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良好教育生态,体现教育公平
2020-05-12张永谊
张永谊
对义务教育阶段公民办学校招生乱象的治理,恰恰是创造这些环境的关键环节,也是政府义不容辞必须承担的责任。
日前,浙江省教育厅出台《关于做好2020年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工作的通知》,其中就小学初中实行公民同招、公办民办学校公平发展、互不享有招生特权等作出明确规定,这既是对义务教育基本属性的要求,也是创造良好教育生态,真正体现义务教育更公平、更均衡的实质性举措。
诚然,在居民收入水平显著提高、收入差距拉大的背景下,教育选择的自由将成为较高收入家庭的一种公共政策诉求。但义务教育是国家的法定教育,理应坚持以国家办学为主体,确保学生入学机会的公平。政府的责任就是要努力推动义务教育的优质均衡发展,不得让位于经济利益驱动,不应让“教育”成为阶层固化的“推手”,要让义务教育回归公益属性。
客观地讲,家庭对教育的重视,使教育受社会功利性需求的影响较大。从这个意义上讲,政府更应旗帜鲜明地积极推进教育的公平,不仅体现在要努力办好公办学校,也体现在要加强对教育生态环境的治理。努力为公民办教育的协调发展创造良好环境,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良好环境,为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负担创造良好环境,为缓解家长教育焦虑创造良好环境。而对义务教育階段公民办学校招生乱象的治理,恰恰是创造这些环境的关键环节,也是政府义不容辞必须承担的责任。
民办教育作为教育的组成部分,为老百姓提供了多样的选择,也会促进教育的良性竞争。但是,当下民办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则是民办教育的“制度缺陷”及“假民办”对教育生态的破坏。公办学校应紧紧抓住“公民办同招”的改革契机,在提升办学水平和学校品质上下功夫,努力引领方向、做好示范、形成特色,努力为每一个孩子提供适合的教育;民办学校应坚持精质量、重特色、严规范的发展思路,着力提升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质量、办学特色,进一步找准定位、优化管理,更好地满足老百姓多样化、差异化的教育需求。
教育是未来的事业。通过国家、省市区系列规范招生及减负举措,相信一定会减少全社会的教育焦虑。家长应该更加理性地看待孩子的发展,更加重视对考试分数之外的包括核心价值观、科学生活习惯、独立思考能力、团结互助意识等核心素养的培育,把孩子培养成理想的人,而不仅仅是名校的考生,这或许才是教育公平的真谛。
作者系杭州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