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北民族大学2009年~2019年科技论文产出统计与分析

2020-05-11杨婷

甘肃科技纵横 2020年3期

杨婷

摘要:利用Web of Science、ESI、InCites数据库,对西北民族大学2009年-2019年总体论文产出及影响力、载文期刊分布、合作机构情况、基金资助情况、高被引论文和热点论文、学科潜力值、与其他国家民委5所院校相对比,为学校科研产出及学科规划决策提供客观数据。

关键词:InCites;ESI;科研产出;西北民族大学

中图分类号:G353.1;G644文献标志码:A

2015年,国务院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提出加快建成一批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学科水平的高低是高校办学水平和综合实力的最主要体现,学科竞争是大学竞争的基石。学科建设工作是学校各项事业发展的命脉,学科优良率是评价一流大学的重要指标。通过高校科研成果来衡量高校学科的竞争力和影响力,可以客观分析高校科研竞争力,对于合理制定学科发展规划具有重要意义。

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基本科学指标,简称ESI)是一个基于Web of Science数据库的深度分析型研究工具。InCites数据库中集合了近30年来Web ofScience核心合集七大索引数据库的数据,拥有多元化的指标和丰富的可视化效果,可以辅助科研管理人员更高效地制定战略决策。目前,许多高校和学者都利用ESI和InCites数据库进行科研绩效评价和学科建设管理。

1数据来源

通过检索Web of Science、ESI和InCites数据库,研究统计2009-2019年期间6所高校的文献数据。检索时间为2019年7月21日到2019年7月30日。InCites数据库更新于2019年6月28日。ESI数据更新于2019年7月11日。

2检索结果与统计分析

2.1科研論文产出分析

从Web of Science数据库统计结果来看,2009年至今西北民族大学参与研究发表ESI学术论文713篇。ESI指近十年被SCIE或SSCI收录的Article或Review,是衡量学科发展的重要指标。从图1中可以看出,自2009年以来,西北民族大学的科研活动呈现出整体上升的发展态势,2018年单年发表论文148篇,为历史最高值。

2.2西北民族大学的总体学术影响力

衡量科研成果影响力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分析科技论文的被引用情况。根据Web of Science中统计的结果显示,西北民族大学科研成果的影响力在近年来呈现出十分明显增长趋势。从2009年至今,西北民族大学的ESI论文总被引次数达到3708次,篇均被引用次数为5.2次,H-index为25,即有25篇文章的总被引次数不少于25次。

2.3载文期刊分布

利用InCites数据库对西北民族大学载文期刊进行分析。西北民族大学的WOS论文刊登在410种国内外期刊上,平均每种载文期刊载文量约为1.74篇。表1列出载文量前5位的期刊,美国出版期刊就有两种。前三种期刊分区都在Q2分区。学科规范化的引文影响力CNCI均小于1,低于全球平均水平。期刊规范化的引文影响力(JNCI)对文献发表在特定期刊上的被引次数进行了规范化。JNCI对于出版社评价论文发表后的影响力水平亦是十分有用的指标,它揭示出那些超过平均水平并提高了期刊被引频次的研究工作。JNCI的值超过1,说明该科研主体影响力高于平均值。前5种期刊中只有“PLOS ONE”的JNCI小于1,低于平均值。对西北民族大学被引贡献最大的前5种份期刊见表2所列,在这5种期刊中,只有“MATERIALS LET-TERS”期刊在Q2分区,期刊影响因子和学科规范化的引文影响力较低于其余4种期刊。

2.4合作机构及其影响力

科研合作是开放办学和大学国际化的重要因素,其意义在于“资源整合、优势互补、任务分担、成果共享”。国际合作论文是高校国际科研合作的重要绩效指标。利用InCites数据库对西北民族大学WOS发文的合作情况进行分析。从国家与地区角度看,西北民族大学与27个国家与地区有合作,合计共有108篇论文为国际合作论文,表3列出合作最多(按发文数排序)的国家地区。

从国内合作机构看,合作机构数量有56个。按照合作论文数量进行排序,合作最为频繁的科研机构是兰州大学(16篇)和中国科学院(9篇)。对合作频繁的5个科研机构进行统计,见表4所列,其中三所为甘肃省本地高校(兰州大学、兰州理工大学、西北师范大学),可见,联系密切的合作机构地方区域性较强。

2.5基金资助情况

从2009年开始统计Web ofScience收录论文,西北民族大学科研论文基金资助来源共有41种基金类别。按照资助文章数量进行统计,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是西北民族大学最主要的基金资助来源,所占比例最大(10.9%)。另外还有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专项资金(4.9%)。占第三位的基金资助是长江学者与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基金,占第四位的基金资助是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见表5所列。

2.6高被引论文与热点论文情况分析

高被引论文是指按照同一年同一个ESI学科发表论文的被引用次数按照由高到低进行排序,排在前1%的论文。热点论文统计某一ESI学科最近两年发表的论文,按照最近两个月里被引用次数进入前0.1%的论文而给出。ESI高被引论文科学地反映了论文影响力,因此其数量也成为衡量学科影响力的重要指标之一。热点与高被引论文在全球范围内都是凤毛麟角,能够成功的发表一篇热点或者高被引论文不仅能体现出一位学者在本研究领域取得的突破性进步,还可以为后来人研究的继续深入奠定坚实的基础,并以此来推动整个科研界的不断发展。西北民族大学共有5篇论文入围ESI高被引论文,热点论文0篇。从表6可以看出,西北民族大学高被引论文分布在化学、数学、经济与商业这三个学科当中。

