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发展账户对儿童发展影响效果的系统评价研究
2020-05-13张晓芸
亓 迪,张晓芸
(河海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南京 211100)
一、研究背景
自英国颁布《伊丽莎白济贫法》拉开发达国家救济扶贫的序幕以来,各国政府持续探索救济扶贫的最佳路径,收入转移支付、弥补收入差距、维持最低收入成为各国政府扶贫济困的主流方式。然而,这些低收入保障政策在美国学者谢若登看来未能从根源上消除贫困,阶层差距并未缩小。原因在于收入保障作为一种临时性救济措施,仅限于基本生活需要的保障和维持,很难促成贫困家庭的资产累积,长期以来贫富差距依然巨大[1]。鉴于此,20世纪90年代谢若登提出构建资产为本的社会福利政策(Asset-Based Social Welfare Policy),具体形式包括建立个人发展账户、儿童发展账户等项目或制度,旨在帮助穷人储蓄、投资和资产积累,培养长期思维和积极面向未来的良好心态。其中,1991年提出设立的“儿童发展账户”(Child Development Accounts,CDA)被认为是一种潜在的、新型的、可以帮助儿童获得大学准入资格并且提高学业成就的有效机制[2]。
相较于成年人,儿童受贫困、物质匮乏、恶劣环境的影响更大。首先,个体绝大多数能力的发展集中于儿童阶段,早期发展不足会影响往后生活质量,包括成年后的收入、健康以及事业成就。多数研究表明,儿童期培养的认知能力、语言功能、社会情感水平是预测未来教育成就、经济收入和职业地位的重要指标[3-6]。然而因贫困、物质匮乏或恶劣生活条件等外在因素造成的儿童发展的迟滞与落后于后期很难弥补[7-8]。其次,因贫富差距导致儿童发展机会不均等、发展结果差距大也被认为是构成贫困代际传递、贫困再生产的主要原因,是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近年来“寒门是否还能出贵子”“社会阶层是否固化”等热点议题也突显了贫富差距对当下中国社会的重要影响。最后,虽然资产建设理论在国际上广受关注,国外不少国家和地区已设立儿童发展账户制度,关于儿童账户制度对儿童发展的影响已积累了较为全面、系统的研究成果,探讨的方向也较为多元,但国内尚未建立以儿童为主要对象的福利资产政策,也鲜有研究针对儿童发展账户在各国运行的可行性给予科学系统的论证。
因此,本文通过对该领域已有研究文献进行科学系统的评价,探讨资产建设这一新型反贫困理念的设想及实践对儿童发展的影响效应。并试图回应如下问题:作为扶贫济困的一种新型尝试,资产建设为本的社会福利政策,即儿童账户制度的设立对儿童发展有何影响?
二、研究方法
(一)检索标准
研究对Cochrane Database、Web of Science、PubMed、BioMed Central、Scopus、Elsevier、Wiley、Springer、Google Scholar、中国知网、万方等国内外数据库进行系统的检索、阅读、筛选、排除和纳入。纳入文献满足以下标准:(1)涉及儿童发展账户、儿童教育储蓄、儿童储蓄基金等为儿童教育和发展而设立的发展账户或储蓄账户,包括理念解读、利弊分析;(2)涉及儿童发展账户、儿童教育储蓄或资产建设对儿童发展影响的研究,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均包含在内;(3)涉及按照儿童发展账户的理念而进行的大中小型项目实践;(4)涉及儿童发展账户这一理念在本地区的实践情况,包括有利的政策、环境和人文条件以及实施过程中暴露的问题与遇到的阻碍;(5)综述类文献,对某一特定时间段,各地儿童发展账户的建立和发展情况进行的综述、比较和分析,从中总结经验,以及对本土化的启示。
(二)纳入结果
