采取治疗有着极其重要的临床意义[2]。以往临床中常用普通白光内镜检查,该方法在发现疑似病变后可以将病变组织进行活检,并结合病理学分析进行诊断,虽然该方法具有一定的诊断率,但是对于患者预后病症改善上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近几年以来,NBI内镜技术逐渐得到应用,该方法相比常规内镜技术可以更加充分的满足患者需求,并且能够快速诊断早癌病症,所具有的安全性较高,能够有助于病灶快速取出,另外在患者病情发展控制上也能发挥出显著效果,应用价值极高。

消化内镜技术是当前临床中首选诊断治疗手段之一,同时消化内镜技术,能够有效显示出患者消化道黏膜微细腺管微血管情况,有助于活检进行;同时该技术能够给予病变一次性切除,可以有效减轻患者痛苦,在内镜技术中所运用的NBI技术,针对未进行染色的黏膜对比能够有效提高效果,通过窄带成像,能够有效放大诊断影像,从而促使黏膜微血管结构与形态可以更好的增强显示,所以在消化道早癌诊断上发挥出显著的作用[3-6]。除此之外,借助消化内镜开展手术治疗,可以明确病变位置,以准确给予切除,从而可以避免患者其他损伤发生,以减少手术出血量,促使患者预后可以快速恢复。从结果统计可见,研究组各项诊断影像质量高于参照组,且手术出血量、手术时间与住院时间指标优于参照组,并发症发生率较低,两组间对比差异显著。

综上,消化内镜技术在消化道早癌诊断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十分显著,具有较高的诊断率,并且治疗可以明显降低患者损伤,以改善患者预后效果。

猜你喜欢

消化道消化出血量
“胃不舒服”未必都是消化问题
大面积烧伤并发消化道溃疡大出血及胸腹腔感染1例
探讨消化道早期癌前病变行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治疗后的护理干预
经阴道分娩产妇产后出血量的估测方法
不同分娩方式在产后出血量估计上的差异
食物是怎么消化的
急诊消化内科上消化道出血治疗
Dieulafoy病变致消化道大出血的急救及护理
产后出血量的评估及产后出血相关因素的探讨
胃为什么不会消化掉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