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对话,让数学学习真正发生
2020-05-12吴静
吴静
摘要:听一位教师执教“小数乘小数”时,注意到教学中的对话缺少应有的深度,是低效甚至无效的,没有让数学学习真正发生,不利于学生理解的深入和思维的提升。在分析数学教学中对话“片面化”“肤浅化”“单向化”“零碎化”等现状的基础上,提出在数学教学中展开深度对话的对策:聚焦数学问题,引发对话之“需”;打开交流通道,创设对话之“境”;开展深度交流,经历对话之“实”。
关键词:深度对话小学数学数学问题交流
一、缘起:一个出现“意外”的课堂
一次,听学校一位教师执教“小数乘小数”,发现很多学生在试算中出现积的小数点定位问题,到练习时依然存在,特别是当两个乘数的小数位数相同时,学生会不自觉地将积的小数点和乘数的小数点对齐。课后,备课组评议时,大家都觉得意外:执教教师明明就如何确定积的小数点位置,引导学生对出现的2种算法(见图1、图2)的正误进行了交流辨析,并从估算和“积的变化规律”上理解算理、掌握算法,为什么学生还会出现问题?
为了找到问题的源头,我们通过视频回放,很快就关注到了师生间的对话——
师两个同学计算出的结果不同,到底是谁算对了呢?下面请这两位同学分别说一说他们是怎么算的。
生(指着图1)我是先算38×32=1216,再点积的小数点。
生(指着图2)我也是先算出38×32的积是1216,刚开始和他一样在1和6之间点上小数点,但后来估算了一下,发现积大约是12,就把积的小数点调整到了现在的位置。
师(对着第二个学生)不错,能运用估算的方法调整计算结果。(转问第一个学生)你听了他的回答,觉得两个结果哪个正确?
生(指着第二个学生)赞同他的答案。
师(指着图2,转问全班)哪些同学也是这个结果?你们也是这样确定积的小数点的吗?
生我是这样想的:把第一个乘数乘10,第二个乘数乘10,积就乘100,因此要得到原来的积,就要用1216除以100,所以结果是12.16。
师一个乘数乘10,另一个乘数乘10,积就要乘100。同学们,这是我们之前学过的什么?
生积的变化规律。
师根据积的变化规律确定积的小数位数。 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计算过程,先把3.8×3.2看作38×32算出积,由于乘数3.8和3.2都乘了10,积就乘了100,因此要得到原来的积,就要从积的右边起数出两位,点上小数点。
……
从这段对话中可以看出,第一位学生的算法没有得到应有的关注,支撑该算法的“误解”并没有彻底消除,因而成为学生理解正确算法的障碍。表面上,教师询问了第一位学生哪种算法正确,并具体分析了正确的算法。实际上,教师没有在错误的算法上充分停留,而是根据自己预设的正确算法快速推进对话。这样的对话缺少应有的深度,是低效甚至无效的,没有让数学学习真正发生,不利于学生理解的深入和思维的提升。
二、现状:数学教学中的对话缺少深度
教学对话是指师生、生生充分交流知识和思想、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过程,日本教学论专家佐藤正夫称之为“共同解决型教学法”。在数学教学中,对话是促进学生数学理解、发展学生数学思维以及增进师生情感的有效方式。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一线教师都已经认识到教学对话的积极意义。然而,实际运用对话组织教学时,还普遍存在缺少深度的问题。这导致数学学习没有真正发生,上述价值难以实现,具体表现在:
(一)“片面化”——偏重结果,缺少对思维过程的全面展开
对话时,教师会不自觉地将注意力放在结果上,由结果的对错决定是否要进一步追问思考过程。通常,出现错误答案或者和预设答案不同的情况时,不会去深究。理由很简单,一节课时间有限,不能在错误答案上“浪费”太多时间而影响教学的进度。这一做法折射出的是“以知识为中心”的传统教学理念,即把教学任务的完成度作为评判课堂效率的重要标准,而对学生是否真正理解了并不在意。例如,上述对话中,教师直接否定了121.6这一结果,而没有进一步追问为什么将积的小数点和乘数小数点对齐。
(二)“肤浅化”——囿于表面,缺少对数学本质的深层思考
数学教学中的对话是以揭示数学知识本质、发现数学知识关系为核心的一种积极的沟通,重在促进学生的数学理解、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但是,很多教师受自身数学理解与数学思维的局限,或者没能很好地了解教材编写的意图,在与学生对话时,常常只交流从表面看到的现象,而不是由表及里,透过现象去思考其本质原因。例如,教学“乘法分配律”时,只根据现有的几组等式,提问“观察这几组等式,你有什么发现”,满足于学生得出“(a+b)×c=a×c+b×c”这一结论,而不去引导學生分析其背后的原理。
