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风意蕴在西安地铁壁画艺术中的创作实践
2020-05-12汤雅莉周俊
汤雅莉,周俊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艺术学院,西安 710043)
中国历史上的汉代是一个民族“自信力”最为强劲的时代,一个时代最具代表性的中心艺术,往往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象征并且塑造一个时代的灵魂。汉画像石作为历史地位和美学价值的时代中心艺术,始于战国盛于两汉,是后人认识汉代社会风貌的重要窗口,是汉人“事死如事生”的文化观的体现,它的盛行与汉代的国力强大和厚葬之风密不可分。汉画像石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展现了我国农耕文明时期先人勤劳勇敢、积极进取、向往理想社会的民族精神。
陕西的画像石不仅出现时间早,而且工艺精良、甚是考究。构图上多采用横带式构图法,能使不同时空场景共同呈现在同一幅画面中;画面布局讲究繁密与舒朗的对比关系;浮雕工艺手法丰富,绘画特征以线条为主,或阴刻、或阳刻、或兼而有之;论其形象塑造,追求拙朴浑厚之意味,极具意象概括之美。
汉画像石艺术兼有绘画、雕塑和石刻的特征,相比秦代具象性写实风格则更具象征性。它与秦兵马俑的写实风格不同,追求似与不似之间的以形达意、意由境生、写意传神的意境美,是中国古典“立象以尽意”造物审美观的体现;是言与意、形与神、情与景的形而下与形而上、内与外统一的整体艺术美规律;是现实与浪漫、再现与表现的完美融合,其艺术风格更适合表达某种思想和意趣之观念。汉画像石所呈现出的艺术特征,奠定和影响了我国长久以来艺术发展道路中的意象审美取向。汉画像石包含了技艺、制度和精神三个层面的艺术价值。技艺层面体现在必须满足人的实用功能;制度层面表现在能够成为特定社会形态的标志;精神层面则传达着以象征、隐喻凝固在内的哲学、政治、宗教以及思想文化等观念。
一、站域文化:地铁壁画艺术创作的重要来源
站域文化、地域文化和区域文化的概念既有相通之处,又有一定差异。地铁站域的内涵体现出两方面的特征:一是以地铁站点为核心向城市空间互动的竖向空间范围;二是由地铁线路节点连接和引导的横向性城市空间范围。它们共同形成的历史文脉节点,构成了城市特殊的地域概念范畴,其特殊的形态特征和文化脉络,可以从根本上区别于其他城市的地域文化。地域文化是指在一定空间范围内特定人群的行为模式和思维模式;而不同地域内人们的行为模式和思维模式不同,便导致了地域文化的差异性。区域文化是由于历史文化背景的差异,从而形成与地理位置显著相关的文化特征,并包含在地域文化之内。因此,站域文化属于地域文化和区域文化中的组成部分,站域文化以地域文化为基础,以地铁物质环境为载体体现出具有鲜明地域特点的艺术观念、社会观念、价值观念等,对提升城市整体文化底蕴和艺术品位具有重要作用。
21世纪古城西安跨入了地铁时代。伴随轨道交通建设的大力发展,西安以“古代文明与现代文明交响辉映,老城区与新城区各展风采”的特色打造方向成为构筑地铁文化景观的源泉和艺术创作的根本基调,城市结构形成了“九宫格局,棋盘路网,轴线突出,一城多心”的布局特色。西安地铁4号线南段的东长安街站地处西安东南方位,属于旅游生态度假区,周边临近杜陵。杜陵位于西安市三兆村南,是西汉后期宣帝刘询的陵墓区,故在创作中以汉文化作为选题背景,目的在于唤醒和点亮公众对站点区域的历史记忆,营造城市文化魅力。地铁壁画艺术是城市公共艺术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提升和美化公共生活环境、满足市民审美需求之余,不仅可以解决密闭空间给乘客带来的压抑感,还能激活站点区域文化,展现城市艺术魅力。(图1)
>图1 站点区位图
二、西安地铁壁画艺术中的汉风意蕴
西安地铁4号线壁画创作紧扣地域文化结合站点区域文化进行创新设计,展现“一站一景,空间一体化”的创作理念。其中东长安街站的大幅壁画《汉风溢彩》是最为典型的代表作品之一(图2、图3)。该作品不是简单的“模仿”与“再现”,而是吸收画像石的艺术特征,提炼了农耕、手工业、宴乐、车马出行和百戏等农耕文明典型文化元素,通过现代装饰艺术手法向乘客展现汉代生活场景。
>图2 汉风溢彩设计图
>图3 汉风溢彩场景图
>图4 二牛抬杠画像石
>图5 汉画像石 织机图纹
>图6 三足乌画像石
>图7 汉画像石 玉兔捣药纹
壁画中的“二牛抬杠”(全名为汉代二牛犁田画像石)是我国一种古老的耕作方法,在汉武帝时由赵过发明“耦犁”耕作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此技术既便于操作,又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当时的生产效率,是研究我国汉代农耕文明的重要史料,具有极高的史学价值。汉代谚语有“一夫不耕受之饥,一妇不织受之寒”,可见在中国的传统儒家文化中,男耕女织的家庭分工模式对世人的影响深远。汉代生产技术的提高,特别是铁制农具的普及,加之牛耕技术的改良,以及蚕桑业和纺织业的进步,均为男耕女织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在长达几千年的农耕社会中发挥着积极作用,维护着农业经济的秩序和社会制度的稳定。壁画《汉风溢彩》中的“男耕女织”人物造型就是在此基础上进行的再设计。(图4、图5)
