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足球踢出大天地

2020-05-11杨秋霆

校园足球 2020年2期
关键词:课间足球育人

杨秋霆

足球运动以其独特的文化魅力,被誉为“世界第一运动”。它对于丰富学生精神文化生活,全面提高师生身体素质,增进学生健康与快乐,振兴民族精神有着重要的作用。东莞市麻涌镇古梅中心小学以校园足球为突破口,小足球踢出了大天地,推动足球进课堂,培养学生足球兴趣,办好校园足球联赛,加强足球软硬件建设,发掘并培养足球后备人才,推动了校园足球运动的可持续发展。

一、夯实校园足球根基

(一)用好政策,纳入规划

学校认真贯彻《中国足球发展总体方案》精神,按照“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和校园足球总体工作要求,把足球納入学校“融教育”文化体系着力打造,积极推进足球进课堂,开设足球社团活动,针对不同层次学生需求,开展足球特色教学和训练活动。通过学科教学、特色课程、社团活动、班级联赛、嘉年华等特色活动,推动学生参与足球运动的热度与广度,为学生终身进行体育锻炼奠基。

(二)建立机制,完善制度

学校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校园足球工作小组,建立健全足球教学管理、社团活动与管理、足球训练比赛、班级年级联赛、绩效评价等多项制度,上下一心,形成合力,聚焦校园足球发展。

(三)加强投入,提供保障

1.学校每年投入40万元作为足球专项经费,在此基础上,从实际出发,多渠道筹集资金,向上级有关部门争取一点儿,学校自筹一点儿,通过队服冠名、家长资助等形式众筹一点儿,用于保障足球教学(教材)、课余社团训练、足球活动和各级竞赛。其中,聘请专业教练员4名,支付工资33.6万元,购入器材设备花费约4万元,校园足球联赛、足球嘉年华活动费(含服装、宣传、奖品等)、各类保险、场地维护花费约5万元,外出比赛用车、食宿等由家长自行支付。学校现建有五人制足球场2块、三人制足球场2块、足球训练场1块,足球、标志桶(盘)、小栏架、敏捷梯等基本能满足教学与训练。

2.足额配备专兼职体育教师15人(其中专职足球教师5人),由于足球专职教练员年龄、学历等参差不齐,无法全部进入课堂,对于60个教学班规模的学校而言,师资依然存在缺口。因此,学校积极组织全体体育教师参加足球专项培训活动,从而更新理念,提升专项素养,夯实足球教育基础,为校园足球品质提升提供专业的师资保障。

二、规划育人平台

无体育,不教育。学校重新定位体育在全面育人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作用,通过顶层设计和课程建设,来不断深化体育育人的核心内涵,努力构建“三全育人”一体化体系,确立以“发展身心、健康体魄、铸魂育人”为体育课堂核心主旨,建构课程框架,发挥并实现体育的功能,让体育回归育人。

(一)构建足球课程框架

以体育教学纲要为指导,拓展课程目标,打造特色课程体系,以球育人、以球促智、以球健体。将目标设定为培养兴趣、增强体质,积极参与足球运动,掌握足球基本知识与技能;了解足球文化,树立积极的规则意识,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合作精神和情绪管控能力,形成良好的体育习惯和积极进取、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

(二)设定适宜的课程内容

在此目标统领下,将足球教学内容分成了必修和选修两个部分;从运动能力、体育品德、健康行为、社会适应等几个方面,根据学生身心特点,分成水平一(一、二年级)、水平二(三、四年级)、水平三(五、六年级)三个段,加以落实。同时,将运动能力细化分解为:发展体能、运动技能、运动参与。体育品德分解为:体育精神、体育道德、规则意识。健康行为分解为: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基本的卫生保健常识。社会适应分解为:培养和谐的人际关系、获取体育资源的能力。

(三)创编校本课程教材

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征,大胆对足球课程进行游戏化改革,通过简化规则、弱化竞技性、改造场地器材等手段,开发出适合本校的校本足球课程及教材,从而提高学生对足球的兴趣。

