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过程中青少年体育行为特征研究
2020-05-12许春红彭利民张雷
许春红 彭利民 张雷
摘 要:民族地区城镇化发展过快,少数民族固有的生活方式和文化活动发生了变化,没有形成与社会发展和民族进步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青少年在“传统”和“现代”的生活中彷徨,体育行为、价值取向和独特生活方式尚待定型。云南民族地区实现少数民族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发展,制定体现多元化的全民健身服务体系,增强少数民族青少年的文化自觉,以健康综合能力培养为核心,培养青少年健康的体育行为,促进其终身体育习惯养成。
关键词:体育行为 少数民族青少年 城镇化
中图分类号:G812.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20)03(c)-0185-03
1 问题提出
随着西部大开发的不断深入,近年来云南民族地区城镇化建设得到了较大程度的发展。在城镇化进程赋予经济繁荣的同时,对传统文化产生了强烈的冲击,打破了少数民族原有的文化生态结构。城镇化过程中青少年在“传统”和“现代”的生活方式中彷徨,体育行为、价值取向和独特生活方式尚待定型。青少年是传承民族文化和振兴民族经济的希望,在当今快速发展的城镇化建设中在吸收、接纳、适应和传播现代文化的同时,自觉将本民族文化进行继承,是民族地区良发展的保障。本文通过调查,了解民族地区青少年体育行为的動因及活动过程,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本文选取临沧市沧源佤族自治县,文山州丘北县,楚雄彝族自治州元谋县的佤族、壮族、苗族和彝族为主要调查研究范围。随机抽取3个民族地区少数民族年龄在10~18岁之间青少年样本数各90人,共计270人,进行问卷调查,最终回收有效问卷240份。随机对3个民族地区少数民族中老年人样本数各10人,共计30人进行访谈。
2.2 研究方法
2.2.1 访谈法
主要访谈民族地区城镇化的社会变化、生活方式、体育行为习惯的变化历程及心理体验。在访谈之前,先进行访谈计划的研究设计,使用录音设备记录访谈内容,在访谈之后,对访谈资料加以整理,确保访谈内容的系统性和真实性。
2.2.2 问卷调查法
对民族地区青少年群体,采取外在性问题和内在性问题相结合的方法,同时注意与访谈法的互补。发放问卷270份,回收有效问卷240份。
2.2.3 逻辑推理法
根据调查结果,归纳城镇化进程中少数民族青少年在多元体育文化生态中的主体作用和作用机理。
3 结果与分析
3.1 云南民族地区青少年体育行为调查
城镇化使民族地区变成了经济化、一体化和单一化发展模式,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发生了一系列变化,存在着公共利益与民众群体和谐发展的滞后性。本文从内外在因素的角度对青少年体育行为进行调查,外在因素包括经济、政治条件和人文、自然条件;内在因素包括行为方式、思维方式、情感方式的转化。
3.1.1 青少年体育行为外在条件调查研究
从表1中可以看到:学校、社区和家庭是青少年活动的主要组织者和主要场所,在城镇化建设中加大了体育场地的建设投入,但有24.1%和41.4%的青少年对学校和社区提供的体育场所和器材表示失望。造成这一结果的主要原因是城镇化发展过快,不合理的体育资源配置造成相对不足,无法满足学生学校内喜欢的小球类项目和室内娱乐项目活动的开展,不能提供良好体育资源给青少年与家庭的社区体育活动开展。同时,公共服务政策还不完善,学校、社区和家庭的体育活动较少,没有形成与社会发展和民族进步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和意识形态。
3.1.2 青少年体育行为外在条件调查研究
从表2中可以看到:有32.9%、28.8%的青少年平均每天体育活动的时间小于30min和不足1h,运动时间严重不足。城镇化的进程使得青少年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发生了变化,电子产品促进了青少年静态生活方式形成,缺少户外运动体质下降趋势显著。从调查的结果中明显看出,影响青少年体育活动主要原因是体育场地短缺、活动群体参与和家长态度。现阶段青少年缺少一起活动的群体,低年龄段的青少年喜欢家长的陪伴活动,高年龄段的青少年喜欢同伴间的群体活动,但在经济高速发展的社会环境下,使得家长的陪伴活动和同龄群体活动成为了奢侈,无法实现青少年作为社会人的体育需求,使得青少年体育活动无法达到增强体质、社会交往和突破自我等功能。
3.2 云南民族地区城镇化过程中青少年体育行为特征形成原因
自然环境是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生存、发展的基础,随着追求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少数民族地区大量自然资源毁坏和民族文化流失。由于忽略民族地区的特点,异质文化的传播与本土民族文化的传统产生碰撞,甚至在很大程度上改变本土民族的价值观念、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行为模式,在民族地区开发中没有很好地把自然生态环境和民族文化很好的协调起来,致使形成了老年的“原始人”,中年的“经济人”和青少年的“信息人”。学校体育基本教授现代体育项目,同时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无法满足青少年日常体育活动时间需求;社区体育场地设施配置和活动开展主要针对中老年人,对于青少年并没有吸引力。
4 云南民族地区青少年健康体育行为形成建议
4.1 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生态性法令政策建立
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云南民族地区城镇化的建设速度和规模已经形成,物质基础已经奠定。各级政府部门应制定合理的政策方针实现以少数民族为核心,具有地域特色文化的新型城镇,以保护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异质性,正确处理民族文化的传统性和时代性的关系。只有少数民族地区物质制度和精神文化的协调发展,增强少数民族成员的文化自觉,使民族文化得到很好的保护和传承,传统与现代相结合,才能提供青少年以良好的物质与文化环境,保障青少年的全面健康发展。
4.2 完善公共服务政策,发挥社区和家庭体育功能
依据民族地区城镇化特点,公共服务政策应整合学校体育、民族节日、社区文化建设、家庭和谐发展等要素,拓展少数民族群众参与传统体育、现代体育活动的时间维度和空间范围,构建群众性多元化的全民健身服务体系,以保障民族群众享有的基本体育服务权益。从而实现学校体育为基础、社会为引导、家庭全员参与相结合,有针对性地进行青少年体育行为干预,培养青少年健康的体育行为,提高少数民族青少年的体育文化素质和体质健康水平。
4.3 提升青少年自我管理能力,促进健康行为建立
良好的青少年健康是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民族发展和国家强盛的重要保障,是民族地区人群健康状况的综合反映。从人的全面发展和终身教育方面出发,以健康综合能力培养为核心,通过素质教育培养使学生深谙敬畏生命、珍爱生命的真谛予以追求生命的价值,最终形成良好的体育价值观。增强少数民族青少年的文化自觉,提高民族成员的素质,吸收、接纳、适应和传播现代主流体育文化的同时,自觉将本民族体育文化进行继承,通过融入现代体育元素和形式,来提升民族体育的品质,促进其终身体育习惯养成。
参考文献
[1] 王彦斌,钱宁.现代化过程中西部贫困地区少数民族的生活方式——对云南几个少数民族村寨的调查分析[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4(2):102-108.
[2] 田祖国,白晋湘,钟海平.论民族传统体育现代变迁与少数民族价值意识重构[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3(5):8-9,21.
[3] 石刚强.民族体育多元化的全球化视角[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7(4):2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