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盆底肌锻炼联合生物反馈电刺激对全子宫切除术后病人的影响

2020-05-13申瑞芳周美云

循证护理 2020年4期
关键词:生物反馈盆底肌力

申瑞芳,周美云,高 琳

全子宫切除术为临床常见的妇科手术之一,在治疗妇科肿瘤、妇科出血等疾病中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是控制病情、挽救病人生命的重要手段[1-2]。虽然全子宫切除术在临床中应用效果较好,但由于术后盆底支持结构发生改变,可对盆底功能造成影响,因此会降低手术效果及病人生活质量[3]。而盆底肌功能锻炼被证实具有改善盆底肌力、防止脏器脱垂的效果[4-5],且近些年兴起的生物反馈电刺激法也在盆底肌功能恢复中取得一定疗效[6-8]。本研究将盆底肌功能锻炼与生物反馈电刺激干预相结合,应用于全子宫切除术后病人,并观察其适用性及可行性,旨在为改善病人盆底肌功能,提升病人心理状态与幸福感,促进病人康复提供科学的依据。现将研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研究为前瞻性研究,采用整群抽样法,纳入我院2015年6月—2018年4月收治的全子宫切除术病人共90例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病人符合实施全子宫切除术手术指证;②病人签署全子宫切除术手术知情同意书;③病人对本次研究知情同意且配合。排除标准:①病人在入院时伴随子宫脱垂、尿失禁、阴道壁膨出、直肠膨出等情况;②病人合并生殖道感染;③病人既往存在阴道损伤、会阴撕裂等情况;④病人存在慢性便秘、肌肉神经疾病或既往存在盆腔手术历史;⑤病人存在肝肾功能不全、内分泌系统疾病等情况;⑥病人存在交流沟通障碍,无法正常完成问卷或康复干预。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病人年龄36~58(43.57±4.59)岁;孕次1~2(1.64±0.35)次;文化程度:小学7例(15.56%),初中12例(26.67%),中专或高中15例(33.33%),专科及以上11例(24.44%)。试验组年龄36~56(43.26±4.47)岁;孕次1~3(1.71±0.45)次;文化程度:小学8例(17.78%),初中12例(26.67 %),中专或高中14例(31.11 %),专科及以上11例(24.44%)。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获得病人及家属知情同意。

1.2 干预方法

所有病人均接受全子宫切除术,并于术后3周开始实施盆底肌锻炼干预。

1.2.1 对照组

对照组采取常规盆底肌锻炼干预法:①挺腹收腹锻炼,病人保持仰卧位,用力挺腹后深吸一口气,收腹时深呼气,静息保持2~3 s后重复,每组20次,每日3次;②缩肛运动,病人仰卧位并放松腹部肌肉,收缩肛门括约肌与阴道,每次收缩时间≥3 s,运动持续进行15~30 min,每天3次;③高抬腿锻炼,病人仰卧位并伸直双臂放于腿部两侧,两腿抬高90°屈曲位交替进行,每次动作持续10~20 min,每天3~5次;④腰部旋转锻炼:病人取双膝关节跪位,两膝部分开并伸直双肘部,将双手平放于床面上,进行腰部的左右旋转,每组动作持续10~20 s,连续实施3组,每天3次;⑤双腿后抬高锻炼:病人取双膝关节跪位,两上肢放于床面,两腿交替后抬高,每组动作持续10~20 s,连续实施3组,每天3次。

1.2.2 试验组

试验组以对照组为基础实施生物反馈电刺激辅助干预法:使用法国杉山盆底神经肌肉刺激治疗仪PHENIX SB4实施生物反馈电刺激干预,将治疗仪调整至生物反馈电刺激模式,嘱咐病人排空膀胱后仰卧位于床上,将治疗电极缓慢伸入病人的阴道内,调节电流强度以诱发肌肉收缩,有肌肉收缩或蚁走感为宜,电流强度10~20 mA,频率5~50 Hz,引导病人在电信号刺激时收缩盆底肌,在两次刺激间隔期充分放松盆底肌,如此交替进行;同时将刺激通道电极放于子宫穴与三阴交穴进行局部刺激,以病人感到酸麻胀痛感为宜,强度与频率同阴道电极设置。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每次30 min,每周3次,持续进行12周后进行效果评价。