2.7学科潜力值

新的国际竞争环境下,如何发掘有可能入围ESI的潜力学科,推动更多学科进入全球前1%排名,成为当前高校科研管理部门的当务之急。在ESI指标体系中,进入前1%潜力值=学科被引频次/该学科进入ESI前1%最后阈值被引频次。如果一个学科的潜力值越接近100%,说明这个学科越有潜力进入ESI前1%排名。从表7可以看出,目前,并没有一个学科有希望进入ESI学科前1%。化学学科是所有学科表现较好的一个学科。

3国家民委高校对标分析

西北民族大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创建的第一所民族高等学校,隶属于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在民族大学中,有6所直属于国家民委,这6所民族大学中有一所是“985”工程院校,其余5所地区性很强。故选取这6所高校对标分析,就可以全面了解西北民族大学的科研发展水平,为制定学科发展策略提供帮助。WOS论文数越多,说明该校科研生产力越强。从表8可以看出,6所高校在WOS上发文数量存在明显差距。中南民族大学排名第一,发文数量2752篇。中南民族大学的论文总产量远远高于剩余5所高校。排名第二的是中央民族大学发文数量1395篇。大连民族大学排名第三和中央民族大学的发文数量接近,为1343篇。排名第四的是西南民族大学发文数量为1114篇。西北民族大学和北方民族大学发文数量都低于1000篇。高校的某个学科强不强,ESI是一个重要的参考标准,如果高校的这个学科已经进入ESI前1%,说明高校的这个学科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具备较高的科研质量和良好的发展潜力。从表8可以看出,6所高校只有中南民族大学1个学科进入ESI,其余高校都沒有进入ESI学科。可见,其余高校任重而道远。

被引频次和篇均被引频次的高低与论文数量有直接关系,这6所高校的被引频次和篇均被引频次与发文总数量成正比关系。发文数量多的高校,被引频次和篇均被引频次也高(除了北方民族大学,论文总产量比西北民族大学低,反而篇均被引频次稍高于西北民族大学)。

被引频次排名前1%论文百分比是指按类别、出版年和文献类型进行引文统计,排名前1%的出版论文百分比。从表8可以看出:各校发展水平不均衡,比值达到2.0%以上的仅1所,即中央民族大学。中南民族大学和北方民族大学的比值相等为1.32%。虽然北方民族大学的发文产量不高,但是论文整体引用率高,达到中南民族大学的水平。西南民族大学和西北民族大学这两所高校论文整体引用率不高。

4结论与建议

4.1结论

(1)西北民族大学在2009—2019年ESI发文量逐年增加,2018年单年发表论文数量最高为148篇。

(2)自2009年至今,西北民族大学的ESI论文总被引次数达到3708次,篇均被引用次数为5.2次,H-index为25,即有25篇文章的总被引次数不少于25次。

(3)西北民族大学的WOS论文刊登在410种国内外期刊上,平均每种载文期刊载文量约为1.74篇。

(4)西北民族大学与27个国家与地区有合作,合计共有108篇论文为国际合作论文,根据发文数量由多到少的顺序前5位国家是美国、荷兰、巴基斯坦、英国和澳大利亚。国内合作机构数量有56个。按照合作论文数量进行排序,合作最为频繁的科研机构是兰州大学(16篇)和中国科学院(9篇)。

(5)西北民族大学科研论文基金资助来源共有41种。按照资助文章数量进行统计,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所占比例最大(10.9%)。排名第二的是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专项资金(4.9%)。占第三位的基金资助是长江学者与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基金。占第四位的基金资助是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

(6)西北民族大学共有5篇论文入围ESI高被引论文,热点论文0篇。高被引论文分布在化学、数学、经济与商业这三个学科当中。

(7)目前预测西北民族大学并没有一个学科有希望进入ESI学科前1%。化学学科是目前所有学科表现较好的一个学科。

(8)国家民委6所高校只有中南民族大学1个学科进入ESI前1%,其余高校都没有进入ESI学科。这6所高校的被引频次和篇均被引频次与发文总数量基本成正比关系。被引频次排名前1%论文百分比达到2.0%以上的只有中央民族大学。6所高校的高被引论文数量最高的是中南民族大学仅有36篇。根据学科规范化影响力指标,只有中央民族大学和中南民族大学被引表现高于全球平均水平。

4.2建议

(1)加强学科布局,发展优势学科和特色学科。

(2)大力引进学科高端人才和学科带头人,促进学科高速发展,组建优秀的学科团队。

(3)加强国际交流合作,提升学校的国际学术影响力和竞争力。推动国际合作,扩大国际学术影响力,多鼓励本校教师与国内外大学和研究机构进行合作,成就一流的科研产出。

(4)提升论文质量,鼓励本校教师发表高水平论文,对进入ESI的高被引和热点论文进行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