涉及儿童发展账户对儿童发展影响的文献,主要包括儿童身心健康、社会参与和教育成果等内容。根据上述标准,共纳入52篇与儿童发展账户相关的文章,其中42篇英文文献。经过分类整理后发现:研究儿童发展账户对儿童发展影响的文献共25篇,其中采用量化方法的有15篇;对儿童发展账户或政策进行本土化研究的共17篇;具有综述性质的文献共3篇;有关政策解读、项目详述类的文献有15篇。本研究以探讨儿童发展账户是否对儿童发展具有积极意义以及是否值得在中国实施等问题为出发点,对纳入文献进行详细系统的分析与评估。
(三)风险评估
研究将从评价效果出发,使用Revman软件对采用量化方法研究的文献进行风险评估。基于Cochrane偏倚风险评估工具,随机对照研究Meta分析中的应用,并采用系统评价的方法针对儿童发展账户对儿童发展方面的影响进行阐释。
三、研究结果
(一)各国关于儿童发展账户对儿童发展影响效果研究的概况
自谢若登提出资产建设理论以来,儿童账户制度备受关注,该政策在不同国家和地区已不断进行尝试。如乌干达为父母因AIDS去世的孤儿建立的发展账户[9];美国为低收入家庭的儿童接受大学教育而建立的储蓄基金——“美国梦”示范工程[10-11];英国为广大低收入家庭的儿童建立的发展项目[12];韩国为低收入家庭的孩子建立教育基金[13];中国香港儿童发展基金的先导计划[14]和中国台湾台北市家庭发展账户计划[15];新加坡为每一个刚出生的婴儿建立教育储蓄账户[16-18];加拿大为使儿童能接受更高水平的教育而建立的多种基金项目[19];哥伦比亚、加纳、肯尼亚和尼泊尔四国开展青少年储蓄项目[20],以及以色列、孟加拉国的本土化尝试性实践[21-22]。
围绕各地设立儿童账户制度的后期效果,各国研究者尝试运用不同方法展开调研,就儿童发展账户对于儿童发展的积极影响以及本土化的可行性展开分析。表1列出了不同国家学者有关儿童账户干预效果的系列研究。
表1 不同国家关于儿童发展账户(CDA)对儿童发展影响的研究
续表1
作者(年份)研究类型国家研究主题分析方法结果Jin Huang(2014)[31]随机对照试验美国儿童早期社会情感的发展多元回归 CDA可促进儿童早期社会情感的发展;可通过影响父母的态度、行为、期望以及参与度来影响儿童的发展Jin Huang(2014)[32]随机对照试验美国儿童社会情感发展;父母心理健康OLS回归;中介调节效应分析 CDA通过促进儿童早期社会情感的发展提升父母的心理健康水平Jin Huang(2016)[33]随机对照试验美国儿童早期社会情感OLS回归 CDA对未婚同居夫妇孩子的情感发展具有积极影响;对单亲妈妈孩子的社会情感发展有非统计学显著的积极影响Jin Huang(2016)[34]随机对照试验美国物质困难;儿童社会情感的发展OLS回归 CDA可以通过影响亲子互动、父母对孩子的期望来促进儿童的发展;CDA可调节物质困难与儿童社会情感发展间50%的消极效应邓 锁(2019) [35]项目案例中国贫困儿童及家庭的发展参与式评估、案例研究法 参与CDA有助于培养儿童对于金钱的正确认知,培养积极的储蓄习惯;有助于儿童形成对未来发展的积极预期;对于儿童与家长之间的代际互动有正面影响方 舒(2019)[36]实证分析中国资产对学业成绩的影响回归分析 资产对于改善儿童学习表现具有显著积极影响;教育储蓄对于儿童学业表现尤其是语文、数学成绩有着显著积极影响方 舒(2019)[37]文献回顾中国资产与儿童教育成果、心理健康和行为问题的关系跨文化比较 资产增加,儿童在校学习年限会增加;拥有房产家庭中的儿童在情绪和行为问题上的表现更好;资产的增加会改善儿童的成绩、认知及行为状态等
以色列、乌干达、美国、中国四个国家的15篇针对儿童发展账户对儿童发展影响效果进行量化的研究文献中,9篇研究采用随机对照试验方法,1篇采用项目案例方法,3篇为实证研究与分析,1篇为推广可行性研究及1篇文献综述。以上研究涉及儿童发展的维度主要包括:身心健康、社会参与和教育成果。
