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山 那寺 那堡
2020-05-11冯桢
冯桢
我不止一次走进高山,高山谜一样地吸引着我,让我一次又一次地感悟那山、那寺、那堡。
大多数的山是横卧着的,而高山是挺立着的。
高山并不高,海拔只有1400米,可是每次看到它,总感觉它很高大、神圣。
从不远处看,高山山峦突起,恰似一只耸立的鹰鹫。不由人想到,古印度佛教山名便是灵鹫山。
高山上的焦山寺是北魏寺庙,到了辽代,焦山又辟了辽景宗的行宫。神也乐得居住,人也乐得居住,人神共居,高山,真是一处高妙之地。
高山位于古武州塞,武州川(今十里河)水从山前缓缓流过。从地理位置上讲,高山可谓是武州塞的咽喉,故有“武州锁钥”之称。
正如河西走廊是沟通汉民族与西域各民族的历史走廊一样,武州塞(云冈峪)就是沟通大同与北方各民族的历史走廊。
學者吴天有先生说,无论胡族东来,还是汉军西去,只要一关上走廊的大门,期间的行走就会费周折了。
高山,正是这一走廊的大门!
为了这道门的开合,多少历史风云在这里际会,多少历史风雷在这里激荡?风云际会之后,风雷激荡之后,在给高山留下累累伤痕的同时,也留下厚重的历史文化。
所以,吴天有先生形象地称高山为一处历史的风口。
嗬,历史的风口,说得多好!忽然想到余秋雨先生说大同是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穴位。都是很精到的概括。
忽然,我似乎明白了,高山,乃是因了佛寺之尊,因了行宫之造,因了一段一段历史之沉淀,因了一层一层文化的厚积才“高”起来的。
高山不是一座普普通通的山,足够让邻近的燕子山、鹊儿山们仰望了。
北魏时期,焦山寺就叫须弥山殿,那么,这须弥山殿怎么变成了焦山寺呢?史书上没有明确记载,人们只能依据传说去附会了。
焦山寺随山就势,建有五层,似乎应了五级浮屠之说。分别建有天王殿、观音殿、地藏殿、大雄宝殿、石窟洞天殿、须弥山殿,凡六十九间;造泥像、铜像、石像,凡七十二身;又设牌坊、观景亭、奶奶庙、古井厅等,凡十三处。不过,这大都是后世恢复修建。我想,作为北魏王朝的皇家寺庙,焦山寺当年的规模会更为宏大。
焦山石窟中很多石窟只有洞窟,而无佛教造像。这种情况,恐怕与太武帝灭佛有关。灭佛期间,许多佛寺被损毁,佛窟造像被凿除。这似乎从另一个侧面说明,焦山石窟是北魏早期开凿的石窟,焦山石窟比云冈石窟开凿要早。
高山之上、焦山寺前,学者吴天有与学者韩生存等就两个石窟孰迟孰早争得面红耳赤,佛在庙堂里微笑地看着他们,当我听到这个故事,我也会心一笑,为他们对学术的较真。
焦山寺不只是做为宗教活动的场所,还曾经做过辽代的行宫。焦山行宫,上演了多少历史大事件,辽景宗在此驾崩,辽圣宗在此继位登基,景宗的皇后,即圣宗的母亲肖绰被遗诏摄政,也发生在这里。一代女后萧绰萧太后,从此走上她的人生巅峰。
现在在焦山已经找不到当年辽行宫的模样,但所幸行宫的宮墙还有所残留。吴天有指着焦山石窟寺围墙内一段残留宮墙说道,当年宮墙就地取材,用石头垒砌而成,厚度在三米以上。我们看到,外层石头已氧化成黄褐色。在现焦山石窟寺山门的南面,也有一段宮墙,由黄土夯筑而成,如不仔细辨认的话,可能会误认为是一处土堆。
有时,历史是模糊的,一如眼前真假难辨的宫墙,认识它,需要一双慧眼。
高山当然是个大家族了,这个大家族中,高山细石器遗址年代太过久远,焦山寺毕竟是佛寺显得清高,焦山行宫早已不存显得荒疏,唯有高山堡有着浓浓人间烟火气,感觉最是温暖。
高山堡是有些残破,像一位风烛残年的老人,毕竟,它已经500多岁了。但是,我们谁也没有资格和理由嘲笑它的破败,轻漫它的古老,要知道,历史上,它可是一座拱卫大同镇的翼城,它是历史古镇、省级旅游特色镇、全国第五批传统村落,每一个,分量都是够重。
高山堡最早筑于明天顺年间。嘉靖十四年高山堡扩建为高山城,并与大同镇东面的聚乐堡一起,被做为大同镇的左右两翼。高山城城周四里三分,高四丈二尺,与大同镇城墙高度相同,真是巍然一城啊。
每次走进高山城,看着眼前残存的几面城墙斑斑驳驳,不由人想到岁月的更迭与沉淀。几处老院,老宅一水的青砖青瓦,垂花大门虽破却古韵悠然。古堡东瓮城门被砌入一户人家的院子里,门洞成为居室,而门额上的砖雕与牌匾保存完整,门匾为青石材质,刻有“靖宁门”三个行楷大字,苍劲有力。抚摸着这块珍贵的石碑,犹如摸到了历史的脉搏。
高山还有一宝,就是在西门外那座单孔石拱式石桥,名“怀德桥”。桥面上留有深深的车辙和蹄痕,可以想见其年代的久远和行旅的繁忙。而石桥背面涵洞顶部清晰的佛手印,恰似仙人指路,更增加了这座桥的神秘感。