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奥尔夫音乐教育的意义
2020-05-12王亚丽
王亚丽
摘 要: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改革,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参考文献:的重要性,对于幼儿园教育的执教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奥尔夫音乐教育是目前最具国际音乐教育影响力的一种新型教育理念,对于幼儿园教育音乐教学活动的实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可以有效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培养幼儿的音乐素养,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基于此,特针对奥尔夫音乐教育的意义进行详细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奥尔夫音乐教育;幼兒园教育;音乐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0)14-0175-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0.14.086
奥尔夫音乐教育在我国的发展已经拥有了几十年的历史。奥尔夫充分考虑了幼儿园阶段幼儿的成长特点以及学习特点,针对性地制定出了一套可以有效提升幼儿学习效率的教学方法。并且奥尔夫音乐教育对我国传统的音乐教育模式进行了很大的创新,改变了幼儿音乐教师的教学理念,促进了我国教育的多元化发展。所以,在实际的幼儿园教育中,要加强奥尔夫音乐教育的应用,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提升幼儿的综合素养,促进幼儿的健康发展。
一、奥尔夫音乐教育理念的概述及特征
德国著名的音乐教育家卡尔·奥尔夫(Carl Orff,1895-1982)在实际的教育过程中,发现传统的幼儿园音乐教育中存在着严重的弊端,于是经过多年的研究,提出了奥尔夫音乐教育理念,主张将音乐教育与动作进行有机的结合,重点关注幼儿的音乐教育。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中对音乐与动作的结合、音乐与舞蹈的结合以及音乐与语言的结合进行了全新的诠释,在人们站在听众角度欣赏音乐的基础上,实现了听众与演奏者的互动,有效提升了音乐的魅力。当时德国媒体十分认同奥尔夫音乐教育理念,将奥尔夫实施音乐教育的实际情况进行了广泛的宣传,于是奥尔夫音乐教育受到社会各界认识广泛的关注,并在不久之后成立了奥尔夫学院。逐渐的奥尔夫音乐教育理念开始在世界范围内推广和传播[1]。
(一)元素性特征以及原本性特征
奥尔夫音乐教育具有元素性特征,即可以借助元素与艺术行为结合的方式来进行艺术性与理念的表达。同时,奥尔夫音乐教育也具有原本性特征,即奥尔夫音乐教育十分强调音乐技巧、音乐材料等多方面的元素,在奥尔夫进行音乐教育改革的时候,最初的音乐教材仅包含最简单、最朴素的音乐素材,具有朗朗上口的特点,突出了奥尔夫音乐教育通过基本音乐元素表达热情思想情感的特点,可以通过音乐情感的宣泄与释放直接打动人心。
(二)综合性特征
音乐是人类进行心理情感表达的一种方式,真诚、自然、朴实,与其他表达方式进行结合,更具有艺术表达性。并且奥尔夫音乐教育强调了音乐与动作、语言等的结合,具有综合性的艺术表达方式。在实际的幼儿园音乐教学过程中,音乐教学内容可以丰富多彩,音乐教学形式也可以多种多样,歌唱、形体舞蹈、音乐游戏等,这些音乐活动都可以表达人们内心的真实情感。而将教学内容与音乐活动进行结合,就可以将音乐与各种动作、语言进行有机结合,而这样的教学形式也可以有效提升幼儿的综合素养。
(三)参与性特征
奥尔夫音乐教育理念并不认为原本性的音乐是单纯意义上的欣赏,也并不认为原本性的音乐是听众视角下的活动,反而原本性的音乐应当是人们参与到其中的主动性活动。它强调了幼儿应当主动参与到音乐的学习过程中,充分体会音乐活动中的趣味以及意义。而这正是目前我们提倡音乐教育学生本位教育的一种表现,充分表达了寓教于乐的教学思想。而音乐的创作其实蕴含着大量的即兴元素,奥尔夫音乐教育同样也认为即兴可以充分表现出音乐的魅力,表达出人类的情感。也就是说,在实际的幼儿园音乐教育中,幼儿即兴地参与到语言活动中、歌唱活动中或者舞蹈活动中,都可以加深幼儿的音乐体验,激发幼儿的音乐创造能力。
(四)人本性特征
奥尔夫音乐教育认为音乐是人类表达内心真实情感的一种方式,所以它主张从人性发展的最初开始教育,即在幼儿阶段,通过刺激幼儿对音乐艺术的感受、理解,以及幻想,来培养幼儿对音乐的欣赏能力、创造能力以及表现能力、同时,又可以运用音乐艺术净化幼儿的心灵,陶冶幼儿的情操,促进幼儿的健康发展[2]。
二、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对我国幼儿音乐教育的影响
(一)激发幼儿对音乐的学习主动性
通过上文可知,奥尔夫音乐教育具有参与性特点,它主张引导幼儿主动参与到音乐活动中,主动感受音乐的节奏和魅力。所以,它认为通过游戏可以帮助幼儿快速而主动地参与到音乐活动中,激发幼儿对音乐的学习积极性。与我国传统的幼儿音乐教育相比,奥尔夫音乐教育更加符合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传统的音乐教育知识让幼儿机械式的记忆,而奥尔夫音乐教育则提倡幼儿在游戏与娱乐中完成学习任务。这种“零压力”式的教育方法可以让幼儿深刻体会到音乐艺术的魅力,可以帮助幼儿更好地释放天性,发挥出幼儿的音乐天赋。在人类的成长阶段中,幼儿阶段是最初的启蒙阶段,对于幼儿的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幼儿园阶段的幼儿,天性使然,对于任何事物都充满好奇心,尽管对于任何事物都处于懵懂期,但仍然需要通过探索来满足自身的好奇心,且很多意识都是在此阶段形成的。如果在此阶段使用机械式的教育方法,很容易让幼儿产生厌学心理,影响幼儿的未来发展。所以,在进行幼儿园音乐教育的过程中,应当充分借鉴奥尔夫音乐教育理念,通过游戏的方法释放幼儿的天性,培养幼儿的语言能力以及动手能力,满足幼儿的生理发展需求[3]。
