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虚”与“实”
——新媒体公共艺术的空间再造与创作探究

2020-05-12

艺术与设计·理论 2020年4期
关键词:虚拟空间公众空间

高 飞

(深圳大学 艺术与设计学院,广东 深圳 518060)

公共艺术最早可追溯到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建筑、雕塑及神殿,如米开朗基罗的西斯廷教堂的天花板,由艺术家创作的公共空间中的壁画和雕塑等。在工业文明诞生之前其一直处于缓慢的发展中,直到20世纪由于文明与科技的进步以及商业的繁荣,相继诞生的现代派与后现代派艺术又对其发展产生了至关重要的影响。现代派艺术适应工业文明的发展,其开始反对艺术的专制和皇权,并且关注为公众而设计。但是其形式上仍是机械的、中心仍是单一的。而后现代的去中心和大众化观念让公共艺术的公共性得到进一步发展,尤其是20世纪60年代开始,随着西方大众文化的兴起,公共艺术发生了从审美到文化的转型,其对公众的关注、尊重与参与更加重视与包容。近20年来计算机、网络等新媒体的快速发展,进一步挑战甚至重新定义了公共艺术的概念。一个不争的事实是:由于数字技术和新媒体艺术正在飞速扩大,当今的文化在很大程度上是围绕着数据流(文本,图像和声音)、技术驱动和互动交流而展开的,并支持网络共享的概念。公共艺术在这一背景下不再仅仅是雕塑和壁画,它可能是一个暂时性的事件所引发的公众关注和参与,也可能是一个暂时性的表演行为与观众介入,又或是实体空间叠加的虚拟信息所构成的艺术并引发公众关注,甚至可能是完全在虚拟空间中构建的艺术、事件或行为等。

一、新媒体公共艺术对公共空间的重新界定

>图1 馒头山mapping项目

>图2 Q.S.Serafijn D-Tower(交互雕塑-D塔)

公共艺术是依赖于公共空间而存在的艺术,“它不隶属某一类艺术流派或艺术风格,也不单指某一类艺术形式,它存在于公共空间并为公众服务,体现了公共空间中文化开放、共享、交流的一种精神与价值。”①数字网络及网络共享的出现改变了人们长久以来对“公共”的认知,虚拟空间的出现为艺术创作开辟了新的空间,也为公共艺术带来了新的可能性。所有公共艺术中的一个重要元素是观众参与度和介入程度不同,参与度可理解为基于公共艺术对公众的内在吸引力而使其乐于参与的指数;介入程度可表现为公众对作品的影响、改变或创建事件等行为的可能性,它是通过在特定社会背景下产生有意义的效果的能力来衡量的,当然也意味着一种责任。而新媒体公共艺术的主要特征往往是与“网络”“交互”等概念相联系的,这为公众的参与和深度介入提供了可能。这些新媒体艺术,无论是互联网艺术或者是涉及移动媒体的手机和掌上电脑的可参与艺术都可以理解为一种新的公共艺术形式,而这种从个人网络访问的互联网艺术导致了公共空间的外延正在由实体空间向虚拟空间以及虚实结合的混合空间转化。公共空间的这种变化也直接导致了安切雷斯·施耐德所谓的社会空间的扩大,因此公共艺术的的内涵也被重新审视和界定。相应带来的社会性、文化性与审美性,乃至媒介话语权的管控等问题,这些都为公共艺术的创作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机遇。例如,如何解决公共艺术的在地性,如何与网络虚拟空间的跨地性结合,如何重新界定公共艺术的审美性、社会性的问题,如何对移动互联用户的隐私进行保护和对其话语权进行管控的问题等等。另一方面,网络化的快速发展、城市规模的日益扩大,造成了虚拟社区的兴旺和现实社会的人际疏离,因此公共艺术如何回应社会心理的变化与需求,如何成为城市治理的润滑剂和安慰品,进而成为构建和谐城市和和谐社区的一部分,都成为其对当下城市生活的一种回应和思考。

从传统意义上来说,“公共艺术的公共性,其概念内涵是与城市连在一起的,正如城市是与尤其是近现代的公民文化连在一起的一样,再深化一步社会学的成因,它是与自由贸易、聚散自由的流动开放场所,商业的、市民的世俗生活,法律意义上的公民意识相连接的”②。然而从20世纪80年代早期我们将公共艺术引入中国,还没有来得及消化和完善的时候,网络及新媒体的出现让我们必须搭上新一班快速列车,以迎接网络和新媒体的到来。新媒体公共艺术绝不仅仅是艺术加技术或者是艺术加网络,由于公共空间的重新界定和公共艺术内涵与外延的突变,人们需要重新审视公共艺术的其他属性,如社会性、文化性与审美性。正如马克·第亚尼在《非物质社会——后工业世界的设计、文化与技术》文中所述:“电学、电子学和电脑还为今天的艺术家提供了一种新的创造工具。所有这一切都促使我们不断重新考虑我们的知觉,以便能理解我们生活的世界。”③

