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唱教学中的联觉互助
2020-05-12韩萍
韩萍
摘要:联觉是各种感觉之间产生相互作用的心理现象。将联觉融入歌唱教学,让嗅觉与声觉、动觉与声觉、视觉与声觉、听觉与声觉相互作用,引导学生利用不同感觉间的相互作用进行“二度创作”,使学生更好地体验、理解不同作品所蕴含的独特情感,并以自己的理解,形象地表现这种情感,进而获得丰富的音乐想象与审美体验。
关键词:联觉歌唱教学音乐想象
联觉,又被译为共感觉、通感或联感。它是各种感觉之间产生相互作用的心理现象,即因一种感官的刺激作用触发另一种感觉的现象。本文所涉及的联觉,主要指听觉、声觉、视觉、动觉和嗅觉。
歌唱教学是小学音乐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其实施离不开学生的“二度创作”,即需要学生搭建个体认知与音乐作品之间的桥梁,通过歌唱传递出歌曲蕴含的独特情感。音乐联觉在学生参与歌唱学习的活动中扮演着“扩音器”和“校正器”的重要角色。将联觉融入歌唱教学,引导学生借助不同感觉进行“二度创作”,能使学生更好地体验、理解不同歌唱作品所蕴含的独特情感,并以自己的理解,形象地表现这种情感,进而获得丰富的音乐想象与审美体验。
一、嗅觉与声觉相互作用
引导学生利用声音的控制和音色来表现音乐作品,是歌唱教学的重要环节。常规的音乐教学中,教师比较注重对学生歌唱技巧的训练,教学效果不是非常明显。将联觉运用到歌唱教学中,让学生把歌唱中声觉的状态与生活中嗅觉的动作、气息、感受等相关联,展开丰富的想象,并用这种想象指导声带的发声状态、气息把握、音量控制、音色调节等,能使歌唱更有表现力。
例如,歌唱教学前,为了让学生发出圆润动听的歌声,教师一般都会组织学生进行发声练习。他们都会以自己的专业经验带动学生,演示吸气、吐气之法,告知学生横膈膜被打开的感觉,叮嘱学生该如何产生胸腔共鸣,如何让气息从胸腔中流动出来,等等。学生模仿教师的动作练习,按照教师给出的操作要领来训练,很多时候达不到发声训练的目的。笔者尝试将嗅觉与声觉联系,让学生练习吸气,并想象:当你面前有一束娇艳欲滴、香气十足的玫瑰时,你是怎样闻花香的?闻花香的生活经验大多数学生都有。当他们把这种感觉带到吸气过程中,很快就掌握了让气息储存于胸腔的做法。练习呼气,笔者又让他们想象放鞭炮时鞭炮被点燃发出“嘶嘶”声响时的状态,以Ci音练习吐气,学生就掌握了吐气的要领。如此,气息训练在嗅觉与声觉的有效融通中完成。
又如,在学唱北京民歌《卖包子》时,学生能够理解歌词中“好白的包子,吃几个包,闹几个包”的字面意思,但对于包子怎么白、好不好吃、怎么闹的,却不置可否。没有对歌词的理解,学生自然不知道用什么样的声调、音色来歌唱才能更形象地表现词意。所以,一开始唱的时候,无论是声音的控制还是情绪的渲染,学生的表现都很平淡,无法准确表达这首民歌想要展现的场景和情感。这时,笔者让学生想象:现在,你面前有一盘又白又大、热气腾腾的包子,你嗅到了什么味道?如果让你吃一个,你觉得这些包子会是什么样的味道?吃到嘴里会带给你什么样的感受?学生借助已有的生活经验进行回忆,立马就有了画面感和体验感。笔者乘机启发他们联想画面,对歌词进行“二度创作”,学生就有了自己的理解:包子不仅白,还香气诱人,味道鲜美,让人忍不住流口水。借助这种理解再唱时,学生就觉得要用圆润饱满的声音演唱《卖包子》,才能让听者感受到包子的美味诱人,都想去买包子。
借助嗅觉经验辅助声觉表现的联觉反应,让学生的理解更加形象直观,对歌唱技巧和歌唱作品的把握更精准到位。
二、动觉与声觉相互作用
歌唱教学中,教师一般都是让学生坐着唱,认为这样气息才能平稳,有利于表达歌曲情感。时间久了,学生都习惯坐着唱、安静地唱。尤其是中、高年级的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都有羞涩心理,不喜欢动,参与课堂活动的欲望越来越低。慢慢地,教师也就接受了这种变化,较少设计歌唱类实践活动。
其实,在演唱一首音乐作品之前,如果教师先让学生通过律动感受曲调的走向以及作品的特点,通过动觉促进声觉的表达,学生就会感受到歌曲演唱中节奏、旋律的变化,唱出起伏感。