身心健康主要包括儿童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儿童早期社会情感的发展、希望、自我概念等内容。“儿童早期社会情感的发展”通过社会情感量表测得,共17个项目[31];“希望”通过贝克无助量表测得,共20个项目,每个项目有两个可选项(对或错)。总分由20个项目累加获得,0分代表希望满满,20分代表无助至极。项目内容包括“我做什么都是错的”“我恨我自己”等等,量表具有良好的内部一致性系数;“自我概念”则由田纳西自我概念量表测得,共20个项目,每题有5个可选项,总分由20项累加所得,分值在20~100之间。量表题目包括“我试图在校好好表现但却做不好”“对我来说做对的事很难”等。高分表示有清楚的自我概念,量表具有良好的内部一致性系数[24]。“教育成果”则主要指对教育计划的期望及其信心、离校前测验(Primary Leaving Examination—PLE)的出席情况及分数、学业成绩等。离校前测验的性质是国家统一标准的考试,学业成绩主要测的是学生的数学、阅读或语文成绩。研究所包含的特定群体有贫困家庭的儿童、父母因AIDS去世的孤儿、单亲妈妈抚养的儿童、在有性别歧视地区的女孩、抑郁症母亲的孩子们等。
研究发现儿童发展账户对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正向作用,包括促进儿童早期社会情感的发展,降低无助感,提高自我概念,对危机事件起到缓冲作用,促进亲子间的良性互动,使儿童更加自信;另外,儿童发展账户对儿童的教育成果也有显著影响,使儿童对于教育计划更有信心,表现出更积极的态度,有更高的教育期待,有更好的学术表现,也有更多机会接受大学教育;最后,CDA项目会帮助儿童对未来进行规划和定向,缓解了物质困难。从研究结果看,儿童发展账户成效颇为显著,确有实施的价值和意义。
(二)文献风险偏倚评估结果
为确保研究的可信度,本研究对文献质量进行风险偏倚评估。采用Cochrane偏倚风险评估工具对随机对照研究的质量进行评价,该工具是 Cochrane 手册所推荐的偏倚风险评估工具[38],其结构简洁,方便易用,易于理解。主要从选择(随机序列产生和分配隐藏)、实施(对研究者和受试者施盲)、测量(研究结局盲法评价)、随访(结局数据的完整性)、报告(选择性报告研究结果)及其他(其他偏倚来源)这 6 个方面总计 7 个条目对偏倚风险进行评价,具体评定标准见表2。
表2 文献风险偏倚评估准则
续表2
评估项低风险偏倚高风险偏倚不清楚报告偏倚获得研究方案中,预先申明的结局都已报告;研究方案不可得,但发表的报告包含所有期望的结果预先申明的结局或所期望的结果未报告完整无充足的信息判定其他存在着与特定的研究设计相关的潜在偏倚、有作假、其他问题不存在与特定的研究设计相关的潜在偏倚、有作假、其他问题无充足的信息判定
既而依据偏倚风险评估标准对每个条目准则做出“低风险偏倚”“高风险偏倚”和“不清楚”的判定结果,如图1、图2所示。
图1 文献整体偏倚风险评估
图2 各文献偏倚风险评估
说明:不同灰度(黑、灰、浅灰)及符号(“+”“-”“?”)表示“低风险偏倚” “高风险偏倚”和“不清楚”
从图1我们可以看出,在随机序列的产生、分配隐藏和测量偏倚上,9篇文献均处于低风险偏倚,风险多存在于实施偏倚和随访偏倚上,接近25%,而在其他风险偏倚上“不清楚”占比较高,接近50%;图2的结果显示,从各文献角度来讲,第1篇、第2篇和第5篇文献的风险偏倚评估总体较低,第8篇文献的风险偏倚较高,这主要是因为该随机干预试验研究中,试验组与对照组在干预后没有出现统计学上的显著差异,且试验组和对照组都未设盲,最终结果中部分预先申明的教育期望并未报告。同时第7篇文献相较其他文献而言,不清楚因素较多,对于试验实施过程和条件描述过于简洁,因而影响了对文献风险偏倚的评估。