(三)“单向化”——偏向告知,缺少对学生个体思考的观照
教学对话是围绕某个问题展开的师生、生生之间多向的互动与交流。学生的认知背景、思维方式和生活经验各不相同,对同一问题的思考与解答会存在差异。对话便是学生展示自己的思考、并基于各自的差异引发深入思考的一次学习机会。但是,很多教师把“传道授业”作为唯一的职责,或者担心学生“捣乱”造成课堂失控,常常对学生的“不同见地”视而不见,采用直接告知或变相告知的方式组织对话。例如,上述对话中,教师发现一位学生说出“根据积的变化规律确定小数位数”的方法后,马上就把这个方法敲定了下来,让全班学生接受。其实质仍旧是“告知”,不过是由学生代替教师做了介绍而已。
(四)“零碎化”——困于个体,缺少对学生全体认识的提升
有些教师在与学生对话时,也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但是,不能就出现的多种想法进行梳理与勾连、反思与提升。学生个体的想法好比是一颗颗珍珠,随着交流的结束四处散落,无法串成“智慧之链”。例如,上述对话中,教师没有对两位学生算法的相同点,即“先算出38×32的积,再点积的小数点”做原因追问,从而错失了一次渗透转化思想的机会。
三、 对策: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展开深度对话
基于上述现状分析,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展开深度对话,让数学学习真正发生呢?下面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谈一些思考与体会。
(一)聚焦数学问题,引发对话之“需”
数学教学中,对话的主要目的是促进数学问题的解决。因此,设计具有探究价值的数学问题是引发对话的前提。教师可以从学生、教材和知识本身三个维度进行思考,发现或设计问题,引发学生的交流与探讨。
1.基于学生数学现实,诱发问题。
学生在数学学习中遇到的疑难、困惑,都是有一定价值的话题。但学生真实的问题常常隐而不发,很难被觉察。教师要根据教学经验和课堂观察,敏锐捕捉、巧妙挖掘出学生的真实问题。具体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提取学生的共性问题:
一是通过前测或设置学生提问环节,了解并提炼出学生最为关注并且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问题。例如,教学“体积”时,教师可以先出示课题,让学生谈谈关于“体积”已经知道了什么,还想知道什么。学生一般会提出“物体的体积和物体的大小有关吗?”“物体越重,体积越大吗?”“体积和面积有什么区别?”等问题。教师可以基于这些问题展开教学对话。
二是通过设计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发现不自知但具有研究价值的问题。例如,教学“三角形内角和”时,学生虽然根据之前的学习经验,知道“三角形内角和是180°”这一结论,但是并没有把它理解成三角形三个角之间的关系。为了让学生真正理解所要研究问题的性质,可以借助电脑软件,演示图3的动态过程。在三角形顶点A移动的过程中,学生会发现,随着∠A大小的变化,∠B、∠C的大小也发生变化,三角形三个角的变化是相互制约的,从而产生诸如“三个角的和会不会是不变的?”“三个角的度数和是180°吗?”“∠A变大的度数与∠B、∠C变小的度数的和是一样的吧?”等的问题。
2.分析教材编写意图,提出问题。
教材是根据课程标准编制的、系统反映学科内容的教学用书,是教学的重要依据。教师要正确把握教材的编写意图,基于“四基”目标,找准学生的认知起点,挖掘数学问题,引导学生展开有意义的对话。
例如,学习“多边形内角和”时,学生要灵活运用“三角形内角和是180°”这一定论,探索多边形内角和的计算方法和规律。分析教材编写意图,可以发现,因为学生缺少相关的研究经验,所以,教材特别注意研究方法的引领。据此,教师可以提出系列问题:需不需要研究每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根据我们的学习经验,你认为四边形、五边形可以用什么方法研究内角和呢?……