二、新媒体公共艺术有效整合公共空间的在地性与跨地性矛盾,进而提升公共艺术的社会性、文化性与审美性

就其社会性而言,不可避免的与社会空间的概念相提并论,现实社会中每个公民具有唯一的身份识别,而在网络和虚拟空间中,每个公民可能在不同的社区或空间中存在多种身份,某种程度上来说,公共艺术的公共空间已经不再局限于城市和社区,而是扩展到整个互联网。网络空间的跨地性与传统的公共艺术的在地性从表面上理解是相矛盾的,但是在特定条件约束下,两者是可以完全整合的,如基于物理空间的映射以及基于在特定场所环境中的远程干预,这些类型的公共艺术往往与一个特定的城市空间相结合,通过对城市公众的信息映射,反映到物理空间中的表征上,这些艺术创作从本质上与传统的公共艺术没有区别,只不过是更增加了公众的参与和介入程度罢了,从这个意义上讲,解决了在地性与跨地性矛盾的新媒体公共艺术对于我国的城市建设、社区重塑具有重要意义,它丰富了艺术的表现形式、增加了公众的参与度、提高了人们对城市的认知,审美性提高的同时也丰富了城市文脉的表现途径。从社会学角度看新媒体公共艺术的社会性、文化性与审美性,必然与网络空间的交流、网络社区的贸易、网络空间的市民文化以及网络社会的公民意识密切相关。

至于那些打破了实体空间界限的纯粹虚拟空间中的新媒体公共艺术则是跨地性的,它与传统公共艺术是有很大区别的,这类公共艺术中,虚拟空间与城市的关联被弱化甚至消失,这些作品中人与特定城市的关系、城市的文脉、城市的审美等属性被弱化甚至消失,其强调的是艺术的、社会的、人文的或特定主题的社会关注(行为、事件、影像、文字等)。这类新媒体公共艺术同样拓展了艺术的边界,赋予了公共艺术新的可能,也因为它的跨地性和虚拟性使得其没有现实的承载物对应,导致对于普通公众来说,它往往属于一个更艺术、更小众的、与网络空间相连的虚拟艺术。针对这类艺术所进行的有关创作、受众、机制、管控等方面的探讨以及评价也显得十分重要。

三、新媒体公共艺术的多元创作形式

从创作和表现层面来说,新媒体公共艺术往往表现为基于数字公共资源的共享创作和网络话语权的规则建立。通常一个公共艺术作品是由艺术家和负责技术支持的专家共同建立,设定基本的数据库和互动规则,公众的参与和作品的响应都建立在这些预定的规则和数据基础之上,相应的由于公众的参与改变了作品的形式、内涵,从而产生属于公众个体的独特体验,即所谓的共享创作。打个比方,艺术家好比是雕刻家把雕刻作品进行了一半的工作——粗模,观众的参与和介入是粗模的进一步雕刻并使其成为精模(结果),艺术家仅仅给出了创作的规则和基础数据,结果由观众来完成。可见新媒体公共艺术对于创作者来说,必须评估该艺术能为公众带来什么样的体验,并在艺术的表现力和公众的话语力度之间做出合理的平衡。综上所述,新媒体公共艺术的创作机制按空间的类型大致可归为以下三种:

1.以现实空间为依托,公共艺术的表现形式增加了新媒体技术手段。这种类型一般要求公众处于特定的物理公共空间中(城市、社区),透过新媒体手段(如:声音、影像、文字、网络或移动媒介等)达到交流和互动的目的。与传统公共艺术最大的区别是新媒体手段的运用,是都需相同的参与的人处于同一个物理空间。如2017年6月在上海举办的“边缘——新媒体公共艺术展”中林万山的公共艺术作品《馒头山mapping项目》(图1),以馒头山社区内的一口老井为切入点,将其与新媒体影像结合,进而探索社区属性和新旧冲突。