(二)提高幼儿的欣赏能力
受到生理年龄的限制,幼儿对于世界的认知水平十分有限,必须要通过各大感官系统的协调才能够形成审美感知。而奥尔夫音乐教育则主张将音乐与歌唱、语言、各种动作等进行完美的结合,从而让幼儿的感知更加具体、客观,让幼儿体会到音乐的真正含义,从而有效激发幼儿对音乐的学习兴趣,提升幼儿对音乐的学习能力。也就是说,在实际的幼儿园音乐教育中,教师可以借鉴奥尔夫音乐教育理念,通过各种教学方法,提升幼儿对音乐的欣赏能力,感受音乐艺术的魅力[4]。
(三)提高幼儿的创造能力
奥尔夫音乐教育是幼儿教学理念的延伸和补充,实现了幼儿教师教学身份的转变,让幼儿教师从主导者成为幼儿学习音乐知识的参与者、组织者以及辅助者。所以,在幼儿学习音乐知识的同时,教师就可以通过一系列手段将抽象的概念用具体、直观的事物表达出来,然后引导幼儿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联想力,进行音乐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而教师对于幼儿释放出来的天性予以肯定和鼓励,引导幼儿运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表达。另外,因为幼儿的思维刚刚形成,并没有受到外界过多的干扰,所以与大人相比,幼儿的思维创造能力更高。而在实际的幼儿音乐教学中,教师应当引导幼儿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并在自己幻想出来的世界中娱乐玩耍。而在幻想的过程中,幼儿难免会产生一些难以解答的问题,此时教师应当先肯定幼儿的问题,然后通过引导和点拨,帮助幼儿解决问题,刺激幼儿进行更深层次的探索。
(四)融合了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
上文说到,奥尔夫音乐教育具有原本性特征,而原本性特征又与我国教育领域中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不谋而合。而且在目前的教育环境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更加关注幼儿在学习过程中的精神感受,给予了幼儿独立思考和发展的空间,十分符合幼儿的生理发展规律,符合幼儿的学习特点。而且《幼儿教育指导纲要》中对于幼儿的艺术教育也做出了明确的规定,即更加强调了艺术教育在促进幼儿全面、健康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意义。教师应当为幼儿创造更多的机会让幼儿展示自我。通过各种方法让幼兒自主演奏,让幼儿深刻体会艺术的魅力,进而帮助幼儿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三、在幼儿园音乐教学中发挥奥尔夫音乐教育意义的策略
(一)将音乐教学与语言节奏相结合
广义的节奏指的是自然界中任何有规律的声音形态,就像火车的行驶、钟表的摆动都有着特定的节奏。对节奏的感知是人类的本能,在音乐教育中运用人类的这一本能,可以有效提高音乐教学质量。而在奥尔夫音乐教育中,也涉及了训练幼儿反应能力、创造能力以及自我控制能力的活动,并且这些活动都将语言节奏与音节进行了充分的结合。另外,语言是幼儿最常用,也是最有效的生活工具,生活中的语言本身就具有一定的节奏,在实际的幼儿音乐教育中,教师可以从幼儿常用的姓名、歌谣、谚语等内容中寻找节奏。
(二)将奥尔夫音乐教育融于幼儿的日常生活中
幼儿在幼儿园的生活十分简单,包含吃饭、睡觉以及如厕。奥尔夫音乐教育不仅可以在音乐教学课堂上应用,还可以融入幼儿的日常生活中。所以,园方可以重新布置幼儿园的结构,为幼儿创造一个特殊的音乐环境,在省去教师说教的基础上,丰富幼儿的音乐经验,提升幼儿的音乐素养。对此,园方需要按照幼儿的年龄特点,选择不同风格的音乐曲调。在清晨可以播放一些轻松愉悦的音乐;在组织幼儿活动之前,播放一段节奏鲜明的音乐,引导幼儿做好活动准备;在吃午饭之前,可以播放一段抒情的世界名曲,增强幼儿的食欲;在午睡期间,还可以播放一段摇篮曲,促进幼儿的睡眠。在不知不觉间,幼儿就可以在日常生活中体验不同风格的音乐,久而久之,幼儿的审美情趣也会得到有效的提升。
综上所述,奥尔夫音乐教育具有元素性特征、原本性特征、综合性特征、参与性特征以及人本性特征,对于我国幼儿音乐教育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可以激发幼儿对音乐的学习主动性、提高幼儿对音乐的欣赏能力、提高幼儿的创造能力、融合了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为了更好地发挥奥尔夫音乐教育的意义,可以在具体的幼儿音乐教学中,将音乐教学与语言节奏相结合,将奥尔夫音乐教育融于幼儿的日常生活中。
参考文献:
[1]田清.关于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与实践探讨[J].黄河之声,2019(3):109.
[2]黄含亮.浅析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国内音乐教育中的应用探究[J].戏剧之家,2019(3):177.
[3]夏黎春.奥尔夫教学法在音乐教育中的应用[J].艺术评鉴,2018(20):128.
[4]蔡骈.奥尔夫教学法与学前儿童音乐教育[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8(9):140.
[责任编辑 谷会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