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阶段性康复训练在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早期心脏康复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2020-05-12雷晓庆

健康研究 2020年2期
关键词:阶段性瓣膜左室

孟 娟,梁 敏,雷晓庆

(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 1.心脏康复中心;2.心内科,河南 郑州450000)

目前,临床上多采用心脏瓣膜置换术治疗心脏瓣膜病。但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容易发生一系列并发症,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有研究表明[1],对行心脏瓣膜置换术治疗的患者给予术后早期阶段性心脏康复护理,有助于改善患者的心脏功能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本研究观察阶段性康复训练在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早期心脏康复中的应用效果,以期为临床应用提供借鉴。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1月—2018年11月于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进行心脏瓣膜置换术治疗的患者116例,均诊断为心脏瓣膜疾病且行单瓣膜置换术,排除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及精神疾病患者。所选患者的血压、血糖以及血脂指标均处于正常值水平。将11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8例。对照组男33例,女25例;年龄44~69岁,平均(55.3±2.5)岁。观察组男35例,女23例;年龄45~70岁,平均(55.7±2.5)岁。2组患者性别、年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所选患者均知情同意。

1.2 术后康复

1.2.1 常规康复 所有患者在术后进行常规性康复训练,即在护理人员指导下进行深呼吸、四肢屈伸训练以及其他自我锻炼。

1.2.2 阶段性康复训练 观察组患者另接受阶段性康复训练。⑴第一阶段:术后第2~7天,患者在护理人员的指导下进行正确的有效咳嗽训练、腹式呼吸训练以及深呼吸训练;根据具体病情和身体恢复情况,护理人员逐渐指导患者进行肩关节、膝关节以及四肢的相关训练。每天上下午各1次,每项运动均训练6遍。⑵第二阶段:训练目的是提高患者的心血管强度。术后第8~16天,患者进行低强度的步行训练和柔体体操等,每次训练10 min,一天3次;根据患者的实际恢复情况逐步发展为自行完成各项日常生活活动[2]。⑶第三阶段:主要进行有氧运动训练。术后第17~24天,护理人员指导患者在床上进行模拟游泳训练,每天上下午各1次;视患者情况逐渐过渡为慢跑、骑车等大肌群参与的训练项目。在训练过程中,记录患者血压、呼吸、心率等指标,如果发现异常或者出现不适,立即停止训练进行充足休息,并及时进行心电图检查。

1.3 观察指标 心功能分级: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将患者的心功能分成Ⅰ~Ⅳ级[3],根据该心功能分级标准对患者的心功能状况进行分级:患者虽然患有心脏病,但进行体力活动时不会出现心悸和心绞痛等症状为Ⅰ级;患者有心脏病,在体力活动时会轻微受到疾病影响,偶尔会出现心悸和心绞痛等症状,但休息时没有任何症状为Ⅱ级;患者患有心脏病,在体力活动时明显受疾病影响,容易出现心悸和心绞痛等症状,但休息时没有任何症状为Ⅲ级;患者患有心脏病,无论是在体力活动时还是休息时均会出现心悸和心绞痛等症状为Ⅳ级。并发症:观察记录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左室内径和左室射血分数(EF):患者进行心超检查,记录左室内径和EF值。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心功能分级 术前,两组患者的心功能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161,P=0.872);术后24 d,观察组患者的心功能分级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573,P=0.010),见表1。

表1 患者心功能分级情况比较/例

2.2 并发症情况 术后24 d,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6/58, 10.3%) 低于观察组(16/58,2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466,P<0.05),详见表2。

表2 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比较 [n(%)]

2.3 左室内径和EF值 术后24 d,观察组的左室舒张末内径为(47.00±3.71)mm,左室收缩末内径为(27.38±1.85)mm,EF值为(68.46±8.13)%;对照组左室舒张末内径为(44.00±2.54)mm,左室收缩末内径为(23.06±1.67)mm,EF值为(64.85±5.47)%,两组患者左室舒张末内径、左室收缩末内径、EF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081,13.201,2.806;P<0.05)。

3 讨论

心脏瓣膜病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的心脏疾病,退行性病变、炎症以及缺血性坏死等因素会引发瓣膜结构或者功能异常,使得心脏负荷加重,最终可导致心功能衰竭[4-5]。心脏瓣膜置换术可有效纠正心脏瓣膜病患者心脏异常结构,进而改善心功能。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需要经过一个缓慢且持久的恢复过程,缺乏有效锻炼和专业性护理不利于患者的预后[6]。

阶段性康复训练是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针对性的康复训练计划,循序渐进提高运动强度,提高患者的运动耐力,从而促进患者康复[7]。在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对患者实行阶段性康复训练,能够尽早锻炼患者的四肢和肩关节等,使患者尽快恢复肢体运动功能,尽早由被动运动转为主动运动,促进患者心脏功能有效恢复[8]。本研究对观察组患者加入了早期阶段性康复训练,根据患者的实际身体情况进行适当的主被动训练,在锻炼24 d后,观察组的心功能分级明显优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观察组,左室内径和EF值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提示早期阶段性康复训练比常规训练更能促进患者的心功能改善。

综上所述,对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采用阶段性康复训练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心脏功能,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猜你喜欢

阶段性瓣膜左室
高分子介入瓣植入,是创新也是颠覆
超声心动图对不同主动脉瓣病变患者主动脉瓣置换前后左室功能变化评估价值研究
超声无创心肌做功技术在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前后左室收缩功能中的临床应用
心脏超声配合BNP水平测定在高血压左室肥厚伴心力衰竭诊断中的应用
防压疮被架在心脏瓣膜置换手术中的应用分析
M型超声心动图中左室射血分数自动计算方法
化学阶段性创新测试题
国际金价短期或延续阶段性回调
人生投资的阶段性
“烂”在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