例如,学唱德国牧歌《听一阵阵歌声》时,因为歌曲表达的牧童生活离学生的实际生活较远,学生对牧童的放牧生活很难感同身受,歌曲演唱也就只能停留在歌词层面——“听一阵阵歌声,看春光已降临,小牧童吹短笛是多么动听,啦啦啦……”。为了让学生唱出歌词蕴含的轻快感、灵动感和愉悦感,笔者将动觉与声觉相结合,展开了三个步骤的引导:第一步,让学生带着左右摇摆的动作,演唱第一、二乐句;第二步,在前面的基础上加入前进、后退的步伐,让学生再唱第、三四乐句;第三步,在两种步伐的基础上加入旋转的动作,让学生演唱第五乐句。完成三个步骤融入动觉的演唱后,笔者发现,学生演唱时的面部表情、声音控制与动作表现,都发生了明显变化:有的学生左右摇摆的动作非常优美,仿佛牧童正在欣赏美丽的牧场风景;有的学生前后走动的步伐表现出了轻快感、愉悦感,就像牧童正在追赶羊群、牛群;有的学生开心地边唱边旋转,非常开心,好像牧童在快乐玩耍。此时,学生都把自己想象成快乐的小牧童,用弹性、圆润、有表现力的声音引吭高歌,形象、直观地展现了牧童快乐的生活,声音控制到位,淋漓尽致地表达了歌曲情感。
三、视觉与声觉相互作用
视觉对声觉的促进不言而喻。对于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来说,歌唱教学中视觉的刺激尤为明显。受年龄以及已有生活经验的限制,学生不能通过想象充分挖掘所演唱作品的情绪和意境,所以歌唱时的“二度创作”深度也就有限,不会通过个人内化的感受来表现作品。对此,教师可以用视觉刺激学生展开联想,再把这种体验运用到歌唱中。
例如,在教唱歌曲《小宝宝睡着了》时,笔者借助多媒体,营造出晚上睡觉时的静谧情境:宁静的夜晚,银色的月光照耀着大地。屋外,树叶被风吹得沙沙作响,小河水哗哗地流淌着;草丛中,蛐蛐唱着歌,萤火虫点着小灯笼,在花丛间自由自在地飞来飞去。屋内,灯下,妈妈面带温柔、慈祥的微笑,怀抱着宝宝,轻轻地哼唱着摇篮曲。这样一幅宁静安详的画面,让学生直观感受到了歌曲想要渲染的意境。笔者适时引导:“在这样安静、美好的晚上,我们应该带着什么样的情绪、用怎样的音调来唱这首歌呢?”在视觉刺激下,学生很容易就能联想到儿时妈妈给自己唱的摇篮曲,联想到自己入睡时在轻松、柔和的灯光下,在妈妈温柔、宠爱的声音中的惬意、美好。带着这样的心境、体验和理解试唱歌曲,学生表情柔和,肢体放松,很好地演绎出了歌曲中营造的轻柔优美、安静抒情的场景。在此基础上讲授歌唱时应把握的2/4拍、五声宫调式,学生就学得更投入、更有效率。
四、听觉与声觉相互作用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听觉对声觉的促进也是非常明显的。在音乐教学中,听觉是我们判断一个人音乐敏锐度的重要依据,也是我们刚开始接触音乐作品、感知音乐作品最直接的途径。歌唱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听觉与声觉结合,让学生通过听觉感受,想象歌唱作品蕴含的“音响”,并在此基础上模仿“音响”。
例如,在教唱北京儿歌《车轱辘圆》时,南方的學生对北方民歌、儿歌了解甚少,很难通过自己的唱准确表现出北京儿歌的京腔京调。对于这类学生接触较少又带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歌曲,最直接、有效的方式就是让他们借助听觉直接感知。于是,笔者播放了老北京的叫卖调,老北京胡同大杂院里的儿歌,让学生仔细听,并通过听找一找北京儿歌的特点。听了几遍后,学生总结出了北京儿歌的特点:强调四声。围绕北京儿歌的这一语言特点,笔者又让学生听一听《车轱辘圆》有没有这样的特点。学生揣摩歌曲,把听觉、声觉和动觉融合在一起助力歌唱,慢慢地,便抓取到了歌曲同样强调四声的特点。有了这一发现,学生很兴奋,演唱时情绪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们陶醉在京腔京调的独特韵调里,根据自己的感受,投入地表现、演绎歌曲。
需要强调的是,联觉的特点是“一觉引多觉”。以上论述仅涉及声觉与某一种感觉的相互作用。实际上,某两种感觉之间相互作用时,必然伴随着其他感觉的产生。各种感觉是相互贯通的。
作为歌唱教学中有效的教学方法与教学形式,联觉在促使学生更直观、更深入、更形象地感受音乐、体验音乐、想象音乐,进而更有个性地表达音乐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我们有必要在这方面做更为深入的探究。
参考文献:
[1] 尹媛.浅析音乐教育新体系教学法在小学音乐教育中的运用[J]. 空中英语教室(新教师教学),2011(9).
[2] 李妲娜,修海林,尹爱青.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与实践[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