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国画的情感性
2020-05-12韦景耀
韦景耀
[摘 要]中国画历经千年的发展,融入了诸多画家的心血,是画家观察自然、表达情感的一种方式。它不但具有丰富的绘画技法,更具有丰富的人文情感。对中国画的情感性——物象情感、笔墨情感和绘画的情感传递等进行分析,可以感悟到绘画真谛,感悟到历代画家的情感世界。
[关键词]中国画;情感性
中国画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之一,是画家对自然、社会物象的感受,并通过笔墨探讨研究用于表现其感受的一种表现形式,它呈献给我们的是一种对自然和社会的思想。中国画是以毛笔、水、墨、彩等为工具,作画于绢或纸上的一种中国特有的绘画表现形式。它凝聚着画家的智慧、性格、心理、气质,是画家文化素养、审美视野、哲学思想的体现,具有丰富的情感性。
一、物象情感
物象是自然景物,即客观事物,不依赖于人的存在而存在。它有形状、颜色,有声音、味道,是具体可感的。不同的人对物象有不一样的感知和情感。在中国画创作中,画家对要表现的物象必须有所感受,并去熟悉和了解它,以富有情感、思想的笔墨去表现、展示。
(一)物象生情
物象生情,这里主要指人们对客观景象的第一感受反应,是人触景生情。对物象无情感,意味物象无吸引人之处,或人对之麻木无反应,这样不需谈艺术。从人类艺术一开始诞生起,便可看到艺术创作是依赖于情感而产生的。古籍诸多著作对艺术起源的规律作过精辟的阐述,《书·饶典》上说:“诗言志,歌咏言,声依咏,律和聲。”《汉书·艺文志》对此作了恰当的解释:“故哀乐之心感,而歌咏之声发,诵其言谓之诗,咏其声谓之歌。”《毛诗序》也对此作了类似的阐述:“在心为志,发言为诗。”“言之不足,故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则手舞之足蹈之也。”这些句子生动地体现了情感如何促进艺术的产生。中国画,也同诗歌、舞蹈一样,因情感而产生艺术形式美。当我们面对自然景物、民俗场景、历史文献等,总被那一物一色、一线一面或故事感动,刺激我们创作的欲望。清代画家戴熙对物象的激动情感驱使他作画,他说:“画当形为心役,不当心为形役。天和饱畅,偶见倪端,如风过花香,水定月湛。不能自已,起而捉之,庶几境象独超,笔墨俱化矣。”自然美好的景象使他产生了“不能自已”的情感,使他舞笔弄墨,创作了物象与情感的统一物——独超的境象。石涛在《画语录》中谈到画为何物时说:“夫画,借笔墨以写天地万物而陶永乎我也。”在他《尊受章》中,指出对物象的情感和认识是不一样的:“受与识,先受而后识也;识然后受,非受也。”接着指出绘画和感受的因果律:“画受笔,笔受腕、受心,如天之造生,地之造成,此其所以受也。”最后他特别告诫对自己的感受必须“尊而守之,强而用之,无间于外,无息于内,才能得其画”。由此可见,画家要排除内在和外界的干扰,要忠于个人对现实生活的真实感受,才能创作出感人的作品来。
(二)物象认知
画家要表现物象,必须对物象有所认知。 在中国画中,要表现好物象,首先是物象打动了画家,促使画家产生了情感。要很好地表现物象,就要去了解物象的成长规律。宋代郭熙在《林泉高致》中说“春山谈冶而如笑,夏山苍翠而如滴,秋山明静而如妆,冬天惨淡而如睡”,这是画家一年四季对自然观察到的感觉。画家把自己的情感与大自然融为一体,依自己的情感而产生色彩。“天色:春天晃,夏天苍,秋天静,冬天暗;水色:春天绿,夏天苍,秋天青,冬天黑”,这也是画家在一年四季中对水色、天色观察出的规律,总结出四季山水画中描写“空间感”的情调。物象在自然界中呈现出各式各样,各有其自身的规律,它们按照其自身规律去运动发展。我们只有去了解它的自然成长规律,认知其结构的变化和季节的不同,方能对物象有所认知。
(三)物象塑造