(四)创新足球实践课型

根据学生的发展实际,学校将足球课型设定为能力基础课型(每周1节,面向全体学生进行普及和推广,重在基础技能和兴趣),实践提高课型(创编足球大课间活动,全校各年级学生共同参与,重在提高学生对足球基础的掌握程度),个性制订课程(利用每周五拓展课程,选拔部分有良好足球基础的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集中指导练习,重在发展个性)。

三、践行育人操作

(一)教学中落实“立德树人”

1.立德树人践行的物化。确立“以球育人”的指导思想,把足球作为育人的核心项目,广泛挖掘其育人价值。通过开好足球普修课程、精心设计足球大课间、组织班级足球联赛、联合家委举办足球“嘉年华”、成立足球精英社团等,发挥足球运动独具的育人功能。全校学生100%参与足球普修课程、足球大课间活动;通过联合家委等形式,引发了家长的高度重视,做好足球的普及和提升。体育教师利用学科和足球项目优势,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团队合作、拼搏进取、遵规守纪、抗压耐挫等教育,良好的体育品质在古梅中心小学学生群体中得到彰显。

2.在活动中促进智力开发。推行“8-1>8”健康学习公式(即每天拿出1小时锻炼效果比8小时进行学习效果好得多。2004年,由儿科医生、认知科学家等组合的团队对学生健康进行评估,发现一周只要运动3~5次,每次30~45min,就能提升学生记忆力和注意力,从而提高学习效果),统整协调学训矛盾,打破“运动必定影响成绩”的魔咒,把“体育好、读书好、品行好”落到实处。从规范行为入手,锤炼学生品行,规范摆放书包、水杯,规范拿放器材,规范训练礼仪。同时,加强过程管理,解决学训矛盾,做好学习过程监管。每天的早练为弹性训练时间,40min的体能加技术,学生可自行选择;傍晚,由教练员督促学生做好家庭作业后再进行90min的专业技战术训练,周六则设定为比赛日,各队实行《学业成绩下滑停训、反省制度》《学生比赛缺课补课制度》《各类比赛文化课教师随队制度》。2018年、2019年,仅低中年段(U7、U9)足球队学生中,就有9名学生在期末考评中,获评古梅中心小学年级“学习小标兵”,受到学校表彰。

3.在运动中促进全人教育。在“融教育”主张引领下,倡导全人教育,成立体育发展中心,优先选聘专兼职教师,通过课程、大课间、课外活动、专项训练、嘉年华等形式,营造育人氛围,彰显“让每一个生命自由地呼吸,幸福地生长!”的理念,全员、全面、全程、全人的教育机制得到有机融合。

4.做好学科整合创新。学校将足球元素融入到语文、数学、英语、美术、音乐、信息技术、创客等学科课程之中,师生们在足球文化节中,一起看足球、议足球、画足球、唱足球、赛足球、炫足球,其乐融融。

(二)课外体育活动的整体

1.基于“全员参与、全面普及”的指导思想,学校强调足球活动的全员性——“一个都不能少”。遵循校园足球“人人会踢球、班班有球队、男女齐上阵”的总体要求,体育课上学什么(足球专项课),大课间就练什么(足球大课间),运动会就赛什么(足球运动会)。如,各年段足球课以基本脚法、传接停球、脚背颠球、射门、三人比赛等基本技能为主,因而在足球大课间时,学校要求人手一球,活动内容则以足球课堂中学习的传接球、带球、射准等基本技术、球性练习为主,学生反复练习,熟练技能。足球运动会上设置的项目也体现了以学生基本技能为主的特点,长传比准、运球过杆、一分钟颠球、三人制比赛、三人传球、射门等基本技能,每年比赛均作为可选项目,并加以调整。这样,学校以足球为主线,以时间为节点,把体育与健康课程、大课间、课外(校外)体育活动等串联起来,共同分享快乐足球。

2.借助足球运动会这个平台,打造独具特色的足球嘉年华活动,把队歌创编、队徽队旗征集设计制作、足球歌曲、足球啦啦操、足球故事、足球作文、足球漫画征集等活动,与学科教学、展示活动深度融合,使之成为体育育人的重要模块之一。