所评估的文献风险偏倚总体来讲处于低风险偏倚,说明文献的质量很高,但由于儿童发展账户刚刚兴起,学界就儿童发展账户对儿童发展影响的定量研究数量尚少,且局限性较大,研究的影响域分散不集中,不足以进行进一步的Meta分析,相关研究有待后续跟进。
(三)儿童发展账户影响效果的类属分析
关于儿童发展账户对儿童发展影响的研究所涉及的类属主要有三部分,分别为身心健康、社会参与、教育成果。以色列、乌干达、美国、中国四个国家的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均包含在内,文献跨度从2003年到2019年,既有纵向跟踪参与调查,也有横向跨文化比较研究。进一步对目标文献进行梳理后发现,谈及儿童发展账户对儿童身心健康方面影响的文献有4篇,涉及对儿童社会参与方面影响的文献有4篇,最后是其对儿童教育表现和教育成果方面影响的文献,共7篇。
四、结论与讨论
自谢若登提出建立资产为本的社会福利政策及理念以来,以提升儿童多元发展、弥补贫困儿童发展差距的儿童发展账户制度在美国、英国、新加坡、韩国、加拿大、哥伦比亚、加纳、肯尼亚、尼泊尔等国家开始建立。本研究以文献系统评价方法探讨资产建设为本的儿童账户制度对儿童多元发展的影响效应,得出以下结论:
首先,儿童账户制度对儿童发展有积极影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儿童账户制度的建立对儿童身心健康有正向的积极效应,包括促进儿童社会情感的发展、降低无助感、提高儿童自我概念和自信心,有助于培养亲子间的良性互动关系。儿童账户制度对儿童教育结果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提升儿童教育期待、提升儿童获得高教育成就的信心、提升儿童学业表现、降低儿童辍学率并提高儿童未来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儿童账户制度对于儿童社会参与等方面的影响表现在可以提高儿童对未来进行规划的能力,缓解物质困难,改善亲子关系,促进代际良性沟通。综上,儿童发展账户制度确有实施的价值和意义。
其次,已有对儿童发展账户实施效果进行评估的文献采用的研究方法多样,涉及的地区较多。目前中国的研究以微观数据分析为主,主要考察资产对儿童发展的影响效应,还未涉及资产账户制度的影响效应评价。围绕儿童资产账户制度的影响效果进行深入科学论证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美国和乌干达等地区,美国在该领域的研究最多、影响最广。
最后,通过对相关文献进行偏倚风险评估后发现,文献整体质量较好,研究通过设定明确的评估标准,程序严密,结果清晰,具有较强的专业性、规范性和可借鉴性。但在采用随机干预试验方法开展研究的文献中,研究所得的关键数据和信息有待公开,以方便未来进行深度Meta分析。
综上所述,尽管儿童账户制度总体上对儿童的身心健康、教育成果和社会参与等方面的发展有积极影响,但受已有研究方法和数据等方面的局限,此领域的研究仍存在较大空白:(1)该领域有较多混合研究方法,包括参与式评估、案例研究、访谈、随机干预试验等,运用随机干预试验方法进行量化分析的研究有待增加,以拓展该领域进行Meta分析的可行性。目前由于随机干预试验方法文献总量不足,研究纳入了运用其他研究方法的文献,而采用不同研究方法的文献所得数据类型较难进行比较,给研究归纳和分析带来一定挑战;(2)运用标准化评估方法评估随机干预试验研究发现,研究质量较好,但部分随机干预试验研究尚未公布关键数据和信息,使得很难抓取关键信息进行Meta分析及深度的结果比对;(3)已有研究人员往往设计不同类型的量表测试儿童发展状况,儿童发展结果方面测量的差异性较大,如社会情感发展的量表使用不一致,不利于进行更为精细化的对比分析。以上研究的不足之处及风险有待未来弥补和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