画家在画纸上对物象的塑造,不是相机拍照的那样,快门一按所有景物都纳入画面之中。中国画对物象的塑造,是观察自然并将复杂的景物归纳提炼,有思想、有节奏、有规律地排列于画面之中,使画面产生韵律感,呈现出画家对自然物象的一种感受。物象在艺术再现的塑造中,更需想象,才得以成形。西晋著名文学家陆机在《文赋》中提到“情曈昽而弥鲜,物昭晰而互进”,否则,刻舟求剑,只能是一堆死物体、死景象。唐代元稹在《唐故工部员外郎杜君墓系铭序》中称李白:“予观其壮浪纵恣,摆去拘束,模写物象,及乐府歌诗,诚亦差肩于子美矣。”南宋魏庆之所编《诗人玉屑》卷四谓:“摹写景象,巧夺天真,探索幽微,妙与神会,谓之物象。”可见,摹写物象不仅有外观的形似,更有内在的神似。中国画对物象的塑造更形神兼备。
二、笔墨情感
笔墨,原本是中国画作画的工具材料,但由于画家对笔墨高度地运用与发挥,使笔墨表现达到了极致,转化成了艺术技巧,丰富了国画的表现力,取得了卓越的效果。“笔墨”这个名词,甚至代表画家的人品学问。笔墨的高下,成为评价画家和作品的一项重要条件。笔墨情感,只是画家对笔墨技法的掌握和运用,是物象情感在作品中能得到最佳的表现、流露,是作品成功的关键环节。然而,一些用线用墨不堪入目,线条用笔不流畅,欲行不行,当散不散,不能应用自如等,笔墨毫无情感。
(一)笔墨气韵
中国画讲究的是用笔用墨,笔墨是一个不可分离的整体,不能单独存在。没笔,墨无所依;没墨,笔无所用。明代莫是龙在《画说》中提到“古人云:‘有笔有墨。笔墨二字,人多不晓,画岂无笔墨哉?但有轮廓而无皴法,却谓之无笔;有皴法而无轻重、向背、明晦,却谓之无墨”。可见笔墨都要发挥所长,不可偏废,应笔中有墨,墨中有笔。历代中国画家热爱笔墨,研发笔墨,探索出各自的笔墨技法。宋代赵希鹄在《洞天清录集》提出“画无笔迹,非谓其墨淡模糊而无分晓也,正如善书者藏笔锋,如锥画沙、印印泥耳。书之藏锋,正乎执笔沉着痛快”,提倡用笔要用藏锋。明代的唐寅提出用笔须转腕灵妙“工画如楷书,写意如草圣,不过执笔转腕灵妙耳。世之善书者多善画,由其转腕用笔之不滞也”。画家石涛认为“用笔主要是用笔尖,也就是中锋,能用中锋,则力在笔尖,如果笔尖运用得法,就可不华而自实,不透而有力,不到而能得”。这些都是画家在中国画中笔墨情感的流露,是画家在创作实践中潜心研究悟出的笔墨技法而产生的笔墨气韵,是对笔墨情感的表现。画家为了表现好物象情感,必须了解熟悉诸家笔墨技法,在实践中选择自己的笔墨情感,追求和展示自己的艺术风格。
(二)笔墨渲染
笔墨渲染是指画家用笔墨技法营造出的画面氛围。历代画家各有所长。北宋李成在《山水诀》中说:“落墨无令太重,重则浊而不清,亦不可太轻,轻则燥而不润。烘染过度则不接,裁插烦细则失神。”北宋韩拙在《山水纯全集》提出的用墨见解附和了李成:“用墨过多过深则会失去真实感,甚至练笔法也被淹没。但用墨过少,则气势无法表现出来。”南宋郭熙在《林泉高致》中提出:“运墨有时而用淡墨,有时而用浓墨,有时而用焦墨,有时而用宿墨,有时而用退墨,有时而用厨中埃墨,有时而取青黛杂墨水用之……”。明清画家倡导“墨分六彩”,即黑、白、浓、淡、干、湿。画家用笔用墨的深浅、浓淡、干枯、焦润等渲染,会使营造出不一样的画面感觉。
(三)笔墨造诣
笔墨造诣,是画家从实践到理论,积累的智慧和经验。唐代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对吴道子的笔墨造诣描述:“国朝吴道玄古今独步,前不见顾陆。后无来者……神假天造,英灵不穷。众皆密于盼际,我则离披其点画;众皆勤于象似,我则脱落其凡俗。弯弧挺刃,植柱构梁,不假界笔直尺,虬须云鬓,数尺飞动,笔根出肉,力建有余,当有口鬓,人莫得知,数仞之画,或自臂起,或从足先,巨状诡怪,肤脉连结,过于僧繇矣。”由此可见,吴道子不为自然物象其形其质所束缚和墨的浓淡所限制,而追求其灵动和自然性。可见他的笔墨“神假天造”的境界,及其“守其神、专其一”的高度艺术造诣。那么,对于初学者而言,笔墨的造诣只有从规矩入手,勤学苦练,不可急于求成,便能不花力气而笔力自到。清代华琳在《南宗抉密》对此提出看法:“初学用笔,规矩为先,不妨迟疑,万勿轻躁。只要拏得住、坐得准,待至纯熟已极,空所倚傍,自然意到笔随。”笔墨的造诣必须从开始规矩而学,只有不知疲惫、不计寒暑,以作心闲意适、陶冶情操治性的乐趣,方能钻研各种笔墨的变化,达到更高的造诣。
