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略读课文也要“深”教“广”学

2020-05-12连盟

关键词:柏林战争文本

连盟

摘要:《在柏林》一课教学,囿于课时和教学经验,不少教师在课堂上只紧扣文前阅读提示,让学生直接基于文字分享见解。为促进学生多角度地理解与建构文本,开展全方位的深度阅读活动,设计三个层次递进的教学环节:创设有效情境,深化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补充阅读材料,促进学生对战争观的建构;拓展主题资源,丰富学生对真善美的体验。

关键词:《在柏林》略读课文“深”教“广”学

《在柏林》是统编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略读课文,仅用三百多字,就深刻反映了战争这个永恒而又沉重的主题。

文前,教材给出阅读提示:“战争会给人民造成深重的苦难和难以弥合的创伤。默读课文,想想这篇小说是怎么表现战争灾难这一主题的。小说的结尾出人意料,你怎样理解‘车厢里一片寂静,静得可怕?”囿于课时和教学经验,不少教师在课堂上只紧扣阅读提示中的“战争灾难”,让学生直接基于对文字的理解分享见解。由此,课堂中出现了如“车厢里尽是妇女和孩子,几乎看不到一个健壮的男子。这说明健壮的男子都去打仗了,戰争让许多原本幸福美满的家庭支离破碎了”“这位战时后备役老兵头发花白,说明他的年纪已经很大了。本该是安度晚年的年纪,现在却要上战场,可见战争是非常残酷的”“这对老夫妻刚刚在战争中失去了三个儿子。这是丧子之痛,然而这种痛苦还没有消化,老兵就要上战场了”等较为浅层的观点。这样的教学疏于设计,缺乏对文本信息的深度加工和认知,也与《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的要求不符,无法真正拓展学生的思维广度,提高学生的阅读质量。

“就教学而言,精读是主体,略读只是补充;但是就效果而言,精读是准备,略读才是应用。”略读课文的教学,架设了从课内阅读到课外阅读、从阅读讲解到自主阅读的桥梁,发挥着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作用。因此,略读课文需要“深”教“广”学,让学生多迁移、多运用,做个性化的深度体验和思考。本文试以“战争”为主线,围绕《在柏林》一课的阅读提示设计三个层次递进的教学环节,以促进学生多角度地理解与建构文本,开展全方位的深度阅读活动。

一、创设有效情境,深化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

深度学习旨在通过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基于文本内容的语言实践活动,自主探究和构建语文知识及其之间的联系,在对语文知识的理解和批判中建构文本意义。要让学生深入阅读,首先要训练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力,这是构建文本意义的前提。让学生跳出思维“舒适区”,从文字表面“跳跃”到文本背后,加深理解、有所感悟,教师应立足与主题意义息息相关的文本内容,创设生动有效的情境,设计学生感兴趣、有所体会的问题,带动学生思维,留给学生充分思考的时间,促使学生在思维的碰撞中增进理解的全面性和丰富性。

阅读提示中的第二个问题为有效情境的创设提供了抓手。《在柏林》以“车厢里一片寂静,静得可怕”戛然而止,言有尽却意无穷,留给读者丰富的想象和无限的解读空间。教师据此创设情境。

【片段1】

师假如你自己就是车厢中的普通一员——一位妇女、一个孩子、一位老人、一个年轻女子……你当时在想什么?

生我是之前嘲笑老妇人的小姑娘。得知真相后,我体会到老妇人数“一二三”的疯癫举动其实是内心痛苦的体现,我会为自己之前的行为感到自责,也很同情这对老夫妻。

生我是一个普通乘客。我沉默,是因为不知道该如何安慰这对老夫妇。对他们来说,一下子失去三个孩子的痛苦是无法用言语来形容的。

生我是一个孩子。我想起了我的父亲,他去战场很久了,我不知道他什么时候回来。

生我是一位妇女。我的丈夫去了战场,音信全无,我非常担忧,不知道他是不是还活着。

生我是一位老人。我在想念我的孩子,他也参加了战斗。我希望战争早点结束,让我能早点见到他。

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围绕文本内容畅所欲言,深刻地感受到课文用“一片寂静”收尾的精妙:此时无声胜有声。车厢里的人们无声的沉默,是愤怒的抗议,是无奈的哀恸。这“无声”的情境,暗含着普通民众对本国统治者发动战争的憎恶,寄寓了作者对普通民众的深切同情,于潜移默化中将读者拉入对战争意义的反思中。

