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精神分裂症伴糖尿病病人的个体化综合护理干预效果观察

2020-05-13严菊俏裴锦杰

循证护理 2020年4期
关键词:个体化精神分裂症护理人员

严菊俏,刘 箫,裴锦杰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慢性疾病,且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尤其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压力、工作压力的不断增加,精神分裂症的发病率也有明显升高的趋势。作为一种慢性疾病,其对病人的身体健康及生活质量都有着严重的影响[1]。而对于精神分裂症病人而言,一般都需要进行长期的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在长期药物治疗过程中,药物的作用会对病人的内分泌系统造成一定的影响,进而导致病人发生各种并发症,如糖尿病就是精神分裂症中常见的伴发疾病。精神分裂症伴糖尿病对病人的影响更大,两种疾病合并不仅会增加不良临床结局的风险,同时也会增加临床治疗的难度[2-4]。因此,对于精神分裂症伴糖尿病病人,需要给予早期有效的治疗,与此同时,为了更好地提高病人的治疗效果和预后效果,还需要加强对病人的护理干预。在治疗与护理的结合下,才能够更好地控制病人精神疾病症状,同时控制病人血糖水平[5]。个体化综合护理干预是一种新型护理模式,与常规护理相比,具有针对性、综合性、全面性的特点,对提高护理效果和质量具有重要的作用。本研究对个体化综合护理干预在精神分裂症伴糖尿病病人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月—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50例精神分裂症伴糖尿病病人。采用随机分组方法分为两组,各25例。对照组中,男12例,女13例;年龄29~60(38.5±3.1)岁;病程6个月至5年,平均2.1年。观察组中男11例,女14例;年龄28~60(38.4±3.2)岁;病程6个月至6年,平均2.2年。组间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纳入标准:病人均经临床检查确诊为精神分裂症伴糖尿病;病人家属均同意参与本次研究;病人均可以正常配合研究开展。排除标准:合并其他重大器官疾病病人;恶性肿瘤病人;躁狂症病人;依从性差的病人。

1.2 干预方法

对照组病人给予常规护理,即按照常规护理流程及方法为病人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观察组病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个体化综合护理干预,具体如下:①健康宣教干预。很多病人由于对疾病的认知度较低,所以治疗、护理配合度都比较低,对此,为了更好地提高病人治疗护理配合度,就必须加强对病人的健康宣教。护理人员可以对病人展开一对一的健康教育,指导病人掌握一定的疾病知识和自我护理方法,并告知病人坚持科学用药以及配合治疗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当病人的疾病知识认知度得到了提高,那么其治疗意识、护理意识也会得到提高。②个体心理护理。病人在发生疾病后,很容易产生负性情绪,对此,护理人员需要根据病人个体的特点和疾病情况,给予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如发现病人情绪不好,应该及时疏导病人,告知病人保持良好的情绪是促进疾病康复的重要因素,使病人积极面对疾病和治疗。对于焦虑、抑郁、烦躁的病人,护理人员可指导病人通过看书、听音乐、看剧的形式来舒缓情绪,从而促进其康复。③个体饮食干预。饮食与血糖控制之间有直接的关系,为了更好地降低血糖水平,护理人员需要根据病人实际情况为病人制定科学的饮食方案。饮食以高维生素、高蛋白、低糖为主,合理控制病人食物中糖类、蛋白质、脂肪的比例,同时还要告知家属严格控制病人的食量,保持少食多餐。④个体生活指导。对于精神分裂症伴糖尿病病人而言,其需要同时服用抗精神病药物和降糖药物,对此,护理人员就需要指导病人掌握一定的用药知识和用药方法,保证病人能够做到坚持科学用药。在日常生活中,护理人员要指导病人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规律饮食、规律睡眠、合理运动等,这对于促进病人康复也具有重要的作用。两组干预时间均为1周。

