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龄前儿童睡眠对日间体力活动倾向性的影响
2020-05-11高露孙腾李俊奇卢永升梁思远史娇娇
高露 孙腾 李俊奇 卢永升 梁思远 史娇娇
摘要:文章以学龄前儿童睡眠对日间体力活动倾向性的影响为研究对象,首先对睡眠学龄前儿童的重要性进行了讨论分析,随后分析了学龄前儿童睡眠对日间体力活动倾向性的影响,最后提出了一些保障学龄前儿童拥有更好的睡眠的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学龄前儿童;日间体力活动;影响
一、睡眠的对学龄前儿童的重要性分析
睡眠对学龄前儿童身体生长发育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具体可表现为以下几方面:一是睡眠有助于学龄前儿童长高。身高的增长取决于骨骼的不断增长,而骨骼的生长又取决于生长激素的分泌。生长激素大量分泌的前提,是在深度睡眠下进行的,因此,学龄前儿童只有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才更又有助于长高。
二是睡眠不足会让孩子超重。如果孩子经常睡眠不足,将会对激素瘦素的分泌带来严重的影响,因此孩子可能在无意识之中吃更多的食物,导致身体肥胖。
三是睡眠不足会让孩子更容易受伤,如果无法保证学龄前孩子有一个充足的睡眠,孩子在身体活动表现中会显得更笨拙,且在心理上更容易冲动。
二、学龄前儿童睡眠对日间体力活动倾向性的影響
睡眠是消除身体疲劳最为重要的一种方式,保持充足、优质的睡眠,有助于恢复精力与体力,如果睡眠不足,将会导致日间疲劳,并且对日间体力活动带来一定的影响。这种影响对于学龄前儿童来说更大。根据一项采用加速度计,来对学龄前儿童体力活动和睡眠的一项研究发现,学龄前儿童的日间体力活动水平与睡眠持续时间呈负相关。如果学龄前儿童夜间睡眠不足,通常低于9小时,那么身体疲劳将很难恢复,从而在日间出困乏、嗜睡等问题,最终影响身体功能,进而导致身体活动的减少。由此能够说明,学龄前儿童睡眠不足,日间活动量会降低,且对孩子身体健康有着较大的影响[1]。
另一方面,学龄前儿童的体力活动倾向性通常与自身的注意力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为了调查学龄期儿童白天及晚上的睡眠对自身的注意力影响,我们开展了如下测试,参与该项测试的学龄前儿童共94人,其中男生48人,女生46人,年龄范围在2.57至6.35岁。其中宝宝班23人,年龄范围2.46至3.17岁;小班26人,年龄范围3.65至4.45岁;中班20人,年龄范围4.73至5.35岁;大班25人,年龄范围5.45至6.15岁。
此项目共设置有以下两种测验任务:一是皮博迪图片词汇测验。该测验任务主要是通过测验儿童的听觉词汇能力,反映儿童的语言能力和一般智力状况。该测验为给儿童呈现4张图片,让其选择与所听到词汇意思相同的那幅图片。二是图片划消测试,该测验任务主要考察儿童视觉注意力。该测验让儿童在随机排列的图片矩阵中选出目标图片狗,分心图片包括牛、小鸡、羊、羊驼等。
从调查结果显示,晚上睡眠时长以及总睡眠时长与儿童的注意力呈显著正相关,与语言能力的相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睡眠时长对儿童的注意力有较好的预测作用,进一步分析显示,晚上睡眠时长对儿童的注意力有较好的预测作用。因此,儿童的总睡眠时长(尤其是晚上的睡眠时长)可能影响到学龄前儿童的注意力以及智力发育等能力。同时,白天睡眠时间较少,注意力不集中,做动作反应明显要慢,更容易摔倒。可见,保证学龄前儿童充足睡眠非常重要。
三、如何保障孩子有一个更好的睡眠
为了让孩子能够更顺利的入睡,保证孩子有充足的睡眠,家长以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在吃过晚饭后,家长要有意识的创造出一个安静的家庭环境氛围,在睡前半小时,不要让孩子玩手机、看电视,从而避免孩子看到精彩节目不愿回去睡觉,此时家长注意多陪陪孩子,比如可以和孩子一起看看漫画书,做一些运动量比较小的亲子游戏等,上述这些活动运动量不高,避免了孩子过于兴奋,还能消耗掉孩子的部分精力,从而带给孩子一定的困意,让孩子保持一个平静的心情去睡觉。
二是注意建立一个睡前小程序。通过为孩子建立一个固定的睡前小程序,能够在潜移默化之中增强孩子的睡眠意识,培养孩子有一个良好的睡前习惯,从而让孩子能够主动入睡[2]。有了固定的睡前程序,能够让孩子自觉的意识到睡觉时间到了,从而能够主动入睡。
三是采用一些奖励机制,比如为了鼓励孩子能够主动睡觉,家长可以为孩子制作一个奖励表,表格上列出几项早起、睡前需要完成的事情。用画星星的形式来奖励,再用星星的总数量换取礼物。从而有效鼓励孩子主动入睡,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
总结:综上所述,充足的睡眠是孩子身体健康的保障,尤其是对于学龄前儿童来说,睡眠更为重要,一旦睡眠不足,不仅会影响孩子身体发育,还会导致孩子日间活动受到影响,缺乏必要的精力来进行活动,因此需要家长采取有效措施,引导孩子顺利入睡,保证孩子有一个优质的睡眠,更好的维护孩子身体健康。
参考文献:
[1]文椈. 学龄前儿童睡眠及体力活动对认知能力的交互作用[D]. 上海体育学院.
[2]徐晓清, 肖翔鹰, 曾宏. 学龄前儿童的睡眠状况调查及其对行为的影响[J]. 海南医学, 30(05):9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