二、补充阅读材料,促进学生对战争观的构建

在有效的情境中获取、筛选文本内容,加深对与主题关联内容的理解后,教师要引导学生进一步自主探究,调动已有的经验参与接下来的学习,并将学习内容与已有经验建立联系,从而形成对本文主题的全面认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因此,教师需最大限度地引用和开发切合主题的阅读材料,帮助学生搭建知识体系,启发他们用批判性的眼光看待所学知识,为之后的深度体验打下基础。

教学中,为了加深学生对“战争残酷性”的认识,让学生构建正确的战争观,教师补充了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的《半截蜡烛》作为课堂阅读材料,并引用《在柏林》一课阅读提示中的问题,组织学生讨论:在这场发生在伯诺德夫人家的情报保卫战中,战争的灾难性体现在哪里?

【片段2】

生文章写道,伯诺德夫人是个家庭主妇,一个人带着孩子。

师战争,拆散了无数家庭,迫使许多家庭妻离子散。

生课文里没有提到她的丈夫去了哪里。我猜她的丈夫可能已经战死,也可能正在战场上厮杀。

师战争,意味着流血牺牲。

生连女人和幼小的孩子都要参与情报工作,可见战争很残酷。

师战争中没有人能保全自己。

生敌人是在晚上忽然闯进来的,可见德军是想来就来,想搜查就搜查。而且德军中尉对哥哥杰克说话的态度是“厉声喝问”,态度非常凶狠,说明侵略者很冷酷。

师战争,剥夺了被侵略者的人权。

生情报里藏着秘密,万一秘密暴露,他们一家三口必死无疑。所以他们那么紧张,既是要保全组织,也是要保全自己。

师战争,意味着随时牺牲。

生杰奎琳那么小,就能在那样危急的情况下与敌人周旋。她选择了官职最大的司令官,选择以撒娇的方式来沟通,我觉得这不是天生的,而是在战争中历练的智慧。哥哥杰克也是个孩子,却能够克制内心的紧张,表现出镇定从容,可见他们已经不是第一次遇到这样的情况了,而是在一次又一次的危机中受过历练。

师面对敌人,任何人都是战士,都要时刻准备着战斗、牺牲!战争,把柔弱的女人、年幼的孩子变成了训练有素的“战士”。这正是战争最残酷的地方。

读完《在柏林》和《半截蜡烛》,聚焦“战争残酷性”这一主题,学生带着“前见”聚焦两篇文章的众多“小人物”,体会到无论是战争发动国还是被侵略国,战争给普通民众带来的只有伤痛。学生转换视角,从战争中被侵略国的角度思考,强化了对“战争灾难性”的认识。同时,他们在自主的阅读、思考过程中,丰满了对战争的认识,升华了对战争的体验,更全面地建构了战争观。

三、拓展主题资源,丰富学生对真善美的体验

关于战争,仅靠两篇文章,仅告诉学生德国法西斯发动战争的罪恶,显然不能让学生对“战争”這一主题有丰富全面的认识。有了文本理解和价值观领悟两个环节做铺垫,在第三个层次的教学设计中,教师应跳出“一篇文”“一节课”的桎梏,整合使用各类语文教学资源,对其去粗取精、去繁存简后,引导学生展开更深、更广的语文学习活动,“在对语文知识的迁移与运用过程中促使学生主动涵养言语思维品质”,丰富学生的心灵感受。《在柏林》一课的教学,教师将“学”拓展到班级读书会,给学生推荐了与二战期间的德国相关的其他书籍和影视作品,力求通过作品对比赏读、观后感汇报等活动,使学生对“战争”主题的认识、思考更多元。

例如,迈尔尼的《战争》也是一篇以二战为背景的小小说,讲述了“我”因战争受伤,一天打错了电话,意外认识了一位因战争而丧子的女子。“我们”因这个错误的电话有了交集,逐渐了解,甚至产生了爱情。然而有一天,女子所在的区域遭到轰炸,她的电话再也打不通了。教师引导学生小组合作,比较《在柏林》《半截蜡烛》《战争》三篇小小说的相同之处。

【片段3】

生(第一组)我们组发现这三则小小说结尾都设置了悬念。《在柏林》最后众人沉默,人们在想些什么,后来发生了什么,我们不知道;《半截蜡烛》最后蜡烛熄灭了,不知道德国人会不会发现秘密;《战争》中的女子生死未卜。这样的悬念让读者紧张、揪心。