1.3 评价指标

1.3.1 盆底肌情况

于术后1周及术后12周进行盆底肌力测定,应用盆底功能障碍治疗仪进行Ⅰ类与Ⅱ类肌肉纤维肌力测定,将肌力分为0~5级。使用盆底功能影响调查问卷(PFIQ-7)与盆底功能障碍问卷(PFDI-20)分别于术前及术后12周进行盆底功能测定,PFIQ-7包括盆底脏器脱垂、排尿影响及困扰程度,PFDI-20包括脏器脱垂困扰、肛门困扰与排尿困扰3个因子。得分越高则盆底功能影响与困扰程度越重[9]。

1.3.2 尿失禁量

术后1周及术后12周进行。使用统一规格的尿片嘱咐病人垫于会阴部排尿并计算重量,10 min后饮入注射用水500 mL,30 min后正常行走,再30 min后起立、坐下、用力咳嗽、下蹲各10次,再次称重,计算两次重量差值,即为尿失禁量[10]。

1.3.3 心理与幸福感

术后1周及术后6个月分别使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进行焦虑抑郁程度评估。其中HAMA包含共14个项目,采取0~4分的5级评分法,>7分为存在焦虑,分值越高焦虑症状越严重。HAMD包含17个项目,采取0~4分的5级评分法,分值≥7分为存在抑郁症状,分值越高则症状越重[11]。术前及术后24周使用纽芬兰纪念大学幸福度量表(MUNSH)进行病人幸福感评估,该量表总包含4个维度,正性(PA)与负性(NA)情感,正性(PE)与负性(NE)体验,分值范围0~48分,分数越高则主观幸福感越强[12]。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盆底肌肌力差异比较

结果显示,两组病人术后1周盆底肌力分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周两组肌力水平均得到优化,且试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盆底肌肌力差异比较 单位:例

2.2 两组盆底功能恢复状况比较

结果显示,两组病人术后1周PFIQ-7、PFDI-20得分及尿失禁量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12周各项指标均得到优化,但试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组别例数 PFIQ-7(分) 术后1周术后12周 PFDI-20(分) 术后1周术后12周 尿失禁量(g) 术后1周术后12周试验组4510.97±2.153.54±1.1851.22±7.6411.62±4.2811.45±3.210.67±0.24对照组4510.89±2.265.73±1.2651.57±8.2529.56±4.1711.52±3.261.89±0.43t值0.172-8.742-0.253-18.164-0.103-16.619P0.432 0.001 0.792 0.000 0.459 0.000

2.3 两组心理状态及幸福感比较

结果显示,两组病人术后1周HAMA、HAMD得分及MUNSH得分均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6个月时试验组的HAMA、HAMD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MUNSH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3。

组别例数 HAMA(分) 术后1周术后6个月 HAMD(分) 术后1周术后6个月 MUNSH(分) 术后1周术后6个月试验组4518.65±2.4713.44±1.6725.57±3.5915.63±1.8525.25±4.7738.79±4.59对照组4518.69±2.5416.75±1.8725.51±3.5118.65±1.7625.39±4.7935.44±4.55t值-0.076-8.8560.080-7.934-0.1393.477P0.4700.0000.4680.0000.4450.000