2.仍以物理空间为依托,公众利用网络或移动媒介等新媒体手段参与公共艺术作品的互动,交流的信息经过处理、过滤,被映射到实体空间中去,形成了物理空间和虚拟空间的对应关系。其和前一种不同的是,参与的公众没有临场互动的要求,可以在家里,可以在移动中。这类公共艺术表现为依托物理空间的虚拟信息映射,如Q.S.Serafijn的《D–塔》(图2)是一个交互雕塑项目,位于荷兰的杜廷赫姆市,该项目由一个物理塔、一个调查表和一个网站组成,有关个体的幸福感、爱、恨和恐惧等信息,透过网络和移动媒介转化并投射到D–塔上,D–塔某种程度上已成为了该市市民文化价值的晴雨表。在当下,由于科技的进步,特别是互联网的广泛应用,导致人与城市的关系正在发生变化:快速的城市建设导致城市规模日益扩张,同时人与人在虚拟空间的交流日益频繁,而现实中却产生了人与人、人与城市的疏离,就此而言这种类型的新媒体公共艺术既与传统的城市空间相连,同时又与快速形成的网络空间产生交集,对当下的城市发展和社区构建意义重大。

3.另一类新媒体公共艺术所依托的空间则为纯粹的虚拟空间,没有现实的对应载体,同时由于它的跨地性的,使其往往与实体的城市、社区无关,一般是仅针对某一主题的交流互动和群体行为(其主题可能包括艺术的、社会的、人文的、事件的、行为的等等)。这类公共艺术表现为公众利用网络手段进行参与,通过对公众数据的过滤和归档产生艺术、社会与审美价值,如Margot Lovejoy的《Turns》,利用网站构建了一个虚拟社区,并邀请参与者分享个人生活故事中的转折点。在网站上,故事库以鹅卵石的形状呈现,参与者可以打开它进行阅读或者返回到叙述池中叙述自己的故事。这些故事可以根据12个类别(如教育、人际关系、健康、创伤、家庭或战争)进行浏览,并可根据性别、种族或转折点经历的时间进行过滤。虽然每个故事千差万别,但它们通过基于关系的过滤器和镜头却成为了一个更复杂的社会记忆。该网站反映了新媒体在社会环境中影响和改变个体观念的方式。

四、当前我国新媒体公共艺术创作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新媒体公共艺术的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有很多亟需解决的问题。大体包括,1.由于对公共艺术在“公共空间”和“公共性”的内涵上缺乏深入研究,自然对公共艺术的概念的本质变化无法把握,导致新媒体公共艺术创作机制的缺失和匮乏,转而追求新媒体公共艺术的表面化理解。2.对形式的机械模仿,导致新媒体(包括影像、声音、数据等)在公共艺术中的机械应用,以模仿欧美的形式并机械地置换其文化内涵为主。导致了大量基于影音和互动的公共艺术在低水平上扩张,但却无法引起公众的深度参与与思考,而且把互动往往局限于面对面的影像互动。3.除了流于形式外,很多公共艺术作品尽管邀请观众的参与和介入但是却由于过于抽象晦涩,导致缺乏对公众应有的尊重,公众除了觉得新奇好玩之外,并不能理解作品想让他们参与什么,当然也无法体会其与城市文化的连结。因此很多公共艺术作品不但没有拉近与公众的距离,甚至产生了和公众的疏离,这不禁使人们要问这究竟是为艺术家本人表达情感而创作的作品还是为公共空间里的公众而创作的作品,在这个意义上来讲,我国的很多新媒体公共艺术已经背离了公共艺术的本质。4.新媒体公共艺术是基于数字技术的艺术,不同学科的交叉显得十分必要,包括IT技术、文化学、社会学、行为学甚至心理学层面的介入仍然显得十分艰难,这也提醒新媒体公共艺术的创作者们应该提高资源整合和集体创作意识,而非单打独斗。5.新媒体公共艺术在构建城市文化建设中的作用依然缺乏管理和创作层面的认知,实验性的、学术性、媒介性的研究居多,缺乏对空间的认知,尤其是其与城市空间的关系认知,一个随时代而发生了变化的公共空间的概念和传统认知上的城市空间究竟有什么样的联系,值得公共艺术的创作者们重新审视。

注释:

①宋薇.公共艺术与城市文化[J].文艺评论,2006(6):92-94.

②李晓峰.中国公共艺术的公共性和艺术性[J].公共艺术,2009(1):34-36.

③马克.第亚尼(Marco Diani).非物质社会:后工业世界的设计、文化与技术[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

猜你喜欢

虚拟空间公众空间
虚拟空间设计中的关键技术分析
公众号3月热榜
空间是什么?
公众号9月热榜
公众号8月热榜
公众号5月热榜
创享空间
网络经济对企业的影响分析
奇闻趣事
QQ空间那点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