生(第二组)我们组发现这三则小小说的场景都不是硝烟弥漫的战场,而且主人公都是普通人。无论是火车上的德国民众、伯诺德夫人一家还是《战争》中通过电话进行沟通的“我”和陌生女子,都是大战争背景下的小人物。 小人物的悲剧更让人揪心,更能从侧面烘托了战争的残酷性,也更能说明战争会波及所有民众。战争之下没有幸运者。

生(第三组)我们组发现这三则小小说都表现了战争的残酷——在《战争》这篇小小说里,作者将自己与陌生女子的情感写得那么美妙,就是为了来衬托战争的残酷的。如果是和平年代,打错电话的他们会挂了电话,不会有交集。是战争让他们意外地通过电话相遇,产生了美好的情愫;也是战争让他们失去了联系,甚至女子可能已经失去了生命。

生(第四组)我们组的发现是:战争是残酷的,但并不会泯灭人性。(其他学生的目光均被汇报的学生吸引)先说《战争》,在战争背景下,两个陌生的灵魂互相关怀、互相取暖。《半截蜡烛》中,司令官由杰奎琳想到了自己的女儿,所以他对杰奎琳的态度并不是凶神恶煞的,由此,杰奎琳才得以成功地转移了蜡烛。《在柏林》里那个用眼神制止女孩嘲笑的老人,内心也是温暖的。包括最后人们的沉默,对那对老夫妻的同情,也是他们内心善良的体现。

(全班鼓掌。)

又如,教师还拓展小说《给仇人一块面包》,绘本《敌人》《铁丝网上的小花》,电影《辛德勒的名单》和《穿条纹睡衣的男孩》的片段。学生读后、观后纷纷在课堂上汇报发言。

【片段4】

生《给仇人一块面包》讲述了二战时苏联人民胜利了,战俘们垂头丧气地走过广场,一个中年妇女举起拳头冲上前去,想在这些战俘身上发泄自己对战争的痛恨,却从年轻战俘脸上看到了自己死去儿子的样子。最后,她掏出一块面包,递给了年轻的战俘。然后,越来越多的苏联人民拿出了食物,递给走过的战俘队伍……这群苏联人民对待“敌人”的举动,不也闪耀着人性的光辉吗?

生我们所学的《礼记·大道之行也》的“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以及习主席提出的“命运共同体”的说法和中国传统的“和”文化也能印证这群苏联人民的“特别”举动。

生读完《敌人》这本书,我最大的感触是:再也不会说“德国人是坏人、日本人是坏人”了。战争中没有幸运者,被侵略的人都是无辜的,而所谓的侵略者——那些普通的士兵,他们也是别人的丈夫、孩子的父亲、父母的孩子!

生主人公的生命殒于“自己人”的枪口,却把真善美的种子播撒在了每一个人的心中。这是我读《铁丝网上的小花》最大的感受。

生凡救人一命,即救全世界!感动于辛德勒名单中男主角的良知。在任何时代,不管社会有多么的黑暗,人性的光辉都在某个角落闪烁着光芒,提醒我们不要忘记善良。

生唯有和平,人类才能幸福;不忘历史,珍惜和平,才能无愧于先人的牺牲。

学生面对更多元的阅读资源,不仅将结尾解读、人物形象诠释等方法迁移到课外阅读过程中,而且在思维的碰撞中,学生逐渐意识到:战争是残酷的、冰冷的,但人性是多面的、有温度的;不能简单地以好坏、国籍来评价人物,不应给人物贴上一个固定的标签——战争固然残酷,死亡固然可怕,但人性光芒仍在闪耀!战争,始于残忍,终于善良。《在柏林》的文本价值由此得以升华。

这次略读课文的深度阅读教学实践,立足教材本身,既从宏观层面解读文本,又尊重学生体验,由“浅”入“深”,构建出了略读课文教学的框架。在丰富的语言文字材料中觅得合适的发力点,学生便能“撑一支长篙”,向文字更深更广处漫溯。

参考文献:

[1] 徐鹏.深度学习视域下的语文教学变革[J].中学语文教学,2019(1).

[2] 崔春媚.深度阅读之策略[J].小学教学参考,2019(36).

[3] 罗秋婵.突显略读功能,探索略读教学范式——以部编版三年级语文略读教学为例[J].课程教育研究,2019(43).

猜你喜欢

柏林战争文本
汽车冲进柏林闹事酿惨剧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They Are Not Allowed to Fight
挖掘文本资源 有效落实语言实践
搭文本之桥 铺生活之路 引习作之流
文本与电影的照应阅读——以《〈草房子〉文本与影片的对比阅读》教学为例
象牙战争
废弃柏林
战争催生的武器
柏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