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续性规范教育方案在鼻内镜下鼻窦术后患者中的应用
2020-05-12田梓荣
田梓荣
(武陟县中医院 眼耳鼻咽喉科,河南 焦作 454950)
功能性鼻内镜鼻窦手术是一种治疗鼻窦炎、鼻息肉的方法,此术式对患者创伤小、危害轻,且效果显著,可有效治愈鼻窦炎和鼻息肉,减轻鼻塞、流涕等症状[1]。此术式创伤较小,因此接受鼻内镜下鼻窦手术的患者在术后5~7 d即可出院。患者出院后仍需进行鼻窦冲洗、用药等治疗,以确保手术效果,避免术后鼻腔内出现肉芽组织、息肉及脓性分泌物。因此,院后积极随访确保患者良好的遵医行为对手术恢复至关重要[2]。本研究探讨延续性规范教育方案在鼻内镜下鼻窦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于武陟县中医院接受鼻内镜下鼻窦手术的115例患者,根据干预方式分为对照组(57例)和观察组(58例)。对照组:男36例,女21例;年龄18~66岁,平均(42.60±4.73)岁;病程1~6 a,平均(3.25±0.13)a;鼻息肉18例,鼻窦炎39例;鼻内镜诊断标准分型为Ⅰ型16例,Ⅱ型22例,Ⅲ型19例。观察组:男37例,女21例;年龄19~67岁,平均(42.79±5.06)岁;病程1~7 a,平均(3.28±0.24)a;鼻息肉19例,鼻窦炎39例;鼻内镜诊断标准分型为Ⅰ型15例,Ⅱ型23例,Ⅲ型20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鼻腔疾病、鼻内镜诊断标准分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患者自愿参与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经武陟县中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
1.2 选取标准纳入标准:(1)接受鼻内镜下鼻窦手术,并伴有鼻塞、流涕等症状;(2)意识和认知正常;(3)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排除标准:(1)心、肝、肾功能异常;(2)鼻腔手术史;(3)鼻部恶性肿瘤。
1.3 护理方法对照组接受常规术后院外指导,出院前指导患者定期用药、鼻窦冲洗等,嘱患者定期复查,指导患者鼻部日常护理等。观察组接受延续性规范教育方案,内容如下。(1)建立出院档案:患者手术后出院前医务人员应及时建立患者出院档案,包括基本资料、病情及术后恢复情况等,制定延续性规范指导方案。(2)确定随访方式:以电话、微信群及跟踪的形式进行出院后随访,其中由专业医务人员每隔3 d进行1次电话随访,随访内容包括患者病情恢复及依从性等情况;医务人员为出院患者建立微信群,将家属及患者全部加进群内,定期在群中发放护理、用药等知识;每隔1周由医务人员上门跟踪随访,了解近期医嘱执行情况等。(3)随访内容:出院后5 d~3个月,通过跟踪随访或复查时指导患者术后定期冲洗鼻窦,使用生理盐水等每日冲洗2次,根据术后鼻腔黏膜及脓性分泌物等情况确定冲洗时间;出院后3~10周,每周复查时定期清理痂皮、囊泡及肉芽组织,然后根据患者的恢复情况延长清理时间;出院后2~3个月,通过跟踪随访、复查、微信指导的形式指导患者及家属每日使用糖皮质激素喷鼻;医务人员指导患者院后呼吸训练,日常进行经口呼吸、缩唇呼吸、呵欠式呼吸训练,在跟踪随访及复查时给予纠正及指导;医务人员应积极在微信群中发放鼻窦冲洗、鼻内用药、呼吸训练等相关知识及视频,以电话及微信的形式提醒患者按时用药、冲洗,嘱家属监督。(4)院后心理指导:医务人员以定期电话、跟踪的形式及时了解患者心理状态,并及时给予心理疏导,微信群中发放成功案例及术后注意事项,提高患者自信心。两组患者出院后均随访6个月。
1.4 观察指标(1)临床疗效。参照《慢性鼻窦炎、鼻息肉临床分型分期及内窥镜鼻窦手术疗效评定标准》评价患者出院后6个月手术疗效[3]。治愈:流涕、鼻塞等症状完全消失,经鼻内镜检查窦腔黏膜无分泌物,窦口开放完好。有效:症状已改善,经鼻内镜检查有肉芽组织形成,伴有少量分泌物。无效:症状未改善,且经鼻内镜检查发现窦口狭窄,可见息肉,术腔粘连,有大量脓性分泌物。(2)遵医行为。包括坚持使用药物、坚持鼻窦冲洗、按时复查等,若在随访期间<2次未执行,说明遵医行为良好。(3)心理状态。采用躯体化症状自评量表(self-rating somatization symptom scale,SSS)评价患者出院后6个月的心理状态,包括20个题目,评分越低说明患者心理越健康。(4)生活质量。采用鼻窦炎特异性生活质量量表评价患者出院前与出院后6个月的生活质量,包括4个部分,4级评分,分数越低,症状越轻。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对照组无效15例,有效19例,治愈23例;观察组无效6例,有效25例,治愈27例。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89.66%(52/58)]高于对照组[73.68%(42/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遵医行为观察组坚持使用药物、坚持鼻窦冲洗及按时复查占比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遵医行为情况比较[n(%)]