3. 立足数学知识本身,挖掘问题。
回归数学知识本身,抓住数学知识的本质和内在联系,能帮助学生深刻理解数学知识,合理构建认知结构。
例如,学生计算3.8×3.2,得到利用积的变化规律的方法后,教师可以安排学生计算3.8×32,并提问“能不能运用积的变化规律解释计算方法”,从而统一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和原理,帮助学生对小数乘法计算形成系统化的认识。
再如,学生找到“多边形内角和=(n-2)×180°”这个通用的算法后,教师可以追问:(n-2)指的是什么?为什么任意一个多边形分成的三角形的个数比边的条数少2呢?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结论背后的原因,把握算法的本质。
(二)打开交流通道,创设对话之“境”
很多时候,尽管有了值得研讨的问题,师生之间的对话仍然难以持续和深入。主要原因是,学生没有做好交流的心理准备,缺乏合适的沟通技巧。对此,教师要有意识地消除师生、生生之间交流沟通的屏障,创设积极对话的环境。
1. 鼓励自由表达。
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学生有了更多学习的自主权、话语权和决策权,但还不能自然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主要存在两种顾虑:一是怕“说错”,担心被老师、同学嘲笑;二是怕说出的不是“老师想要的”答案,担心得不到老师的肯定。教师需要帮助学生消除这些顾虑,营造自由表达想法的氛围,真正建立“平等互动”的师生关系。首先,要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真实的想法,不打击、不讽刺错误答案,及时肯定其学习的价值,并引导学生从“错误”入手,展开深入对话。其次,要对每一位主动表达的学生给予积极的回应,表现出对学生想法的高度兴趣,从而激励其他学生回答。再次,要给学生留下足够的言说时间,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思维过程——这一点是最困难的,教师要克服焦虑和急躁,真正做好过程性的“慢教育”。
2. 引导自主思辨。
有效的教学对话中,学生不仅需要发表自己的看法,还要对他人的看法做出自己的思考和判断,通过质疑、辯论等方式,不断完善自身的理解。为此,教师要进行听、思、说、辩等对话策略的指导,引导学生基于自身的理解积极思辨,与他人进行思想“交锋”。会“听”,是要学会倾听他人想法,听清他人在说什么,听懂他人说的是什么意思;会“思”,是能找出与自身想法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对比反思,找到不合理和需要完善的地方;会“说”,是与他人积极互动,对不合理和需要完善之处进行质疑,对没有说清楚的地方进一步说明,对遗漏之处进行补充,对存在的错误进行修正;会“辩”,就是针对不同的意见,与对方辩论,阐述自己的理由。
3. 倡导自然沟通。
经常能看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当某个学生表达完自己的想法后,全班都将目光转向教师,等待教师评价。学生已经习惯由教师推进谈话,缺少与同学直接沟通的意识。而真正的教学对话可以是生生之间思想的自然对接,不必经由教师这个“中介”。为了实现生生之间顺畅自如的交流,教师要进行必要的支持和引导,不仅要给予学生更大的对话自由,还要让学生遵循一定的对话规则。比如,紧扣教学内容展开,不能谈与主题无关的内容;正确使用礼貌用语,不能攻击、嘲讽对方;不能重复已经谈论过的内容;先组织语言再进行谈话,不能草率发言……
当然,良好的对话习惯需要经过长期培养才能养成。教师要在平时的教学中进行针对性的训练。比如,在贲友林老师的课上,我们常常能看到“我会听”“我会想”“我会说”等对话指导。
(三)开展深度交流,经历对话之“实”
教学对话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具有不确定性。在自由对话的情境下,基于数学问题进行教学对话,还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学内容的特点,灵活调整策略、调节节奏、调控内容,不断促进对话深入。
1. 由“约”到“放”,打开思维过程。