3 讨论

全子宫切除术在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异位症等子宫疾病中广泛应用,其虽然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但由于对盆底中心子宫主韧带、骶韧带进行切断,损伤筋膜、韧带、结缔组织、肌肉等盆腔组织,使盆底支撑结构受到破坏,从而在负压升高时压力不能均匀传导,易于出现尿失禁、排便障碍等情况[13-14];另外该术式同时造成了盆腔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的损伤,对肠道、膀胱、阴道的功能产生影响,导致尿潴留、括约肌松弛等症状发生[15]。诸如上述症状对病人的日常生活、心理、幸福感均造成影响。从本次研究结果可知术后1周两组焦虑、抑郁均较明显及幸福感较低,提示心理影响的现实性。本研究实施盆底肌锻炼联合生物反馈电刺激法进行干预获得满意的生理与心理优化效果。

3.1 盆底肌锻炼联合生物反馈电刺激对全子宫切除术后病人盆底肌功能的影响

有研究表明,病人进行盆底肌锻炼能有效减少尿失禁,预防子宫脱垂发生情况,促进病人术后康复[16],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实施干预后盆底肌力分级、盆底的影响及困扰得分均优化,提示盆底肌锻炼单用与联合生物反馈电刺激方案均具有优化盆底功能,联合使用效果更佳。分析原因如下:盆底肌锻炼能够帮助盆底肌肉进行主动运动,改善局部血液微循环,锻炼提肛肌、腹肌、髋肌等肌群的肌力与功能,同时提升筋膜、膀胱宫颈韧带张力,优化盆底肌肌力与功能,而这种方法在长期应用下才会凸显疗效[17]。而生物反馈电刺激法能够智能诊断病人的病理状态并记录,且能够对病人肌力信号及时采集以提供更直观的肌力与功能变化;同时,低频电刺激能够改善肌肉电生理,刺激神经肌肉接头,增加神经感觉传导通路的兴奋性,使肌纤维活力增高,改善盆底Ⅰ类与Ⅱ类肌纤维活力而改善盆底功能,在短期即可达到明显的治疗效果[18]。

3.2 盆底肌锻炼联合生物反馈电刺激对全子宫切除术后病人心理与幸福感的影响

研究发现全子宫切除术后病人存在明显的焦虑、抑郁且幸福感较低,主要原因为子宫切除术后盆底肌功能失常,对病人身心方面造成负面影响,可降低病人主观幸福感[19]。而本研究表明,将盆底肌功能锻炼与生物反馈电刺激法应用于全子宫切除术后病人,可使其幸福感得到提升,且联合应用下的提升效果明显高于单独应用。分析原因为:该项联合干预在实施过程中可增加护患交流及对病人心理的疏导,改善了病人的焦虑、自卑等不良心态,使病人对疾病预后形成积极的心理暗示,构建有效的心理防御机制;另外,实施该项联合干预可使病人的尿失禁、排便障碍、尿潴留等症状得到有效改善,使病人的生理指标得到极大优化,故而心理问题得到改善,生活幸福感上升,病人的主观幸福感得到明显提高,促进了病人身心康复[20]。

综上所述,实施盆底肌锻炼联合生物反馈电刺激干预能够有效改善病人的盆底肌功能状态、心理状态,提升病人的生活幸福感,对全子宫切除术病人具有显著疗效,建议在临床应用推广。

猜你喜欢

生物反馈盆底肌力
等速肌力测试技术在踝关节中的应用进展
盆底肌电刺激联合盆底肌训练治疗自然分娩后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观察
盆底肌生物电刺激在产妇盆底肌松弛护理中的应用
盆底肌训练联合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疗效观察
产后早期联合应用盆底肌电生物反馈仪、电刺激、针对性护理对盆底肌功能恢复的影响
盆底康复治疗仪联合盆底肌肉锻炼治疗女性盆底功能障碍的效果分析
盆底仪在阴道分娩后尿潴留治疗中的应用
生物反馈治疗仪联合加味补中益气汤对脾胃气虚型功能性便秘的疗效
28天肌力恢复,告别夏日肌肤后遗症
散打训练对大学生肌力与肌耐力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