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专业基础理论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索

2020-05-11温雅婷何明元王毅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20年18期
关键词:智慧教学雨课堂混合式教学

温雅婷 何明元 王毅

摘  要 针对高校专业基础理论课程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探索“互联网+”背景下“线上预习、练习、复习+线下授课”混合式教学模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全过程,丰富课堂的教學形式,改进多元化过程考核方式,提升学生独立思考、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实现将专业基础理论教学由知识传授向能力塑造转变。

关键词 互联网+;气象学基础;雨课堂;混合式教学;教学改革;智慧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20)18-0082-03

Exploration for Mixed Teaching Model of Professional Theory Course//WEN Yating, HE Mingyuan, WANG Yi

Abstract Aiming at the actual problems in the teaching process of professional theory course,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mixed teaching model of “online preview, practice, review and offline teaching” under “Internet+” background. That guides students to actively parti-

cipate in the learning process, enriches the classroom teaching forms,

changes the exam method, improves the students abilities to inde-pendent thinking, acquiring and applying knowledge, and realizes the conversion from teaching knowledge to training ability.

Key words Internet +; meteorology fundamentals; rain classroom; mixed teaching model; teaching reform; wisdom teaching

1 引言

教育部2019年本科教育工作计划提出,要大力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把全体学生学习效果作为关注的焦点,教学设计和实施目标是保证学生取得特定学习成果,“评价—反馈—改进”建立闭环,形成持续改进机制。高校本科教育教学质量标准与评估工作提出,要“注重学生学习效果和教学资源使用效率的评价”,要“建立有效的校内教学质量检测和调控机制”。教育部高教司吴岩司长也指出,要“运用互联网+大数据技术,建设高等教育全覆盖的质量检测网络”,让高等教育“用数据和事实说话”。目前,陕西高校组织课堂教学创新大赛、教学观摩活动等,打造出一批“金课”。四川大学瞄准课堂教学,实施小班化互动式教学、非标准答案考试、全过程学业考评等多种教学改革方式[1]。国防科技大学以提升教学质量为中心,以课堂教学改革为重点,积极推进教学改革和实践。本文以大气科学相关专业的气象学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为例,对专业基础理论课如何构建混合式教学模式进行积极探索。

2 目前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气象学基础是将物理学的基本定律应用于大气科学研究领域,采用数理方法分析和解释发生在大气中的各个物理过程及现象的专业基础理论课程。目前,该课程教学方式以教师启发式专题授课为主,课堂采用讨论、提问、示范等多种互动交流方式掌握学生的学习动态;考核方式按照形成性考核过程30%、终结性考核70%的比例,其中形成性考核部分由课堂提问和课后作业两部分构成。在实际授课过程中发现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教学内容方面  专业基础理论课以基础概念、基本理论为主,对于理解困难的重难点内容,课堂通常需要20~30分钟重点讲授。在讲授过程中,如前面衔接内容没有完全掌握,后续知识则较难理解。30分钟时间段内,学生注意力若无法持续集中,学习效果将大打折扣。

教学环节方面  在授课过程中,教师设计多种互动交流方式,以便及时了解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程度,但毕竟课堂时间有限,无法做到对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了如指掌。若学生没有立即反馈问题,教师则认为所有学生已完全掌握,可能对学生学习情况产生错误判断,影响选择更为适合的教学方式。

课程考核方面  专业基础理论课程通常采用权重70%左右的闭卷考试作为终结性考核方式,尽管卷面成绩难以全面衡量学生学习的真实情况,但若提高过程性考核比重,考核难度将大幅增加,如课堂提问无法同步到每位学生、课后作业是否独立完成等因素,都会影响过程考核的准确性。

3 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

在“互联网+”教育背景下,将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针对专业基础理论课授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构建“线上预习、练习、复习+线下授课”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可以实时反馈全体学生的学习效果,及时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课程知识点结构体系设计  现有的教学内容按照教学大纲以章节的形式体现,重难点部分可能是整节甚至整章。课程知识点结构体系是在教学大纲的基础上对教学内容进行结构性规划设计,将全部课程内容深入细化和重新组织,根据内容的前后衔接、逻辑层次等关系建立的以知识点为最小单元的课程结构体系。采用知识点结构体系,重难点内容将细化到逐个知识点。

研究表明,在一堂课中,学生很难高度保持全部注意力。根据成人注意力曲线,注意力高峰通常能保持15分钟左右,超过这个时间点,注意力会有明显下降。本课程将教学内容按照教学大纲逐一细化到具体知识点,建立课程知识点结构体系,保证单一知识点的讲授时间控制在10~15分钟以内,确保在每个知识点讲解时,学生都能保持注意力高度集中,避免时间过长导致注意力分散,影响学习效果。

混合式教学模式设计  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背景下,基于信息技术的教学辅助工具和平台不断发展,课堂教学环节已经不能仅仅满足于纸质教材和多媒體课件,将评价较高的线上学习软件或教学平台引入课堂是必然趋势[2]。以清华大学与学堂在线共同研发的雨课堂智慧教学平台为例,对专业基础理论课进行混合式教学模式设计,用网络连接师生课前—课堂—课后的每个环节,实时反馈学生学习全过程的有效数据,实现真正的智慧教学。图1为混合式教学模式的课程教学设计。