学生的一些错误的、模糊的和与众不同的想法,是展开深度对话的重要资源。教师要尽可能让学生由“简略”到“详细”阐述思考过程,充分暴露思维过程,进而有针对性地点拨和引导,帮助学生跨越障碍,突破局限,获得思维上的发展。
例如,教学“小数乘小数”时,教师要认识到“小数点对齐”的算法具有普遍性,通过追问“为什么积的小数点要和乘数的小数点对齐?”“小数乘法和小数加、减法的计算会一样吗?为什么?”引导学生发现自身理解的问题,消除误解,转而投入与其他同学的交流中,寻求正确的计算方法。
2. 由“果”到“因”,凸显数学本质。
皮亚杰说过:“教育的益处就在于它给予人们透过表象看本质的能力。”的确,没有凸显数学本质的教学对话都是不够深入的。教师不能满足于结果,而要引导学生由“果”溯“因”,说出现象背后的“道理”,并就“真理”还是“谬误”进行理性分析,从而不断接近和发现数学本质。
例如,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时,学生画图找出和14相等的分数,初步发现“分子和分母同乘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大小不变”的规律后,教师要求学生结合画图过程思考理由。在深入思考和充分交流的基础上,学生最终发现其本质是“将原来的每一大份都等分成若干小份”;同理,“分子和分母同时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大小不变”的本质是“把几小份合并成一大份”。有了对规律本质的认识,学生就能更好理解并运用规律。
3.由“点”到“面”,鼓励多向互动。
与一对一交流不同,教学中的对话需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需要,开展多向度、多层次的集体交流。教师不能将目光锁定在个别学生身上,而要将视角转向群体,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展示思考过程的机会。
例如,教学“小数乘小数”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以前的经验,结合实际的问题情境,想办法独立计算“3.8×3.2”,然后鼓励学生交流多种方法:可以通过单位换算,把小数乘小数转化成整数乘法计算;可以基于小数乘法法则进行猜测;可以根据积的变化规律进行演绎推理;还可以根据小数乘整数的经验进行逐步推理;也允许学生出现“小数点对齐”的算法;还可以启发学生画图思考……各种个性化的算法在对话中展开,能丰富学生的学习经验,提升学生的数学理解。
4.由“散”到“聚”,引导建立联系。
面对多样化的思考,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通过思辨发现正误,还要引导学生进行观点的勾连,沟通各种方法之间的联系,借助不同的内容表征和思考方式,加深数学理解,更要引发学生自我反思,完善认知结构。
例如,在学生交流小数乘小数的多种算法后,教师可以和学生开展如下对话——
师(呈现各种算法,分别是用米和分米做单位换算的方法以及前文图1、图2所示的方法)这几种算法,你看懂了吗?
(教师请学生说一说。)
师观察这些算法,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生都是先转化成整数乘整数算出积,再确定积的小数位数。
师很好!就是运用转化的思想将未知问题转化成已知问题。(稍停)尽管都用到了转化的思想,但是关于积的小数位数,有一位小数、也有两位小数,大家的意见不统一。那么,你认为哪个是正确的,哪个是错误的?
(教师请学生说一说。)
師121.6这个积一定是错误的吗?有没有一种简单、快捷的判断方法?
生把乘数分别看作3和4,3乘4的积是12,因此积是12左右才对。
师能通过估算确定积的大致结果,这是一种很好的计算习惯。(指着猜测结果的方法)可以根据乘数总共的小数位数确定积的小数位数吗?有没有道理?
(学生回答。)
师其实,用积的变化规律就可以解释了,对吗?
(学生赞同。)
师在这些方法中,你会选择哪种算法呢?为什么?
……
这里,在对话中,教师引导学生比较多种算法的相同之处以及正误差别,帮助学生建立知识联系。
参考文献:
[1] 王文英.数学对话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上海教育科研,2014(11).
[2] 施良方,崔允漷.教学理论:课堂教学的原理、策略与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