2.3 心理状态观察组SSS量表各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出院后6个月SSS量表各项评分比较分)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SSS—躯体化症状自评量表。
2.4 生活质量出院后6个月,两组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较出院前降低,且观察组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出院前后生活质量各项评分比较分)
注:与同组出院前比较,aP<0.05;与对照组出院后6个月比较,bP<0.05。
3 讨论
鼻窦炎、鼻息肉是常见的耳鼻喉科疾病,可发生于各个年龄段、以年老、体弱多病者最为常见[4]。鼻内镜下鼻窦手术是治疗鼻窦炎、鼻息肉的常用措施,疗效确切,但接受鼻内镜下鼻窦手术的患者出院后需进一步用药和观察,院后患者积极的遵医行为是保证手术成功与否的关键,目前临床并无具体有效的鼻内镜鼻窦术后随访措施,因此无法保证患者院后的遵医行为,且临床并未重视患者术后院外的随访干预,很大程度上影响鼻内镜鼻窦手术的效果。探讨一种有效的院后随访措施以提高鼻内镜鼻窦手术效果已成为临床研究的热点。
鼻内镜下鼻窦术是一种创伤微小的手术,术后5 d左右患者即可出院,但患者术后鼻窦黏膜上皮再生则需3~6个月的时间,在此过程中若护理干预不及时或操作失误等轻者导致病情复发,患者鼻腔内再次出现肉芽、囊泡、息肉或脓性分泌物,重者引起术腔或窦口狭窄、粘连闭塞,而术腔粘连是影响手术效果的重要因素[5-6]。因此,患者出院后3~6个月需进行积极的鼻腔护理,如定期进行鼻窦冲洗、鼻腔内部用药、积极复查等以提高手术效果。目前临床针对术后院外干预重视力度不够,多采用出院前健康指导、用药指导等方式在鼻内镜鼻窦术后进行院外干预,导致患者遵医行为较差,鼻窦冲洗、鼻腔用药及复查行为落实力度不够。如何加强鼻内镜鼻窦术后患者院外鼻腔冲洗、用药、及时复查等行为,改善患者遵医行为是目前临床工作的重点。延续护理的概念首次由国外传入,延续护理主要应用于手术后出院患者,强调通过跟踪随访进行有效的临床护理手段保证手术效果,促进患者快速康复[7]。相关研究指出,延续护理有利于提高患者的自我保健意识,提高自我护理知识程度[8]。本研究中观察组在延续护理的理念下根据鼻内镜鼻窦术后患者的临床特点接受延续性规范教育方案,采用定期复查、电话、跟踪、微信等方式指导患者定期进行鼻窦冲洗、鼻腔用药及术腔护理等,以促进术后鼻腔黏膜的恢复,减轻炎症反应,防止术腔粘连。本随访方案由专职医务人员定期指导,可及时将医疗服务延伸至院外,避免医院-家庭护理脱节,进而提高患者遵医行为依从性。本研究结果显示,出院后6个月观察组临床疗效及遵医行为占比均高于对照组,说明延续性规范教育方案可有效提升院后患者遵医行为和手术效果。
鼻内镜鼻窦术后患者在出院前需接受一体化的院后护理指导及健康教育,一方面增强患者及家属的自我护理能力,提高操作技能,另一方面减轻患者心理压力,提升患者院外康复信心。因此,患者在出院时已了解并掌握术后鼻腔护理的要点,但随着出院时间的延长,患者及家属对角色的淡忘,对疾病术后重视度降低,导致患者不能积极进行鼻腔护理及定期复查,进而导致术后恢复不佳,不仅影响心理状态,且会造成生活质量下降[9]。本研究结果显示,出院后6个月观察组SSS量表及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分析原因在于延续性规范教育方案在患者出院前为其制定个体化延续干预方案,定期通过随访、电话等方式积极了解患者心理状态及鼻腔恢复情况,并提供有效指导,从而避免心理行为恶化,促进术后快速恢复,强调家属参与的重要性,由家属进行监督,并定时向医务人员汇报,医务人员及时制定干预措施,保证患者康复。
综上所述,延续性规范教育方案可提高鼻内镜鼻窦术后患者的临床效果,提升遵医行为,改善患者出院后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对院外随访意义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