课前,教师将分解的知识点预习任务、个性化学习资源等内容提前24小时推送到雨课堂班级群,学生接收任务,按照个人学习情况选择合适的学习资源进行预习。预习过程中有任何疑问都可以线上提问,预习结束需完成相应的线上测试。通过雨课堂后台数据,教师可以实时了解学生的预习情况,如学生浏览了哪种学习资源,浏览时间和具体时长,线上测试的准确率和完成时间,知识点预习后是否提出了有意义的问题等,根据这些数据对学生的预习效果进行初步判断。

课堂,教师发布授课二维码,学生通过手机扫码进入课堂,课件同步发送到学生手机。在知识点讲授过程中,教师不仅可以通过学生的课堂交流参与程度掌握学生学习状态,还可以实时查看雨课堂中学生点击“不懂”的反馈比例,了解全体学生的知识点掌握情况。知识点讲授结束,发布提前设置的不同类型线上练习题,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用手机独立完成作答,教师可以通过班级整体的答题情况实时掌握知识点教学效果,并因此调整教学进度,学生也可以通过自动批改的答题结果及时查漏补缺。雨课堂的“弹幕”“投票”“课堂红包”等功能也大大增加了教师课堂与学生的互动方式,把手机作为课堂学习工具的同时,很大程度上丰富了课堂的教学形式,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后,教师发布相关知识点的作业和复习任务。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规律“先快后慢”的原则,学习的新知识如果不复习,一天后只剩原来的33.7%,两天后剩余27.8%。因此,要求学生课后作业当天必须提交,复习任务则在两天后完成,这样的时间间隔有利于学生将课堂短时记忆转化为更有效的长时记忆,达到较好的学习效果。根据课堂互动交流和线上练习的后台数据,对不同层次学生推送不同教学辅导,实现个性化教学。对学习效果相对较弱的学生,教师可有针对性地加强课后线上答疑环节;对学有余力的学生,教师可发送因课时限制无法课上学习的拓展资料,帮助学生进一步提升,真正实现智慧教学。

通过“线上预习、练习、复习+线下授课”的混合式教学模式,逐步将专业基础理论教学由知识传授向能力塑造转变,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全过程,真正做到“把头抬起来、脑筋动起来、课后学起来”,有效实现多通道互动交流、教学相长。同时,学习平台的信息数据帮助教师了解学生学习的全过程,形成学生个性化的学习档案与学习记录,教师也可依据数据分析的结果开展个性化教学,实现因材施教。

多元过程课程考核方式设计  考试作为评价和检验教学质量的一种重要手段,是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通过强化多元过程考核,把考核工作贯穿日常教学,力求对学生课程学习过程的各节点进行质量控制,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气象学基础作为专业基础理论课,要求学生掌握大气科学中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以及运用基本原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课程考核,过程性考核占60%,以两次不定期随堂测验和非标准答案课后作业的多元过程考核方式为主;终结性考核占40%,以期末考试成绩为准。

多元化过程考核中,课堂表现占20%,两次不定期随堂测验分别占10%,非标准答案课后作业占10%,课后复习线上测试占10%。课堂表现以课堂讲授时的知识点练习和互动情况为依据;两次不定期随堂测验由课堂临时决定,不提前通知学生,考核内容包括前一阶段学习的基础知识,如学生缺勤,则测验零分;非标准答案课后作业考查学生运用知识点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每年的3月23日是世界气象日,教师结合当年气象日主题设计专题作业,要求学生利用所学专业知识,完成一篇图文并茂的气象要素或防灾减灾科普短文,并发布在自己的朋友圈与他人互动交流;课后复习线上测试则以每次课后的线上测试结果为依据。在“互联网+”背景下,利用学习平台将考核方式从一次性期末考试转变为多元化学习过程考核,使课程评价方式更加公平合理,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课程参与度,也极大地促进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4 结语

本文针对高校专业基础理论课程在目前实际教学中存在的教学内容、教学环节和课程考核等方面问题进行分析,探索在“互联网+”背景下,利用线上教学平台构建的“线上预习、练习、复习+线下授课”混合式教学模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全过程,不仅丰富了专业基础理论课堂的教学形式,改进了多元化过程考核方式,同时提升了学生独立思考、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真正实现将专业基础理论教学由知识传授向能力塑造转变。本课程的教学模式探索,为其他专业基础理论课的教学改革提供了借鉴,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参考文献

[1]张红伟.挖掘创新潜能 重构思维空间:2016年四川大学非标准答案考试集[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18.

[2]任丙忠,朱其刚,杨金梁,等.基于“互联网+”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J].中国教育信息化,2020(2):65-67,71.

猜你喜欢

智慧教学雨课堂混合式教学
雨课堂在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基于雨课堂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探究
提高《电工基础》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索
雨课堂在经管类本科经济法教学中的微应用
从百度“神灯搜索”看课堂教育教学的变革
基于智慧教学理念的翻转课堂教学流程与互动系统设计
基于SPOC平台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和实践
浅论在混合式教学模式下高职思政课评价体系的构建
《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
探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智慧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