三、传递情感
任何物体的形成,都孕育着不一样的情感,呈现或传递给欣赏者不一样的感觉。在中国画表现中,画家首先是对物象具有一定的情感,而激起对物象的表现。在绘画表现中,画家将自身的实践经验和知识理解和感受,展现于画面,传递给欣赏者。
(一)传递情怀
画家在面对自然和社会中,会有不同的视觉感受。为了展现和传达自己的情怀,画家是通过自己的笔墨领悟和画面构图形式处理,传达给我们不一样的情怀。元代王冕在《墨梅图》创作中,以单纯的水墨和清淡野逸的笔法,生动地传达了梅花的傲骨清肌,寄托了文人雅士孤高傲岸的情怀。北宋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画卷,以青绿山水画手法描绘了峰峦起伏的群山和烟波浩淼的江湖以及捕鱼、呼渡等人物活动的场面,讴歌了祖国大好河山的景色和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情怀。画家潘天寿在《鹰石山花图》中,则以大块巨石绘于画面中心,山花、野草斜长于巨石中,老鹰绘于巨石左上角,画面采取了点、线、面组成,以不一样的山水、花鸟构图模式,展现出自然环境下纯天然状态的野花野草,表现了自然生态美的气息,同时表现画家对大自然的热爱。
(二)传递技艺
中国画历经千年的发展,留下了每个朝代的烙印,呈现出每个画家不一样的画风。从其作品中我們可以看到对物象的情感、认知、塑造,和笔墨的表现、渲染、气韵、造诣,以及表达的思想情感。从东晋顾恺之的《女史箴图》《洛神赋图》《列女传图》到南朝陆探微的《归去来辞图》、隋唐展之虔的《游春图》、五代十国巨然的《秋山问道图》、宋代李成的《读碑窼石图》、元代赵孟的《鹊华秋色》、明代董其昌的《仿古山水图》,到清朝王时敏的《仿古山水册》等,我们可以看到画家对当时的自然、社会的感悟和思想,领悟到他们对山石、云雾、树木、花鸟等的感受和笔墨手法,以及对山水平视、仰视、俯视的不同感受和处理方法方式、构图形式等,这些作品为后人学习提供了样板,同时为中国画的繁荣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其中北宋画家郭熙不但为我们留下了很多名画,还撰写了很多绘画论著。在历代画家作品中,我们学习到勾、皴、擦、染、点法,以及山石法、云水法、树木法、墨法等,激发我们再度创新发展。
(三)传递思想
中国画不但传递着画家对物象和笔墨情感,还传递对社会生活爱憎好恶的声音。清代大师郑板桥最擅墨竹,他注重外师造化,没有自然地去模拟造化,而是“中得心愿、胸中勃勃”,熔铸了自己的主观情感,确立了画意。在他笔下,竹子是情感的果实,“萧萧竹”发出的却是“人间疾苦声”,一枝一叶总关情,一笔一画蕴含着他那忧国忧民的思想情感。清末画家任伯年的《关河一望萧索图》中,采用了人物画题材和相适应的艺术技法,描绘了太平天国的将士持矛上马,即将奔赴沙场的英雄气概,抒发了他反对腐败清王朝的感情,也表达了对美好未来的期盼。以中国画抒发情感的还有东晋顾恺之的《女史箴图》、张僧繇的《醉僧图》、阎立本的《步辇图》、宋代佚名的《折槛图》、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等,都是用笔墨表达画家对社会生活爱憎好恶思想情感的传世之作。
四、结语
中国画是一种极具情感的绘画形式,是画家的人品、气质、学养、认知、感受、技法等要素的呈现,以鲜明的特色和风格在世界画苑中独具体系,形成中国独特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只有触摸和领悟它的笔墨,不断地去研究与思考,才会感悟到其绘画真谛,感悟到历代画家的情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