(三)足球项目的校本特色

依托教体融合和学校体育发展中心,充分挖掘地方资源,开设多项目的体育社团,以“足球”为核心,打造体育特色文化。学校把足球纳入体育课程教学体系,人手配备一只足球,确保每周1节(足球)课,开设足球大课间,组建各级足球队,每学期举办班级足球联赛,暑(寒)假开设足球夏(冬)令营,举办足球嘉年华、足球运动会等。目前,学校有教师队、爸爸(家长)队、妈妈(家长)队、学生男女足球队共11支,除了日常训练和比赛,学校适时组织学生和家长共同观看足球直播或转播,讨论交流心得,一起学足球、练足球、玩足球。此外,学校连续5年组织开展班级足球联赛、比赛场次超过160场,参与师生达4000余人次,其中,足球联赛中的“小裁判员”制和年级“虎妈、狼爸”队获得了省校園足球专家组的一致好评,并在市级足球推广会议上作经验介绍。学校先后为恒大足校精英队、富力足校、北京人和梯队输送队员22人,入选2017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最佳阵容”2人,入选国少队1人。更多的学生从校园足球运动中逐渐习得了团队合作、集体荣誉感、规则意识、抗压抗挫、强健身心等生命素养。如今,整洁的环境和儒雅的师生扮靓了古梅中心小学的的校园;酷炫的球技和令对手敬畏的球队成为古梅中心小学一张亮丽的体育名片。

四、足球育人的实践探索

(一)学校全体员工的参与

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增强学生体质是系统工程,需要各方面的关心、支持和努力,更需要全体教师的共同参与。古梅中心小学以校园足球为核心,由学校校长牵头,制订规划学校足球发展目标,开足开齐课时,同时抓好大课间和专项训练。转变竞技足球思维,研究拟定了《东莞市麻涌镇古梅中心小学学校足球发展总体规划》,做好全员培训工作,全体齐动员,全学科参与,在班级管理、学科教学、课外活动、研学实践中帮助学生实现享受足球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四位一体”的目标。

(二)树立体育教师的威信

一是,学校充分信任和依靠体育教师,体育教师在做好学校体育工作的同时,还担负班主任、辅导员等相关工作,利用学科优势,促进师生身心健康发展,推动校风、教风、学风建设。二是,在学科建设上,一视同仁,打破对综合学科的传统偏见,制订《麻涌镇古梅中心小学落实体育教师待遇的相关规定》,积极引领岗位提升,打造优势团队,在工作量计算、评先评优、职务评聘等方面,全面落实体育教师的各项待遇。三是,鼓励科研引领,从规范教学入手,全面提高体育课堂教学质量,全面提高学生健康体质,促进终身体育习惯养成。四是,制订《学校体育竞赛奖励办法》,对在学科教学、体育训练等方面作出突出贡献的体育教师,做出物质和精神的嘉奖。

(三)学校家庭社区的一体化

学校积极探索“家—校—社区一体化体育(足球)模式”。一是以学校为中心。定时开放学校运动场地,有效利用学校资源开展活动,以体育(足球)教师为指导,班主任和学生、家长积极参与其中。二是以社区为中心。利用社区资源,以社区体育辅导员为指导,有偿或义务开展棋类、足球、游泳、门球等培训。三是以家庭为基础。通过家长会、家长开放日、学校体育热线等形式,让家长了解并参与校园足球。借助家庭、社区平台,推动学校校园足球工作,实现“以球育人”有效延展,共同促进学生身心发展。

学生在校期间由足球教师组织进行足球教学与训练,在校外,由家长或社区延续对学生体育活动的引导、监督,达到促进身心健康、丰富文化生活、沟通与融洽人际关系、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这样做,不仅有利于完善体育育人功效,还可以增进学生与家长之间的感情,减少代沟和矛盾的产生。发挥学校、家庭和社区各自的教育因素,营建松散而灵活、连续而系统的一体化体育网络组织,共同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育,实现学生体育“全覆盖、无死角”。

猜你喜欢

课间足球育人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普通高中文化育人的思考与实践
课间10分钟
课间10分钟
悦人亦育人 冬季里的音乐绽放
让足球动起来
少年快乐足球
快乐课间
认识足球(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