中国绘画艺术源自于对自然和神灵崇拜的原始宗教艺术,在表达宗教信仰的同时,映射着古人对外部世界的理解和认知。在万物皆有灵的信仰崇拜下,产生了大量的“有图必有意、有意必吉祥”的象征性图像,传达着古人对大自然的敬畏之心。其中“三足金乌”和“月中蟾蜍”最为典型。
汉人王充《论衡·说日》:“日中有三足乌,月中有蟾蜍。”三足乌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神鸟,身着金色,又有三足,故称三足金乌,代表着太阳神。两汉时期,受汉人“天人合一”的思想和人为宗教的影响,羽化成仙的思想十分浓重。汉人张衡《灵宪》中记载后羿因射日解救苍生有功,请不死药于西王母,嫦娥窃之奔月宫,变为蟾蜍;同样在汉代也有“蟾蜍去月,天下大乱”(《河图·稽耀钩》)之说,汉代的“玉兔捣药”图中就有被缚或被罚苦役的蟾蜍形象,可见蟾蜍的寓意具有两面性。壁画中的神鸟形象,一方面保持固有的生动性,另一方面进行适当的概括后产生;蟾蜍的形象则是摒弃了负面的涵义,吸收了蟾蜍千百年来演变中的吉祥寓意,提取蟾蜍代表月神、“升官发财”和“辟兵多子”的涵义,在造型上更为简洁,且有一定的装饰艺术效果。(图6、图7)
中国古代受古人对生殖崇拜的影响,古代神话体系出现伏羲女娲兄妹成婚为夫妇的传说。汉画像石中常见的伏羲、女娲均为人首蛇身,两尾相交,用象征性手法寓意人类婚配嫁娶及对子孙繁衍的期许。壁画中的伏羲女娲图,正是借此向人们传达着古人对多子多福,繁衍生息的美好愿望。汉人的饮食文化除家常便饭之外,会在岁时节令、婚丧嫁娶以及官方的庆典活动时举行宴乐的惯例。在壁画的中心部位,特别布局了宴饮娱乐的画面,帮助和引导乘客了解汉人日常娱乐生活的面貌。(图8、图9)
此外,壁画用汉阙、四神瓦当等汉代元素进一步增强画面的立体感、装饰感、厚重感和历史感,其中每一个局部的形象均体现传统画像石艺术与现代审美艺术相融合的“再设计”创新体验和探索。设计者在创作时查阅大量文献,考证汉代典型的人物特征,既要保留原型的生动性,还要恰当处理好局部细节,以便满足乘客正常的识别度,提高艺术的传播性。
>图8 伏羲女娲纹
>图9 宴饮纹
>图10 站厅实景图
三、车站空间艺术与壁画作品汉风溢彩的工艺美和协调性
地铁壁画艺术是一个群体概念,是社会公民文化和民主政治的体现,是程序复杂和综合性极强的工程,是与政治、经济、科技、社会、文化交织起来的复杂网络,所以东长安街站壁画的创作过程,从概念策划、题材选取、方案创作再到加工实施,包括前期调研、创意阶段、创作草图、电脑设计、效果图制作、泥稿制作、材料加工、安装施工、作品验收、后期评价都极为复杂。前期调研阶段极为重要,根据不同站点区域的历史文化背景,确定好题材和主题经专家论证后方可进入设计阶段。设计时按照现行地铁施工规范之要求选用符合的相应材料,并以恰当的工艺手法强调作品的延展性和时代性。
地铁壁画艺术作为地铁空间环境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创作前期必须考虑工艺材质和车站空间艺术风格的协调性,是老子《道德经》“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的协调共生关系。壁画《汉风溢彩》的工艺技术,并未沿用汉画像石工艺,而是采用安全性、稳定性、耐久性强和防火耐高温的现代材料花岗岩石材雕刻和金属铜锻造的工艺,并加以着色完成的。整幅画面浑然一体、朴实厚重,质朴的石材肌理和强烈的色彩对比效果,强化了该站点文化符号的历史特征,形成了与城市人文时空衔接上的有效性。
除此之外,如何把握壁画作品与空间环境的协调性,在创作中也是极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其重点在于壁画艺术作品必须与空间环境相互融合,与站内、站外空间场所的人文精神和谐统一,才能改善地铁空间的密闭性和压抑感,正确引导乘客明确身处何处,潜移默化地影响公众的人文素养和审美经验,达到心理场和环境场的和谐统一,进而提升城市文化品质。东长安街站的装修基色是蓝色(图10),因此该站壁画在整体色调设计上以青色为主。
四、结语
地铁壁画艺术融合站域文化、地域文化和区域文化中的历史文脉,在“天人合一”和以人为本的前提下,遵循经济、美观、安全、绿色、易识别的基本设计原则,强调站点及区域文化特征,注重与车站空间整体艺术风格相互协调、统一,始终保持与城市建设的发展理念相一致,从而让车站极为密闭的“穿行式”空间营造出特定的艺术氛围,形成时空衔接性、文化象征性、艺术导向性和公众参与性的“人—文化—艺术—空间”和谐共融的效果,进而触发公众城市记忆,达到激活城市人文艺术品质之目的,让公众获得最大的亲切感、归属感和认同感。
图片来源:
图1:作者自绘
图4:陕西省博物馆,编.陕北东汉画像石[M].西安: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1985.
图5:吴山.中国纹样全集战·秦·汉卷[M].济南:山东美术出版社,2009:140.
图6:唐新.南阳汉代画像石艺术[J].收藏,2010(11):100-105.
图7:吴山.中国纹样全集战·秦·汉卷[M].济南:山东美术出版社,2009:200.
图8:吴山.中国纹样全集战·秦·汉卷[M].济南:山东美术出版社,2009:196.
图9:吴山.中国历代装饰纹样第2册[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88: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