1.3 观察指标及方法

①观察两组病人护理依从性。对病人的护理工作配合情况进行评判,内容包括治疗配合、规范用药、合理饮食、规律生活、健康知识掌握度等方面,每项20分,总分100分,80~100分为完全依从,60~79分为部分依从,低于60分为不依从。②观察两组病人干预前后血糖水平。③评价两组病人生活质量。采用生活质量评价量表(SF-36)对病人生活质量进行评分,量表包括生理机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精力等8个维度,总分为100分,分数越高表示病人生活质量越好[6]。④评价两组病人护理满意度。采用自制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表对病人进行调查,包括护理质量、操作水平、护理态度等,总分100分,80~100分为满意,60~79分为一般,低于60分为不满意。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两组护理依从性比较(见表1)

注:两组依从率比较,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P<0.05。

2.2 两组干预前后血糖水平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干预前后血糖

2.3 两组病人干预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见表3)

表3 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单位: 分

2.4 两组病人护理满意度比较(见表4)

表4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注:两组满意率比较,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P<0.05。

3 讨论

精神分裂症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慢性疾病,随着社会环境的不断变化,该疾病的发病率也在不断上升。对于精神分裂症病人而言,很容易伴发糖尿病,这是因为在精神分裂症病人长期用药治疗过程中,其内分泌系统会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再加上病人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的影响,所以很容易发生糖尿病[7]。对于精神分裂症病人而言,一旦并发糖尿病,那么就会在很大程度上增加治疗难度。因此,为了能够保证病人治疗效果,就必须注重治疗与护理的同步进行。科学有效的护理措施可以为治疗提供保障,进而更好地提高治疗效果和预后效果。个体化综合护理干预属于一种针对性护理模式,其主要是以病人为中心,切实根据病人的个体情况为病人制定针对性、细致化的护理方案,所以与常规护理相比,个体化综合护理干预更加全面、科学、综合,这对于提高护理质量和疗效具有重要的意义[8-10]。将个体化综合护理干预应用在精神分裂症伴发糖尿病病人护理工作中,可有效提高病人治疗效果和预后,病人也更容易接受这一护理模式[11-13]。

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护理依从性比较,观察组护理依从率(96.0%)明显高于对照组(68.0%)。这是因为与常规护理相比,在个体化综合护理干预中,护理人员更重视根据病人的实际情况为病人提供相应的健康宣教,包括指导病人掌握疾病知识和自我护理方法,而当病人的疾病认知度和护理意识得到了提高,就可以更好地配合治疗及护理工作的开展。两组干预前后血糖水平比较,干预后观察组血糖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这是因为在个体化综合护理干预中,护理人员注重对病人的生活指导和饮食指导,而其中生活指导及饮食指导都是根据病人实际病情所制定的护理方案,在科学有效的饮食护理、生活护理下,病人的血糖水平得到了有效的控制[14-15]。两组病人干预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观察组病人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这是因为在个体化综合护理干预下,更加注重以病人为中心,为病人提供针对性、全面性、科学性的护理措施,护理质量和效率得到提高,进而使病人的生活质量得到提高。两组病人护理满意度比较,观察组护理满意率(96.0%)明显高于对照组(72.0%)。这是因为相比常规护理而言,个体化综合护理干预更加细致、全面,可以为病人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这对于提高病人护理满意度具有重要的作用。

综上所述,对精神分裂症伴糖尿病病人实施个体化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显著,其可有效提高病人护理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同时还可以有效控制血糖水平,改善病人生活质量。因此,个体化综合护理干预值得积极推广。

猜你喜欢

个体化精神分裂症护理人员
食品防腐剂治疗精神分裂症,靠谱吗
个体化健康教育在小儿厌食症患者中的应用
个体化护理在手术室护理质量中的应用研究
奥氮平在老年期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中的成效分析
三维管理在促进护理人员医疗设备规范使用及提高护理质量中的作用
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隔离病区护理人员希望水平、心理健康及其影响因素
个体化护理在感染科中的护理应用
PCC0104007在精神分裂症大鼠模型中的药学研究
护理人员奖500被批“寒酸”
拨开精神分裂症的迷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