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培养体系的建立

2020-05-11崔鑫

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版 2020年12期
关键词:体系化法治道德

崔鑫

在教育界全民关注核心素养的背景之下,核心素养培养如何落地成为一线教师重点探究的问题。从目前的相关文献来看,关于这个问题的探究主要分为两个层次。一是孤立式的,即在某一个知识点的教学中尝试进行核心素养的培养;二是体系式的,即面向不同的知識点寻求一种核心素养培养的方法或者模式。相比较而言,后者付出的时间更多,同时也更具普遍意义。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也有关于核心素养培养体系建立的探索,在此笔者呈现自己的认识,与同行分享。

一、初中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的培养需要建立体系

建立核心素养培养体系,显然更具普遍意义,这有两个方面的理由。一是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具体细化为国家认同等十八个基本要点。也就是说核心素养本身就是体系化的,那么对其的培养也应当遵循体系化的思路。二是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体系化的过程,经由体系化的教学过程,学生可以更好地建构核心素养认识。政治学科与其他学科不同,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包括政治认同、理性精神、法治意识和公共参与四个要素。具体到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中,这四个要素如何有效地演绎与渗透需要教师具有体系化的思路。

首先,从道德与法治学科核心素养要素组成的角度来看,政治学科可以进一步演绎为道德品质、健康生活、法治观念等,这样的演绎显然更符合初中生的特点,也更符合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的需要,这三者既强调德、法并重,又指向学生的生活与精神领域,具有鲜明的体系特征。其次,从核心素养培养的角度来看,在关注学生生活的过程中,将教学重点锁定在道德与法治两个角度,这也是体系化教学的表现。

因此,综合以上两点分析,可以认为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应当建立核心素养培养体系,这样能够让教学有事半功倍之效。

二、在教学实践中探索核心素养培养体系建立途径

在课堂上,核心素养培养体系如何变成具体的教学行为呢?这需要将理论上的认识转变为实践途径。根据《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结合学科特点和学生实际,有同行构建了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三点一心”的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其中,“一心”是指以培养“负责任的公民”为中心,“三点”是指核心素养包括道德品质、健康生活、法治观念等三个基本点。这种认识与上文提及的观点不谋而合。笔者在吸收这一观点的基础上,提出的核心素养培养体系途径是:建立体系化认识,创设从生活走向学科、从学科走向生活的教学闭环,在渗透核心素养要素的过程中培养核心素养。

例如,统编初中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下册中有《少年的担当》一课,很显然,“少年”就是初中学生,就是教学对象,“担当”对应着道德与法治认识,映射着道德品质、健康生活、法治观念。基于这一认识,笔者进行了这样的教学设计。

其一,创设情境。首先,从学生的生活出发,以学生个体认识世界的空间为主线。通过这种空间的拓展,让学生认识到自己所接触的世界越来越广阔。然后,提出问题:生活的空间越来越广阔,那自己的担当又会有什么样的不同呢?

其二,联系生活。初中生是能够解读“担当”这个概念的,大部分同学都意识到,担当体现在人与世界的交往当中,人既影响着世界,同时也被世界所影响,这里可以选择初中学生感受最为真切的科学技术的发展作为切入口。随着网络技术与智能终端的开发,初中学生在运用智能手机与外界沟通的时候,无论是自己获得信息,还是向外界输出信息,都在接受着影响,并影响着他人。如何让这种影响变得更加积极呢?这就体现出一个学生的担当。

其三,素养渗透。在上述问题的思考中,学生可以通过列举自己熟悉的例子的方式,来阐述自己的观点。这种源自生活切身感受的认识,在笔者看来就是真正的素养渗透过程。

三、面向初中学生必备品格培养的核心素养及培育

在上述教学设计与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在情境中完成了对生活事例的思考,建构起了同时关注自己与他人的道德认知与法治认知,并且能够以这种认知影响自己的生活,这样的效果也就达到了核心素养渗透在学生生活中的教育目的。

站在学生成长的高度,认识这样一个教学思路,其实可以发现核心素养培养体系的建立,是为了能够持续地关注学生的道德与法治素养的养成,是为了学生形成真正的必备品格。与其他学科不同的是,在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关键能力的养成是以必备品格的培养为基础的,这样,核心素养的培养才有了可能。从这个角度讲,核心素养培养体系发挥了培养必备品格的基础性作用。

猜你喜欢

体系化法治道德
法典化视野中的慈善法体系化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构建体系化试验安全管理模式
保险合同法的体系化表达
李达与毛泽东哲学思想的体系化阐释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以德促法 以法治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